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畫壁》是浪漫的愛情還是虛妄的參悟


《聊齋志異—畫壁》是浪漫的愛情還是虛妄的參悟

畫壁算是聊齋志異中有名的幾則故事之一,故事講的是朱生穿越到壁畫上,與一位美麗的仙女發生的一系列跌宕起伏的愛情故事。我記得年輕時讀到這篇時,著實對朱生的豔遇羨慕不已。然而正如蒲松齡老先生在文末所說的一樣,一切幻覺都是由人心中生起的。人有了淫蕩的心思,就會生出淫穢的情境;有了輕慢的心思,就會生出恐怖的情境。

這正是佛教的說法“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世間的一切都是虛幻不實的,一切幻由人生。故事雖在講“幻由人生”之理,但文中描述的浪漫愛情故事確實美麗的。特別是對朱生、少女在走廊時雙方的羞澀,女伴們對少女的玩笑等等,緊張刺激卻又不失些許輕鬆幽默之意。

畫壁這個故事近些年來也是經過了不少人的演繹,之前還有鄧超孫儷版的電影上映。電影的故事咱們暫且不表,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今天為大家帶來這個故事的原版,不知看官讀完有何感想。

《聊齋志異—畫壁》是浪漫的愛情還是虛妄的參悟

鄧超、孫儷電影版畫壁海報



江西人孟龍潭和一位姓朱的孝廉一起客居京城。一天,兩人偶然走進一座寺廟,這座寺廟不大,佛殿和僧房都不怎麼寬敞,寺廟裡住著一位老和尚。老和尚看到有香客來了,趕忙整理好衣服前來迎接,帶著他們二位到處遊覽。

佛殿中央有一座寶智和尚的塑像,兩邊的壁畫精緻絕妙,畫中人物個個栩栩如生。東邊的壁畫上畫著一群散花的仙女,其中有一個披髮的少女,手中拈著一朵花微笑,櫻桃小嘴似張非張,含情脈脈的眼睛流波四溢。朱孝廉盯著這少女看了很久,不知不覺間感到神搖意奪,恍恍惚惚間進入了凝思當中。忽然,他的身子飄飄而起,如同騰雲駕霧一般,飛到了壁畫之上。

只見四周殿堂樓閣聳立,不像是在人世間。有一位老和尚高坐蓮臺講經說法,周圍站著一群人,而朱孝廉也站在這些人當中。過了一會兒,朱孝廉覺得有人在偷偷的拉他的衣襟。他回頭一看,正是之前那位披髮少女,只見那少女衝朱孝廉莞爾一笑便轉身離開了,朱孝廉趕緊跟了上去。穿過一段曲折的走廊,看見少女走進了一間小房子中,這時朱孝廉有點猶豫不決,不太敢跟上去。少女回過頭,舉起手中的花,遠遠的招呼他進來。朱孝廉於是快步跟了上去,進入了房間。房間內寂靜無人,朱孝廉上前就抱住了少女,這少女也不抗拒,於是二人就恩愛了一番。事情完了之後,少女關上房門就出去了,臨走之前還特意叮囑朱孝廉千萬不要咳嗽,發出聲響。到了晚上,這少女又來了,就這樣過了兩天。

其他仙女發現了這件事,一起搜尋,找到了朱孝廉。就對少女開玩笑的說:“你肚子裡面的小孩都已經這麼大了,還想要披散著頭髮裝少女嗎?”於是她們一起找來了髮簪和耳環,給少女梳成了婦人的髮髻。少女羞得說不出話來,其中一位女伴說:“姐妹們,咱們還是不要在這裡久待了,要不然會有人生氣啦。”女伴們嬉笑的離開了。朱孝廉看著少女,只見她頭上梳著高高的髮髻,上面插著髮簪,比披髮時更加美豔幾分。他看四下無人,又和少女親熱了起來,只覺一種蘭草混著麝香的香氣沁入心脾,令人流連忘返。

忽然間,聽到一段急促的腳步聲和鏗鏗作響的鎖鏈聲,接著就是一片人聲嘈雜的喧沸聲。少女聽到聲音後,趕忙坐了起來,和朱孝廉一起偷偷往外看。只見一位身著金甲的使者,面色漆黑,提著鎖鏈,拿著大錘,一眾仙女環繞在他周圍。只聽使者問:“人都到齊了嗎?”眾仙女回答:“到齊了。”使者又問:“有誰私藏下界凡人,大家抓緊舉報出來,以免同受牽連。”仙女們齊聲說:“沒有。”使者反過身來,四處環顧,像是要搜查一樣。少女非常害怕,面如死灰,慌慌張張的對朱孝廉說:“你趕緊藏到床下去。”說罷少女打開牆上的小門,慌張的逃了出去。朱孝廉趴在床下,大氣都不敢出。過了一會,聽到皮靴聲到了房間裡,然後又走了出去。沒過多久,聽到房間外面的嘈雜聲漸漸遠去,朱孝廉的心稍微安定了一下。但是房間外還是陸陸續續有人經過交談的聲音。朱孝廉在床下趴了很久,只感覺耳邊蟬鳴四起,眼中金星直冒,這情形真讓人無法忍受。但他也只能靜靜的趴著等待少女回來,一時間竟然忘記自己是從哪裡來的了。

此時,孟龍潭在大殿中,轉眼之間發現朱孝廉不知蹤影,就疑惑的向老和尚請教。老和尚笑著說:“他去聽經說法去了。”孟龍潭問:“哪裡?”老和尚回答到:“就在不遠處。”過了一會,老和尚用手指敲了敲牆壁,高聲呼喊著:“朱施主怎麼遊玩了這麼久還不回來?”這時,壁畫上出現了朱孝廉的身影,正靜靜的站著,好像能聽見和尚的呼喊一樣。老和尚又叫到:“你的同伴已經等你很久了。”於是朱孝廉從壁畫上飄然而下,灰心喪氣的站在那裡。孟龍潭大吃一驚,問他緣發生了什麼。原來朱孝廉當時正趴在床下,突然聽見一陣驚雷般的敲打聲,於是走出房門想要看看情況,卻回到了人間。大家一起看壁畫上之前那位拿花的少女,只見她髮髻高盤,不再是披髮少女了。朱孝廉趕忙對老和尚行禮,請教事情的緣由。老和尚笑著說:“幻由人生,我又怎麼知道呢?”朱孝廉只覺胸口鬱悶,不得其解。孟龍潭聽到後則是暗自驚歎,惶恐不安。於是兩人起身告辭,一步步走出了寺廟。

《聊齋志異—畫壁》是浪漫的愛情還是虛妄的參悟



畫壁原文

江西孟龍潭,與朱孝廉客都中。偶涉一蘭若,殿宇禪舍,俱不甚弘敞,惟一老僧掛搭其中。見客入,肅衣出迓,導與隨喜。
  
殿中塑志公像。兩壁圖繪精妙,人物如生。東壁畫散花天女,內一垂髫者,拈花微笑,櫻唇欲動,眼波將流。朱注目久,不覺神搖意奪,恍然凝想。身忽飄飄,如駕雲霧,已到壁上。見殿閣重重,非復人世。一老僧說法座上,偏袒繞視者甚眾。朱亦雜立其中。
  
少間,似有人暗牽其裾。回顧,則垂髫兒,囅然竟去。履即從之。過曲欄,入一小舍,朱次且不敢前。女回首,舉手中花,遙遙作招狀,乃趨之。舍內寂無人;遽擁之,亦不甚拒,遂與狎好。既而閉戶去,囑勿咳,夜乃復至,如此二日。女伴覺之,共搜得生,戲謂女曰:“腹內小郎已許大,尚發蓬蓬學處子耶?”共捧簪珥,促令上鬟。女含羞不語。一女曰:“妹妹姊姊,吾等勿久住,恐人不歡。”群笑而去。生視女,髻雲高簇,鬟鳳低垂,比垂髫時尤豔絕也。四顧無人,漸入猥褻,蘭麝燻心,樂方未艾。


  
忽聞吉莫靴鏗鏗甚厲,縲鎖鏘然。旋有紛囂騰辨之聲。女驚起,與生竊窺,則見一金甲使者,黑麵如漆,綰鎖挈槌,眾女環繞之。使者曰:“全未?”答言:“已全。”使者曰:“如有藏匿下界人,即共出首,勿貽伊戚。”又同聲言:“無。”使者反身鶚顧,似將搜匿。女大懼,面如死灰。張皇謂朱曰:“可急匿榻下。”乃啟壁上小扉,猝遁去。朱伏,不敢少息。俄聞靴聲至房內,復出。未幾,煩喧漸遠,心稍安;然戶外輒有往來語論者。
  
朱局蹐既久,覺耳際蟬鳴,目中火出,景狀殆不可忍,惟靜聽以待女歸,竟不復憶身之何自來也。時孟龍潭在殿中,轉瞬不見朱,疑以問僧。僧笑曰:“往聽說法去矣。”問:“何處?”曰:“不遠。”少時,以指彈壁而呼曰:“朱檀越何久遊不歸?”旋見壁間畫有朱像,傾耳佇立,若有聽察。僧又呼曰:“遊侶久待矣!”遂飄忽自壁而下,灰心木立,目瞪足耎。
  
孟大駭,從容問之,蓋方伏榻下,聞叩聲如雷,故出房窺聽也。共視拈花人,螺髻翹然,不復垂髫矣。朱驚拜老僧,而問其故。僧笑曰:“幻由人生,貧道何能解。”朱氣結而不揚,孟心駭而無主。即起,歷階而出。


異史氏曰:“幻由人生,此言類有道者。人有淫心,是生褻境;人有褻心,是生怖境。菩薩點化愚蒙,千幻並作,皆人心所自動耳。老婆心切,惜不聞其言下大悟,披髮入山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