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四大美人之首“西施”的傳說


古代四大美人之首“西施”的傳說

西施(生卒年不詳,一說卒於前473年),一作先施,本名施夷光,春秋時期越國美女,一般稱為西施,後人尊稱其“西子“,春秋末期出生于越國苧蘿村(今浙江省諸暨市苧蘿村)。

據說施夷光之所以喚作西施,是因為當時苧蘿山有東、西兩個村子,施夷光住在西村,所以被叫做西施。意思是住在西村的施家女兒。

西施出身貧寒,其父親賣柴,母親浣紗。西施自幼隨母浣紗江邊,故又稱“浣紗女”。她天生麗質、秀媚出眾,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相傳連皺眉撫胸的病態都被東村的鄰家女子仿效,還發生過“東施效顰”的故事。

西施與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四大美女享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之美譽,其中的“沉魚”,講的就是“西施浣紗”的經典傳說。

古代四大美人之首“西施”的傳說

西施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關於西施的傳說誕生於春秋末期,最初是源於民間的口頭敘述,而最早出現相關的文字記載則是在《墨子》和《孟子》等書中,之後經過歷代人們的相互傳誦,便流傳開來,內容也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起來。西施傳說是以吳國和越國的戰爭為歷史背景,以西施一生的傳奇經歷為主幹,以各種各樣的傳說類別為枝葉,從不同角度歌頌了西施的美麗善良和“為國獻身”的奉獻精神。

當時越國稱臣於吳國,越王勾踐臥薪嚐膽,謀復國。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遂以身救國,與鄭旦一起被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亂吳宮,以霸越。

古代四大美人之首“西施”的傳說

春秋戰國時期,吳越相爭,吳國兵強馬壯,越國慘敗,越王勾踐和宰相范蠡被押作人質。越王為報滅國之仇,暫棲於吳王膝下,裝得十分老實忠誠。一次吳王肚子疼,請來郎中也沒有看出啥病。越王勾踐得知後就當著吳王夫差的面,親口嚐了他的糞便,說:“大王沒什麼病,是著了涼喝點熱酒暖暖就會好的。”

古代四大美人之首“西施”的傳說

吳王照勾踐說的,喝了點熱酒,果然好了。吳王看到勾踐這樣忠心,就將他放回越國。勾踐回國後接受了范蠡獻的復國三計:一是屯兵,加緊練武;二是屯田,發展農業;三是選美女送給吳王,作為內線。然後就有了西施的故事。

西施把吳王迷惑得眾叛親離,無心國事,為勾踐的復國起了掩護的作用。西施傳說表現了一個愛國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魯哀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73年),越國軍隊攻破了吳國的都城姑蘇,吳國滅亡。傳說吳被滅後,與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終。一直受到後人的懷念。

古代四大美人之首“西施”的傳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