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談父親教育:有遠見的父母,多少都有點兒心狠!

近日,央視綜藝節目《主持人大賽》一直在播出,董卿作為點評嘉賓再次出現在大家的視野。對於選手們的表現,她的點評不僅是視覺和聽覺的享受,更加是智慧與經驗的充電。評論有力,角度精準,語言溫和,怪不得網友都說她的點評讓人有靜下心來傾聽的魔力。

然而不僅僅是《主持人大賽》,似乎每次有董卿的節目,大眾對她的評論總是充滿了讚賞和欽羨。


董卿談父親教育:有遠見的父母,多少都有點兒心狠!

令人不禁感到好奇,到底是什麼樣的家庭成就了這般優雅智慧的女子呢?

董卿曾在一次訪談中,透露了小時候父母對她的教育十分嚴苛。

從剛開始識字的時候,父親就督促她每天抄成語、古詩,再背下來檢查。

上了中學,父親每天會給她開書單,要求她必須讀完多少名著,並且要摘抄書中的精彩句子。

當年她的檯燈下每天貼10個紙條,是父親要來檢查的功課。


董卿談父親教育:有遠見的父母,多少都有點兒心狠!

董卿坦言,自己曾經無比討厭父親的嚴苛,但是如今卻無比地感謝父親:是父親讓她成為一個懂得閱讀的孩子。

堅持閱讀時挺需要毅力和自驅力的。

那進入社會以後,你會遇到很多很多的打擊,你都需要堅強去面對。

所以現在,我發現很多事情,我還挺能咬著牙去堅持下來。

正是父親的嚴格和對閱讀能力的重視及培養,成就了她在眾人眼中的學霸,和知性主持人的形象。

董卿談父親教育:有遠見的父母,多少都有點兒心狠!

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班,並連續8年被評為央視年度“十佳主持人”,是對她業務能力的讚揚,也是對她文學素養的首肯。

董卿談父親教育:有遠見的父母,多少都有點兒心狠!

成績代表一切嗎?

成績,對一個家庭到底意味著什麼,曾經有一部6分鐘的短片刷爆朋友圈。

短片講述了三個不同階層的家庭,卻同樣因為一張成績單爆發了一場家庭危機。

這些家長中,有縣城的餐館老闆,有大都市的白領精英,還有一心撲在孩子身上的全職媽媽。

但無一例外,他們把一切都給了孩子,為了供孩子讀書,起早貪黑,忙忙碌碌,想讓孩子將來有出息。

他們可以忍受難纏的顧客、挑剔的老闆、冷漠的丈夫,可卻被孩子的一張成績單徹底擊垮。

很多人不明白,父母為什麼對孩子的成績有這麼強烈的執念。

我想,不是為了面子,更不是為了養兒防老,而是擔心孩子因貪圖眼前的安逸,而在將來付出更大的代價。

董卿談父親教育:有遠見的父母,多少都有點兒心狠!

孩子,最怕你後悔

當初不曾拼盡全力

2008年,安徽男孩徐孟南在高考試卷上寫滿了自己的“獨立宣言”,也因為這張0分考卷,成了網絡紅人。

可是,10年後,這個0分考生卻又重新走進了考場,承認自己當初做錯了。

這十年裡,他輾轉四方,做過各種苦工,組裝廣告箱、造井蓋、包裝產品,吃盡了苦頭,每次換工作,都要格外留意學歷要求,為此,高中畢業的他,屢屢遭遇挫敗。

那時,他才發現,成績無用論都是騙人的。所以,他又重新開始學習,想要彌補過去的遺憾。

記者採訪他的時候,他說了一句話,“如果當時有人勸我,我一定不會這麼任性。”

成績雖然不是一切,卻能阻擋你得到很多東西。

這個世界很公平,你人生的每一步都是在為未來鋪路。

孩子,我為什麼苦口婆心地勸導你用功讀書?

不是想要利用成績去綁架你,而是為了你今後的生活能夠擁有更多的選擇。

世界上最大的遺憾,莫過於:我本可以。

世上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只有日積月累的堅持。十幾歲時所經歷的困難和練就的毅力,才有可能使你擁有今後的成就。

朗朗的父親郎國任在《我和朗朗30年》中講述了兒子練琴的艱辛。2歲開始學琴,每天練習至少8個小時。

可對此,郎朗卻很淡定:

“有些能力的確是天生的,但是天賦並不意味著你會通過更少的努力獲得更大的成就。人生是一步一步來的,走了這一步才有下一步。”

最怕你在最好的年紀選擇了安逸,可能要用後半生的歲月來彌補。

董卿談父親教育:有遠見的父母,多少都有點兒心狠!

孩子,鍥而不捨

才是你的底氣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成績代表什麼?

點贊最高的回答是:成績是你對一件事的努力程度。

1

著名作家劉墉有兩個孩子,都很爭氣。兒子劉軒是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女兒劉倚帆是哥倫比亞大學的高材生。

劉墉一直堅持嚴父教育,培養孩子鍥而不捨的精神。

他說:

“成功需要很多因素,有些因素你無法掌控。比如你不能改變你的出身,人們的智商也是有差異的。但這些都不是成功最重要的條件,在我看來,許多人不成功的原因歸根結底只有一個:還不夠努力。”

2

去年11月,世界十大奢侈舞會之一巴黎名媛舞會上,任正非的小女兒姚安娜首次亮相就刷爆朋友圈。

能參加這場全球只有20個名額的盛宴,讓無數人羨慕。

可是,卻沒有人知道,姚安娜有多努力。她從5歲開始練習鋼琴、書法、繪畫。

9歲時把興趣鎖定為芭蕾舞,11歲去上海開始專業學習。

後來,姚安娜進入哈佛大學,主修計算機和統計,學業負擔很重,每天只睡4個小時,但她一直堅持跳舞,才有今天舞會上的窈窕淑女。

她說,父親雖然很厲害,但她並沒有打算依賴父親,只想靠自己的努力,換取真正的獨立。

3

曾經,韓寒在高二退學,一石激起千層浪,給了那些成績平平的孩子莫大的勇氣,面對父母的教誨,挺直了脊樑:“不上學我也能有其他作為。”

可2018年1月,韓寒卻在微博坦言:

“退學是一件很失敗的事情,說明在一項挑戰裡不能勝任,只能退出,這不值得學習。”

值得學習的永遠是“學習”兩個字本身。

“學習”,不分地點環境,值得每一個人終身努力。


董卿談父親教育:有遠見的父母,多少都有點兒心狠!

有遠見的父母

多少有點心狠

人生的路,從不會一帆風順,所以,有遠見的父母才多少有些心狠。

曾經看過美國的一個廣告。

一個小男孩在房間裡偷看踢踏舞表演被爸爸發現。

第二天一大早,爸爸送給他一個盒子,小男孩興奮不已,以為是舞鞋,可沒想到,是一套跆拳道服。

隨之而來的是每天艱苦卓絕的訓練。

孩子不懂爸爸的用心,卻咬牙堅持,直到贏得跆拳道比賽那一天,爸爸又送給他一個盒子。

男孩打開一看,正是自己心心念唸的舞鞋。

很多人不理解這個爸爸的用心良苦,為什麼要逼孩子去學他不喜歡的跆拳道。

可爸爸的一句話揭開了真相:我尊重孩子的興趣,卻不想讓他覺得一切來得太容易。

股神巴菲特曾經對孩子說:吃苦,會讓人一生受益。

所以,他教育兒子從小自食其力,步行上學,沒有豪車接送,離開大學後也不給他零花錢,兒子創業,爸爸也不肯出錢。

股神的兒子悲慘到要去銀行借錢,一度成為坊間流傳的笑談。

但巴菲特的想法卻很有遠見:你能過上什麼樣的生活,要看你自己的本事。

有遠見的父母,多少都有點心狠,因為他們明白一個道理:

養育子女,從來不是讓孩子吃飽穿暖這麼簡單,孩子未來要走的路還很漫長,他們最需要的是努力向上的力量,在坦途中茁壯成長,在逆境時也不輕易放棄。

父母未必都望子成龍,但每個人都希望孩子有一天能變成一個成熟獨立的大人,能過上自己喜歡的生活。

可是真正的自由,都很貴。

作家桐華曾經說,人的一生就是不斷付出和收穫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裡會逐漸形成兩種人,一種人因為努力而成功,另一種因為懶散而失敗。

成績不是一切,但努力才有未來。

一個人努力不努力,過的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涵哥分享這篇文章,希望能對父母教育孩子有所幫助,涵哥每天都會為家長帶來專業的孩子成長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資訊可以關注涵哥的今日頭條!孩子教育問題私信涵哥必回!

<cod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