武漢!武漢

這段日子,沒有任何一個城市,比武漢更讓人揪心關注。

武漢,到底是座什麼樣的城市?

文 | 關山遠

本文為瞭望智庫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在文前註明來源瞭望智庫(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則將嚴格追究法律責任。

武漢自古用武之地

武漢的重要性,有個人說得很清楚,這個人名叫胡林翼。

1856年12月19日,困守武昌城一年多時間的太平軍終於撐不下去了,趁夜色洞開城門,分七道突圍而去,駐漢陽太平軍也同日撤出。胡林翼乘機佔領武昌、漢陽,並趁勢將太平軍逐出湖北。

胡林翼是個戰略大師,定下“平吳(注:指南京)必先保鄂”之策,他說:“武漢自古用武之地,荊襄為南北關鍵,武漢為荊襄咽喉。武漢有警,則鄰疆胥震。四年之中,武昌三陷,漢陽四陷。東南數省,受害惟武漢為甚。昔周室徵淮,西出江漢;晉代平吳,久謀荊襄。王浚造船,循江而下。陶侃之勳,鎮守武昌。宋臣岳飛、李綱之謀畫嶽鄂,均以此作高屋建瓴之勢。控制長江,惟鄂為要。夫善鬥者必扼其吭,善兵者必審其勢。今於武漢設立重鎮,則水陸東征之師,恃武漢為根本,大營有據險之勢,軍士無返顧之虞。軍火米糧,委輸不絕,傷痍疾病,休養得所。是則平吳之策必在先保鄂郡矣。”

武漢!武漢

胡林翼

果然,經胡林翼精心整飭湖北軍政吏治,武漢從此成為湘軍的大本營,兵員軍餉糧草源源不斷順江而下,幫助曾氏兄弟破九江、陷安慶、圍金陵。可以說,沒有武漢這個穩固的後方,就不可能有湘軍此後的功勳。

相形之下,太平軍就缺乏胡林翼這樣的戰略大師,未能將武漢作為大本營來精心經營。湘軍攻克南京後,太平軍重要將領李秀成被俘,獄中寫下《自述》,其中就講到當年太平軍攻下武漢後,天王洪秀全的本意是由此北上,以開封為都,大軍直取北京。但東王楊秀清強勢,執意要取南京為都。結果湘軍做大後,以武漢為大本營,頻頻東進,太平天國勢力,逐漸侷限於江南,最終覆沒。曾經參加過太平軍的英國人呤唎在《太平天國革命親歷記》中就遺憾地指出:“天王在南京停留下來,實在是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而且是一個使他失去帝國的致命的錯誤……”

當然,太平天國失敗的主要原因,是高層腐化和內訌,但假設一下:太平軍取武昌後,不是往東去取江南的繁華,而是以武漢為大本營,北取開封為都,再大軍北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北京打下來,清廷逸至關外,歷史可能就改寫了。當時太平軍正處青春期,勢如破竹,清廷正規軍八旗和綠營,不堪一擊,而大清的拯救者湘軍,當時還處於從雛鳥成長為菜鳥的階段。試想想,太平軍定都南京後,僅派2萬孤軍北伐,也一口氣打到了天津附近,京師震動,權貴紛紛外逃,可見當時太平軍戰鬥力之強。可惜太平天國主政者短視,缺乏“宜將剩勇追窮寇”的戰略眼光,佔據了武漢這麼好的可以作為大本營來重點經營的樞紐之地,卻迷失了方向。

作為大本營,要具備什麼條件?一要錢糧充足,讓前線無後顧之憂;二要穩固牢靠,否則容易被人端了老窩;三要交通便利,便於人、財、物從四方集聚、往前方輸送。這幾點,武漢都具備。鮮為人知的是,武漢還曾是“岳家軍”的大本營,岳飛身後最高諡號是“宋嶽鄂王”,這個“鄂”,即鄂州,不是今天的鄂州,而是武昌。

公元1134年暮春,岳飛率部從九江入駐武昌,前後長達七年,岳飛由武昌出發,先後進行過四次北伐,“八千里路雲和月”,收復大片失地,鑄就一生輝煌,武昌七年,也是岳飛的黃金年齡:31歲到38歲。第一次北伐時,岳飛從武昌渡江,曾誓言:“飛不擒賊帥,復舊境,不涉此江!”在1140年的北伐中,“岳家軍”一度打到河南朱仙鎮,大敗金軍,朱仙鎮距開封僅45裡,完顏兀朮驚惶之下,逃離開封,準備渡河北遁。恰恰此時,岳飛接到十二道金牌班師詔,留下千古遺恨。

據考證,岳飛當年的帥府,就在武昌司門口。今天的武漢,還有諸多地名與岳飛相關:岳家嘴、岳飛街、報國巷、報國庵、忠孝門……岳飛街位於漢口舊法租界內,原名“霞飛路”,抗戰勝利後,法租界被收回,“霞飛路”更名為“岳飛路”。除了眾所周知的“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外,岳飛還填有一闕《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他登上黃鶴樓,北望中原,追憶昔日汴京繁華,感慨當前大好河山淪喪,誓言揮師北上,還我河山,最後憧憬來日得勝後的歡樂之情:“卻歸來、再續漢陽遊,騎黃鶴。”

遺憾的是,岳飛最終冤死臨安風波亭,未能“漢陽遊,騎黃鶴”。滔滔大江,載不盡此恨綿綿。

中國經濟地理的中心

1889年4月2日,廣州,兩廣總督張之洞上奏《請緩造津通鐵路改建腹省幹路折》。這份奏摺很重要,不僅決定了張之洞的個人仕途,也改變了武漢的歷史,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的國運。

十九世紀末,鐵路已經給西方國家帶來大聯通大發展大繁榮,但對清朝的顢頇官員而言,鐵路還是不可接受的“妖異之物”。外國人已建好的一段鐵路,買下來,再拆掉,扔進海里。但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已意識到鐵路非建不可了。權臣李鴻章提出:要建天津到北京通州的鐵路,輿論大譁,批評者贊同者皆有之,此時,遠在廣州的張之洞敏銳提出:緩建津通鐵路,應先建一條蘆漢鐵路,自蘆溝橋至漢口,以貫通南北,“幹路之樞紐,枝路之始基,而中國大利之萃也”。慈禧太后被打動了,當年8月,張之洞從兩廣總督調任湖廣總督,他在這個任上一干就是19年,修鐵路,建鐵廠、槍炮廠,成為晚清洋務史上的第一人,也深刻改變了武漢這座城市。

張之洞與武漢,堪稱天作之合,源於張之洞作為封疆大吏對於時局的精準判斷,也離不開武漢優越的地理位置。武漢是中國經濟地理的中心,北至北京,東到上海,南距廣州,西往成都、重慶,距離都是1000公里左右,而且坐擁長江中游,聯通西東,而鐵路之修建,武漢又成為打通南北的中心。

1906年4月1日,蘆漢鐵路建成通車,改稱京漢鐵路;1936年9月1日,粵漢鐵路建成通車;1957年10月15日,武漢長江大橋建成投入使用,原京漢鐵路與粵漢鐵路合併成京廣鐵路。至今,京廣線仍是中國交通大動脈。從今天的地圖能夠看出,武漢是中國“米”字形交通線的中心,一橫是長江航線,一豎是京廣鐵路,東北--西南,西北--東南,亦交匯於武漢。武漢因內河航運,持續千年繁榮,也沒有錯過鐵路時代。

古代中國的交通,是內河航運的天下,中國內河航運的“十”字樞紐,也是以武漢為中心,長江為一橫,這一豎,北為源於陝西的漢水,南為匯入長江的洞庭湖和源於廣西的湘江,將長江與珠江聯通。當年唐代大文豪韓愈因直言得罪了皇帝,被貶到今天的廣東陽山當縣令,韓愈一路辛苦,翻秦嶺,過武昌,上湘江,經潭衡,然後逾南嶺,大致走的就是這條水路。

今人說武漢,都說“碼頭文化”,確實,沒有碼頭,就沒有武漢。大碼頭,造就了大武漢,明末清初,漢口與北京、蘇州、佛山並稱“天下四聚”,又與河南朱仙鎮、江西景德鎮、廣東佛山鎮同稱天下“四大名鎮”。可以說,從明清到民國,武漢都是一等一的一線大城市,舉足輕重。1938年6月,侵華日軍發動武漢會戰,其戰略意圖,是以“速戰速決”的方式,擊破中國軍隊在華中的主力,以攻佔武漢來打擊中國的民心士氣,迫使中國政府屈服,儘快結束戰局。侵華日軍的如意算盤是:這麼重要的武漢丟了,即使中國政府不屈服,但先後失去了富饒的東部和中部,變成了侷限於西南一隅的“地方政權”,還能代表中國麼?

早在1937年11月南京被圍時,國民政府就遷都重慶,軍事委員會則遷至武漢,武漢實際上成了中國的軍事、政治和經濟之中心,是中國抗戰的核心基地。當時,日軍四路進攻武漢,兩路分沿長江兩岸,另一路佔領河南信陽,沿平漢線南下,還有一路從江西德安突破,沿粵漢鐵路北上包圍武漢。無疑,日本人看清了武漢的重要地位,但低估了中國人民抗戰的信念。

面對日軍攻勢,中國人喊出震撼人心的口號:“保衛大武漢”,以舉國之力支持武漢,當時也是國共合作的黃金時期,中共代表團、八路軍辦事處等機構均設在武漢,周恩來當時在武漢說過:

“武漢是中華民國的誕生地,是大革命北伐時代的最高峰,現在又是全中華民族抗戰的中心。”

武漢的漢口,因經濟繁榮,曾被譽為“東方的芝加哥”。在1938年,武漢被稱為“東方的馬德里”,這是不畏強權欺凌、誓死保衛城市的吶喊。

武漢!武漢

圖為航拍位於漢口集家嘴與漢陽南岸嘴之間的武漢晴川橋。新華網 歐陽小潔 攝


易攻難守的大本營

曾有人不解:武漢地理條件這麼好,“九省通衢”,但在歷史上為何沒能成為一國之都?

武漢建城史很早,早在夏商時期,就築有盤龍城。武漢也曾短暫地成為過都城:

元末農民大起義,徐壽輝在蘄水(今湖北浠水)建立了名號“天完”的割據勢力,史稱天完政權,後遷都武漢。沒多久,徐壽輝被部下陳友諒挾持遷都江州(今江西九江),並自立為漢王,又沒多久,陳友諒殺了徐壽輝,自己登基稱帝,改國號為“大漢”,史稱“陳漢”,天完政權完了。“天完”這兩個字很有意思,來源是:你不是叫“大元”嗎,我“天完”蓋住你!陳漢政權也沒存在多久,陳友諒與朱元璋決戰鄱陽湖,中箭而死,餘部擁其子陳理跑回武昌繼位,後來明軍兵臨城下,陳理出降。明末,張獻忠攻佔武昌,自稱“大西王”,建立了大西政權,設六部和五軍都督府,委派地方官吏,“改武昌曰天授府,江夏曰上江縣”,並開科取士,招攬人才。時在1643年5月。但他在武昌只待了三個月,這年8月,在官兵和李自成部隊的壓力下,張獻忠放棄武昌,奔湖南而去。

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北伐,當年9月6日、7日,先後攻佔漢陽、漢口,10月10日,攻佔武昌,國民政府也由廣州遷往漢口。1927年元旦節當天,國民政府在漢口開始辦公,武昌、漢口、漢陽三鎮合為京兆區,定名“武漢”,作為中華民國臨時首都。但4個月後,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建立了南京國民政府,與武漢國民政府分庭抗禮。之後汪精衛也發動了“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宣佈“寧漢合流”,徹底宣告了國民大革命的失敗,武漢也由此結束了短暫的首都時間。

值得一提的是,三國時,東吳為對抗蜀國,於公元221年四月遷都鄂縣,並取“以武而昌”之義,改鄂縣為武昌,這是稱武昌之始。229年四月,孫權即帝位於武昌,但九月就遷都建業(今南京)。彼時的“武昌”,是今天的鄂州。而岳飛駐軍的鄂州,則是今天的武昌,等於武昌與鄂州互換了名字。

歷史上,英雄或梟雄來來往往,即使選擇武漢為都,卻也只是過渡。主要原因,武漢雖是一個極好的大本營,但易攻難守,不宜作為首都。武漢地處江漢平原,無險可恃。抗戰期間,武漢保衛戰開始前,國民政府就已經清楚地認識到:“武漢三鎮不易守,武漢近郊尤以江北方面無險可守盡人而知;更以中隔長江外雜湖沼,尤非可久戰之地。”如何保衛武漢?“應戰於武漢之遠方,守武漢而不戰於武漢是為上策。”事實上,當時武漢保衛戰的第一道防禦線在南昌、九江、黃梅、大別山東麓,第二道防禦線為萍鄉、銅鼓、瑞昌、廣 濟、羅田、麻城至武勝關一帶,這道防禦線,也稱為“決戰地帶”。

武漢保衛戰持續四個半月,以中國軍隊失利、日軍佔領武漢三鎮告終,但是消耗了日軍巨大的有生力量,攻勢兇猛的日軍雖然佔領了武漢,但只佔領了一座空城,其企圖速戰速決、迫使中國屈服的目的並未達到,日軍的戰略進攻,至此已達頂點,中國抗戰,至此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從更早的歷史看,也是如此,保衛武漢的關鍵,是武漢的外圍,一旦兵臨城下,那就大勢已去,除了棄城而走,就是納城投降。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首義,清軍瘋狂反撲,革命軍英勇抵抗,雙方激戰一個半月,史稱“陽夏戰爭”,漢口、漢陽相繼落入清軍之手,革命軍退入武昌,隔江對峙,清軍在龜山上架起大炮,隔江轟擊武昌,一發炮彈落入都督府,爆炸起火,嚇得黎元洪大都督驚惶逃往葛店,但此時的軍事已讓位為政治,袁世凱本來就沒有想到要佔領武昌,只是作為給自己謀取政治利益的一枚棋子,史載,清軍攻陷漢陽之際,袁世凱收到其子袁克定的電報,上寫:“武昌力弱,攻取尚易,惟東南各省代表已集該處,即兵力能得,而東南人心恐失,不如暫留以為政治發達之具。”

見證歷史的觀測點

武漢這座城市,給人很多啟示。

比如,歷史關鍵時刻的眾生相,尤其是嚴峻考驗面前的人性;又比如,面臨重大危機,是齊心協力,還是掣肘內訌,結果完全不一樣。

胡林翼與曾國藩,是團結的典範,二人高度信任、分工明確,且均無私心,曾國藩血戰前線,胡林翼坐鎮武昌,籌糧籌錢,遇到危機,立刻化解,湘軍大佬們鬧矛盾使意氣,他還得居中斡旋……可謂嘔心瀝血。相比於功成名就的曾國藩,英年早逝、只管播種不問收穫的胡林翼,更讓人肅然起敬。

武漢!武漢

曾國藩

曾胡是團結的典範,1938年武漢保衛戰,1998武漢抗洪,此次抗擊疫情,也都是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但武漢這座城市,也見證了歷史上眾多令人欷歔、悲嘆、憤怒的歷史時刻。

在元朝的滅宋戰爭中,元軍二十萬人從襄陽沿漢水水陸並進,武昌(當時名鄂州)是宋人抵抗元軍的戰略要地,宋廷很重視,派重兵分扼武昌附近長江要隘,宋朝士兵不可謂不英勇,陽邏堡激戰,宋兵“死傷者幾近,流屍蔽江而下”,但是關鍵時刻,守軍主帥夏貴(時任沿江制置副使)在陽邏堡激戰之際,居然率麾下三百戰艦率先東逃,在他的示範下,其他的援鄂之師也作鳥獸散,在如此情況下,武昌城僅做簡單抵抗,就以城降元了。此役,標誌著南宋湖防區的崩潰。

再說說這個夏貴,在接下來決定南宋命運的丁家洲會戰中,他同樣表現糟糕。而另一員大將孫虎臣,更為齷蹉,在先鋒姜才與元軍正苦戰之際,他居然摸上姜才愛妾所乘戰艦,欲行非禮,結果將士大譁,宋軍哪還有鬥志?主帥賈似道(著名奸臣)本無鬥志,隨時準備逃跑,見勢趕緊收兵,結果“十三萬軍,一俱潰散”,南宋“國事已不可支”。

明末清初,有無數忠勇剛烈的犧牲,也有大量匪夷所思的鬧劇,比如,擁雄兵八十萬駐守武昌的明朝大將左良玉,在清軍步步緊逼的背景下,突然率大軍傾巢而出,離開武昌,浩浩蕩蕩直直撲南京,要去“清君側”,他的目標是南明弘光皇帝的權臣馬士英。馬士英大驚,將淮揚前線正佈防抵抗清軍的明軍主力撤下,前來阻擋左良玉的進攻,馬士英的名言是:“寧可皆死於清,而不可死於左良玉之手。”大軍來到九江,左良玉因病猝死,他的龐大部隊落到了兒子左夢庚手裡,左夢庚最終率軍投降了清軍,這支部隊最終成為明末清初著名的“漢奸部隊”的主力。

左良玉本來被視為“大明最後的拯救者”,最終卻成了“掘墓人”,原因還是離不開黨爭,左良玉支持復社東林黨,而馬士英屬於閹黨。馬士英確實壞透了,但左良玉呢?生死關頭,還在內鬥。何況,他大軍直撲南京,除了冠冕堂皇的“清君側”,也有自己的私心:李自成敵不過清軍,正往湖北過來,左良玉以前被李自成打怕了,不敢再正面硬撼這個對頭。重鎮武昌,就這麼輕易放棄了。

還得說說元末陳友諒與朱元璋的爭鬥,陳友諒據武昌,兵強馬壯,又居上游,順流而下,勢不可擋,優勢佔盡。相比弱勢的朱元璋,為何卻成了勝利者?史書評價,多用“天意”,意思是上天不幫陳友諒,否則他沒理由不成功。但真實原因,並非天意,而是人品。陳友諒這人人品太差,先殺恩師,又殺領導,部下能幹的,也被殺掉不少,結果很多骨幹投奔朱元璋,在此後的陳朱大戰中,這些人成了朱元璋力挽狂瀾的關鍵先生。至少在革命尚未成功的時候,朱元璋還是很講團結的。

從不缺乏英雄的城市

武漢,是座英雄的城市。

且不說民族英雄岳飛四次由此北伐,也不說辛亥革命武昌首義、葉挺鐵軍攻克堅城,就說說1938年的武漢保衛戰。

在縱橫千里的戰線上,中日雙方激戰四個多月,中國軍人慷慨赴死,有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譬如空軍大隊長沈崇海,駕機赴安慶轟炸敵艦,不幸機身中彈,油箱著火,本可跳傘脫身,但他毅然駕機衝向敵艦同歸於盡。武漢保衛戰,中國地面部隊付出重大犧牲,中國空軍也浴血長空。當時,在淞滬抗戰和南京保衛戰中遭受嚴重損失的中國空軍,得到部分補充後,與蘇聯志願飛行隊並肩作戰,在空中奮勇抵抗並多次擊退了日軍的進犯,還配合地面戰鬥頻繁出擊,轟炸、掃射溯長江而上的日軍,戰績輝煌。

說起當年武漢空戰,不得不提一個人:陳懷民。他跟沈崇海一樣駕機與敵同歸於盡。1938年4月29日,是日本天皇的生日,日軍大群飛機空襲武漢,為天皇“祝壽”。中國空軍迅速起飛迎戰,陳懷民不到5分鐘就擊落日機一架。5架日機馬上對他形成包圍圈,猛烈掃射。陳懷民的戰機多處受傷,沒有跳傘求生,而是駕機撞向敵長機,“在一陣驚天動地的巨響中,兩架飛機翻滾著火龍落入長江”……當時,武漢人不顧安危,站在空地上為中國空軍加油,他們親眼目睹了這壯烈的一幕。是役,中蘇飛行員擊落日機21架,打死日軍飛行員50名,活捉2名。

武漢!武漢

陳懷民

陳懷民犧牲時,尚未滿22歲,他的故事,還在延續:陳懷民的未婚妻王璐璐,從浙江大學趕到武漢,得知噩耗,當年5月,投長江殉情;陳懷民的妹妹陳天樂,為紀念哥哥,改名“陳難”。人們在被陳懷民撞落的敵機飛行員“紅武士”高橋憲一的屍體血衣口袋中,發現了他的妻子美惠子的一封信,充滿了對丈夫的思念和厭戰的情緒。陳難讀信後,寫下了一封《致美惠子的信》:

“如果貴軍閥對於中國的殘暴行為和強佔中國領土的野心一天不停止,我們每一箇中國人,不分男女老少,都將參加到更猛烈、更強化的鬥爭中去,即使粉身碎骨,也絕沒有一人會屈服……我盼望有一天讓我們的手互相友愛地握著,心和心相映著,沉浸在新鮮的年輕人的熱情裡。我們有理由為這個信念而努力。祝你為全世界和平而奮鬥!”

這封信刊登在當時的《武漢日報》上,並譯成多國文字向全世界傳播,極為著名,但由於當時日方的新聞控制,美惠子不知道這封信,一直到1990年,垂垂老矣的美惠子,才讀到這封寫於1938年的信……在今天,武漢還有一條路,叫“陳懷民路”。

“歷史是人民書寫的”,武漢保衛戰期間,武漢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武漢城裡皆英雄。1938年7月7日,七七抗戰週年紀念日,前方正在激戰,武漢城裡,市民素食禁屠,分別集會,舉辦金捐物活動,據當時的報載:600多名人力車工人獻出了當天的全部收入,橋口一家工廠的女工因無錢捐獻,就集體節食一餐,將飯菜錢捐獻。淪陷區跋涉來漢的受難同胞,變賣衣物,就連瞎子、啞巴乞丐也將艱難得來的一分一毛慷慨捐出。年少的難童們,或組織“販報獻金救國隊”,或在獻金臺旁幫人擦皮鞋,隨收錢隨捐獻……國家有難,匹夫有責,原計劃3天的獻金活動,因群眾愛國熱情高漲,又延長了兩天。5天內,武漢人民獻金(包括獻物摺合)超過100萬元。政府部門用這些捐款為前方將士購買了10大卡車的藥品和醫療器械,趕製了20萬套單衣、40萬套棉衣,有力地支援了前線戰場。

當武漢外圍防線被日軍突破,武漢即將淪陷之際,武漢衛戍總部政治部發表《告武漢同胞書》,號召武漢人離開武漢,給日寇留下一座空城:

“我們疏散武漢的人口,並不是消極的叫民眾逃難,拋棄武漢可愛的家園,而是我們希望留居在武漢的老弱婦孺的同胞們暫時避免無謂的犧牲,到比較安全的地方去,更可以積極地安心致力於應做的生產事業,以解決自己的生活,同時更可以補助國家,增加抗戰的力量!”“如果我們沒有汽車、火車輪船可以乘的時候,然而我們還有馬車、人力車、民船,可供我們的利用;即使一切交通工具都缺乏的時候,我們大家還有自己康健的兩腳!”

這是武漢歷史上悲壯的一幕,無數武漢人扶老攜幼,含淚離去,往南走,往西走。讀史讀到這一幕,總想起當今疫情期間武漢的“封城”,還有數以萬計逆行進入武漢的醫護人員。這座城市,從不缺乏英雄,凡人英雄。

學者易中天分析過,武漢人的性格,是為人真爽、恩怨分明、天性率真。放在當下這個特殊的時期,我們或許更能夠理解,武漢這座城市,生生不息的秘密。

武漢還在

有一張著名的歷史照片,是對武漢歷經劫難與新生的最好的註解:

1938年3月,漢口街頭,人們遊行高喊“保衛大武漢”,有個兒童,高高舉起一面小旗,喊著口號前進,這面小旗上,只有兩個字----“不死”。

春天會來,武漢還在。(來源:瞭望智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