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之——二梅書屋


三坊七巷之——二梅書屋

書屋或者書齋一直是讀書人夢寐以求的家園,也是放牧思想的田園,文人雅士還總是喜歡給自己的書齋或者居室起一個別具一格的名字,或抒情、或勵志、或自勉,大都寓意深刻,耐人尋味。小時對書屋的印象僅是課文裡魯迅先生筆下的“三味書屋”,沒想到家鄉的坊巷裡也有一個特色的“二梅書屋”,名字應當比較容易理解,有兩株梅花。


三坊七巷之——二梅書屋

家鄉的坊巷裡有個“二梅書屋”,名字比較容易理解,有兩株梅花。


三坊七巷之——二梅書屋

文字的內容是他們的家訓

三坊七巷之——二梅書屋

如同三坊七巷其他大戶人家一樣,二梅書屋也是“一屋跨兩巷”,一頭位於郎官巷,另一頭位於塔巷。

三坊七巷之——二梅書屋

三坊七巷的建築大部分不帶油漆,保持木頭的原色,更顯古香古色


三坊七巷之——二梅書屋

三坊七巷之——二梅書屋


三坊七巷之——二梅書屋

這裡的門由青磚疊砌,形成拱狀,是民國時期大門的設計風格


如同三坊七巷其他大戶人家一樣,二梅書屋也是“一屋跨兩巷”,一頭位於郎官巷,另一頭位於塔巷。一不小心走到塔巷,這裡的門由青磚疊砌,形成拱狀,是民國時期大門的設計風格,管理人員說不好意思,後面不能進,只好又繞道返回。位於郎官巷的大門是典型的清代門頭房,六扇厚重的朱門一字排開,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六扇朱門已經成為表明家中有人在朝為官的一種身份的象徵;從後門走到前門,有點穿越時空。

這裡曾是清代鳳池書院山長林星章的舊居,鳳池書院其實就是福州一中前身,不過這名字好像容易與糞池諧音,如同華東政法大學裡的韜奮樓總是被學生讀成掏糞樓一樣。林星章是本地人,清嘉慶年間進士,歷任廣東省石城、新會兩縣知縣,又署理過廣東省龍門、茂名兩縣知縣和化州知州,後任廣東鄉試同考官。曾主持編修《新會草志》、《廣東通志》,算得上是著名的方誌專家、教育家,人們習慣性將他編寫的方誌稱為“林志”。

一進門見到一塊形狀特別的牌匾,原來寫的是這個家庭的家訓,放置在此也是別有用意,子孫一進門就能看得到。三坊七巷的建築大部分不帶油漆,保持木頭的原色,更顯古香古色,但大廳中間插屏門是帶有顏色的,有的黑色有的紅色,其實這也是建築年代的體現,明代一般是上黑色的油漆,因為朱明王朝民間禁止用硃紅色,發展到清代就可以用紅色的了。二梅書屋的紅色插屏門上有貼金飾紋,據說除了吉祥如意之外,在民間風水學上有金生水、水火相剋的說法,所以也有防火的寓意。插屏門在福州地區的喪葬喜事中也有特殊作用,一般家人去世,停屍處就在門後,出葬前要把門卸下來,然後把死者抬到前廳。

順著遊覽提示來到三進花廳,看了許多座坊巷裡的大宅院,屋子的結構大同小異,唯有花廳形制各不相同,也就迫不及待地走向花廳。門、窗、壁板皆用楠木製成,忍不住摸了幾下,廳堂兩側的隔扇部分都有水彩畫,有戲劇故事和花鳥樹木,背後還有書法題款。小花園兩側分別有兩座八角亭,並有一株百年的荔枝樹和一株棕樹,據說這棵樹結的荔枝核小如丁香,色澤紅豔。果樹仍枝繁葉茂,只不過看上去被修剪過多,形體上並不美觀。小園顯得十分幽靜,池畔是假山以及一座石塔,不知道是否因為背後緊挨著塔巷的緣故。古時的小姐常常在花廳看魚,登上假山到閣樓彈琴,能瞧見牆下過路的白馬王子,成語中就有“牆頭馬上”之說,當然也包括“紅杏出牆”。咫尺山林,整座院落宛如精緻版的蘇州園林。


三坊七巷之——二梅書屋


三坊七巷之——二梅書屋


三坊七巷之——二梅書屋


三坊七巷之——二梅書屋


三坊七巷之——二梅書屋


三坊七巷之——二梅書屋


如同水榭戲臺一樣,“二梅書屋”因知名度高而成為這座宅院的代名詞。從花廳左拐,書屋赫然展現。書屋自成南北向的一個院落,屋前有兩株梅花,可能剛恢復不久的緣故,書架上擺放的只是一些瓶瓶罐罐,書屋所在院內尚有坐南向北三間排小屋,維修房屋時保存了一塊當年留下的三合土地面;東側是灰塑雪洞,上書七星洞三個字,雪洞是古人用糯米、石灰、三合土雕塑而成的一個像鐘乳石的巖洞,就功能而言,既能避暑又顯優雅,同時也是一個通道,給人以“山窮水復疑無路”的感覺,和諧。這裡的確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好地方,想當年主人在此,看的是書,讀的卻是世界;沏的是茶,品的卻是生活。林家的後人在這樣的環境薰陶下自然自然也是學業有成,199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的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專家林惠民小時就在這裡生活。

二梅書屋的三落宅院錯齒咬合,跌宕錯落。根據特殊的地形,古時的匠人巧妙地組織庭院間的聯繫,合理地佈置廳堂、寢臥、書房、花廳等主要的功能。書屋整體開闢為民俗博物館,由福建省文物總店布展,這裡陳設的一件件明清傢俱精雕細琢、典雅華美,遺韻綿長。印象最深的是東落廳堂兩邊擺的12扇“漆金木刻祝壽圍屏”,是為友人母親七旬榮壽所撰,屏風雕刻的花鳥、人物古獸等栩栩如生,做工考究。

細細品味,慢慢欣賞,不知不覺,又走到了塔巷裡面,那扇民國時期的大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