蹉跎半生,一事无成,感觉人生没有意义如何解?

一百年前,胡适先生幼时的伙伴向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你是学哲学的人,像我这样养老婆,喂孩子,就算做了一世的人吗?

这位小伙伴是在吃尽了人生的苦以后才开始迷茫的。跟胡适先生八九年不见,他看到胡适先生仍在壮年,而自己却被生活所累过早迈入了老年,有一个问题在他脑中徘徊良久不去:人生有何意义?

蹉跎半生,一事无成,感觉人生没有意义如何解?

他家境本是不错的,但因闹革命闹掉了祖产,出来当先生工资不高,找了位太太日子更紧,生了孩子以后简直无法过活,时局又坏,第二个孩子因为没有奶吃还夭折了。经过人生的打击,这位可怜人终于扛不住了,他提出了那个让他无法回答的问题:

自从那一天到现在,几乎没有一天我不想到这个问题。有时候,我在睡梦里喊着“人生在世,究竟是为什么的?”

蹉跎半生,一事无成,感觉人生没有意义如何解?

“人生为了什么”是个常问常新的话题,当下不也有很多人跟这位兄台的境遇相仿吗?工作为了什么?买房为了什么?天天过重复的日子为了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胡适先生的回答:

生命本身不过是一件生物学的事实,有什么意义可说?生一个人与一只猫、一只狗,有什么分别?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何以有生,而在于自己怎样生活。你若情愿把这六尺之躯葬送在白昼做梦之上,那就是你这一生的意义。你若发愤振作起来,决心去寻求生命的意义,去创造自己的生命的意义,那么,你活一日便有一日的意义,做一事便添一事的意义,生命无穷,生命的意义也无穷了。总之,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它什么意义,它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胡适

胡适先生的回答固然高明,但有点像鸡汤,太理论化无法实操,有种治标不治本的感觉。看官可能要问了:我也想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但终究现实太骨感,光是赚钱养家一项就已经疲于奔命,如何还有那个空闲那个金钱去做甚有意义之事?

其实事不在大小,只看你愿不愿去做,没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要说人生艰难,当下恐怕没有哪位人士比下面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更加艰难的了,但他依然在困境之中找寻出了人生之意义,他的代表作《活出生命的意义》更是激励了无数人。

蹉跎半生,一事无成,感觉人生没有意义如何解?

主人公的名字叫做弗兰克尔,是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尼采有句话对弗兰克尔影响极大,甚至贯穿了弗兰克尔的整个理论。

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尼采

作为一名心理学家,弗兰克尔发现临床上很多难以根治的疾病都源自于心理,有些病人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而导致心理障碍最终反映在身体上。根据这一发现,弗兰克尔将多年的临床经验整理成一份手稿,这是他前半生的心血,他原本计划将其出版,但没想到的是在1942年,他被抓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

进入集中营第一天,党卫军让交出所有个人财产,弗兰克尔对旁人讲这个手稿是他一生的心血,要是交出去就相当于要了他的命。但显然这不过是他的自以为是,手稿被毁后他没有寻死,在那个地方,他的命已经不属于他自己。

蹉跎半生,一事无成,感觉人生没有意义如何解?

弗兰克尔不仅没有死,还趁机继续了他的科学研究。他发现在集中营里最先死掉的是那些最快失去希望的人,那些天性乐观的人较容易活下来。香烟是集中营的奢侈品,要是有哪个犯人开始抽烟了,弗兰克尔就知道他不想活了,抽烟是他最后的享受,他开始懒散,动作缓慢,而这样的人很快就会被带走,只要那些看起来生机勃勃精力旺盛的人才会被留下来。在集中营经常出现重新分队的情况,可以活的一队和只能死的一队。弗兰克尔曾在几分钟之内被党卫军在两个队里分来分去,这也就意味着是死是活都在偶然之间。

最后又一次进行甄别,我重新回到第一个小队!大家都没有注意到我已经被赶来赶去好几个来回了。但是我知道,在这几分钟里,我的命运被改变了多少回。——《活出生命的意义》

是死是活只在一瞬间的抉择,这在集中营里每天都上演。弗兰克尔的最后一次选择是在二战结束前,党卫军的人变得对他们非常友好,告诉他们要放他们走,他们带走了集中营里的大部分人,弗兰克尔恰恰被漏掉了。好几个周以后弗兰克尔才知道,被带走的人全都被烧死了,只有漏掉的人才活了下来。

与死神擦肩而过太多次的弗兰克尔领悟到任何人只要活着,他的生命都不会没有意义,经历苦难和死亡也是意义,只有绝望的人才会找不到意义。

集中营在1944年圣诞节至1945年圣诞间的死亡率是最高的。原因不在于劳动强度增大,也不在于食物短缺或气候寒冷,甚至不是因为出现了新的流行病,而是由于多数犯人都天真地以为能在圣诞节前回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可能性越来越小,犯人失去了勇气,变得沮丧起来。这严重减弱了他们身体的抵抗力,导致许多人死亡。——《活出生命的意义》

从集中营被解救出来并没有结束弗兰克尔的苦难,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需要迎接更艰难的考验,因为他被告知父母、妻子、弟弟全部在集中营里罹难,而且妻子死前已身怀六甲,他成了彻底的孤家寡人。

弗兰克尔没有被击倒,他信奉尼采。

杀不死我的,使我更强大。——尼采

蹉跎半生,一事无成,感觉人生没有意义如何解?

弗兰克尔甚至开宗立派了一种新疗法——意义治疗。当一个人知晓了人生的意义,他就会有无限活下去的勇气。有人向弗兰克尔问人生有何意义,弗兰克尔这么回答:

人不应该问他的生命之意义是什么,而必须承认是生命向他提出了问题。简单地说,生命对每个人都提出了问题,他必须通过对自己生命的理解来回答生命的提问。——《活出生命的意义》

那些自叹人生没有意义的人都应该想想弗兰克尔的故事,先是毕生心血被毁,再是在集中营里朝不保夕,获救后又成了孤家寡人,论比惨的话谁能赛得过他呢?一时的挫折不必在意,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心若在梦就在,大不了重头再来。

蹉跎半生,一事无成,感觉人生没有意义如何解?

故事的最后,有人问弗兰克尔:你的人生有何意义?弗兰克尔将答案写在了一张纸上。

在于帮助他人找到他们生命的意义。——弗兰克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