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最近消息,在全球產業重大調整之際,深圳又有企業利刃出鞘,宣佈一批重磅產品和計劃:


首先是終結者: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關鍵的時期,比亞迪召開線上發佈會,正式推出全新的磷酸鐵鋰產品——“刀片電池”,將徹底終結新能源汽車安全痛點,把“自燃”這個詞從新能源汽車的字典裡徹底抹掉。


第二個是重塑者:華為。在人工智能快速推進中,華為召開華為開發者大會2020(Cloud),宣佈2020年投入2億美元推動鯤鵬計算產業發展,已有160萬華為雲開發者,華為將攜手全球開發者和產業夥伴,基於鯤鵬處理器多核、高併發的優勢,為世界提供充裕且經濟的算力,開拓萬億級的計算產業大藍海,共享數字經濟的紅利;發佈計算視覺計劃,持續挑戰視覺模型等三大問題;宣佈全場景AI計算框架MindSpore正式開源,賦能開發者昇騰萬里。此外,據《金融時報》報道,中國向聯合國提議對互聯網的運作方式進行徹底改變

。華為與國有企業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以及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MT)在聯合國國際電信聯盟(ITU)共同提出了核心網絡技術的新標準,稱為“新IP”


第三個是開創者:柔宇。在伴隨AI、5G、HMI技術驅動的IoT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在“中國製造2025”戰略指導下,“一芯一屏”產業迎來快速發展期之際,柔宇發佈第三代蟬翼全柔性屏,攜手中興打造5G時代摺疊屏手機新體驗。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3月25日,廣東省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召開,大會頒發了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據統計,深圳斬獲獎項佔全省的22.9%,彰顯了深圳科技創新的深厚實力和強勁發展態勢。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創新者們:深圳除了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深圳大學、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等高校、科研機構外,一批深圳本土企業的科技創新成果在獲獎名單中尤為亮眼。在

技術發明獎類目中,深圳市商湯科技有限公司團隊參與“視頻的深度表徵與識別技術及應用”獲得一等獎;在科技進步獎類目中,來自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的團隊憑藉“三維環境智能感知系統研發及應用”項目,摘得了特等獎。來自深圳奧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三利譜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團隊,憑藉各自項目摘得一等獎


比亞迪發佈“刀片電池”

徹底終結新能源汽車安全痛點

把“自燃”這個詞從新能源汽車的字典裡徹底抹掉


2020年3月29日,全球新能源汽車領導者比亞迪宣佈正式推出“刀片電池”。憑藉對行業深刻的戰略前瞻,強大的創新能力以及深厚的技術積累,比亞迪交出了“刀片電池”這一答案。“刀片電池”擁有其他動力電池無法企及的安全性,並且兼具長壽命和長續航,它的誕生重新定義了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標準, 引領了全球動力電池安全新高度。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比亞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表示:“‘刀片電池’體現了比亞迪徹底終結新能源汽車安全痛點的決心,更有能力將引領全球動力電池技術路線重回正道,把‘自燃’這個詞從新能源汽車的字典裡徹底抹掉。”


超級安全 解決新能源車安全痛點


“針刺穿透測試”是行業內公認的對電池電芯安全性最為嚴苛的檢測手段。這一測試要求用鋼針將動力電池電芯刺穿,造成電芯內部的大面積短路。比亞迪在發佈會當天播放了一段對比三種電池針刺實驗的視頻回應了之前網絡上對於刀片電池超強安全性的質疑。在同樣的測試條件下,三元鋰電池在針刺瞬間出現劇烈的溫度變化,表面溫度迅速超過500℃,併發生極端的熱失控——劇烈燃燒現象,電池表面的雞蛋被炸飛;傳統塊狀磷酸鐵鋰電池在被穿刺後無明火,有煙,表面溫度達到了200℃~400℃,電池表面的雞蛋被高溫烤焦;比亞迪“刀片電池”在穿透後無明火,無煙,電池表面的溫度僅有30-60℃左右,電池表面的雞蛋無變化,仍處於可流動的液體狀態。這一結果足以證明“刀片電池”徹底擺脫了傳統動力電池可能會發生的“熱失控”的噩夢,其安全性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對於比亞迪刀片電池在針刺實驗中的表現,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分析指出刀片電池的設計使得它在短路時產熱少、散熱快,評價刀片電池的表現“非常優異”。


創新結構 突破磷酸鐵鋰電池組能量密度瓶頸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比亞迪“刀片電池”通過結構創新,在成組時可以跳過“模組”,大幅提高了體積利用率,最終達成在同樣的空間內裝入更多電芯的設計目標。相較傳統的有模組電池包,“刀片電池”的體積利用率提升了50%以上,續航里程已經達到了高能量三元鋰電池的同等水平。


在大幅提升系統質量能量密度以及體積能量密度的同時,由於去掉了“模組”這一層中間結構,使得電池系統的複雜度大幅下降,由此也帶來了更高的產品穩定性和更低的故障率,給消費者帶來了兼具高安全以及高品質的新能源汽車。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比亞迪集團副總裁兼弗迪電池董事長何龍表示:“幾乎你能想到的所有汽車品牌,都在和我們探討基於刀片電池技術的合作方案,相信大家很快就能看到、聽到刀片電池更多精彩的消息。”


強強聯手 首發搭載中大型高端轎車比亞迪漢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據王傳福先生現場透露,刀片電池只在比亞迪漢純電車型搭載應用,其他車型暫無規劃。比亞迪漢EV作為統領“王朝家族”的旗艦級轎車,其綜合工況下的續航里程達到605公里,百公里加速3.9秒,在整車設計特別是內飾部分演繹出全新的家族設計語言,描繪了比亞迪品牌朝向豪華與科技不懈創新的未來。(內容來源:比亞迪)


華為宣佈2020年投入2億美元

推動鯤鵬計算產業發展,已有160萬華為雲開發者


[中國,深圳,2020年3月27日]在華為開發者大會2020(Cloud)上,華為宣佈“沃土計劃2.0”的進一步舉措,將在2020年投入2億美元推動鯤鵬計算產業發展,並公佈面向高校、初創企業、開發人員及合作伙伴的扶持細則。同時,華為攜手騰訊遊戲啟動在鯤鵬領域的全面合作,並與麒麟軟件、普華基礎軟件、統信軟件、中科院軟件所共同宣佈基於openEuler的商用版本操作系統正式發佈,加速鯤鵬相關技術在各行業的落地和應用,為數字經濟提供堅實的底座。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華為雲與計算BG總裁侯金龍發表主題演講

進入智能時代,摩爾定律放緩,傳統計算模式已無法滿足所有應用場景的需求,世界需要異構、雲邊端協同且無處不在的多樣性計算。未來十年是計算架構創新的黃金十年,多樣性的計算架構創新需要每一位開發者參與進來。

華為雲與計算BG總裁侯金龍在《與全球開發者共成長,共贏計算新時代》主題演講時表示:“開發者是改變世界的重要力量,也是企業創新的引擎和產業生態的靈魂。華為去年發佈了沃土計劃2.0,計劃5年內發展500萬開發者,目前華為雲開發者已經增長到160萬。我們將攜手全球開發者和產業夥伴,基於鯤鵬處理器多核、高併發的優勢,為世界提供充裕且經濟的算力,開拓萬億級的計算產業大藍海,共享數字經濟的紅利。”

發佈基於鯤鵬的開發工具或平臺,打造順暢的開發者體驗

為了讓每位開發者用上並用好鯤鵬,華為在大會上發佈了CloudIDE開發環境服務、鯤鵬加速庫和開發者社區:

  • CloudIDE:作為華為雲DevCloud開發平臺組件之一,CloudIDE是輕量化的基於Web的集成開發環境服務,支持鯤鵬原生和多語言,打通了開發態和運行態。目前,已有超過40萬用戶在DevCloud上開發了超過50萬個項目。2020年,CloudIDE對所有鯤鵬實例全年免費。
  • 鯤鵬加速庫:鯤鵬加速庫分為基礎,壓縮,加解密,存儲,多媒體五大類,應用開發者可以在代碼修改量不到1%的情況下,將性能提升大於10%甚至在加解密等場景下將性能提升超過100%。
  • 鯤鵬開發者社區:匯聚集了全棧軟硬件知識、鯤鵬產業資訊、政策發佈、認證查詢等信息,並提供全天候7x24H的專家在線服務。

攜手騰訊遊戲等產業夥伴展開在鯤鵬領域的全面合作

在本次大會上,華為宣佈了與騰訊遊戲的戰略合作,基於鯤鵬處理器在端雲同構的性能優勢等進行聯合創新。騰訊集團高級副總裁馬曉軼表示:“我們很高興和華為達成戰略合作併成立聯合創新實驗室,我們將結合雙方優勢推進在移動雲遊戲、遊戲引擎等方面的合作。在移動雲遊戲方面,我們打造了騰訊雲遊戲GameMatrix平臺,我們將充分利用華為鯤鵬處理器強大算力,構建行業領先、高質量和低成本移動雲遊戲解決方案。”

宣佈“沃土計劃2.0”進一步舉措及人才扶持細則,將於2020年投入2億美元

華為在去年發佈了沃土計劃2.0,計劃五年內投入15億美元推動產業發展。今天,華為宣佈2020年將投入2億美元,並公佈了針對高校,初創企業,開發人員及合作伙伴的人才扶持細則:

  • 高校教研扶持:面向高校,提供1億人民幣的扶持金額,包括人才培養,雲資源及樣機支持,同時華為與教育部簽署3年協議投入10億人民幣,共同推進人才的培養。
  • 初創企業及開發人員扶持:面向初創企業及個體開發人員,以雲資源及線下活動的方式發放1億人民幣的補助,每家初創公司最高可獲得75萬人民幣的雲券。
  • 合作伙伴發展扶持:面向合作伙伴,提供6億人民幣的扶持總額,其中3億人民幣一次性研發費用補貼,3億人民幣的雲資源。

鯤鵬計算產業生態取得重大進展

華為堅持以“硬件開放,軟件開源,使能合作伙伴”策略推動鯤鵬計算產業發展,在產業夥伴的共同努力下取得重大進展。

  • 硬件開放:華為聚焦做好處理器、板卡和主板等,使能合作伙伴優先發展自有品牌的計算產品整機。目前全球已經有11家整機廠商基於鯤鵬主板推出自有品牌的服務器及PC產品。
  • 軟件開源:2019年12月31日,openEuler社區正式上線。今天,openEuler 20.03 LTS版本也正式上線,麒麟軟件、普華基礎軟件、統信軟件、中科院軟件所宣佈發佈基於openEuler的商用版本操作系統。
  • 使能合作伙伴:截至目前,華為與產業夥伴聯合成立了15個鯤鵬生態創新中心,與600多家的ISV夥伴推出了超過1500個通過鯤鵬技術認證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廣泛應用於金融、政府與公共事業、運營商、能源等行業。

華為開發者大會2020(Cloud)於2020年3月27日-28日通過華為雲網上直播,這是華為面向ICT(信息與通信)領域全球開發者的年度頂級旗艦活動。大會旨在搭建一個全球性的交流和實踐平臺,開放華為30年積累的ICT技術和能力,以“鯤鵬+昇騰”硬核雙引擎,為開發者提供澎湃動力,改變世界,變不可能為可能。


華為發佈計算視覺計劃,

持續挑戰視覺模型等三大問題


[中國,深圳,2020年3月28日]在華為開發者大會2020(Cloud)第二天,華為全面分享在計算視覺領域的基礎研究成果,全球開發者可通過公開發表的論文及開源代碼,進一步開展AI的研究、開發和部署。同時,華為發佈計算視覺研究計劃(以下簡稱視覺計劃),並邀請全球AI專家參與研究。基於華為昇騰AI處理器的Atlas人工智能計算平臺將為該計劃提供強大算力支撐,研究成果將在華為全場景AI計算框架MindSpore實現並開源給業界,讓全球AI開發者以此為基礎持續創新、不斷突破邊界、共同打造無所不及的智能。

開放華為計算視覺基礎研究成果

投資基礎研究是華為AI戰略的重要部分,華為致力於在計算視覺、自然語言處理、決策推理等領域構築數據高效、能耗高效、安全可信、自動自治的機器學習基礎能力。

面向全球開發者,華為諾亞方舟實驗室計算視覺首席科學家、IEEE Fellow田奇教授分享了計算視覺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華為在計算視覺領域圍繞數據、知識和模型三大方向,大力投入基礎研究,過去兩年已在AI頂會CVPR、ICCV、NeurIPS、ICLR等發表80餘篇論文,並取得多項業界領先的成果,這些研究成果已通過學術論文和算法代碼開源等形式公開給業界,我們歡迎全球AI開發者基於華為已有的研究成果,進一步開展AI的研究、開發和部署”。

發佈華為計算視覺研究計劃、助力每一位AI開發者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華為計算視覺研究計劃

在當前研究基礎上,田奇教授發佈了華為計算視覺計劃,“華為將繼續加大投入計算視覺的基礎研究,不斷挑戰計算視覺領域三大問題,包括如何從海量數據中高效挖掘有用的信息、設計高效的萬物識別視覺模型,以及表達並存儲知識以邁向通用智能“。華為視覺計劃圍繞三大方向,共有六大子計劃,包括:

數據冰山計劃:以極少量標註數據撬動海量無標註數據,支撐小樣本場景下模型訓練

數據魔方計劃:利用多種模態相互輔助、增強模型在實際場景的學習能力

模型摸高計劃:構建雲側大模型,刷新各類視覺任務性能上限

模型瘦身計劃:打造端側高效的計算模型,助力各種芯片完成複雜推理

萬物預視計劃:設計視覺預訓練任務,打造視覺通用模型

虛實合一計劃:在虛擬與現實的結合中,將計算視覺引向真正的人工智能

同時,田奇教授表示,“我們歡迎全球AI研究者加入華為視覺計劃,共同創新、探索未來。華為Atlas人工智能計算平臺的超強算力將全面加速視覺計劃開展,研究成果將在華為全場景AI計算框架MindSpore上充分實現並開源給業界,助力每一位AI開發者“。

華為在2018年華為全聯接大會上首次發佈AI戰略,重點投資AI基礎研究,並協同全球科研機構和開發者共同構建AI生態。本次開發者大會上,華為系統展示計算視覺領域基礎研究成果併發布視覺計劃,以AI基礎研究和開放創新全面支持全球開發者探索未來,不斷突破邊界,共同打造無所不及的智能。


華為全場景AI計算框架MindSpore正式開源,

賦能開發者昇騰萬里


[中國,深圳,2020年3月28日]在華為開發者大會2020(Cloud)第二天,華為宣佈全場景AI計算框架MindSpore在碼雲正式開源,企業級AI應用開發者套件ModelArts Pro在華為雲上線,同時展示了各行業合作伙伴基於華為人工智能計算平臺Atlas的雲邊端全場景開發實踐。至此,華為在2018年全聯接大會上發佈的全棧全場景AI解決方案,已面向開發者全面落地。

全場景AI計算框架MindSpore正式開源

華為MindSpore首席科學家、IEEE Fellow陳雷教授宣佈華為全場景AI計算框架MindSpore在碼雲正式開源,並將致力於構築面向全球的開源社區,持續推動AI軟硬件應用開源生態繁榮發展。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華為全場景AI計算框架MindSpore正式開源

MindSpore著重提升易用性並降低AI開發者的開發門檻,陳雷教授表示,“MindSpore原生適應每個場景包括端、邊緣和雲,並能夠在按需協同的基礎上,通過實現AI算法即代碼,使開發態變得更加友好,顯著減少模型開發時間,降低模型開發門檻。通過MindSpore自身的技術創新及MindSpore與華為昇騰AI處理器的協同優化,實現了運行態的高效,大大提高了計算性能;MindSpore也支持GPU、CPU等其它處理器”。

發佈業界首款企業級AI應用開發專業套件ModelArts Pro

針對行業AI應用開發者,華為雲通用AI服務總經理袁晶發佈了業界首款企業級AI應用開發專業套件ModelArts Pro。華為雲ModelArts Pro定位為企業AI生產力工具,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行業AI落地方式,將算法專家的積累和行業專家的知識沉澱在相應的套件和行業工作流(workflow)中,真正實現賦能行業AI應用開發者,全面提升行業AI開發效率和落地效果。ModelArts Pro以”授人以漁”的方式助力企業構建AI能力,賦能不同行業的應用開發者,讓AI變得觸手可及。

全面展示合作伙伴基於華為Atlas人工智能計算平臺的全場景開發實踐

華為Atlas領域數據中心業務總經理張迪煊面向全球AI開發者,分享了各行業合作伙伴基於華為Atlas人工智能計算平臺的端邊雲全場景開發實踐,並深度解析了打造高密雲側AI推理方案的性能優化過程、雲邊協同支持高效邊緣推理以及極致低功耗端側推理的開發經驗。華為已與數十傢伙伴合作,推動基於華為昇騰AI處理器的Atlas系列模塊、板卡、小站、服務器在智慧交通、智慧電力、智慧金融、智慧城市、智能製造等數十個行業落地。同時為了進一步豐富華為AI生態、支撐開發者自定義算子,張迪煊

在大會現場啟動了高效算子開發工具TBE的正式公測,並計劃激勵100家以上貢獻算子的高校和合作夥伴、充分釋放昇騰AI處理器的算力潛能。南開大學李濤教授現場演示了基於Atlas 200 DK的視網膜篩查病變檢測的AI應用。依瞳科技李勁博士分享了基於華為Atlas的開發實踐,並推出了業內首個支持華為昇騰910處理器的人工智能開源開放異構平臺。

在2018年華為全聯接大會上,華為首次發佈了全棧全場景AI解決方案,包括芯片、芯片使能、訓練和推理框架和應用使能全堆棧方案,可在公有云、私有云、各種邊緣計算、物聯網行業終端以及消費類終端等全場景部署。本次開發者大會上,華為系統展示了該解決方案的最新進展,尤其是面向開發者的具體落地成果,全面支持全球開發者更好地開發AI應用,讓AI真正解決各行各業的實際問題,為企業和社會帶來價值,也讓全球AI產業和生態更加繁榮。(內容來源:華為)


厲害了!華為要重塑互聯網,

讓世界徹底擺脫美國控制


【導讀】新的架構將使尖端技術成為可能,但西方國家擔心互聯網服務被更多控制。華為表示,新技術的部分內容已經在建設中,這些元素已經準備好進行測試。


《演示文稿》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近日,金融時報報道,中國向聯合國提議對互聯網的運作方式進行徹底改變,該提議聲稱能夠實現全息圖和自動駕駛汽車等尖端技術,但批評人士稱,這也將把威權主義納入支撐互聯網的架構。華為與國有企業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以及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MT)在聯合國國際電信聯盟(ITU)共同提出了核心網絡技術的新標準,稱為“新IP”。


華為表示,在多個國家和公司的幫助下,新網絡架構的部分技術已經在建設中,但不願透露參與國家和公司的名字。該公司還表示,這些元素將在2021年初測試完畢。在一份由英國《金融時報》獲得的演示文稿和一份官方標準提案中華為將支撐全球網絡的現有互聯網基礎設施——即眾所周知的TCP/IP——描述為“不穩定”和“遠遠不足”,無法滿足2030年前數字世界的要求,包括自動駕駛汽車、無處不在的物聯網和“全息傳感傳送”。


相反,中國的提議建議國際電聯採取“著眼長遠”,並“為未來網絡承擔自上而下的設計責任”。


《標準提案》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華為表示,新IP的開發純粹是為了滿足快速發展的數字世界的技術要求,它沒有在其設計中加入任何類型的控制。該公司表示,它正在領導國際電聯的一個小組,專注於未來的網絡技術。“新IP的研究和創新向全世界的科學家和工程師開放,讓他們參與進來並做出貢獻,”名發言人補充道。


國際電聯目前由中國電信工程師趙厚麟領導,他於2014年被中國提名。但網絡安全公司牛津信息實驗室( Oxford Information labs)即將為北約撰寫的一篇論文警告稱,新IP將實現“網絡基礎上的精細控制”,而中國的方法“將導致對互聯網甚至潛在用戶的更集中、自上而下的控制,這將對安全和人權產生影響”。


據專家稱,由近200個成員國組成的國際電聯批准的標準通常被非洲、中東和亞洲的發展中國家採用,中國政府已同意根據其“一帶一路倡議”提供基礎設施和監控技術。華為和其他合作開發商正計劃在11月份於印度舉行的國際電信聯盟(ITU)大型電信會議上推進新IP的標準化。


新IP有何不同?


互聯網的結構是在半個世紀前設計的,運行起來像一個郵政系統。為了解決向世界各地發送信息的問題,工程師們將信息分解成小數據包,這些小數據包可以在計算機間傳遞,直到到達目的地。


每個數據包都標有它想要到達的計算機的地址(或IP),當它接收到這些數據包時,會按照正確的順序將它們重新組合起來。


這一過程——以光速進行——被稱為“傳輸控制協議”或“TCP”。再加上識別個人電腦的系統,你得到的是TCP/IP。


約翰·諾頓在《未來簡史:互聯網的起源》一書中寫道:“你可以說,對於有線世界來說,TCP/IP就像生物世界中的DNA一樣。”


根據一份與英國《金融時報》共享的文件,華為稱新的IP是一個“更動態的IP尋址系統”。他們的工程師描述了互聯網是如何越來越多地分成幾個獨立的網絡,如私人通信網絡和衛星傳輸的網絡。“這些網絡之間的互連是一個挑戰,因為它們的尋址機制不兼容,”該論文還補充說,新興技術需要更有效的尋址系統。


新的IP將提供這一點,允許同一網絡中的設備直接相互通信,而不必通過互聯網發送信息。


對新IP的擔憂源於政府或運營商對IP地址的控制程度。批評者稱,新協議將要求網絡具有“跟蹤功能”,負責認證和授權添加到網絡中的新地址、另一端的人以及通過網絡發送的信息包。


據一位在場的消息人土稱,華為在向國際電聯(ITU)的陳述中還明確表示,新的IP將會有一種被稱為“關閉命令”的東西,即網絡中的一箇中心點可以有效地切斷與特定地址的通信。他將這一特性描述為對當前網絡模式的“根本背離”,當前網絡模式扮演著“不可知的郵遞員,只是簡單地移動箱子”。


該提議引起了包括英國、瑞典和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的擔憂。這些國家認為,該系統將分化全球互聯網,並讓國有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對公民的互聯網使用進行精細控制。據國際電聯的西方代表稱,它已經獲得了俄羅斯的支持,可能還有沙特阿拉伯。


“在表面之下,關於互聯網將會是什麼樣子,有一場巨大的鬥爭正在進行,”一位要求匿名的英國駐國際電聯代表說。“您有兩種相互競爭的願景:一種非常自由,開放且……政府放手;還有一個受到政府更多的控制和管制。”


互聯網技術發源於美國,支撐互聯網運轉的根服務器共有13個,一個主根服務器設在美國,12個副根服務器中有9個也設在美國。美國控制了全球的域名和IP地址,利用其壟斷資源的優勢,擁有50%的IP地址。


中國佔全球20%的互聯網用戶,但只擁有5%的IP地址。在美國一個人可以分配6個IP地址,中國卻是26人共享一個IP。


華為新網絡架構的IP技術讓中國看到了重新定義網絡的新希望,但可以想見,將會面臨重重阻力,如果能借此機會全面完成向下一代互聯網的升級,將徹底終結美國主導互聯網霸權30年的歷史。(來源:藍血研究,作者:冰川松鼠)


柔宇發佈第三代蟬翼全柔性屏

攜手中興打造5G時代摺疊屏手機新體驗


2020年3月25日,柔宇科技舉行了“2020年柔宇技術大會暨戰略合作伙伴簽約儀式”。此次大會以“柔性視界 摺疊未來”為主題,以在線發佈的形式面向全球媒體、合作伙伴及廣大用戶開放。

大會現場,柔宇科技董事長兼CEO劉自鴻博士展示了全新升級的柔宇第三代蟬翼®全柔性屏,並重磅宣佈與全球領先的綜合通信解決方案和智能終端提供商中興通訊達成戰略合作,向中興提供業界領先的柔性顯示技術解決方案,雙方將攜手推動5G時代全柔性屏在智能終端等領域的快速普及和應用。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全球全柔性屏領域開創者

作為全球第一個推出0.01毫米最薄彩色全柔性顯示屏的科技企業,柔宇科技以獨特的屏幕和傳感技術路線切入市場,被視為全球OLED柔性屏領域的開創者。回顧中國面板產業櫛風沐雨的40年發展歷程,從CRT顯像管、LCD液晶顯示屏,到OLED固定曲面屏(被外界也混淆為"柔性屏"),再到當下大熱的可摺疊OLED全柔性屏,中國面板廠商通過技術攻關、自主創新,完成了從技術追趕到與國外面板龍頭企業並駕齊驅的迭代升級。而柔宇更是憑藉原創的OLED全柔性屏技術,以及自主建立全球首條全柔性顯示屏大規模量產線、發佈全球首款摺疊屏手機FlexPai®等多個里程碑,正不斷助力中國在全球柔性OLED領域實現超越和引領。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萬物互聯時代到來

當前,伴隨AI、5G、HMI技術驅動的IoT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在“中國製造2025”戰略指導下,“一芯一屏”產業正迎來快速發展期。劉自鴻博士在大會上表示,全柔性顯示技術打破了傳統屏幕固定形態的束縛,實現了在用戶手中可靠地自由摺疊、捲曲,創造了全新的人與物的交互體驗,被視為智慧物聯場景下最佳的人機交互方案。在智慧物聯生態繁榮生長的當下,全柔性顯示技術將催生全新產品,開啟全新場景,給人們生活帶來全新變革。柔宇將不斷進化自主創新的全柔性顯示技術,深化"柔性+"戰略,不斷投入技術研發,致力於為各行各業企業客戶提供最佳的柔性解決方案,為廣大用戶打造更多優質體驗的消費產品。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踐行自主創新國家戰略 開闢獨立技術體系

早在2012年,全柔性顯示技術還是一片沒有航海圖的未知海域,技術可行性存在諸多質疑,商業價值尚不明晰。雖然在國際上沒有任何經驗可循,柔宇憑藉對顯示技術的深度鑽研、市場機會的前瞻性以及果決的行動力,率先成功研發了用於全柔性屏量產的超低溫非硅製程集成技術(ULT-NSSP™)[注1]體系,在業界首次實現了全柔性屏的大規模量產和摺疊屏手機的上市,開啟了全柔性顯示產業和下一代智能手機的新篇章。通過開發不同於傳統面板廠商的新型材料體系和超低溫製程工藝,設計高可靠性的柔性微納米器件結構、集成電路和模組製程,定製關鍵生產設備和驅動芯片,柔宇在全柔性顯示領域成功開創了嶄新的技術路線。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不同於用傳統“剛性”或者固定曲面柔性屏的多晶硅(LTPS)[注2]技術來生產製造全柔性屏,柔宇開創的超低溫非硅製程集成技術(ULT-NSSP™)由於採用不同材料體系和不同製程工藝,整體生產流程大為簡化,設備投資成本大幅降低,良率顯著提高,產品彎折可靠性極強。同時,更低溫的工藝環境讓材料選擇更加廣泛、可控性高、技術發展潛力大。除此之外,柔宇還針對自身屏幕技術特點,自主研發了顯示電路及顯示驅動系統。在這條道路上,柔宇已經掌握了一整套不同於傳統工藝的獨立全柔性顯示技術體系。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第三代蟬翼®全柔性屏震撼發佈

柔宇的創新之路仍在繼續,此次公佈的第三代蟬翼®全柔性屏依舊秉承業界最薄厚度,並針對目前全柔性屏應用中的摺痕、滑移、彎折後顯示失效等主要痛點,第三代蟬翼®全柔性屏在可靠性、顯示性能等方面進行了全面技術升級,多項核心指標達到業界最佳水平。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圖:摺痕優化,左其他摺疊屏,右第三代蟬翼®全柔性屏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圖:膜層分離優化,左優化前,右優化後

在可靠性方面,憑藉自主研發的柔宇智能力學仿真模型,可以快速計算測定不同柔性材料、堆疊結構、貼合工藝對全柔性屏性能的影響,還可根據客戶需求反向測定符合要求的柔性材料和堆疊結構組合,實現高度定製化生產。在此基礎上,柔宇從器件材料、柔性面板和終端整機三個維度,對第三代蟬翼®全柔性屏進行海量立體多維測試,不僅對近百種膜層材料和完整的顯示模組獨立進行20萬次以上的彎折可靠性實驗,還分別對鉸鏈和摺疊整機進行極其嚴苛的可靠性測試,尋找到了全面提升柔性屏可靠性的最佳解決方案,大大改善了摺疊屏手機和其他全柔性屏產品的使用體驗。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圖:各層模組材料經過20萬次以上彎折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圖:顯示模組經過20萬次以上彎折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圖:整機彎折測試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圖:左起扭曲測試、刮擦測試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圖:左起拉伸測試、摔落測試

在顯示性能方面,針對全柔性屏全新的顯示形態,柔宇自主定義了新一代智能顯示驅動芯片和電路設計,與第二代蟬翼®全柔性屏相比較,第三代蟬翼®全柔性屏的亮度提高50%,此外,在其他光學參數,包括對比度、色域、響應速度等,都達到了業內領先的色彩顯示效果。對比市面上傳統OLED屏,第三代蟬翼®全柔性屏在30°視角下色偏JNCD(Just Noticeable Color Difference)降低至0.6,亮度衰減優越1.5倍,均達到業內領先水平,無論在任何角度、形態下,都能擁有驚豔的畫面表現。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全柔性屏不僅承載著用戶對色彩的更高追求,還將賦予智能交互端口更多可能,柔宇也展示了第三代蟬翼®全柔性屏在形態變化上的廣闊空間。同時,第三代蟬翼®全柔性屏能夠承受20萬次以上彎折,彎折半徑最小可達1mm,整機平整度進一步提高至行業最佳水平。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柔宇此前第二代蟬翼®全柔性屏已於2018年開始量產出貨,並應用於全球超500家企業客戶的解決方案中,同時應用於旗下2019年第一季度已量產出貨的全球首款摺疊屏手機柔派中。目前第三代蟬翼®全柔性屏已經進入量產階段。

“柔性+”戰略版圖再擴充,柔宇攜手中興探索5G時代全柔性屏智能終端新體驗

憑藉完全獨立自主原創的技術體系,柔宇跨越“平面——固定曲面——全柔性”的技術階梯,在柔性顯示領域佔得先機,其日益提高的性能、良率、可靠性和量產能力,也正贏得越來越多合作伙伴和客戶的認可。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在此次會議上,柔宇宣佈與全球領先的綜合通信解決方案提供商中興通訊達成全面戰略合作,充分整合柔宇自主產權的全柔性顯示屏、全柔性傳感器及配套解決方案和中興的5G技術領先優勢、智能終端產品開發技術。未來,雙方將共同探索柔性摺疊屏手機這一智能手機新品類,通過技術創新,推動柔性摺疊屏手機的進一步普及。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中興通訊是全球領先的端到端5G移動通信解決方案提供商。作為5G先鋒,中興擁有的5G SEP(標準必要專利)穩居全球前三。2018年,中興推出國內首款摺疊雙屏手機中興天機Axon M,開創了雙屏摺疊手機這一智能手機新品類。2019年,中興率先推出國內首款正式公開發售的5G手機中興天機Axon 10 Pro 5G版,併成為北歐和中東的首款商用5G手機。面向5G時代,中興致力於打造系列化多形態5G終端產品隊列,滿足運營商、企業用戶和消費者對5G應用場景的多樣化需求,以完整的5G產品隊列賦能千行百業,展現端到端領先實力。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劉自鴻博士表示,中興通訊是全球領先的綜合通信解決方案和智能終端提供商,擁有全球領先的通訊技術及相關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製造及市場開拓能力。柔宇與中興將發揮各自優勢,不斷在柔性屏智能終端應用領域探索前行,為市場帶來形態更加豐富、體驗更加優越的創新智能終端。

中興通訊高級副總裁、終端事業部總裁徐鋒介紹,作為國內首家推出摺疊手機的廠商,中興基於對未來5G視頻應用發展趨勢和用戶需求的洞察,和柔宇達成全面戰略合作,共同探索柔性顯示技術在終端領域的創新應用,為用戶帶來全新升級的產品體驗。中興終端致力於成為人們美好生活和科技社會無微不至的夥伴,最終實現“有連接的地方就有中興終端”。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隨著柔宇與中興通訊戰略合作的開啟,柔宇 “柔性+”戰略版圖得以再次擴充。據悉,除了智能移動設備外,柔宇已積極致力於將柔性顯示技術應用在智能交通、文娛傳媒、智能家居、運動時尚、辦公教育等多個行業,為用戶帶來革新的人機交互產品體驗。目前柔宇已經與全球500餘家企業客戶共同合作,包括國際知名品牌如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空中客車Airbus、中國移動、李寧、廣汽、豐田、Cleer、PSA、羅格朗Legrand、瀘州老窖、深圳機場等,陸續推出了眾多創新產品應用,展示了全柔性顯示技術帶來的更多可能。

新一代摺疊屏手機FlexPai®2驚喜亮相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會最後,柔宇還為觀眾準備了一個驚喜彩蛋。劉自鴻博士手持搭載第三代蟬翼®全柔性屏的新一代摺疊手機FlexPai®2出現在鏡頭前,實機展示了FlexPai® 2的外觀和功能。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直播中能夠清晰的看到展開後的FlexPai® 2擁有約8英寸4:3超大全柔性屏,而摺疊後也比一代產品更加纖薄美觀。此外, FlexPai®2採用創新全閉合線性轉軸(Super Seamless & Stepless Hinge,簡稱3S™轉軸)[注3]設計,不僅更精緻、更耐磨、抗衝擊性更強,而且支持0-180°任意角度彎折駐停,可以隨心調整摺疊角度,屏幕摺疊後,轉軸實現完全無縫貼合。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在性能方面, FlexPai® 2也擁有旗艦配置,搭載高通驍龍865旗艦平臺,支持5G雙模和9個頻段,實現全球多區域的覆蓋包括中國、北美、歐洲、東南亞等,並配備最新一代LPDDR5低功耗內存和UFS 3.0高性能閃存。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新一代全柔性屏、新增的重量級戰略合作伙伴、新一代摺疊屏手機,柔宇科技在自主研發的技術路線上,正不斷豎起新的里程碑。隨著柔性顯示技術的不斷髮展和“柔性+”平臺的擴展,柔宇科技將進入發展快車道,在產業鏈和消費市場中展現全柔性屏的更多價值,讓更多大眾感受柔性顯示帶來的全新體驗,並助力中國和世界全柔性OLED產業的快速發展。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注1:超低溫非硅製程集成技術(ULT-NSSP)全稱“Ultra Low Temperature Non-Silicon Semiconductor Process”,是柔宇主導開發的基於非硅材料的一種全柔性屏新技術,是針對全柔性顯示技術產業進行的創新突破,它可以使用精簡的工藝製程和極低的溫度,做到全柔性屏優越的彎折可靠性、高良率和低成本投入,是國際業界第一個成功實現了全柔性屏大規模量產出貨的技術。

注2:低溫多晶硅(LTPS)全稱“Low Temperature Polycrystalline Silicon”,是多晶硅技術的一個分支,它被廣泛應用於傳統的LCD液晶顯示屏和固定曲面AMOLED屏產業中,其工藝基於硅材料較為複雜,工藝溫度在450度以上,單條產線設備投資成本通常高達數百億。

注3:全閉合線性轉軸(Super Seamless & Stepless Hinge,簡稱3S™轉軸)是為配備全柔性屏應用而研發的柔性轉軸,採用柔宇科技獨有的無級懸停和展平自鎖及摺疊後無縫閉合的專利技術,具有輕、薄、平整、無縫閉合、任意角度懸停等多項優勢。


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出爐!

深圳高校和企業摘下多個大獎!


3月25日,全省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召開,大會頒發了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大會頒發了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2項,二等獎12項;技術發明獎一等獎9項,二等獎5項;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項,一等獎29項,二等獎105項。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一批來自深圳的科技創新身影在獲獎名單中尤為亮眼。特別是在三大類目裡含金量最高的特等獎、一等獎當中,都能看到來自深圳高校或企業的團隊。據統計,深圳斬獲獎項佔全省的22.9%,彰顯了深圳科技創新的深厚實力和強勁發展態勢。


自然科學獎類目中,來自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的團隊憑藉“高安全性二次電池關鍵材料研究”項目,摘得一等獎。


技術發明獎類目中,來自深圳大學的多位學者參與的“重大基礎設施結構形變精密三維測量技術與裝備”項目,摘得一等獎。還有參與“視頻的深度表徵與識別技術及應用”的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深圳市商湯科技有限公司獲得一等獎。據悉,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喬宇團隊牽頭完成的“視頻的深度表徵與識別技術及應用”項目,在短視頻運動語義抽取、視頻長時序列建模、內容識別理解等方面發明創新技術,賦予AI既能“看得懂”,又能“認得準”,同時還能“算得快”的能力,實現對複雜、海量視頻的高精度識別及快速處理。

該項目成果在智慧城市、智能終端等領域形成了規模化產業應用,在全國以及新加坡、中東等海外市場落地。

科技進步獎類目中,來自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的團隊憑藉“三維環境智能感知系統研發及應用”項目,摘得了特等獎。來自深圳奧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三利譜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團隊,憑藉各自項目摘得一等獎。


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DJI 大疆創新獲科技進步特等獎


DJI 大疆創新憑藉“三維環境智能感知系統研發及應用”項目,獲得科技進步特等獎殊榮。這個備受關注的獎項,在過去幾屆分別由華為、騰訊與港珠澳大橋項目獲得。

01 大疆獲獎技術 “眼觀多路”保障安全


安全可靠、靈活高效、容易操作是衡量無人機產品性能的重要因素,而靈敏、精準、全方位的環境感知,則是提高安全的前提。

大疆此次獲獎的“三維環境智能感知系統研發及應用”技術,攻克了無人系統自主導航過程中的跟蹤、定位與避障難題,降低了無人機的操作難度,保證了飛行安全。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這項技術的核心,包括多視覺傳感器信息融合的三維圖像獲取、精準視覺測距、障礙物的檢測與躲避、場景語義分割、三維環境視覺建圖、路徑規劃與自主導航等技術創新。

通過傳感器、相機、衛星定位系統等協同工作,能夠提供實時圖像和定位等信息,構建無人機周圍的三維地圖。這意味著它可以“看見”多個方向,不用人為操作就能自主躲避建築、樹木等障礙物,還可以規避飛行前方的障礙,提前防止碰撞的發生。

一直以來,大疆在穩定系統、飛控設計、智能電池、自動返航、電子圍欄等系統上不斷深化技術,幫助每位渴望體驗飛行樂趣的創作者降低操作門檻。而在智能感知領域的關鍵突破,進一步完善了大疆的飛行安全體系。

02全球應用 賦能多地硬核抗疫


目 前,大疆創新旗下的主力無人機產品均能實現三維環境智能感知。隨著大疆產品在各地的廣泛使用,這項技術成果也被普及至北美、南美、歐洲、日本、東南亞等 地。場景語義分割技術,提升了無人機在極限工作條件下的可靠性,極大地拓展了無人機的作業場景,實現了無人機邊緣計算的突破;靈活高效的神經網絡推理框 架,完成了智能無人系統邊緣計算的AI部署。

技術算法的提升,在航拍、巡檢、噴藥,乃至電力、測繪、建築、消防、公共安全和環境保護等專業應用場景中,讓不同崗位的技術人員都能享受高科技帶來的安全和便捷。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面對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國使用無人機進行科技抗疫的經驗在世界各地也得到推廣。意大利、法國、西班牙、美國等地,開始使用大疆無人機巡邏街道、公園等公共場所,協助執法人員喊話宣導、科普防疫知識、疏散聚集人群。

無人機抗疫方案創新可行,不僅大幅提升了巡查效率,同時有效避免了防疫工作者與居民交叉感染的風險。

03 深耕多年 以創新實力霸榜


大疆一直堅持創新和實幹,在人工智能和機器視覺領域深耕多年,此次獲獎的智能感知系統已獲得 36 件發明專利授權,形成了核心專利技術壁壘。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近年來,大疆的工程師們不斷突破技術難題,憑各類科研成果和應用實力霸榜。

Fast Company 曾將大疆創新評為消費電子行業全球十大最具創新力企業之一,居谷歌、特斯拉之後,位列第三。2019 年,大疆創新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入選中國人工智能 50 強榜單,成為首批四家廣東省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之一。同年,大疆榮獲 2019 IEEE 機器人與自動化大獎,這也是中國企業在國際機器人學術頂級榮譽上的全新突破。(內容來源:DJI大疆創新 )


奧比中光獲

廣東省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奧比中光申報項目“3D視覺芯片及全平臺兼容的高分辨率光學測量系統”,獲得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3D視覺芯片及全平臺兼容的高分辨率光學測量系統”涉及光學、視覺、算法軟件、硬件、互聯網等多個領域。此次獲頒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是對奧比中光3D感知核心技術在自主研發和產業應用上取得的國際領先地位的充分肯定。該獲獎技術打破了歐美在商業化3D傳感技術上的壟斷,填補了國內3D傳感器產業的空白,對於促進我國自主核心算法芯片國產化具有重要意義。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 奧比中光3D視覺傳感器系統架構圖


項目研發期間,奧比中光完成多項重大技術突破。奧比中光自主研製出了基於SoC結構內置3D視覺芯片的高分辨率傳感系統,該技術利用前沿的單晶片系統(SoC)技術,將硬件的控制器、微處理器、圖像信號處理模塊以及外部設備接口都集成在同一個芯片中,真正做到3D視覺專用SoC芯片通用化。另外,奧比中光自主研發出一種能夠實現高精度、高穩定性深度圖像視頻輸出的算法,該算法攻克結構光散斑算法設計難題,研究高分辨率、低功耗、高精度深度計算方法和三維成像算法,並將該算法固化到芯片內部,有效提升運算速度,降低功耗。除此之外,奧比中光還開發出一套3D傳感系統SDK和中間件,通過自主研發3D傳感器SDK算法和中間件算法,使得中遠距離的RGB-D深度圖像精度大幅度提高,從而有助於實現移動終端更精確的3D環境感知功能。

深圳宣佈3個大動作!終結者、重塑者、開創者都來了

△ 奧比中光微型化嵌入式3D測量模組


奧比中光自主研發的AI 3D視覺技術,讓智能終端能夠像人一樣真正感知外界,實時獲取高精度三維信息,是萬物互聯時代AI產業的關鍵性技術。成立7年時間,奧比中光掌握了3D感知全領域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目前,該領域全球專利申請量近700件,和微軟、英特爾共列行業全球前三。(內容來源:奧比中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