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燦榮談美國撤軍阿富汗2:美國為何開始減少在中東的存在?


金燦榮談美國撤軍阿富汗2:美國為何開始減少在中東的存在?

總體來講對美國應該是個明智選擇。然後它的影響這樣就其對中國要小心了。因為現在美國的戰略是大國競爭,大國競爭主要是對中國、俄國,中國是排在第一位的,應該講,中國排在俄國前面的,中國的壓力我覺得會有所上升,可能對伊朗可能是有好處的。

因為伊朗原來地緣情況不太好,在本地區內中東內部它有長期的對手——沙特是吧?因為大家都知道伊斯蘭世界有一個永恆的矛盾,就是兩大派系的矛盾,遜尼派、什葉派,沙特是遜尼派領袖,伊朗是什葉派領袖,他們的矛盾,牽連矛盾,另外還有民族矛盾、波斯人和阿拉伯人矛盾。


所以伊朗,首先在地區內有對手,遜尼派領袖沙特。然後以色列,以色列現在跟伊朗矛盾比較大,他們歷史上曾經是很好的。但是在伊斯蘭革命以後,他們矛盾比較大。和土耳其,是一個很複雜的關係,有競爭、有合作,但是伊朗在本地區主要對手是兩個,沙特和以色列。那麼有一段時間伊朗是很難受的,是吧?除了本地區對手——美國,把他當主要對手,然後美國又在伊朗的東西兩邊駐軍,在伊朗的東邊有阿富汗,伊朗的西邊有伊拉克,那麼現在美國從阿富汗走了,是不是東邊的軍事壓力會小一點?


西邊呢,看現在態勢,好像美國人在伊拉克也不會長久待下去,也會走。所以我的感覺,美國從它的全球戰略考慮,大概要從中亞、中東和西亞有限地撤出它的力量。他目標是把有限的資源更多地放到大國競爭方面,對中美關係不是很好,但對伊朗挺好的。


那麼,為什麼我這裡我談一點我的理解,為什麼美國現在從中東要開始走或者減少它的存在?


我想一個就是,因為大國競爭成他外交上的主要挑戰。中國,他們認為中國的壓力大,所以他得把別的戰線收縮一下,把有限的資源集中到中國。還有一個他現在減少在中東、中亞的存在,可能還跟這個有關,他現在石油,他真不需要什麼這個中東了。


知道吧?原來美國是第一大石油進口國,然後中東是重要的油氣來源,他現在,因為不是美國的叫頁岩氣、頁岩、油氣、頁岩油、頁岩氣它都非常成功。然後在石油方面,它對中東的依賴是減少的。所以別的地方,就整個國家,現在財政壓力比較大,因為美國財政支出大概有75%左右是硬性的。聯邦政府的財政支出有75(%)是硬性的,比如社保、醫療,他真正能夠靈活動用的是25(%),軍費就在25(%)裡邊。他現在財政資源比較緊張,前幾年擴張了軍費,但實際上財政壓力很大。再擴展軍費也很難,資源有限,然後任務很重,要跟中國這種大國競爭,任務很重,這個時候他得取捨,我看他現在準備從那個什麼西亞、北非、南亞有限的撤退。它有它的合理性,撤退以後,他石油不需要了。然後根據新的資源條件,他又需要撤退,他怎麼辦呢?我覺得這樣的,就是說他可能會更大程度的就利用當地的資源來對付伊朗。我覺得他以後都附帶講,美國(對)中東不會放棄的,這一點大家要清楚。因為對美國來講,中東有三大利益,第一石油,是吧?這個結束了。第二是什麼?

保護以色列,是吧?以色列是美國扶植成立的一個國家,他一定要保護他的。


第三,他一定要在中東有某種存在,因為中東是世界矛盾的焦點,如果在中東沒有發言權,會影響它的全球地位,知道吧?你控制了中東,就可以對西歐和東亞有間接的控制力。因為咱們世界上有三個工業中心,一個北美、一個東亞、一個西歐,對不對?但是我們東亞和西歐兩個工業中心都是高度依賴中東石油的,對不對?美國自己不需要石油,但我們需要,所以美國人一定要在中東有存在,知道吧?這是美國原來中東戰略的三大利益支柱。第一石油,第二以色列,第三是控制中東來間接的控制東亞、西歐。那麼,雖然有一個戰略利益沒了,就是石油,但是另外兩個還在,保護以色列,然後通過控制中東來控制整個歐亞大陸,所以美國不會走。


他現在是這樣的,在減少對中東的投入的前提下,還是要保持它的存在。那麼他怎麼做呢?我覺得他是這樣,

他現在要扶植以色列,讓以色列做大。然後另外鼓勵遜尼派世界的阿拉伯人跟以色列結盟,就是沙特。


事實上他們現在就在走近,是吧?如果再加一個東西,就是突厥人——土耳其人再把他拉過來,如果有以色列、沙特、土耳其三角,那麼他們都跟美國關係不錯,這樣他還減少資源投入,但仍然能夠保留他的影響!這是我觀察就是美國的目前的一箇中東戰略,整個美國外交現在的這個重心是到大國競爭了,大國競爭是中俄兩家,但是中國排前面,這是一個。然後在美國,北美以外三大戰略中心,西歐、中東和東亞,他現在好像西歐讓盟友承擔責任,中東退出一點也是讓他扶植盟友體系發揮作用,他以後自己直接要介入,而且要加強東亞這一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