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同學來家玩,媽媽強顏歡笑,冰箱空了、玩具壞了、孩子哭了

能想象家裡7個孩子是什麼感覺嗎?4個男孩,4歲-6歲,3個女孩也同樣4-6歲,每間屋子,所到之處,狼藉一片!

快到清明節,農村已經開始祭祀燒紙,昨天兩個姑姑,還有嫁出去的堂妹都回來給爺爺奶奶燒紙,大姑帶著小孫子,小姑帶著小外孫,妹妹家的兒子,這是3個孩子。父親兄弟4個,今年輪到四叔家招待兩個姑姑,四叔家有一個小孫女,三叔家2個孫女,父親排行老二,我家一個5歲的男孩,大人們春節都沒有走動,藉著清明聚到了一起,自然有很多家長要嘮。

幾個孩子們鬧翻了天,把四叔家裡所有的玩具都折騰出來,男孩子們還很熱衷破壞,把芭比娃娃的頭髮薅了下來,裙子也撕壞了,八音盒也扔到水盆裡泡了水,搶玩具、搶吃的,一會兒這個哭了,一會兒那個要去廁所,我們年青的一輩兒,也是一邊呵斥自家孩子,一邊安慰別家的孩子,孩子們正餐不吃,草莓、西瓜等水果吃了很多,酸奶、飲料更是幹掉一堆。

幼兒園同學來家玩,媽媽強顏歡笑,冰箱空了、玩具壞了、孩子哭了


下午送走兩個姑姑,四叔家已經亂得不能看了,我們幾個幫著收拾,小侄女拿著自己壞掉的芭比娃娃哭起來,四嬸趕緊哄孩子,壞了沒關係,奶奶再給買新的。

一家人,一年也就聚一兩次,雖然很熱鬧,但是孩子多了,也確實很鬧騰,自家親戚沒的說。可是,如果換成幾個孩子的小同學到家裡這麼鬧騰,有幾個家長能承受得了呢?特別是,農村很多孩子真的是沒有禮貌,隨便亂拿東西,開抽屜、翻冰箱,拆玩具,即使家長出手製止都毫不起作用,那些孩子耳朵自然屏蔽掉。

最初,我們剛回到農村時,有小朋友來找兒子玩,我還主動拿出吃的招呼他們,還教孩子拿好吃的、好玩的分享,我甚至還說父母,別那麼摳門,把孩子都教壞了,因為他們經常教孩子的,是把自己的好吃的藏起來,特別是來了小朋友的時候,如果是自家親戚的小孩子來可以,如果鄰居家小孩、或者別的小同學來,就不要炫耀自己的好吃的,要不然都吃完,就沒得吃了。

幼兒園同學來家玩,媽媽強顏歡笑,冰箱空了、玩具壞了、孩子哭了


孩子可能受我影響比較大,而且自己也是那種人來瘋的,越是有人的時候,才越要好吃的,孩子奶奶也經常說他,傻孩子,他們吃了你的好吃的,你就沒得吃了。起初,我還很看不慣父母的這樣教育孩子,可是,在家待了一陣子,我發現,他們的做法是對的。不是所有孩子都值得去交往,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值得分享給他們好吃的、好玩的,有些孩子一讓,就出事,他會把家裡的孩子吃的都給吃完、玩具玩一兩次不是壞,就是消失不見,我兒子幾次出現自己吃的被吃完,自己想吃的時候才發現沒有了,自己心愛的玩具,玩的時候發現壞了這樣的事情,自己很不開心,甚至鬧情緒,我漸漸明白了父母的苦衷和心思。

舉個例子,有個小男孩,和我兒子同班,比我兒子大差不多2歲,第一次來我們家,我感覺這孩子不錯,說話利索,還不認生。第二次,我就看出孩子身上很多毛病,即使屋裡沒人,他也會自己去屋裡拿玩具,而且是各個屋裡都轉一遍,第一次給他拿過好吃的,再不用讓,他自己知道在哪,默不作聲就去拿著吃,完全不把自己當外人。更氣人的是,一旦沒有玩具、沒有好吃的給他,他會鼓動著其他小朋友孤立我兒子,拉著其他小朋友一起不跟我兒子玩,因為他大,跟他玩的人多,我兒子被孤立了。連續欺負了幾次我兒子,我開始讓孩子不再跟他玩,再來我們家的時候,我也讓孩子和他一起出外玩,後來,還讓兒子在中班再待一年,沒有升大班。來慢慢不和那個孩子來往,沒有好吃的、沒有好玩的,他也沒再來過我們家。

幼兒園同學來家玩,媽媽強顏歡笑,冰箱空了、玩具壞了、孩子哭了


關於孩子的問題本該讓孩子去解決,可是,這種孩子解決不了的問題,而且有些孩子身上的毛病會影響到自家孩子,甚至讓自己的家庭矛盾不斷,那麼,家長應該理智的出手。特別是農村,很多家長礙於鄉里鄉親的面子,不願意傷了和氣,但是,不能管比人家孩子,可以讓自家孩子遠離他們。

村裡很多家長教孩子的不是禮儀,而是佔便宜,以偷偷摸摸吃到別人家的好吃的為榮,以孩子順回來玩具為榮,有時候讓孩子,都快成了給自家招賊一樣,雖然是極個別,但是隻要孩子的朋友裡有這樣一個,那麼自己的孩子也就很危險了。

我想教孩子的是豁達、分享,可現實中遇到的問題,不得不讓孩子去有區別的對待,哪些孩子可以拿來分享自己的好吃的、好玩的,哪些孩子只能選擇疏遠,孩子不懂的時候,需要家長去做這個壞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