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鎮》:對苦難的憐憫,戴著鐐銬舞蹈

圖|網絡

文|海藍

縱使見過太多黑暗,心中仍然充滿光明和溫暖。

《芙蓉鎮》:對苦難的憐憫,戴著鐐銬舞蹈


電影《芙蓉鎮》根據古華同名小說改編。影片通過芙蓉鎮上的女攤販胡玉音、右派份子秦書田等人,在“四清”到“文化大革命”一系列運動中的遭遇。

白牆、黑瓦、青石板路,古色古香的邊陲小鎮,在革命政治鬥爭中增添了沉重的壓抑,這種壓抑像濃濃的迷霧,籠罩著鎮上的人民,讓想要前行的人看不到方向;時而又沉浸在暴風雨的沖刷中,沖刷出面容猙獰,人心醜陋;又或者淹沒在夜的黑暗中,而那蜿蜒曲折的青石板路,卻始終存在著,它傳承著黑暗中的堅守和不滅的希望。

《芙蓉鎮》:對苦難的憐憫,戴著鐐銬舞蹈


苦難中的悲憫與選擇,走下去,活下去


《芙蓉鎮》圍繞著芙蓉姐。人稱“豆腐西施”的胡玉音展開,她美麗大方,勤勞善良,卻家庭出身不好,因為階級的鴻溝,讓她與初念情人黎滿庚,最終有情人難成眷屬,(後來做了胡玉音的乾哥哥)人生最無奈的事,就是沒有辦法選擇自己的出身。她接受了自己的出身和老實人桂桂結了婚,但她不接受自己的命運,婚後小兩口以勤勞致富,改善生活環境,在小鎮擺了一個豆腐攤,以賣米豆腐為生。經過幾年起早摸黑的勞作,用省吃儉用的錢蓋起了新屋,在新屋落成之日,鎮上的父老鄉親都趕來慶賀,而這一熱鬧卻引起了國營飯店李國香的嫉妒,盛氣凌人的跑過來查營業證。這一嫉妒也成為後來胡玉音悲劇人生的開始。

不久,“四清”運動開始了,李國香當上了工作組長,階級鬥爭開始了,貧下中農王秋赦是這次運動的積極擁護者,二人狼狽為奸,大抓階級鬥爭。自知情勢不妙,胡玉音決定把家中一千五百元現金託付給乾哥哥黎滿庚保管,丈夫桂桂讓她先外出避一避。然而一切還是沒有逃過命運的捉弄,黎滿庚為了自己的家庭和黨籍,主動上交了胡玉音託付的錢。糧站主任谷燕山因為賣碎米給胡玉音,因而被停職反省,黎滿庚雖然積極配合,卻因界限不清被降職。最後,胡玉音家被劃為“新富農”,新屋被查封,丈夫也被逼得自殺了。

她委屈,她想不明白:他們沒偷沒搶,不欺壓百姓,不剝削群眾,憑自己的勞動換來的血汗錢,怎麼突然就成了鬥爭對象了。這世道,要不你踩我,要不我踩你;要不你死,要不我活,不然就過不下去了。黎滿庚的再次背叛,讓胡玉音徹底絕望了。

丈夫死了,在荒涼的墳地裡,胡玉音嚎啕大哭,在悲痛絕望中,她不知道如何走下去,此時出現的秦書田成了她情緒的出口:都是你,都是你,我成親的時候,你來做什麼喜歌堂,敗了我的彩頭……在面對人生悲劇時,胡玉音不幸而痛苦的目光並沒有直視李國香、王秋赦等人,而是把一切不幸都歸咎於秦書田身上。可逃避並沒有減少胡玉音的痛苦,在一次生病中,她甚至想就此放棄自己的生命。

《芙蓉鎮》:對苦難的憐憫,戴著鐐銬舞蹈


在絕望的苦難中,死是容易的,就如桂桂的死,而活下去,是去面對還是逃避?人都會有自己的侷限性,在動盪時代下更是如此,命運沒有或多的選擇。一直默默幫助胡玉音的秦書田,在胡玉音生病中照顧她,並說:“這個時候,只有咱們自己看重自己了。”這句話是寬慰胡玉音,同時也是在鼓勵自己。

在秦書田真誠的關懷和幫助下,同病相憐的兩個人逐漸產生了感情,並不顧一切的相愛了。胡玉音懷孕後,秦書田請求王秋赦批准他們登記結婚,不料因此惹惱了李國香。又一場磅礴大雨澆滅了兩個人所有的希望,秦書田被判刑10年,胡玉音也被判了3年,因身懷有孕,監外執行。

他們站在雨中,她低著頭,緊緊抓著衣角,死死的抿著毫無血色的嘴唇,秦書田在她耳邊說:“活下去,像牲口一樣活下去!”這句話像釘子一樣,釘在了胡玉音心裡,鼓勵著她,帶著這堅定的信念和信心,在漫漫長夜裡期待著光明的到來。

在秦書田身上,謝晉導演寄託了自己對深受迫害群體的悲憫,無論命運如何黑暗,人還是要活下去,哪怕像牲口一樣的活下去,因為光明終將會來臨。走下去,活下去,不放棄,是對生而為人的生命權利的敬畏,是對未來的希望。

《芙蓉鎮》:對苦難的憐憫,戴著鐐銬舞蹈


苦難中的堅守,人心不死,黑暗中的微光

電影中,有一位帶給人以希望和安慰的人物,谷燕山。他熱愛民眾,幫扶弱小,他的存在對小鎮生活起著安定和諧的作用,他是全鎮人民尊重敬愛的老谷。曾經他幫過胡玉音,賣碎穀米給她做米豆腐,因這事被連累停職審查,它對這一切毫無怨言。

他正直無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可時代的迷茫,他看不清,看不懂,在漫天飛雪的黑夜,他大呼:“完了?沒完!”他回憶起身在戰場的歲月,拿起武器英勇的同敵人作鬥爭。而這漫天黑夜,在這運動年代,他卻找不到敵人,一個在戰爭中流血犧牲的保障戰士,他們幾乎用生命換回來的勝利,而這瘋狂的政治運動,卻把人性的惡全都激發出來,用於殘害善良的老百姓,他借酒發瘋,說出的是對體制的控訴和對人性的拷問。

在強大的政治壓力下,他沒有倒下,在秦書田與胡玉音結婚時,他冒著巨大的風險去參加這對“黑夫妻”的婚禮,在秦書田坐牢後,胡玉音難產,又是老谷把胡玉音送到醫院,救了母子兩條命,這位充滿正義與善良的老人,在這個“勾心鬥角,你死我活”的黑暗世界裡,傳遞著溫情,他的正義就如黑暗中的微光,只要人心不死就有希望。

《芙蓉鎮》:對苦難的憐憫,戴著鐐銬舞蹈


苦難中的舞蹈,是對生命的尊重,是對未來的希望

一場運動,一場人生,至暗的色調貫穿了整部劇,黑暗讓人恐懼、壓抑的,但黑暗也是澄明的,在芙蓉鎮的夜裡,沒有白天的喧囂和政治的殘酷,沒有事態的醜陋,有的只是寧靜和美好,黑暗又是純粹的,它讓人性的善在黑夜中變得更加璀璨奪目。

影片開頭,秦書田唯唯諾諾,自輕自賤,面對鬥爭,他不拒絕,也不反抗,是階級鬥爭中的積極份子,所以人們稱他為“秦癲子”。其實,這只是他的一個表象,是他變形的一面,他還有未變形的一面,“癲”成了他的生存智慧,呵護他的頑強堅韌,不讓自己的靈魂被那個可怕的時代扭曲。

在撞見李國香和王秋赦的姦情時,他沒有以惡制惡,而是小小捉弄了一下王秋赦,然後繼續他苦中作樂的日子。這裡可以看出,他仍然是一個有自尊,希望做一個有人格的人的渴望。身體上承受的痛苦並不是最大的痛苦。對於秦書田,最大的痛苦莫過於靈魂的扭曲和人心的泯滅。

偉大哲學家尼采說過: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芙蓉鎮》:對苦難的憐憫,戴著鐐銬舞蹈


所以,白天,他是“秦癲子”,以“癲”應對世道的癲狂,夜裡,他是秦書田,他用真誠和良善的心,讓胡玉音從絕望悲痛中走出來,重燃生活的信心。清晨的街道上,面對日復一日的勞動改造,秦書田說:“其實掃地也不是什麼丟人的事,關鍵看你怎麼掃。”他揮舞著掃帚,跳起了華爾茲。

作者維克多•弗蘭克爾在他的著作《活出生命的意義》中說:一些不可控的力量可能會拿走你很多東西,但它唯一無法拿走的是你自主選擇如何應對不同環境的自由,你無法控制生命中會發生什麼,但你可以控制面對這些事情時的自己的情緒和行動。

選擇在黑暗中舞蹈,那是支持他們渡過那個荒唐年月的光和希望。

《芙蓉鎮》:對苦難的憐憫,戴著鐐銬舞蹈


影片最後,谷軍的出生,猶如一輪新生的紅日冉冉升起,新時代的來臨,芙蓉鎮上的芙蓉花謝重又開,小鎮恢復了往日的熱鬧。秦書田歸來,最終,他們守得雲開見月明。

古華說:時間才是最嚴厲的審判官,時間無情,卻也深情,它讓該死的死,讓生的生,該詛咒的歸於毀滅,該讚美的鬱鬱蔥蔥。

《芙蓉鎮》詮釋了那些關於苦難中的悲憫與選擇。在今天的社會,在我們面對挫折迷茫時,或許回過頭來,細品他人的人生,苦難中的舞蹈,他們的頑強和韌性,經歷苦難,然後放下,臣服,才懂得生命本身最基本的價值所以,珍惜身邊的美好,珍惜內心的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