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姓氏]興寧市主要姓氏及人口分佈:興寧人都姓什麼呢?

[廣東姓氏]每日一講

2000年興寧市主要姓氏及人口分佈

《興寧市志》第九節 姓氏
境內各姓多聚族而居,有逾千以至萬人以上者。為聯繫族誼,紀念祖先,不少姓氏建有祠堂,地點多集中於興城內。每歲冬至日,各姓人氏齊集祠堂舉行合族祭祀,祭禮莊嚴肅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的封建宗族觀念已逐漸淡薄。
根據1992年版《興寧縣誌》記載,1985年共有姓氏130姓。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會交往的日益頻繁,因婚姻、務工、經商等遷入境內落戶者逐漸增多。根據2000年末公安戶籍人口112.08萬人統計,境內姓氏增至449姓。
萬人以上的25姓:

劉12.8萬人;陳11萬人;羅9.1萬人;黃6.71萬人;曾6.6萬人;李6萬人;張5.3萬人;何4.5萬人;鍾4.1萬人;王3.5萬人;廖2.82萬人;楊2.6萬人;吳2.4萬人;彭2.06萬人;朱1.73萬人;袁1.71萬人;謝1.61萬人;賴1.59萬人;石1.37萬人;林1.29萬人;葉1.23萬人;丘1.18萬人;溫1.16萬人;潘1.16萬人;肖1.12萬人。
千以上萬人以下的43姓:

餘9927人;練9624人;藍7570人;周7539人;鄧7289人;刁6866人;巫6837人;範6529人;薛5555人;黎5463人;鄒4911人;幸4248人;高4205人;古4128人;胡3811人;郭3759人;饒3703人;伍3428人;盧3246人;凌3245人;鄭3157人;孫3126人;龔3042人;鄔2598人;毛2312人;蔡2260人;邱2236人;江2122人;歐陽1980人;戴1977人;許1928人;梁1859人;馮1737人;馬1724人;遊1526人;傅1393人;宋1374人;曹1341人;蔣1177人;韓、熊各1139人;沙1091人;魏1009人。


百人以上千人以下的38姓:

丁932人;蘇889人;汪847人;董810人;徐761人;沈735人;童696人;呂644人;駱618人;秦592人;唐577人;翁572人;譚529人;杜511人;康466人;莊436人;夏429人;田411人;成399人;趙370人;申324人;付316人;嚴284人;管273人;柯231人;雷219人;姚191人;華187人;易172人;池171人;洪168人;方162人;梅156人;萬136人;阮135人;韋134人;危109人;莫104人。
十人以上百人以下的91姓:

陸99人;程91人;蕭93人;覃86人;侯85人;卓81人;鄺78人;龍77人;邢76人;甘72人;湯69人;包68人;卜61人;孔、文各58人;利56人;揭53人;賀51人;塗49人;顏47人;尹45人;簡、姜各43人;向39人;繆38人;殷36人;麥35人;施34人;邵33人;史、房、章各32人;段31人;任、柳、聶各30人;潭29人;龐28人;陶27人;白26人;詹、鄞各25人;堯、揚、陽各24人;金、賈各23人;農、福、樊各22人;關、蒙各21人;於、官各20人;左、吉、候、倪、錢、鐃各19人;崔18人;顧、舒、闕各17人;蘭、祝、盤、符各16人;岑、連各15人;戎、冼、孟、葛各14人;俞、魯、翟、薜各13人;代、寧、艾、蒲各12人;樂、佔、紀、辛、諶、竇、裴各11人;勞、武氏10人。
十人以下的252姓:


貝、全、閆、佘、容、盛6姓各9人;
安、谷、屈、卿、柴、喻6姓各8人;
區、玉、城、席、諸、霍6姓各7人;
仇、匡、明、郝、桂、耿、常、戚、植、焦10姓各6人;
尤、冉、皮、畢、齊、遲、昊、晏、庾、湛、鄢、檀12姓各5人;
牛、車、權、蘆、季、尚、拮、相、班、商、寇、閻、雪、滕、燕15姓各4人;
司、閃、喬、米、時、閔、單、奉、嶽、苗、郎、封、柏、茍、費、原、欒、隋、鹿、粟、楚、虞、褚、謬、零、靖、鮑、臧、操、禤、藩31姓各3人;
巴、父、甲、伊、祁、羊、羽、況、冷、別、杏、狄、冼、居、旺、宣、繞、榮、項、賓、浦、談、宿、巢、敕、眭、銀、隆、隗、麻、稅、辜、釋、樓、解、寨、鮮、瘳、穆、籃40姓各2人;
義、鄉、凡、衛、大、豐、烏、雲、五、勾、卞、鬥、月、牙、主、令、處、布、帥、平、母、漢、邊、亞、亦、仲、倫、光、決、列、後、在、師、曲、樸、牟、竹、色、衣、閉、陰、陣、佐、佗、克、應、攸、曠、良、芳、這、間、阿、儂、具、劑、國、宗、巖、招、擁、昌、構、欣、沾、苑、郟、修、冒、南、宮、彥、昝、春、查、玲、皇、胥、茹、荊、荘、貴、郗、黨、涔、祥、荷、莦、獸、望、淮、菜、菲、逯、鄂、鴻、廈、強、景、智、番、筒、翬、超、頡、塘、廉、甄、粱、蒯、路、漆、藺、譙、鍾、線、蕉、褥、冀、衡、褶、濮、糜、藏、贏、瞿126姓各1人。

歷史上,客家人有過5次大遷徙,從公元317年至1867年後,歷時1550多年。第一次始於東晉(即公元317年至879年,歷時562年),受五胡亂華影響,由中原(黃河流域、河南等地)遷至長江中下游,以至江西中部。第二次始於唐末(即880年至1126年,歷時246年),受黃巢事變影響,由上述地區遷至江西東南部、福建西南部和廣東東北邊境。第三次始於宋高宗南渡(即1127年至1644年,歷時517年),受金人南下及元朝建立之影響,由贛中、贛南、福建西南部地區向粵東一帶轉移。第四次、第五次屬客家定居地外遷。第四次(1645年至1867年),受清朝建立之影響,外遷至廣東中部及濱海地區。第五次自清同治年間(即1867年後),受西路事件及太平天國事件影響,分遷至廣東南部及海南島。

《興寧縣誌》
興寧的客家人,大部分在第三次大遷徙或以後遷入,最早遷入的時間在北宋真宗和仁宗年間(1023年前後)。興寧客家先民,大部分先居於江西,在唐末至五代間由江西入福建,宋以後入廣東,輾轉遷入興寧;也有直接由江西遷入廣東的。興寧現在的人口中,除漢族外,還有壯、苗、蒙古、回、瑤等少數民族,人數不到總人口的萬分之一,大多數是建國後隨軍政幹部調動遷入的。


【姓氏】
據新編《興寧縣誌》記載,1985年興寧有130姓,其中百人以下的37姓,百人以上千人以下的31姓,千人以上萬人以下的39姓,萬人以上的大姓23姓:劉、陳、羅、曾、李、黃、張、何、鍾、王、廖、楊、吳、彭、袁、朱、賴、謝、丘、林、石、潘、肖。
【人口】
建縣之初,興寧地曠人稀。宋熙寧三年(1070年,即建縣740年後),興寧約有6000戶。1071年分地置長樂縣(今五華)後,興寧有4000戶。宋末戰亂,人口大減。入元后,由於元朝統治者殘暴,元末僅存1697戶。
明初,由於戰亂,興寧“煙汲殆盡,僅存戶二十餘,編二圖附於長樂縣令兼宰之”。明洪武十三年(1390年),知縣夏則中上疏朝廷減免官田租稅,招攜流亡人口。此後,福建、江西客人相繼遷入,短期內人口大增。1391年,全縣有722戶2626口。明末崇禎五年(1632年),全縣有賦役1890戶。崇禎八年(1635年),全縣煙戶通查,結果有1.63萬戶。
入清後,本縣社會文化、農工商業有較大發展,人口增加較快。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詔令增丁不增丁口稅,以勵生育。至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全縣有26.23萬丁口。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人口增至37萬餘人。

民國時期,本縣人口時增時減。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全縣有45.2046萬人。
1949年5月18日興寧解放後,外流人員紛紛返回,至年末全縣有48.4574萬人。以後,人口不斷增加。1985年94.3990萬人,2013年末118.99萬人。
第一節 概 況
興寧現有人口中計共130姓,其中有10多姓是解放後遷入的。現按姓氏筆劃為序開列於後:
丁、刁、萬、馬、王、韋、毛、方、鄧、孔、古、石、葉、盧、田、丘、白、馮、吉、成、邢、朱、喬、鄔、伍、華、危、劉、許、江、莊、池、孫、阮、牟、李、楊、巫、杜、嚴、蘇、吳、何、餘、鄒、沙、汪、沈、宋、陳、陸、邵、張、林、歐陽、幸、範、羅、易、卓、周、金、鄭、郎、房、練、胡、趙、柯、柳、項、鍾、饒、侯、俞、姜、濃、駱、姚、袁、蕭、夏、秦、徐、殷、錢、翁、凌、唐、高、塗、郭、陶、黃、龔、曹、梅、盛、崔、梁、康、章、彭、蔣、董、葛、韓、覃、揭、傅、曾、謝、童、遊、溫、藍、鄞、賴、簡、竇、蔡、管、譚、廖、熊、黎、潘、薛、戴、魏。


現有130姓中,人數不足百人的有37姓,百人以上千人以下的31姓,千人以上萬人以下的39姓,萬人以上的23姓。各姓多聚族而居,有逾千以至萬人以上者。為聯繫族誼,紀念祖先,明清時期以至民國初年各姓競相建造祠堂,地點多集中於縣城內。有的一姓多間,“陳七、羅八、李十三”,可見大姓祠堂之多。據解放前統計全縣城鄉各姓祠堂不下百間。每歲冬至日,各姓人氏齊集祠堂舉行合族祭祀,祭禮莊嚴肅穆。各姓柯堂均有堂號,多取自昔時郡望(古代郡中顯貴的世族稱為郡望),如劉姓之彭城堂,陳姓之潁川堂;也有為紀念其遠祖官爵或盛德的,如王姓之三槐堂、楊姓之四知堂等。

興城九十一間宗祠一覽表

發佈時間:2018-06-22

序號名 稱原 址現 址備 注

1賴氏宗祠東 街改建樓房住宅

2彭氏宗祠東 街同 上

3陳氏宗祠東 街東街辦事處1926年興寧總工會設此。時事日報社遷此。

4劉氏宗祠東 街山歌劇團1949年11月至1952年興寧文工團設此。

5毛氏宗祠東 街永紅飯店

6藍氏宗祠東 街永紅飯店

7李氏宗祠東城腳改建樓房抗戰時期,該祠左片橫屋。

8廖氏宗祠東城腳改建樓房民國時敦和當地址

9林氏宗祠東城腳長春井巷口居民住宅

10羅氏宗祠東北城腳居民住宅植基小學校址,夜光報設此

11淇水張公祠東北城腳大巷裡巷口居民住宅祠內一井,水冠全城

12陳氏宗祠東南城腳城鎮一小民國初女校校址

13劉氏宗祠東南城腳城鎮一小立範小學校址,天下報設此

14王氏宗祠東南城腳城鎮一小晉明小學校址

15許氏宗祠東南城腳居民住宅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職工學校校址

16何氏宗祠時辰牌巷教育局宿舍國民革命軍(學生軍)第一次東征破興寧守軍林虎部隊後曾駐此

17羅氏宗祠時辰牌巷居民住宅

18黃氏宗祠南街汪屋巷城鎮棉一廠第四車間國民革命黨(學生軍)第一次東征破興寧守軍林虎部隊後曾駐此

19周家祠時辰牌巷周屋隔壁居民住宅

20歐陽宗祠南街居民住宅

21鄔氏宗祠南 街居民住宅

22文正劉公祠南 街居民住宅

23鍾氏宗祠南 街紗線廠

24李氏宗祠南 街紗線廠體名分校設此

25幸氏宗祠南 街紗線廠

26鳳亭陳公祠南 街居民住宅

27刁氏宗祠南 街南星商店

28山嶠羅公祠南 街居民住宅

29沙氏宗祠南 街居民住宅

30薰亭劉公祠南街學前興民中學新樓範圍

31楚汀鄭公祠南街學前同 上民國時期時事日報社曾設此,後遷東街陳祠

32張氏宗祠府館前中山中路糧站體名小學校址

33張氏宗祠上南街居民住宅體名小學分校設此

34羅氏宗祠府館前中山中路糧站嶺東日報社設上

35黎氏宗祠府館前農業局

36劉氏宗祠府館前法院範圍一部分

37潘氏宗祠司前街轉黃泥塘路口城鎮糧所倉庫1925年農民協會設此,1927年婚姻革命同志會設此

38陳氏宗祠黃泥塘附近(水關口)城鎮糧所倉庫

39吳氏宗祠同 上同 上

40何氏宗祠同 上同 上城南小學校址

41羅氏宗祠同 上同 上興寧電燈公司(電火局)設此

42練氏宗祠老 街政 協

43陳氏宗祠老 街政 協

44信義王公祠老街王屋巷工商聯右片

45何氏宗祠老 街改建樓房住宅

46彭氏宗祠老 街居民住宅

47朱氏宗祠老 街居民住宅

48陳氏宗祠老 街傘廠後端即資政第,民國時郵電局設此

49伍氏宗祠老 街城鎮衛生院

50楊氏宗祠老 街城鎮衛生院

51李氏宗祠老 街鎮委會宿舍德孚當

52尚義陳公祠大新街居民住宅

53陳氏宗祠大新街民國時郵電局曾設此

54袁氏宗祠大新街工商行政管理局後端

55黃氏宗祠大新街交通局後端

56張氏宗祠大新街靠傅屋

57鍾氏宗祠後 街文化館炳章和胡曦私塾曾設此

58肖氏宗祠後 街稅局左片民國初年瑜薇女校設此

59何氏宗祠後 街

60羅氏宗祠天后街二幼部分睦仁當遺址

61範氏宗祠天后街居民住宅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工人醫院設此

62陳氏宗祠天后街居民住宅世昌當

63廖氏宗祠西南城腳改建樓房住宅

64郭氏宗祠西南城腳居民住宅廖家祠左片

65羅氏宗祠西北城腳製藥廠

66黎氏宗祠西北城腳製藥廠

67餘氏宗祠西北城腳二幼部分民國時警察大隊設此

68黃氏宗祠西北城腳居民住宅

69溫氏宗祠西北城腳被服二廠

70潘氏宗祠北 街城鎮五小1927年,青年改造社設此

71鄧氏宗祠北 街新村樓房

72陳氏宗祠北 街居民住宅

73盧氏宗祠北 街糧食局職工宿舍

74李氏宗祠北街大巷裡第三染織廠織布車間食堂興民小學曾設此

75鍾氏宗祠北街大巷裡第三染織廠織布車間

76探花羅公祠北街大巷裡同 上瑜薇女校第一次遷倉巷口,第二次遷此,最後遷東城腳陳氏宗祠

77孫氏宗祠北 街城鎮塑料廠抗戰時寧聲日報社址

78曾氏宗祠容光巷一 幼

79李氏宗祠容光巷居民住宅民國時電報局曾設此

80陳氏宗祠衙 背紡織廠義正小學曾設此

81藍氏宗祠衙 背紡織廠義正小學對面

82林氏宗祠衙 背製藥廠

83石氏宗祠衙 背製藥廠

84李氏宗祠衙 背新村樓房

85羅祠門第羅祠門第巷總工會內球場

86淩氏宗祠梯雲裡公安局

87謝氏宗祠義倉巷公安局興華日報社址設此

88鄭氏宗祠義倉巷公安局

89饒氏宗祠府館前中山中路同善社曾設此

90何氏宗祠後 街中山西路1925年興寧總工會設此

91五郎曾公祠容光巷一幼部分國民黨軍委水陸交通檢查站曾設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