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抗“疫”情· 產業助脫貧——霍邱縣彭塔鄉艾草產業發展紀實

提起艾草,農村人並不感到陌生;它極易繁衍生長,對氣候和土壤的適應性較強,耐寒耐旱,田邊、地頭、山坡、荒地均可種植。霍邱縣彭塔鄉西隱賢村郭端良夫婦勤奮創業,親力親為,一期800畝艾草長勢很好,當年就割了3茬,由於和企業簽訂了回收訂單,所生產艾草全部售出,當年就收回投資成本,初嘗甜頭的郭端良有了大幹一場的想法。

2017年年底,郭端良與妻子李永梅一道從上海回到家鄉開始了艾草種植的各項準備工作,也因為給妻子治療產後面癱和強直性脊柱炎,郭端良認識了艾灸治療,因此與艾草接下了不解之緣;夫妻倆在安徽省政府參事室駐村扶貧工作隊和村支兩委的幫助下邊幹邊註冊,2018年初春,以李永梅為首成立了“霍邱縣金艾園艾草種植專業合作社”,並以每畝600元租金流轉西隱賢村土地1200畝用於艾草種植,其中流轉貧困戶土地佔總面積的52.1%,帶動32戶貧困戶,年增收37.5萬元;常年在基地務工人員達80餘人,吸納貧困戶就業45人,戶均增收約7000元;2019年,又以郭端良為法人成立了“安徽大艾藥業科技有限公司”和“ 霍邱縣徽艾緣中藥材種植家庭農場”; 現已由駐村扶貧工作隊牽頭引領,累計投入2000多萬元,購置了收割、運輸、加工等機械設備20臺套,擁有倉庫3個、車間5個,建成了辦公、倉儲、成品庫、精深加工車間用房1700平方米,已經研發生產出艾絨灸柱、艾草柱枕、艾草浴包、艾草香包等家紡、日化及藥用三大類近百種產品,各類名優特產品先後在“合肥農交會” 7號館和六安市農民豐收節上參展,吸引眾多客人購買;由於艾草易種植、好管理,產品暢銷、當年見效;2019年,支付農民土地流轉費100餘萬元,企業經濟效益600餘萬元,帶動60多貧困戶200多人穩定脫貧增收。


艾草抗“疫”情· 產業助脫貧——霍邱縣彭塔鄉艾草產業發展紀實


今年初,在認真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與《安徽新聞聯播》欄目記者一起來到艾條生產車間,李永梅一邊指導生產、一邊向我們介紹:“艾灸是指用艾草製成的艾灸材料產生的艾熱刺激體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過激發經氣的活動來調整人體紊亂的生理生化功能,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除了具有眾多的治療作用外,同時有預防疾病和保健的功效;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雖然給我們生命安全造成威脅,但是,艾灸系列產品通過中醫專家醫療鑑定和臨床應用,不僅增強了抗擊病毒免疫能力,而且大大提高了艾產品在大眾心目中的全新認識”。


艾草抗“疫”情· 產業助脫貧——霍邱縣彭塔鄉艾草產業發展紀實


艾草抗“疫”情· 產業助脫貧——霍邱縣彭塔鄉艾草產業發展紀實


為支援家鄉全力打好新冠肺炎疫情攻堅戰,期間,“安徽大艾藥業科技有限公司”向彭塔鄉捐贈價值1.8萬元的5000多隻艾條,還把艾條贈送到周集鎮助力抗擊疫情。

“我在這裡上班感覺特別好,幹了一段時間艾絨卷條加工,不僅沒有感到累,反而把我的頸椎、腰疼病給治好了,這艾草作用太神奇了……”,西隱賢村李臺組村民李勤告訴我們。


艾草抗“疫”情· 產業助脫貧——霍邱縣彭塔鄉艾草產業發展紀實


艾草抗“疫”情· 產業助脫貧——霍邱縣彭塔鄉艾草產業發展紀實


在採訪西隱賢村黨支部書記趙以松時,他說:艾草產業穩定發展,得益於省政府參事室駐村扶貧工作隊按照“四帶一自”、“三有一網”、“三業一崗”產業就業扶貧模式引導支持,得益於彭塔鄉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村支兩委的積極配合,幫助協調流轉土地,因勢利導,成立科技特派員鏈接站和三區人才隊伍,定期邀請安徽中醫藥大學等專家開展技術培訓,採取“合作社+基地+農戶” 和“土地收益、種收雙包、吸納務工”三種帶貧模式,在高樓村種植100畝、千金田村種植100畝、彭塔村種植300畝、西隱賢村再準備擴大種植500畝,由金艾園合作社負責艾根供應、技術指導、成品收購等服務,努力實現村有當家產業、戶有致富門路、人有一技之長的穩定發展目標。3月11日,省委副書記信長星,六安市市長葉露中和六安市政協副主席、霍邱縣委書記勝在視察艾草生產加工基地時對西隱賢村這種發展模式、帶動就業的好做法給予充分肯定。


艾草抗“疫”情· 產業助脫貧——霍邱縣彭塔鄉艾草產業發展紀實


艾草抗“疫”情· 產業助脫貧——霍邱縣彭塔鄉艾草產業發展紀實


如今,有著2000多年種植歷史的小小艾草,在彭塔鄉初步形成了集艾草種植、生產加工、產品研發、銷售服務於一體較完整的產業鏈;好產業、好項目,一躍成為群眾脫貧致富的“金鑰匙”;一個生機勃勃、大有可為的新興產業正在廣闊的田野上開花結果。(從善超 李國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