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攝影作品為什麼還需要顆粒?

【思考】攝影作品為什麼還需要顆粒?


顆粒

在談之前,首先欣賞日本著名攝影師森山大道的作品。

【思考】攝影作品為什麼還需要顆粒?

【思考】攝影作品為什麼還需要顆粒?

【思考】攝影作品為什麼還需要顆粒?

【思考】攝影作品為什麼還需要顆粒?

粗糙的顆粒和高反差,多聞於缺點的描述,在森山大道的作品中反而對於某種氛圍的烘托起了關鍵性作用,某種氛圍?哪種?是什麼?

無論是動物的猙獰還是人物的動靜,一幅優秀作品除了其拍攝物以外,肯定會有其他東西,這個“東西”應是作品的核心表達。不同觀眾有不同的審美和人生經歷,導致觀看同一幅作品時會有不同感受,但與作者的思想線多少會有相交或重合。蘇東坡有詩曰: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作詩必此詩,定是非詩人。這和攝影的某些理念不謀而合,以“像”為標準來評價畫,說明藝術修養不足,意興乏味的詩或許也不能稱為詩,中華文化中藝術美的發展歷程中,更能符合美的根本規律的宋詞和宋畫,在藝術探究方面的成果尤其突出,在攝影中,這種藝術性表達也被廣泛的運用,在“無我境界”內創作,以客觀描述事物來反映除客觀事物以外的氣韻、心境。

但,只描述客觀事物就夠了嗎?

在今日,記錄事物太簡單了,手機和相機的普及功不可沒,但你會發現不管是攝像頭或相機的參數再怎麼高,有時候拍的照片就是“太真實”、“太平平無奇”,一幅形意兼備的作品只能偶得。單從“形”來說,這裡的“形”指的是作品中的拍攝對象以及環境,我們需要平衡其中的關係,比如亮的部分要多亮,暗的部分要多暗,整體明暗又該是怎樣的程度,圖像需要銳利與否,質感的突出怎麼才能比自然狀態下更突出些等等,以上所有元素之間都需達到微妙的平衡搭配才能在視覺上吸引觀眾,這其中顆粒感在對於氛圍的營造上起著重要作用。

顆粒感來自於膠片,無需深究其為何產生,需瞭解其在平衡作品中元素的重要性。在數碼時代,照片不會有顆粒,但數碼後期的存在又提供添加顆粒的功能。顆粒的重要作用之一:質感。首先請注意,“清晰度”永遠不是評定照片好壞的標準,但質感對於烘托照片內在的“意”是有積極作用的。

視覺的觸摸感

我比較同意《攝影構圖學》中提出的視覺觸摸感一說,顆粒就是這種觸摸感的直接提供者,比如大面積灰暗區域(對於攝影來說這種情況很正常),顆粒的存在讓觀眾的視覺有了觸感,提升整體質感,更好的襯托主體。當然也別忘了,觸感也有細膩和粗糙之分,也就是顆粒是有不同類型的,通常由粗糙度、數量以及分佈風格決定,對於不同風格的作品不能一視同仁的只加上顆粒就行了,要直觀的去感受哪種顆粒或多少顆粒更契合作品。

在回到篇首的作品,顯然“清晰”不是作者的目的,在傳達他的“意”時,比如狗、女孩作品,他使用了比較粗糙的顆粒,最後一張列車的作品,使用了較細膩的顆粒,好像和安靜的氛圍更搭。

就我所使用的富士相機(X-Pro 2)來說,拍攝JPEG直出照片時,提供了添加顆粒功能,且分為細微和重度顆粒,顯然富士的膠片經驗是深厚的,雖然只是兩個選項,但經過測試發現想要通過後期軟件處理RAW文件達到這種顆粒感是很難的,所以這也是我選擇富士相機的原因之一。

一月初,前往黃島區城市傳媒廣場內新華書店買書,被門前展覽的攝影作品吸引,都是70、80年代的膠片作品,作品中顆粒襯托,形意那麼迷人,待此次疫情過去後,大家可前往欣賞感受。


內容就到這,沒有結論,僅作討論,攝影作為藝術的一個門類,打開這扇門才發現門後面是整個宇宙,無止境,需要每次拿起相機、觀看作品時詢問為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