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说:淘汰部分钢丝 是为利、为艺、还是因为膨胀?

吃一口唐僧肉长生不老,骂一句郭德纲大红大紫——郭德纲

或许没有这么夸张,但是也绝对不是过分夸张,因为已经有因此成功者。所以说你蹭不蹭老郭就在那里,何乐而不蹭?郭德纲确实说过:“势必要淘汰一部分欣赏水平高的观众”。因此也掀起不小的浪。要知道这些所谓“欣赏水平太高的观众”,其中绝大多数人可都曾经是铁杆钢丝。看了很多说法,高水平观众的观点、老郭自己的解释,都感觉有点片面。个人就自己的认知分析一下,仅代表个人观点。

郭德纲说:淘汰部分钢丝   是为利、为艺、还是因为膨胀?

图片源自网络

首先,郭德纲立场的观点。郭德纲认为:我们的相声水平没有变化,是观众的欣赏水平提高了,我们满足不了他们了。但是他们欣赏水平的提高多多少少是因为我们05、06年的爆发而促成的。因为在那之前,相声没有如此热门,甚至萎靡不振。适者生存,满足不了一部分观众的要求,既然留不住,好走不送。

然后,脱粉甚至转黑的高水平观众的观点。现在的郭德纲、德云社的相声,照着原来巅峰时期的郭德纲的作品,那不是差着一个两个档次的问题——现在德云社捧得一些演员,说的都不是相声。在这些真正的“欣赏相声”为出发点的观众看来,现在郭德纲的作品早就变味了,与传统相声相去甚远,为的是迎合那一大部分的外行听众——他们看不出于谦醉酒车祸相声的惨不忍睹,听不出什么时候的活儿爆点,不知道什么时候搭腔精彩。所以,现在的没法听,什么玩意儿。我们心里的郭德纲已经没有好作品了,散了吧。说的一点没错,高水平观众听相声的根本原因——门道,已经没有了,全是热闹,他们得不到想要的,人家走了正常。

郭德纲说:淘汰部分钢丝   是为利、为艺、还是因为膨胀?

图片源自网络

也可以说:人家欣赏水平高的观众淘汰了德云社,淘汰了郭德纲。矛盾点很简单:作品水平、质量不足以满足高水平观众的欣赏水平。自然就不再和谐,有矛盾就会体现出来,那就要解决,郭德纲不解决,那就是这批观众解决——不再粉儿,离开。这其实和当初相声低迷期很相似的。我记得小时候,家里有好多相声磁带,也有我父亲录下来的评书磁带,没事放着听,欢乐无比,那时候大众没有更多的娱乐项目。但是社会发展,新生娱乐项目层出不穷,相声没有改变,甚至连“外行看热闹”的热闹都不足以和其他娱乐项目抗衡了,更别说专业观众了,所以吸引不住人,观众流失,行业低迷,几近倾覆。但是两者又是有明显不同的:相声低迷期是所有观众流失;而郭德纲是抓住了大部分的客户,迎合了大部分的观众,而流失了一小部分。郭德纲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明着说出来淘汰的话?

郭德纲说:淘汰部分钢丝   是为利、为艺、还是因为膨胀?

图片源自网络

我想:因为利,因为艺,因为膨胀,都有。

一、为利益。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目前这个资本的天下,不够强大很容易就被吃掉,渣都不剩。比方:一百万观众和十万观众的对比下谁能给的东西多?很简单,那就少数服从多数。为了自身的稳定、发展、甚至生存,德云社、郭德纲都必须把自己吃胖,这前有狼后有虎中间还猫着花豹堵,稍有不慎,死无葬身之地。这也包括演出场次和舞台以及人员不能满足这么多新兴观众,必然要补充自身的硬件,这都需要逐利。现在郭德纲言谈举止都不是一般的收敛,盘子大了不能随意玩儿,想当年听过他怼天怼地怼空气的人应该有深刻印象,用郭德纲自己的话说:倒退十几年,我管他那个!这是调侃也是无奈,不无道理,一大伙子人吃饭,首先要考虑的是不能倒下。而雄厚的经济基础应该是根本——经济决定一切。

郭德纲说:淘汰部分钢丝   是为利、为艺、还是因为膨胀?

图片源自网络

二、为艺术。

也就是为相声,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就暂且大着点说。这或许是郭德纲的初衷,也或许不是,只有他自己知道,但是郭德纲一系列行为反映出来的事实是有目共睹的——他对相声行业有很大贡献。说是力挽狂澜于即倒、生扶大厦之将倾,也不是多么夸张的话。我认为行业兴盛的标志应该是覆盖面,或者说知名度。都没有人看、没有人关注了,基本也就说明行业不行了。很多时候一个行业的崭露头角到发展壮大,或是一个已有行业从瓶颈期突破之后,空间拉大,必然需要各方面的填充,没有填充站不稳,可能直接回到解放前。有故意为之的填充,也有自动依附的填充,总之,需要和现有的即成空间所匹配才能协调。就拿德云社来说,声名鹊起之时大批的观众涌来,主要矛盾就是:应付众多观众的问题,提高专业水平就没有那么重要。比方:都说高峰相当于德云总教头,真正的相声活儿在他那看。但是所有的相声观众里有多少人能真正喜欢听高峰的相声?这是一个输出水平和摄入能力的问题。看不出门道就要看热闹,都没有,观众不干。这样就回到了开头的话题——为大部分图热闹开心的观众计,迎合他们。那么接下来,谁能肯定这些新兴的庞大观众群就不能将自己的欣赏水平提高呢?就不会慢慢的变得专业呢?就不会看懂相声里面真正的漂亮活儿呢?别忘了量变在达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会引起质变。还有一方面,当相声听众达到一定量的程度时,行业迎来炸裂式春天,会新生很多的相声团体、个人,这就会出现竞争。当势均力敌或者竞争白热化的时候,谁能够提前质变,上升到另一个层面的高度,谁就能赢得竞争的胜利,这个提高,最终是相声艺术的提高。

郭德纲说:淘汰部分钢丝   是为利、为艺、还是因为膨胀?

图片源自网络

三、膨胀。

郭德纲有此一论,我确定有“膨胀”的原因。这也并不算通常意义的膨胀,是因为观众基础膨胀了,有庞大的听众群体、商演场场爆满,他有这个底气,才敢说那个话。最初的时候,郭德纲自己说的,那时候不知道累,真的是玩命似的,观众爱听,我就说。这不是空话,返场记录不会说谎。那时候他怎么不说淘汰新兴观众?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郭德纲说淘汰部分高水平观众的原因,不是他说的那么简单。因为膨胀,因为利,因为艺,都有。

郭德纲说:淘汰部分钢丝   是为利、为艺、还是因为膨胀?

图片源自网络

但是,相声的回春,和那批专业的高水平听众有着直接的关系,他们为这个行业贡献的,不比演员们少。高水平观众和演员之间的矛盾,是那种水平很高的对决,双方可以对拼,但是本质里是对双方实力的认可。说英雄相惜也不为过。我们的国粹,也需要这样的演员、这样的观众,我认为或许也能够一改现状。

郭德纲说:淘汰部分钢丝   是为利、为艺、还是因为膨胀?

这或许就是“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的一个具体表现。历史需要英雄,更少不了那些平凡的人。是应该感谢他们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