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舞起产业龙头 农业更有奔头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今年来,松桃苗族自治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决策部署,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助推脱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

精心布局大力调减低效农作物

“起垄、培土、开沟……”连日来,在松桃太平营街道调整的百香果基地里,数十名工人分布在田间地头,一派繁忙。该街道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龙林说:“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今年在上堡、坪干社区共种植百香果500亩,预计四月上旬种植完毕。”

松桃:舞起产业龙头 农业更有奔头

而在大坪场镇干串村500亩香柚产业园里,20多位村民有的忙着测量株距,有的忙着挖坑栽种,有的忙着施肥……大家各司其职,场面热闹而有序。据了解,今年,该镇新调整1000亩土地用于香柚栽种,为群众稳定增收铺好致富路。

3月13日,在盘石镇布妹村田间地头,同样一派火热,该村发展养蚕产业,调整的300亩桑蚕养殖项目为群众脱贫增收吃下了定必丸。

这是松桃精心布局,大力调减低效农作物,助推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今年来,松桃按照“能退尽退、应调尽调”原则,紧紧围绕500亩以上坝区和6度以下坡耕地种植区域,有序推进低效玉米调减。及时将5.513万亩低效玉米调减任务分解到乡镇,并落实县领导和乡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包乡、乡镇有关干部包村、驻村干部或村干部包片的县、乡、村三级包保责任制,压紧压实玉米调减责任。

截至目前,全县完成土地流转2.76万亩,落实经营主体380家,替代种植蔬菜、水果、中药材、油茶等经济作物1.2万亩,其中50亩以上低效玉米集中连片种植区域已完成替代作物种植0.21万亩,占目标任务的31.3%。

调优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挖沟、放苗、施肥、培土……”连日来,松桃冷水溪镇石门村830亩生态茶园基地里,100余名群众零散分布在各个山头,一派繁忙。今年,该镇大量调整土地,发展油茶、百香果、生态茶等主导产业,目前,该镇调整的830亩生态茶、5500亩油茶、200亩百香果产业正如火如荼种植中。

松桃:舞起产业龙头 农业更有奔头

“喂食、消毒、捡蛋、装箱……”走进迓驾镇青山村蛋鸡养殖场,数十名工人忙得不亦乐乎。2014年以来,青山村充分发挥地理环境优势,以“支部+合作社+市场+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以蛋鸡养殖为主的产业,先后建立蛋鸡养殖场4个,形成17万羽蛋鸡规模养殖小区,带动300多人务工,67户贫困户脱贫。村里蛋鸡产蛋率在90%以上,每天约产16万枚鸡蛋。鸡蛋主要销往秀山、花垣、吉首、铜仁等地,供不应求。还吸引了不少重庆、湖南的养殖大户,带动边界片区群众就业增收。

这是该县大力推进家禽、生猪为主的生态畜牧业,协同发展以百香果、茶叶、油茶、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今年,松桃将新增茶叶0.26万亩、水果0.22万亩、中药材0.55万亩,种植蔬菜4.25万亩,生产食用菌567万棒;出栏生猪15.2万头、家禽58.6万羽。

产销对接深化农村产业革命

脱贫增收,深化农村产业革命,产销对接是关键。该县以坝区百香果、猕猴桃、蔬菜等产业发展为重点,引导58家专业合社与龙头企业签订产销合同,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打通产销对接关键环节,有效降低产业发展风险。

松桃:舞起产业龙头 农业更有奔头

新引进广西东云、贵州泓黔等省内外优强企业和培育扶持德康牧业、铁骑力士、同仁望乡、苗王湖高科、梵净高科、梵锦茶业、健丰农业等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发展,积极推进“村社合一”实体化运行,全面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引导广西东云、明康果业等龙头企业制定百香果、猕猴桃等生产标准,申报“三品一标”产品认定,开展绿色品牌创建。同时,大力宣传和进一步打造“贵猪”“苗王湖牌”“跑山牛”“苗王顶芽”“苗寨圣果”“桃源香菇”等现有品牌形象,有效提升松桃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下一步,我们将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以国家绿色农业先行示范区为载体,聚焦低效作物调减和坝区产业发展,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助力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该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忠华说。(胡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