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阅读,每天读完一本书?

什么是快速阅读呢?

速度,有快慢之分,何为快?何为慢呢?这总是有一个标准的,即参考物。而读书快与慢的参考物,就是每个人独一无二的人。

物理学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它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因此,阅读速度的衡量,指的就是每小时阅读多少页或每天阅读多少本书。而所谓的“快”速阅读,就是比一般人要快,甚至远远超于常人。而《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将读书分为了三个阶段:100天读33本书(兴趣培养阶段)、1年读100本专业书(专业能力培养阶段)和1年读365本各类书籍(思维拓展阶段)。书中提到的三个阶段,阅读的速度都不是常人所具备的,因此被我们称得上是“快”速阅读了。

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如何“快”速阅读,每天读完一本书?


事实上,很多人可能只注意到了“每天读1本书,或1年读365本”的场景。然而,却没有留意到主人公每天花在阅读上的时间——早上提前一个小时起床,晚上阅读一个小时,上下班空余时间安排一个小时,即每天至少花费3个小时读书。甚至,书中还提到过这么关于主人公的一句话“但是无论如何,一天也读不了1本书。为了增加读书量,我真正开始用功了。早上一起床就读,在外面一有空就读,在人多的咖啡馆也读,睡前也读,边吃饭边读,简直到了按秒计算的程度”。不难发现,作者想要读完一本书,花费的时间可能远远不止三个小时,可能除了睡觉时间和上班时间,其余时间都花在读书上,才有可能完成每天读完一本书的目的。可以拿自己对比一下,有没有将绝大部分时间花在阅读上,就知道自己是不是在进行快速阅读了。1天“快”速阅读完一本书,你看能不能实现?自己仔细思考一下就明白了。从读书的三个阶段不难看出,作者前面两个阶段都是三天读完一本书,最后一个阶段才是一天读完一本书,而且是每天都用远超3个小时的全部闲暇时间去阅读才能完成的。

在兴趣培养和选书的阶段,主人公的读书导师说到过这么一句“畅销类的、专业技术类的、虚构的、纪实类的、烹饪类的,哪种类型的都可以。要选择自己喜欢又有趣味的,不要选那些生涩难懂、华而不实的书”。从这句话不难看出,书籍的选择也会影响阅读速度的。对于完全陌生的领域或文字,阅读速度根本快不起来。就好比我们学外语(英语等)一样,从零开始,一蹴而就根本就是做梦。

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如何“快”速阅读,每天读完一本书?


对快速阅读的误解

很多人都以为快速阅读,就是一天读完一本书,而且过目不忘,甚至立马能熟用书本知识。事实上,过目不忘只有极其少数特殊的人才能做得到。而在科学上,记忆需要经过这么一个过程的:瞬时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另外,人的大脑记忆遵循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在书中作者也说过这么一句话“当然不能全都记得住。但是如果持续反复地接触各种各样的作者和书籍,你的想法就会慢慢改变。......只有不间断地坚持去做才能有效果。真正重要的不是了解书的内容而是去实践”。

为什么要进行快速阅读?

书中将读书分为了三种类型:享受趣味,获取新知和改变人生。而书中的主人公拼命读书,就是为了改变人生和现状——扛起妹妹上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负责家里的日常开销和还清之前的欠债。而他的导师也如此,曾对他说过这句话“拼命地读书,就是为了生存。生存在贫困区,欠债400万元”。

现在,可能也有很多人问读书还有没有用,30、40、50岁等读书还能改变人生吗?谁知道呢?世界本身充满不确定性,只能说读了还有改变的可能性,不读可能就没有改变的机会。再说了,你能保证能做到像书中的主人公那般拼命读书吗?

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如何“快”速阅读,每天读完一本书?


如何进行快速阅读?

这本书的作者说过:正确的读书方法,不是用“眼”而是用“心”去读,不是用“大脑”去认知,而是用“身体”去实践。因此,书中所提到的“100天读完33本书”、“1年读完100本专业书”等,只是表象,不是让你纯粹追求速度和匆匆一瞥,真正的目的是通过阅读完那么多书而从思想指导你去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改变人生。

为了达到实践的目的,需要做到坚持写读书日记、写想法和书评,还有就是将重要的书本内容抄写和录音,以便上下班有空的时候反复听。只有这样做,才能将“快”速阅读完的书内化,变成自己的知识。因此,我认为只追求速度的阅读是“假快速阅读”,而速度和实践相结合的阅读才是真的快速阅读。

还有就是有成果的验证,如书中主人公通过阅读,专业能力得到提到,职位也得到了升迁就是很好的证明,但这可能需要一个过程和时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