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道文化的“天人合一”到底該如何解釋

關於道文化的話題,我可能有不一樣的見解。可能大多是站在我是道家的身份,這個角度來理解道文化。道到底是什麼——道是無形的。

關於道文化的“天人合一”到底該如何解釋

老子多次提到大道無形。“道”是我們看不見摸不著的是,我們的感官無法達到的。《道德經》第一章老子就說了:道,可道;非,常道。包括老莊的思想裡頭也是這樣,明確指出道是無形無相的。莊子在太多的地方論述說我們用心去尋找道那是錯誤的。也就是說,你用眼睛用嘴巴用鼻子去找都是找不到的,用所謂的聰明去找那更不可能。

簡單的說,道就是一個無形的世界。是一個靈性的世界。像很多說道是規律、是宇宙。這個都不能準確的來理解這個“道”。(從對《道德經》的多次解讀的角度,我是這樣理解的,與大家共享,不對之處歡迎大家指正批評。)

關於道文化的“天人合一”到底該如何解釋

“道”是人和天地萬物的“本然之性”,“道”不是一個事物。它的存在形式可以這樣去理解,它是存在於萬物之中。

我們傳統文化都在說,萬物皆有靈性,包括我們人。我們人的靈性是最大的。那麼靈性是什麼?其實就是“本然之性”,就是本性。不管是佛教還是道教都是這樣講的,講的就是我們人的本性,本性就是我們本來的一個面貌。

“道不遠,在身中,物盡皆空性不空”就是道存在我們身中。父母給我們的是我們那個身體是一個物質世界。但是“道”不是物質世界。“道”是主宰這個物質世界的一種靈性。所以在我們道學文化裡面就說“大道運於萬物之中”。就是“道”存在於萬物之中,萬物皆有道性,道性就是萬物的靈性,人的靈性就是人性,人性就是我們本來的面目。道性就是物性就是萬物之性。

儒家講格物,實際上就是講怎樣去明通萬物的物性,“君子格物以致知”。天地道性。就是天道。天道的體現形式就是無形的世界。老子在《道德經》第四十章講“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萬物無形的本性皆相通,只是表面存在的形式不同而已。

所以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一個有信仰的文化,不是一個無信仰的文化。信仰的最核心的東西就是“道”。由道闡發出來,然後越來越博大、越來越精深。就像一棵樹,由根到幹由幹到枝,由枝到葉一直到花果越來越複雜。所以道家的修道以“大道至簡”為主體思想。道家修道修的是我們人原本就有的被後天掩蓋住的那些東西。一層一層的剝掉露出我們本來的面目。那麼這樣一下就能夠認識萬事萬物就不從表面認識了。這就叫“通萬物之心,通萬物之道”。

關於道文化的“天人合一”到底該如何解釋

道家的“天人合一”不是說我們身體和天地合一,它是指我們的本性和天地萬物的本性是相通的。所以莊子說“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他說的就是隻要我們人的本性能找到,你再自己修道修身;把自己的本性找到了,就明瞭天地萬物的道是共性的,就明通了。所以天地萬物你就和它相通,這才是 “天人合一”的核心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