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这样的统一对德国后来有什么影响?

蓝汀洺


什么是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其实很好理解,实际上就是封建统治阶级领导的一种自上而下地建立统一君主国的战争,这种战争有一个很大特点就是由统治阶级也就是王朝来发动,目的是建立一个统一的君主国维护、加强王朝的统治,统治者还是那群统治者,只不过统治范围更大而已。

与之相反的则称之为革命战争,主要因为战争发动者大多来自中下阶级的农民、工人、商人等阶级,并且也是由他们领导的反对现有统治阶级、推翻现有统治秩序的战争,他们的目的就是改朝换代,法国大革命、英国的光荣革命、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辛亥革命都可以称之为自下而上的革命战争。

对德国来讲,德国在统一过程中实施的便是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由普鲁士发动,作战对象是丹麦王国、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和法兰西第二帝国,长期分裂的德意志地区自此出现了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国家,有利于这个地区的稳定,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欧洲一个紧张源,有助于德国民族的统一和国内统一市场的建立,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同时我们也看到,普鲁士作为战争的发起者和最终的胜利者,不仅维护了自己的统治,并且将其王朝和统治范围扩大,从地方诸侯升级为德意志帝国,普鲁士国王升级为德意志皇帝,这就是典型的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

这样的统一对德国后来有什么影响?其实很容易就看出来,德国的主要统治阶级是容克贵族阶级,而这个阶级主要由大地主、职业军人和贵族组成。

容克贵族阶级尽管也在资本主义浪潮下摇身一变成为资产阶级新贵,但接受大量传统教育的他们在政治方面属于极端的保守主义,主张君主专制,崇尚武力,赞成对农业采取保护主义,也就是说,尽管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德国的统一,而德国的统一又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但本质上资本主义还是在为容克地主阶级服务,德国本质上来讲依然是个封建国家。

此后的德国尽管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资本主义工商业在世界排名不断蹿升,大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左右德国历史走向,但德国国内依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其中最为强大的德国国内的大地主们,他们被称为容克地主阶级,是普鲁士和德意志各邦在19世纪下半叶联合后反动势力的支柱,是德国军国主义政策的主要支持者。

容克地主阶级拥有大量土地,主要以出口农作物谋利,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他们经常向德国政府施加自己的影响,促使德国政府不断提高进口关税,导致德国与美国、俄国等国不断爆发贸易冲突,关系不断恶化。

同时随着资本主义不断发展,垄断资产阶级开始出现,他们为了获得更多利益、压榨无产阶级,开始与容克地主阶级相勾结,涌现大批垄断组织“卡特尔”。


此外,容克地主阶级和垄断资产阶级的结合使德国帝国主义特别富于对外侵略性。在国内阶级矛盾和市场问题十分尖锐的条件下,德国地主资产阶级为了转移人民视线,开始同英法帝国主义争夺"阳光下的地盘",积极地投入了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并最早走上了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道路,最终接连发动两次世界大战,将自己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点关注,不迷路,我是候塞雷的历史手札,一名专注研究欧美历史的今日头条创作者。


候塞雷的历史手札


就是由德意志地区的普鲁士王国发起的统一德意志的战争,王室是上层统治者,他们发起统一德意志的战争,所以叫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这种叫法就是相对于底层人民发起革命,推翻统治者,实现国家近代化的自下而上的战争而言的。像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都可以叫自下而上的革命战争。德国通过自上而下王朝战争,完成统一,实现国家向近代化转变,使得德国打上了很深王朝烙印,带有大量的封建残余,也保留了普鲁士好战的军国主义传统,这影响非常深远。一战二战德国都是主角,跟这个是有关系的,直到二战结束,经过占领国的大量改革,才基本消除了普鲁士的影响。


历史直达


这种结构很熟悉吧,这种古老而又不过时的结构,称之为金字塔结构。首先自上而下是个成语,释义是从上到下。德国整体结构为中央(德国皇室)——邦(公国)——地方市镇——老百姓。而三次王朝战争对丹麦、对奥地利、对法国作战都是以中央(普鲁士皇室)为主导。通过三次战争逐步控制各个邦,从而达到统一德国的目标。所以说“自上而下”,是说以德国皇室为主导的统一,而不是各邦讨论或者全民公决什么,更不是老百姓通过武力推翻政府。

这种统一方式主要还是由于德国地区割据严重,中央政权软弱无力,周围各国也各有意图,只有建立强力的中央集权国家才能确保国家的安全和发展.这样只有通过自上而下的战争才能实现.。

这种影响不亚于秦的大一统。

1、使一个四分五裂的德意志民族团结了起来,停止了相互之间的争斗,实现了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的一体化,从来促进了整个德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了德国走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步伐。

2、德国的统一改变了欧洲的传统政治格局,在欧洲近代以来,欧洲大陆的传统政治强国是法国、俄国和奥地利。德国的统一改变了这一格局,德国统一使一个强大的德意志国家出现在中欧平原之上,大大削弱了法国对欧洲的影响力和俄罗对中西欧的危胁,更进一步使奥地利退出了欧洲争霸的舞台,便整个欧洲大陆的面貌为之改变,对后代欧洲历史的进程起到了重大的影响。

3、德国的统一在经济上有机会超过英法成为欧洲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在西方世界长期保持第二的位置,战后虽被日本超越,但是德国在西欧一直持第一经济强国的地位。德国的经济强大,促进了整个欧洲经济的发展,对于欧洲进一步的经济一体化和欧洲保持世界经济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地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勿忘SR


自上而下是由统治阶层发起从而带动下面各个阶层全面参与的战争。在德意志的王朝战争中最著名的当属俾斯麦,他发动了三次王朝战争从而统一了德意志。影响:1、结束了德意志各邦国零星散乱的局面从而促进了德意志的统一。2、德意志的统一促进了德国民族国家的意识。3、极大的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德意志为统一之前各邦国之间的多重税收阻碍了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4、德意志的统一促进了德国货币体系的统一,为德国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心打下了基础。5、德意志的统一也促进了德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但因其改革不彻底为其以后的两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


從齊令


我们所谓的“王朝战争”是指从1864年到1871年普鲁士完成统一德意志而进行的三次战争,按照先手顺序分别是普丹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


实际上,从德国人的角度,并没有所谓“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这种说法,如果这么问一个不熟悉中国文化的德国人,估计他们肯定会露出一脸懵圈的表情。


因此对于这个问题的前半部分,我更愿意表述为:俾斯麦是如何统一德国的?

“当代的重大问题,用说空话或多数派决议是无法解决的,必须用铁和血来解决。”


德国从封建城邦割据发展成统一的德意志联邦,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而俾斯麦则是在这个历史时势下诞生的灵魂人物,俾斯麦通过其“铁血”手腕,实现了这个目标,而战争只是其中一种方式。


德意志统一北德意志联邦

1871年以前,德国大大小小的邦国基本只有一个共同点——语言。


这些邦国的风俗习惯、统治制度甚至宗教信仰都各不相同,在法国大革命前夕,德国有大概300多个大小邦国,而统一这些邦国的想法就如同现在的欧盟一样,似乎遥远而不可实现,直到俾斯麦的出现。


1862年,俾斯麦被任命为普鲁士的宰相兼外交大臣,他开始步步为营,着手增强普鲁士的实力,带领着普鲁士走上了那似乎遥不可及的德意志统一之路。


1864年,俾斯麦抓住国内强烈反对丹麦新宪法将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公国纳入领土范围的机会,联合奥地利毅然发动了对丹麦的战争,丹麦迅速战败,当年10月签订维也纳和约,石勒苏益格纳入普鲁士,荷尔斯泰因归了奥地利。


1866年,俾斯麦完成了普鲁士内部一系列的改革,并通过各种外交手段逐渐孤立了奥地利,蓄势待发的普鲁士将矛头对准了“兄弟”奥地利,经过7周的战斗,普鲁士彻底击败了奥地利。


经此一役,奥地利不得不退出德意志联邦,普鲁士称霸德意志联邦,同时普鲁士实力大增,占领了原来奥地利的大片领土,此时的普鲁士一国,已经独占整个德意志联邦领土的2/5,人口更是高达2/3。

北德意志联邦随后成立,此时的德意志完全统一再不是遥不可及的梦,它已经完成了一半,似乎触手可及了。

统一实现后的欧洲大陆新霸主

1870年,因为插手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俾斯麦“无意”惹恼了拿破仑三世,欧洲大陆霸主法国自信满满,不顾盟友英国的反对,贸然挑起了对普鲁士的战争,结果“霸主”耻辱而彻底的被普鲁士击败。

1871年1月18日,德国人以对法国人极尽羞辱的方式,成立了德意志帝国:威廉一世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

普法战争后,原本依靠法国力求维持独立的巴伐利亚等4邦国并入德意志帝国,德意志完全统一得以实现,同时,新生的德国取代了法国,成为欧洲大陆新的霸主。

德国统一的影响

德意志的统一结束了德国众多邦国分裂的格局,对于德意志地区的稳定和发展有非常积极重要的促进作用。一个强大的、统一的德国就此诞生。


德意志统一及其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改变了整个欧洲的地缘政治格局,也带来了新的潜在问题:英德之间持续的利益争夺与矛盾,随着这个新矛盾的愈演愈烈,最终将人们带入了史无前例的惨剧——第一次世界大战。


史迹观察眼


自上而下是指由德国统治阶层发动,这样的统一用较小的代价使德意志走上了资产阶级的道路,但是另一方面也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买下伏笔。

德国的剑要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历史那些事1


我是父母年代记忆,现在来回答这个问题.

相信你们都对德意志统一这段历史感兴趣吧,而书中经常提到“王朝战争”这个概念,那么什么是王朝战争呢?

王朝战争,指德国王朝战争,是1864年到1871年普鲁士为统一德意志进行的三次军事行动。 第一次王朝战争是1864年普鲁士联合奥地利对丹麦的战争。 第二次王朝战争是1866年普鲁士与奥地利的普奥战争。 第三次王朝战争是1870年普鲁士进攻法国的普法战争。最终以普鲁士一方的胜利而结束,统一了整个德意志——摘自百度百科

王朝战争共计三场:普丹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值得一提的是,国外并无“王朝战争”这一概念(反正我用wiki查了514遍,哈老先生的《不含传说的普鲁士》、克先生的《钢铁王国》也没有提及,偏偏在图书馆里去翻国内有关德国/史的书上有一堆这个词。。。)尤为神奇的是这个概念貌似上个世纪就有了,可见此概念是国内提出的,并沿用至今,估计大家听到这里胃口怕不是倒了一大半,不管怎样,话都说到这了,我就科普一下吧。

  1. 普丹战争

其实这场战争的正式名称是第二次石勒苏益格战争(第一次石勒苏益格战争于1848年爆发)德语中此战称为德丹战争(Deutsch-Dänischer Krieg 即德意志邦联向丹麦开战)而丹麦语中此战称为1864战争(Krigen i 1864),而普丹战争只是一个非正式的名称。

该战争是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引起的第二场军事冲突。冲突在1864年发生,奥地利和普鲁士代表德意志邦联,与长久控制该两个公国的丹麦战斗。跟第一次石勒苏益格战争一样,双方都希望控制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公国。冲突的导火线是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七世去世,但丹麦没有德意志邦联接受的继承人,而是颁布新宪法直接将两地纳入丹麦版图(1851年《伦敦议定书》中规定石勒苏益格与荷尔施泰因属于德意志与丹麦的共治领地)造成两地的传承问题。结果,德意志军队胜利,丹麦放弃对两地的主权。

第一次石勒苏益格战争(1848-51年)完结时,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的分离活动失败,但在1850及1860年代再度活跃——支持统一德意志的人,都希望将丹麦统治的这两个地方,并入大德意志版图。石勒苏益格居民使用的语言,包括德语、丹麦语和北弗里西语,但大多数都是丹麦裔;荷尔斯泰因则以德裔居民为主。两地都由丹麦君主统治,共同拥有悠久历史,但与丹麦的关系非常复杂。荷尔斯泰因是德意志邦联成员;石勒苏益格则是丹麦的采邑,与丹麦都不是邦联成员。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七世后来死后无嗣,这些法律问题就成为关键。德意志民族主义者声称,两国公国的继承法与丹麦的类似法例不同;丹麦民族主义者则反对,认为荷尔斯泰因继承法与丹麦的不同,石勒苏益格却不然。1460年的里伯条约规定,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永远不分离”(Ewig ungedeelt),令情况更为复杂。其中一个德意志民族主义运动,提出由丹麦王室庶系分支(cadet branch)奥古斯滕伯格(丹麦语:Augustenborg;德语:Augustenburg)家族统治两地。丹麦的民族主义者,则希望“丹麦国土延绵至艾达河”,亦即石勒苏益格并入丹麦,结束德意志邦国对该地政治之影响;更激进的丹麦人,更提出完全排除荷尔斯泰因于丹麦之外。争议主要是关于谁人继承丹麦王位。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的德意志人,一般支持奥古斯滕伯格家族;丹麦人一般认为他们与德意志关系太密切,比较支持与之对立的格吕克斯堡(Glücksburg)家族,希望该家族的克里斯蒂安王子成为新国王。在早前的石勒苏益格战争,克里斯蒂安王子并没有显著影响丹麦。1849年,丹麦采用新宪法,令情况更复杂。很多丹麦人都盼望宪法为所有丹麦人带来民主,包括在石勒苏益格的同胞。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的宪法,由国家会议制度(Estates of the realm)主导,致使社会的富裕阶层得到更大权力,故此两地政治都由地主阶级主导,当中大部分是德意志人。

至于丹麦,王室和政府大部分成员,都支持一个国家(Helstaten),亦即严谨维持现状。

丹麦国王渐渐老迈,数度领导政府内阁的国家自由党开始计划维持对石勒苏益格的统治。1863年,有关丹麦和石勒苏益格共同事务的新宪法草拟完成,正待国王签署,他却在此关键时刻去世。这个十一月宪法表明,丹麦不会直接兼并石勒苏益格,转为成立一个特别的议会(其名称是中世纪后期北欧议会Rigsraadet),处理两地的共同事务。两地更会维持独立的议会。1855年,丹麦曾推出类似政策,对象还包括荷尔斯泰因,但因为德意志的反对而失败。最重要的是,宪法第一条厘清继位问题:“政治体制应当为君主立宪。王室权力应当为世袭。1853年7月31日的继位法例表明继位法例,并适用于整个丹麦王室。”

克里斯蒂安九世被任命继位。1863年11月18日,他有感被迫通过宪法,在签署宪法时表示深切关注。

此事令两地德裔人士愤怒。奥托·冯·俾斯麦在德意志邦联提出动议,最后达成决议,邦联派出军队占领荷尔斯泰因。丹麦军队向北撤退,到达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边界;1863年圣诞节时,德意志军队占领荷尔斯泰因。1864年1月,局势持续紧张,但没有发生战斗;丹麦军掌握艾达河北岸领土,德军则在南岸。1月16日,俾斯麦向丹麦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她在48小时之内废除十一月宪法。这在政治上是不可能,尤其因为限时太短,丹麦政府拒绝接受。2月1日,普鲁士和奥地利军队渡过艾达河,到达石勒苏益格,战争无可避免。

里伯条约规定,石勒苏益格与荷尔斯泰因永远不可分离,但1863年的事件显示,石勒苏益格即将并入丹麦,脱离德意志邦联成员荷尔斯泰因。这给普鲁士良好的开战理由,以获得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她争取民族主义者支持,要从丹麦统治“解放”当地德裔居民,并借战争履行德意志邦联法律。


1860年代初期,这个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问题再度成为国际间的热门争辩话题,但这次丹麦所获支持减少。克里米亚战争严重削弱俄罗斯国力,而法国则准备不再支持丹麦对该两地的利益,以换取她在其他地区的得益。维多利亚女王和王夫艾伯特王子赞同德意志的立场,但英国官员缓和他们的情绪,认为德意志海军在波罗的海扩张,威胁英国的海上霸权,结果英国支持丹麦。


丹麦再度重申石勒苏益格为她的领土。7月29日,德意志邦联议会受到奥托·冯·俾斯麦的指示后,扬言会干预事件。11月6日,弗雷德里克七世宣布废除丹麦宪法中影响荷尔斯泰因和劳恩堡的条文,而保留对丹麦和石勒苏益格的条文。九天后,克里斯蒂安九世继承王位,马上陷入困境。他最先要处理的首个法案,就是要签署新宪法。然而,如若签署,他将违反作为国王的条款;如若拒绝,他就会与理念一致的丹麦人民对立。结果,他两难取其轻,在11月18日及时签署宪法。消息传到德意志后,群众激动愤慨。1852年,奥古斯滕伯格公爵克里斯蒂安放弃对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的主权,其宣称比新任丹麦国王还要好;而今其子弗里德雷克声称没有与父亲一起放弃权利,故此自称有继承弗里德雷克七世的权利。荷尔斯泰因人民反应激烈,支持奥古斯滕伯格的弗里德雷克;后来丹麦新宪法广为人知,石勒苏益格人民也响应行动。德意志王侯和人民都热情支持弗里德雷克。虽然奥地利和普鲁士持负面态度,邦联议会仍决定占领荷尔斯泰因,以待继承问题之解决。


12月24日,萨克森和汉诺威军队以德意志邦联名义进驻荷尔斯泰因。受到两支军队和当地居民的支持,弗里德雷克公爵自立为“弗里德雷克八世”。纵然德意志民意炽热,奥普两国都未能备战,唯恐牵涉到一场欧陆战争——俾斯麦称之为“愚蠢之举”。俾斯麦深深明白,奥普两国曾签署1852年的协议,故此必须维持其继承法则。当丹麦违反协议条款,她们能采取的行动必须完全正确,致使其他欧陆国家无法借故干预。克里斯蒂安九世颁布新宪法时,作为签约国的奥普两国,就有合理的开战理由。英国与俄国反对德意志邦联的行动;而萨克森的博伊斯特伯爵则建议,巴伐利亚应在邦联议会正式提出动议,承认弗里德雷克公爵的权利。这帮助俾斯麦劝谕奥地利立即采取行动。12月28日,奥普在邦联议会提出动议,要求邦联占领石勒苏益格,致使丹麦遵守1852年协议之条款。这表示承认克里斯蒂安九世的权益,结果被邦联愤然拒绝;随后,奥普政府知会邦联,表示会以独立欧陆国家身份行动。1864年1月16日,奥普两国签署协议。奥地利草拟的一项条款,是为了维持1852年协议;但俾斯麦将之取消,改为奥普两国只能共同决定该两个公国的关系,而且两国如若没有对方同意,都不能决定继承问题。


在此阶段,如若丹麦愿意为情况之迫切让步,经抗议后撤出石勒苏益格,欧洲国家可能会干预,邦联会让石勒苏益格重归丹麦;至于欧陆国家奥地利和普鲁士,则会毫无选择,只能阻止荷尔斯泰因公爵的任何行动。为了避免如此情况,俾斯麦让丹麦相信英国威胁普鲁士——如若战事开始,英国将会插手。但其实,英国并没有如此计划。这种不顾他人的诡计成功了,纵使英国政治家先前曾支持丹麦。丹麦立场依然强硬;奥普联军在1864年2月1日渡过艾达河。奥普两国原先没有计划入侵丹麦,但在2月18日,一些普鲁士膘骑兵受到一场骑兵遭遇战刺激,横越边界并占领科灵。俾斯麦决定利用这情况扭转局势。他向奥地利力陈采取强硬政策的需要,以期彻底解决公国以至德意志邦联的问题;奥地利不情不愿地支持战争。3月11日,两国签署一项新协议,宣布1852年的协议无效;两个公国在丹麦作为整体的地位,则将成为友好协议的主题。


这个时候,英国代表帕尔姆斯顿子爵得到俄罗斯、法国与瑞典的支持,提出建议干预事件,指出整个问题应当交由一众欧洲国家决议。奥地利与普鲁士表示,只要1852年协议不作为决议基础,而公国与丹麦只是以个人关系联系,她们就会同意决议。会议在4月25日召开,但只是显示出有关问题是无可避免地混乱。代表德意志邦联的博伊斯特伯爵,要求各国承认奥古斯滕伯格对公国的主权;奥地利倾向于跟1852年协议相同的方案;普鲁士则渐渐显示出希望得到公国的目标。普鲁士若要实现目标,首先就要令公国彻底独立。奥地利反对,恐怕会完全失去她在德意志的影响。她们于是同意让公国得到完全政治独立,由共同机构约束。下一步则尚未清楚。至于兼并公国之问题,普鲁士让它留待决定,但表明任何协议都必须让她军事支配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这令奥地利担忧,不希望早已过度扩张的普鲁士变得更强大;她也开始支持奥古斯滕伯格公爵的宣称。不过,对俾斯麦来说,此事实为意料之内。于是,他向奥古斯滕伯格公爵表示,只要公爵愿意在军事上完全听任普鲁士、把基尔港让给普鲁士作为军港,让普军控制邻近的基尔运河,并加入普鲁士领导的关税同盟,就会在会议上支持其宣称。同样领导德意志邦联的奥地利,却不愿加入这种“解放战争”,因为她领土内多个民族已带来统治问题。

1863年,克里斯蒂安九世继位后,将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并入丹麦。俾斯麦后来以其外交才智,劝服奥地利加入战争,并得到其他欧洲大国的同意和邦联的支持。6月25日,伦敦会议结束,各国未能达成协议。在一天前,由于停火令结束,奥地利和普鲁士达成新协议,改变战争目标,要令丹麦与公国分离。之后,一场短暂战役结束,奥普与丹麦在8月1日初步议和。丹麦国王放弃对公国的所有权利,将之让与奥地利皇帝和普鲁士国王。

作为入侵者的奥普两国,将这次战争表达为执行德意志邦联法律。战争为期短暂。丹麦在迪伯尔战役(英语:Battle of Dybbøl)失败后一蹶不振,无力保卫石勒苏益格的边界,被迫撤出到丹麦本部,在投降前更被完全逐出日德兰半岛。

这次战争中,普鲁士首次动用整顿过的军队,并充分显示实力。不过,奥地利忽略普军力量,在18个月后付出代价。1865年8月14日,普鲁士与奥地利签署加斯泰因条约,分别管理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


奥普两国对于公国的管理和未来地位,不久后就有龃龉。俾斯麦就以此为由,在两年后策划普奥战争。奥地利在萨多瓦战役失败后,德意志邦联被解散;奥地利撤出荷尔斯泰因,结果普鲁士兼并该地和石勒苏益格。纵然如此,两地夹杂着丹麦裔和德裔居民,而有关国家又有封建义务,令不少人认为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问题难以应付。对此,帕尔姆斯顿子爵曾说过:“只有三个人了解过问题,一个已经去世了,第二个已经疯了,第三个就已经忘了。”这三人分别是艾伯特亲王、一位德裔教授和他自己。

就条约权益而言,石勒苏益格的丹麦人之地位,就由维也纳和约(该年10月30日)和布拉格和约(1866年8月23日)决定。根据前者的第十九条条款,丹麦所割让领土中的丹麦裔居民,可以在签约国批准条约的六年之内,加入丹麦国籍、带着个人财产与家人移居丹麦,并保留在公国的不动产。该条款最后一段:

"Le droit d'indignat, tant dans le royaume de Danemark que dans les Duchés, est conserve a touts les individus qui le possèdent a l'époque de l'échange des ratifications du présent Traité".

根据布拉格和约第五条条款,奥地利将石勒苏益格割让给普鲁士,条件就是如若石勒苏益格北部的居民希望与丹麦合并,将通过自由投票决定。在总人口约十五万人的石勒苏益格北部,大约五万名丹麦居民利用条款选择移居丹麦,结果被驱逐到丹麦,等待公投举行,以期重返原居地。然而,公投从未举行过。条约声称会举行公投,其实仅仅是外交工具,为拿破仑三世赚赚面子。普鲁士始终不想放弃征服所得领土。在普法战争取胜后,普鲁士更不再装作会举行公投。根据1878年10月11日签署的维也纳条约,有关公投的条款被废除,奥地利亦批准之。


2.普奥战争

普奥战争(又名七周战争或德意志之战)发生于1866年,原因是奥地利与普鲁士争夺统一德意志的领导权。普鲁士的胜利令它称霸德意志,最后完成统一大业。在德国和奥地利,此战称为德意志之战(Deutscher Krieg)或兄弟之战(Bruderkrieg)。在意大利统一运动中,此战称为第三次独立战争。

几个世纪以来,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很多都是哈布斯堡家族的成员。他们在名义上统治德意志全境,而且拥有独立统治权,但又受外国势力帮助,尤其是法国。在19世纪崛起以前,普鲁士已经是欧洲的强国之一。1815年,拿破仑战争结束,德意志邦国被并入组织松散的德意志邦联,由奥地利领导。这时,法国在德的影响力减弱,民族主义在德兴起,德意志统一运动开始萌芽。运动的支持者提出两种统一方法:把德意志全境统一,建立大德意志,包括奥地利这个多民族帝国;或是在普鲁士领导下,建立排除奥地利,由普鲁士统治的小德意志。


1862年,奥托·冯·俾斯麦被任命为普鲁士的首相。他马上策划德意志统一运动,务求由普鲁士主宰小德意志。凭着第二次石勒苏益格战争的胜利,俾斯麦激发了德国人的民族主义。他借着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两地的统治问题,诱发奥地利向普鲁士宣战。奥地利与一些德意志邦国合作,以捍卫德意志邦联的名义,对抗普鲁士。(称为"Bundesexekution")



普奥之战是多年未见的大陆国家战争,动用了不少曾在美国南北战争中派上用场的科技,包括以铁路帮助运兵及以电报维持长途通讯。普军的后装枪(breech-loading rifles)德莱赛针发枪使用方便,士兵可以在找掩护时上膛;奥军用前装枪(muzzle-loading rifles),上膛时却没有掩护,实力显而易见。在战争中,普军的步枪首次使用了后镗枪,可从后方装填子弹;反观奥军当时的步枪为洛伦兹米涅步枪,子弹要从枪口装填,反应速度远不如普军士兵。


主要战事发生在波希米亚。6月23日普军直抵Seidenberg至齐陶一线集结。6月26日普奥两军之间发生Hühnerwasser战役(Gefecht bei Hühnerwasser)。普军的参谋部总长老毛奇精心策划战阵,集中火力攻打奥地利。当奥军集中侵略西里西亚时,他就调军到萨克森和波西米亚,与早已在那里集结大军的普王威廉一世会合。7月3日,普军大举进攻,在克尼格雷茨战役(又称萨多瓦会战)打败奥军。奥军人数有优势,死伤人员却是普军的七倍,皆因普军装备优良、战略得宜。奥军溃不成军,不久后被迫求和。


除了萨克森之外,其他邦国对战争的影响很有限。汉诺威的军队在6月27日的巴特朗根萨尔察战役击败过普军,但不久遭到大军围困而投降。普军在美因河与巴伐利亚正面交锋,在纽伦堡和法兰克福战斗。维尔茨堡被普军围困,但一直到停战前仍未投降。


奥军对意军有较大的优势,在6月24日的库斯托札战役和7月20日利萨战役(利萨在今克罗地亚维斯)的海战上,都击败意军。加里波底组织意军阿尔卑斯山地猎兵,在7月21日的贝泽卡(Bezzecca)战役击溃奥军,夺得部分特伦蒂诺,向特伦托进军。8月12日,普奥两国停战,意大利政府惟有与奥国议和。根据在10月12日签订的维也纳条约,由于奥地利拒绝向意大利直接割让威尼斯,于是把威尼斯割让予法国,再由法国转交给意大利。

为了避免法国或俄国干预战争,俾斯麦劝谕威廉一世迅速跟奥地利议和,不急于求成。奥军接受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调停,跟普鲁士在8月23日签订布拉格条约 (1866年)。根据条约,德意志邦联正式解散;由此,普鲁士能够在1867年成立北德意志邦联,向统一德国的目标迈进。普鲁士没有要求奥地利割地赔款,令她日后可以与奥国结盟——奥地利所惧怕的势力,反而是意大利人和斯拉夫人的民族统一主义。


战后,普鲁士主宰德意志事务。在普法战争时,普鲁士激起德意志民族主义,令南部的德意志邦国与她一起抗战。最后,普鲁士打败法国,普王威廉一世登基为德国皇帝。德意志帝国成立和统一运动的胜利,令新德国成为欧陆最强的大国。


战败一方的国家

普鲁士没有向奥地利要求任何割地赔款,而奥地利对意大利只需要少量的领土和赔款,导致了战后奥地利和普鲁士的关系变好(因为已经从德意志兄弟之间的竞争霸权关系,转变为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的平等关系);但反而是奥地利和意大利矛盾升级。


奥地利–将威尼提亚省割让给意大利,失去对原德意志邦联内成员国家的影响力。奥地利的战败是对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一个危机;战后一年帝国就需要与匈牙利协议改为二元君主国奥匈帝国。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成为普鲁士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省。

汉诺威王国–被普鲁士合并,成为普鲁士的汉诺威省。

黑森-达姆施塔特–割让北部的部分领土予普鲁士。剩余地区北部的一半领土(上黑森)加入北德意志邦联。

拿骚、黑森-卡塞尔、法兰克福自由市–被普鲁士合并。与黑森-达姆施塔特所割让的领土一起合并为黑森-拿骚省。

萨克森王国、萨克森-迈宁根、罗伊斯-格赖茨、绍姆堡-利珀–没有被合并,但随后一年加入北德意志邦联。

中立的国家

战争象征着德意志邦联的结束。在维持中立的国家于布拉格条约签订后各有不同遭遇:


列支敦士登–成为了一个独立国家,声称成为永远的中立国,但仍与奥地利有紧密的政治关系。在一战后成为瑞士的保护国,因为紧跟瑞士的政策在两次的世界大战中其中立性都受到尊重。

林堡及卢森堡-1867年签订的伦敦条约声明两国将成为荷兰王国的一部分。林堡后来成为荷兰的林堡省。卢森堡在其三个邻国(比利时、法国和普鲁士)之间保持了其独立和中立地位,直到现在都维持着独立,但又重新参加了德意志关税同盟,直至1919年同盟瓦解为止。

罗伊斯-格拉、萨克森-魏玛-艾森纳赫、施瓦茨堡-鲁多尔施塔特–加入北德意志邦联。


3.普法战争

普法战争,在法国称1870年法德战争(法语:Guerre franco-allemande de 1870),在德国称德法战争(德语:Deutsch-Französischer Krieg),是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并与法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而爆发的战争。战争是由法国发动,最后以普鲁士大获全胜,建立德意志帝国告终。

1864年~1866年,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先后发动了普丹战争及普奥战争,打败了丹麦王国及奥地利帝国。普鲁士首相俾斯麦的策动下,以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制造争端,并发出“埃姆斯密电”激发出普、法两地人民的民族仇恨。

1870年,法皇拿破仑三世对普宣战,普鲁士借此机会团结德意志民族,进攻法国。

拿破仑三世对普鲁士宣战后,随即编成莱茵军团,于法德边境地带集结。该军团共有八个军,约22万人,由拿破仑三世任统帅,勒布夫为总参谋长。

法国欲先发制人,夺取法兰克福,逼使普鲁士屈服;但与此同时,普军亦集结了三个军团,约47万人,由威廉一世为统帅,毛奇为总参谋长。普鲁士则计划以优势兵力,集中向阿尔萨斯和洛林进攻,将法军击溃于边境线上,再继而进攻巴黎,逼使法国投降。

1870年8月2日,法军于萨尔布吕肯地区向普军进攻为开端。但到了8月4日,普军已顺利击溃法军,进入反攻阶段。与此同时,法军在其余各战场相继失利,被逼退回国境,转入防御。 8月中旬,法军已被普军一分为二,由巴赞元帅领军的莱茵军团共17万人,被普军包围于麦茨要塞;而由拿破仑三世和麦克马洪元帅率领的12万余人。 8月30日,与普军激战后被逼退守色当。

9月1日至2日,普法两军于色当进行决定性的大战,即色当会战。9月1日上午,普军占领了符里济(英语:Flize)、栋舍里等地,成功切断了法军西撤的道路,并从后堵截法军。而在当天中午,普军亦完成了对法军的合围,并以强大的火炮作出攻击。当时下午,在法军数次试图突围失败后,拿破仑三世被逼于下午4时半派人呈信威廉一世,表示愿“将他的佩剑交到陛下的手中”。

9月2日,拿破仑三世正式率8.3万官兵向普军投降。在这场战役中,法军损失12.4万人,普军只损失了9000多人。法国举国哗然。

9月4日,法国国内发生政变,法兰西第二帝国被推翻,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

普鲁士王国并不满足于法国皇帝的投降,继续大举进攻法国。在9月19日,普军包围巴黎。为了保卫巴黎,巴黎市民建立了194个营的国民自卫军,人数达30万人,由市民选举产生的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领导。这是一支与第三共和国对立的政治力量。


1871年1月28日,法国与普鲁士签订停战协定。2月26日,草签法兰克福条约。


3月18日,巴黎市民发动起义,仅仅一天占领了市政厅。法国政府迁往巴黎城郊的凡尔赛宫。


3月26日,巴黎人民进行投票,选举产生了巴黎公社。

5月10日,法国政府与普鲁士签署法兰克福条约,以割让与普鲁士接壤洛林和阿尔萨斯两省,并赔款50亿法郎的代价,换取普军从法国撤军和释放战争中被俘的十万法国战俘,并随即用于镇压巴黎公社。最后巴黎公社被法国政府消灭,成员大多被处决。

普法战争以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垮台和法国投降而告结束。普法停战的和约法兰克福条约极其苛刻:规定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摩泽尔省予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而于1871年1月18日,普皇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的镜厅登基成为德皇,宣告建立德意志帝国,他本人成为首任皇帝。遂告德意志统一,成为欧陆第一大国。而在法国,则产生了强烈的复仇主义氛围,其表现为希望再通过一场战争来收回阿尔萨斯-洛林。德法两国于这次战争中的结怨,为日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伏笔。


总之,王朝战争有以下几个特点:

  1. 都是在普鲁士宰相俾斯麦的策划下发动的
  2. 都推动了德意志的统一
  3. 都在不同程度上激发了德意志的民族主义
  4. 都有普鲁士的参与
  5. 都彰显了普鲁士容克贵族的威严(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