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乘用车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据外媒报道,2019年全球氢燃料电池乘用车销量创下历史新高,超过7500辆,同比增长约90%。

这些氢燃料电池乘用汽车主要为韩国的现代NEXO和日本的丰田Mirai。其中,现代NEXO销量占据行业第一,数量4818辆;第二名丰田Mirai,数量2407辆;第三名本田Clarity,数量349辆。

据了解,2019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为2737辆,同比增长79.2%。不过,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主要以商用车为主,几乎没有乘用车,且国内氢燃料电池商用车车企分布较为广泛,多数车企的产量有限。

目前,行业的普遍共识是,在中国市场,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商用车领域先行先试的路线很清晰。我国实行严格的国六排放标准和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战略方向,促使不同的车型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技术路线。

值得关注的是,自2017年以来,我国没有公开销售过一辆氢燃料电池乘用车


1/ 国外燃料电池乘用车动态

01

2017年年初,通用和本田公司宣布合作,双方投入四千多万美元成立合资公司FCSM,用于燃料电池电堆生产线的建设,这也是汽车界首家从事燃料电池系统量产业务的合资公司。

02

拥有20年燃料电池技术研发经验的奥迪,正在进行第六代燃料电池的研发,为了加速其首款搭载燃料电池的运动SUV车型的市场化,奥迪选择与现代汽车合作,共同研发氢燃料电池技术,并计划进行专利交叉授权许可。

03

现代汽车旗下零部件供应商Mobis推出的燃料电池汽车核心部件生产系统,年产动力总成燃料电池完整模块可达3000个,现代也是目前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生产燃料电池的汽车公司。而奥迪与现代的合作不仅能够缩短开发时间,还能降低研发成本。

04

丰田与宝马也签署了FCV战略合作协议,由丰田提供燃料电池相关技术,宝马提供汽车轻量化等技术,双方共同推动解决燃料电池汽车的成本与技术难题,可谓珠联璧合。

在国外企业强强联合加速氢燃料乘用车市场化的同时,国内的重点则聚焦于纯电动乘用车上。尽管在燃料电池领域有些动作,但仍以商用车为主,乘用车却未见起色。

以我国多次参展,并已小规模进行推广的上汽荣威950插电混动燃料电池车为例,其最大功率为55kW,远低于丰田Mirai和本田Clartiy的114kW和130kW。最大400km的续航里程也不及Mirai、Clartiy的502km和587km。而400W/L系统体积功率密度与丰田Mirai的1400W/L相比也更是差距较大。


2/ 国内燃料电池乘用车动态

01

上汽大通在2019上海车展上展示了旗下氢燃料电池MPV车型——G20FC。

上汽大通G20FC将是上汽首款采用氢燃料电池驱动的量产乘用车,和其他氢燃料电池车一样,G20FC同样是将高压储氢罐中的氢气输送到燃料电池中产生电能,再由电机直接驱动车辆前进。

G20FC的电机最高功率为150kW,可实现5分钟内加氢和-30℃冷启动,NEDC工况续航里程可达550公里。

势银调研 | 燃料电池乘用车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02

东风汽车在2019上海车展上首发了10款新车,其中9款为新能源汽车,包括一款燃料电池汽车即东风风神AX7 FCV。

东风神风AX7 FCV基于燃油版车型东风神风AX7改造而来,新车外观内饰均沿用了燃油版车型的设计,长宽高为4645/1880/1690mm,轴距为2715mm。

势银调研 | 燃料电池乘用车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03

2019上海车展上,红旗也拿出了旗下的氢燃料电池车—H5 FCEV。

外观方面,该车沿用了燃油版车型的设计,新车采用红旗家族化的多幅直瀑式进气格栅设计,不过,红旗尚未公布新车具体的动力参数。

势银调研 | 燃料电池乘用车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04

2019上海车展上,汉腾汽车展示了其首款氢燃料电池车型,新车基于汉腾X7打造而来。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775/1902/1697mm,轴距为2810mm,定位于中型SUV。

该车搭载了一台由汉腾汽车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GH40氢燃料电池发动机以及一台后驱电机,GH40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最大功率为42kW,输出电压是280-40V。后驱电机最大功率140kW,最大扭矩320N/m,百公里加速时间为11秒。

势银调研 | 燃料电池乘用车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05

长安CS75插电式氢燃料电池车正式亮相,该车搭载有氢气瓶并辅以三元锂电池,续航里程可达510km(氢450km+电60km),只需五分钟即可将氢充至70MPa。

新车所搭载的电动机最大功率150千瓦,峰值扭矩295牛米;三元锂电池组电量为12.9kw/h。

据了解,长安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已经超过十年。早在年初,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就在网上披露,近年来长安新能源公司先后参与了3个国家级项目研究,目前正在研发增程式燃料电池SUV。

势银调研 | 燃料电池乘用车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06

2019年11月,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近日在广汽丰田扩能项目调研现场表示,

广汽丰田将在今年年底引入丰田最先进的氢能源汽车,南沙将建成70兆帕的加氢站,广汽集团也将与丰田在氢能源方面展开全面合作。

这意味着,丰田Mirai有望由广汽丰田引进中国市场。在JC08工况下,Mirai的最大续航可达到700公里,而实际综合续航能力也能达到500公里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9年的东京车展上,丰田正式发布了旗下全新一代Mirai概念车。

官方表示,新车在续航里程上较初代车型增加了30%,意味着新车的最大续航将会超过900公里,实际综合续航约为640公里。

势银调研 | 燃料电池乘用车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07

2020年1月15日,一年一度的海南省两会开幕。海南省政协常委、海马集团董事长景柱自驾一台挂着“试验”牌照的海马7X参加两会。

据了解,这是海马新研发试制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也是国内首台上路行驶的70Mpa氢燃料电池MPV

该车搭载120kW高功率燃料电池和70Mpa高压氢气瓶,装载7.25Kg氢气,能实现800公里以上续航里程。

势银调研 | 燃料电池乘用车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08

众泰共计12款产品于2019年4月16日开幕上海车展上亮相,众泰汽车推出了首款氢燃料汽车众泰E200 FCV,该车基于众泰E200打造,但最大的亮点在于其搭载了一套氢燃料电池。

众泰E200 FCV是众泰完全自主研发的产物,尤其是自主研发的燃料电池底盘,极大程度提高车型的续航里程、稳定性和舒适性。

目前,众泰汽车正在建设国内一流国际领先水平的,拥有2套40kW级、1套50kW级及120kW级的燃料电池电堆开发实验室,同时也在进行中试生产线的建设工作。建成后,将具备1000台/年的电堆双极板生产、密封、电堆总装、燃料电池系统总装及质检能力。

在此基础上,E200 FCV作为众泰汽车推出的首款可量产的燃料电池汽车,将采用永磁同步驱动电机,最大功率60KW,最大扭矩180牛·米,续航里程大于450公里,燃料电堆体积功率密度达3KW/L

在安全性上,E200 FCV防护等级达到IP65,能够适应-10-45℃的环境。据了解,未来众泰新能源还将自主研发基于金属双极板的30KW/60KW/100KW燃料电池堆及车用燃料电池系统并量产上市。

势银调研 | 燃料电池乘用车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09

近日,芜湖生态环境局发布的环评公告显示,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报了一个名为“奇瑞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系统开发及产业化”项目。

奇瑞已经成功研发出四代燃料电池汽车,参与了2008年奥运、2010年世博会示范运行,开发经验丰富,研发体系完备。

目前,商用车方面

,奇瑞已经完成12米燃料电池公交大巴和燃料电池物流车的开发,即将投入到芜湖、贵阳等几个重点城市进行示范运营。乘用车方面,奇瑞已经完成艾瑞泽5第四代增程式燃料电池轿车的开发,下一步将研究并布局全功率的燃料电池乘用车。

据了解,早在2005年,奇瑞便开始联合同济大学对氢燃料电池进行相关研究;2010年时,以东方之子为基础,奇瑞汽车开发了一辆代号为SQR7000的燃料电池轿车,且成功上榜国家工信部《第210批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

另外,在2016年、2018年及2019年时,奇瑞汽车相继展出了基于艾瑞泽3、艾瑞泽5开发的增程式燃料电池汽车。

不过,受限于氢能源汽车实用场景有限,奇瑞也一直没有将氢燃料汽车量产上市。但是,从此次奇瑞上报氢燃料电池项目也可看出,随着国内氢燃料汽车配套设施的陆续到位,奇瑞也逐步加快了氢燃料汽车量产上市的研发步伐。

10

近日,长城汽车副总裁唐海锋在济南召开的一次氢能会议上表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燃料电池汽车可以说是长城汽车的主攻方向之一。

长城汽车采取原材料-系统-整车的正向发展路线,立足核心零部件的开发,2020年将展示首个燃料电池样车,2023年推出成熟的燃料电池乘用车型

势银调研 | 燃料电池乘用车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3/ 国内造车新势力最新动态

1

爱驰

2019年12月,爱驰汽车携甲醇氢燃料电池展示车和U5亮相,全方位呈现极具前瞻性的技术布局与全球领先的车辆应用,并在论坛会议上分享技术经验、探讨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

自创立伊始,爱驰汽车就致力于推动汽车动力性能变革,提前布局甲醇氢燃料技术,积极探索无污染、低成本、高性能的可持续发展能源动力,为用户解决电动车痛点和麻烦,助力国家能源结构优化升级。

目前,该技术已在爱驰汽车旗下首款电动超跑Gumpert Nathalie实现应用,将进入商业化落地阶段,或将成为首个量产甲醇氢燃料汽车的企业。

势银调研 | 燃料电池乘用车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2

威马

2019年4月12日,威马EX5 Pro在威马品牌之夜活动中正式亮相。该车基于威马EX5车型打造,于上海车展期间正式上市。

威马EX5 Pro基于EX5车型进行了细节上的改进。新车前包围的样式变化较大,雾灯区域也采用了全新的设计,整体看起来更加年轻运动。车尾处的牌照框的两侧也进行了改动,令后包围的整体感更强。

势银调研 | 燃料电池乘用车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4/ TrendBank势银观点

研究与顾问公司TrendBank认为,短期来看,国内目前主要发展的是燃料电池商用车,燃料电池乘用车与国外差距较大,离市场化还比较遥远。

如果氢燃料电池商用市场能够发展起来,作为关键核心的加氢站能够普及,形成市场规模后,就能有效降低基础建设的成本,届时,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市场的大范围扩张也仅仅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