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河石林聽筏子客唱一段傳奇


在黃河石林聽筏子客唱一段傳奇

作為土生土長的甘肅人,從小在黃河邊長大,我們是黃河水養大的甘肅人。每次站在黃河邊,聞著黃河水的泥土味,總會覺得心曠神怡。心裡總有一個念頭:想要近距離接觸一次黃河。終於在景泰黃河石林實現了這個願望。

景泰黃河石林位於甘肅省白銀市東南部,景區以古石林群最具特色,古石林群面積可達十平方公里。在景區的入口處就可以體驗西北黃河岸人們最原始的運輸工具——羊皮筏子。早在千百年前,聰明勇敢的黃河兒女就鑽進充氣的牛羊皮胎裡浮泅過河,那時的羊皮筏子與我們今天見到的已經差不多了。

在黃河石林聽筏子客唱一段傳奇

製作羊皮筏子,需要很高的宰剝技巧,從羊頸部開口,慢慢將整張皮囫圇個兒褪下來,不能劃破一點地方。將羊皮脫毛後,吹氣使皮胎膨脹,再灌入少量清油、食鹽和水,然後把皮胎的頭尾和四肢紮緊,經過晾曬的皮胎顏色黃褐透明,看上去像個鼓鼓的圓筒。用麻繩將堅硬的水曲柳木條捆一個方型的木框子,再橫向綁上數根木條,把一隻只皮胎順次紮在木條下面,皮筏子就製成了。

景區附近的河邊上有許多羊皮筏子,遊人可以體驗“吹牛皮過黃河”的感覺。羊皮筏子是西北地區黃河沿岸的一種最原始最古老的擺渡工具,用羊皮或牛皮製作。因為製作簡單,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加上黃河上游大部分地方為牧區,羊皮來源廣泛,羊皮筏子便成了黃河上具有悠久歷史的渡河工具。乘坐羊皮筏子,聽筏子客講一段傳奇,那種伸手就可以觸碰到黃河的感覺讓人尤為刺激。

在黃河石林聽筏子客唱一段傳奇

在近代對黃河上的“筏子客”和乘筏子的感受描寫得最詳細的是範長江先生的《中國的西北角》。範先生曾這樣評價羊皮筏子“平穩寬舒,坐臥讀書,皆甚相宜”。以前的羊皮筏子作用主要是從郊區往市區運送蔬菜,渡兩岸行人過河等。現在主要用於景區的旅遊特色。

在黃河石林景區,乘坐羊皮筏子,觀賞石林美景,體會黃土高原的氣息,跟著筏子工哼唱幾句,“縱一葦之所知,臨萬頃而茫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