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外貿吧!


救救外貿吧!


■文|今綸


3月23日,廣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發佈會,通報新冠肺炎疫情和防控工作情況。會上提到“境外疫情輸入風險較高,第127屆春季廣交會確定不會在4月15日如期舉辦”,這當然是一個正確的決定,但不得不付出的代價就是外貿承壓。

可惡的病毒耽誤太多人賺錢!

很多人在疫情發生以來一直在關注房地產,但實際上外貿在中國經濟中承擔的角色也非常重要。隨著國外新冠疫情的擴散,中國的外貿產業鏈受到影響,諸多工廠、工人、貿易商面臨窘境。


『工人復工,訂單消失』


“藍牙耳機工廠,全線取消訂單,慘不忍睹!剛從工廠回來!”這是一位讀者在我微博上的留言。

現在的普遍情況是:工人逐漸復工,但是訂單已經消失,因為疫情在海外擴散,導致國外消費市場萎縮。貿易商看淡市場,先行取消訂單,這對於他們是理性選擇,對於以外貿為主渠道的工廠、貿易商而言則是滅頂之災。

3月21日,東莞著名的成錶廠東莞精度表業有限公司在廠內發佈公告,主動勸退員工另謀高就,並全廠放假至少3個月。消息一度刷爆外貿行業人士的朋友圈,也引發媒體關注。精度表業並非微不足道的公司,據媒體計算,其產值在10億元。

精度表業的困境,讓一家附近的錶殼公司員工也瑟瑟發抖。

救救外貿吧!


有些人在肆意嘲笑國外的疫情,甚至帶著幸災樂禍的心態,殊不知國外疫情對於國內的外貿行業帶來的是沉痛現實和急速下滑的數據。

2019年9月29日《21世紀經濟報道》的新聞顯示:商務部部長鐘山介紹,1950年中國進出口總額只有11.3億美元,到2018年達到了4.6萬億美元,中國成為全球第一貿易大國,帶動就業1.8億人以上。

簡單一句話,如果國外的疫情得不到控制,有1.8億人的收入會受到影響,其中一部分人會丟掉飯碗,至少上千萬中國家庭要過緊日子,某些人還能笑得起來嗎?

救救外貿吧!


再看一組信息:美國商務部提供的數據,去年前九個月美國的前四大貿易逆差來源地依次是中國、墨西哥、日本和德國,1-9月逆差額分別為2632.0億美元、761.5億美元、536.7億美元和508.0億美元。

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對美國進出口額為3.73萬億元。今年1-2月,中國和美國的貿易總值為4225億元。

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錢,都是實實在在的工作機會,我們希望盡全力保住,但是目前看來,短期下降是難免的。


『承壓三個月,錢從哪裡來?』


比較好的結果是兩三個月之後,國外疫情得到控制,訂單開始恢復。但是,企業要在零收入或者極低收入的情況下給員工發工資,有多少外貿企業、公司在經歷過一波國內的疫情之後,還能承壓國外疫情達三個月之久?這都是要燒錢的,錢從哪裡來?

金融機構有必要主動出擊,至少對細分的行業龍頭伸出援手,能保的儘量保,有突出優勢的儘量保:既要保證銀行的貸款資金安全,也要儘量避免有一定體量的外貿工廠、公司陷入“倒閉潮”。

中國的幾個經濟總量大省、大城市也是外貿出口大省和大城市,保外貿,促進外貿復甦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在保這些經濟總量大省、大城市的平穩發展,背後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

保外貿其本質上就是保實業,保就業,這是一場不容有失的必須打贏的“戰爭”。

救救外貿吧!


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是投資、消費、出口。投資已經啟動了,“新基建”已經在路上。消費隨著各地解封,尤其是武漢也明確瞭解封的日期,相信消費會逐漸恢復,當然要恢復到正常水平還需要時間。

在“三駕馬車”中,出口是當下最讓人憂心的,目前處於壓力最大的階段。最可怕的是:這一波壓力會持續多久,兩三個月只是一個猜測而已,如果持續的時間達到三個月以上,全球外貿格局將會被重新定義。

中國還能在外貿保持一個相對優勢的地位嗎?或者說,中國外貿的整個鏈條還能養活多少人?一切都是未知數。

外貿的壓力會傳遞給消費市場,上億人的收入受影響,消費市場能不受影響嗎?這個消費影響意味著還房貸、老人看病、孩子的各種輔導班以及外出旅行都會受影響……算算看,多少行業會直面衝擊?

環球同此涼熱,不是說著玩的。


『從欣欣向榮到突然“清零”』


有人很天真地說:“我們可以生產口罩、防護服,國外需要這些東西,來挽回外貿下滑的數據”。

這是一廂情願的想法,不是所有外貿企業都有能力轉產口罩,這涉及到資金投入、人員培訓,至於防護服更不可能,因為技術要求更高,資質要求更高。另外,即使加足馬力生產、出口口罩、防護服也難以覆蓋出口全面下降帶來的損失,缺口太大。

還有人說,國外陷入疫情,正好是中國的機會,生活必需品還是需要中國生產。這就是糊塗啊,首先,需求已經大幅下滑,中國出口比例不可能短期大幅上升,還有大把的競爭對手在競爭,各國的出口一定是按相應比例承擔損失。

很多人通過媒體只看到歐美疫情嚴重,其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疫情也不容樂觀,有些國家的醫療水平、經濟能力有限,甚至情況比歐美更糟糕。

以俄羅斯為例,俄羅斯85個地區提高了警戒狀態以應對新冠病毒疫情,莫斯科健身房等已經關閉,學校停課或轉為線上教學。同時俄羅斯暫停往返其他國家航班,只保留首都莫斯科往返其他國家首都或大城市的航班。

救救外貿吧!


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中國的外貿一直“在優化市場佈局上下功夫”,用官方的正式說法就是“以共建‘一帶一路’為重點,鼓勵企業開拓新興市場,完善國際營銷網絡”。

不過,新冠病毒在擴散區域上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並未區別對待。短期內,指望病毒纏身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中國外貿做多大貢獻,恐怕也不現實。

有網友分享他在美國的經歷:“這次對美國絕大部分企業來說都是前所未有的危機。作為美國本土企業,我們所在的行業是批發,客人都是零售店。這次簡直就是在一片欣欣向榮的時候突然生意清零。”

是的,“清零”是一個準確的概括。

救救外貿吧!


希望中國的外貿行業能夠咬緊牙關熬下去扛過去,相關的工廠、公司採取一切可能的手段開源節流,這是比拼韌性的關鍵時刻。

中國的外貿行業近年來經歷了諸多磨難,在摔打中成長,在急風驟雨中艱難跋涉,非常不容易。外貿的波動關係億萬人的荷包和飯碗,救外貿,有關部門在行動,救外貿,需要更多的齊心協力,需要更多的資源和智慧助力。

這一關,我們一定要闖過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