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童獎故人今何在?歐洲妖星頻現,為何走上巔峰的卻少得可憐?

前言

說到金童獎,這個由歐洲知名媒體《都靈體育報》創立的獎項,確實曾經走出了不少的球星。自打2003年創辦以來,金童獎已經有17個年頭之久。確實見證了不少妖星的出現,但是他們卻普遍只是曇花一現。到底是評選機制有問題,還是妖星們自身存在毛病?

金童獎故人今何在?歐洲妖星頻現,為何走上巔峰的卻少得可憐?

格策是幾年來最讓人惋惜的金童之一

最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十年前的金童獎評選。前二的巴洛特利和威爾謝爾,現在只是混混沌沌的過日子。而反倒是第三名的德赫亞,成為了如今曼聯後防線上絕對的"德爸爸"。2010年金童獎只是個縮影,近年來歐洲妖星確實不少,但是出問題的更多。妖星到底怎麼了?

金童獎故人今何在?歐洲妖星頻現,為何走上巔峰的卻少得可憐?

馬競標王菲利克斯拿下2019金童

金童獎故人今何在?歐洲妖星頻現,為何走上巔峰的卻少得可憐?

歐洲足壇——金錢和誘惑橫行的修羅場

如今的歐洲足壇,早已經不是二十世紀末期的那副景象。隨便一位球員,動輒便是四五千萬的轉會費用,頂級球星沒有一億基本上難買到。金元足球盛行,使得歐洲足壇對於球員的薪資評價方式也是水漲船高。往往一位賽季表現不錯的小將,很快便會被媒體捧為豪門獵物。高薪資、高轉會費,這都是妖星難以抵抗的誘惑。

金童獎故人今何在?歐洲妖星頻現,為何走上巔峰的卻少得可憐?

00後球員身價表

也正是金錢的誘惑,使得球員出現了拔苗助長的現象。往往一位需要更多沉澱的小將,卻被突然提上成了球隊主力,最為著名的例子便是登貝萊。雖然在多特時期發揮確實足夠優異,但是顯然登貝萊還需要更多沉澱。但是巴薩病急亂投醫的買人方式,用高額轉會費直接將他扶為"巴薩王儲"。

金童獎故人今何在?歐洲妖星頻現,為何走上巔峰的卻少得可憐?

登貝萊一度被視為巴薩王儲

來到巴薩的第一個賽季,登貝萊可謂是養尊處優到了一定程度。球隊中無論發揮如何,他都會作為首發主力出戰。在球場外,這位時年僅有20歲的小將更是經常曠訓。而對於他這樣的行為,巴薩也只能做出批評處罰的手段,但是該上場的時候登貝萊仍舊是球隊的首發。這反倒沒有幫助他做出改變,反倒是助長了他的陋習是越來越多。

金童獎故人今何在?歐洲妖星頻現,為何走上巔峰的卻少得可憐?

巴薩電競高手——登貝萊

不過好在巴薩管教有方,登貝萊在年歲增長的情況下,對於訓練和比賽的態度也在好轉。不過要想兌現他的一億身價,對於巴薩來說顯然是不合實際的。登貝萊還算比較好的正面形象,妖星中不守規矩的人可就太多了。2010金童獎得主巴洛特利,就是著名的足球界"混世魔王"。巴洛特利的名字,對於他此前的老東家來說聽著便頭疼。

金童獎故人今何在?歐洲妖星頻現,為何走上巔峰的卻少得可憐?

巴洛特利——一半天才 一半瘋子

代表意大利對陣德國隊的歐洲盃比賽,可以說是巴洛特利這輩子最經典的戰役。正當人們都以為,巴洛特利會成為下一個意大利的頂尖鋒霸時。場外場內不斷出現的問題,讓他的職業生涯開始直線下滑。球員調教的天才穆里尼奧,對巴神評價也是"執教他一度讓我對於足球事業感到崩潰"。泡吧、點菸花、超速駕駛......巴洛特利有太多的問題,阻擋他成為下一個意大利鋒霸。

金童獎故人今何在?歐洲妖星頻現,為何走上巔峰的卻少得可憐?

意甲保級隊度日的巴洛特利

但要說背後的根本所在,離不開當年拉伊奧拉為他拿下曼城的600萬年薪。一度在國際米蘭表現良好的他,被經紀人拉伊奧拉說服加盟曼城。雖然最後隨隊拿下英超冠軍,卻也因為爆棚的薪資讓他迷失了自我。巴神和登貝萊,僅僅只是歐洲足壇的一個縮影。有太多太多的妖星,都因為歐洲足壇所提供的高薪資,最後迷失自我。慾望對於球員來說,遠遠是比傷病更可怕的敵人。

金童獎故人今何在?歐洲妖星頻現,為何走上巔峰的卻少得可憐?

巴洛特利和他的豪車

金童獎故人今何在?歐洲妖星頻現,為何走上巔峰的卻少得可憐?

妖星爆棚的關鍵所在——青訓

其實,歐洲妖星頻出背後是有規律可循的。一代妖星球員的出現,往往和一個國家或者是一個俱樂部的青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近年來,法國一舉拿下世界盃,背後離不開登貝萊、姆巴佩、博格巴等人的名字;桑喬和亞伯拉罕等人的名字頻繁出現,離不開英格蘭近年的青訓質量上升;早年的巴薩夢三王朝,也離不開自家拉瑪西亞青訓的努力。

金童獎故人今何在?歐洲妖星頻現,為何走上巔峰的卻少得可憐?

拉瑪西亞是巴薩近年成為頂尖豪門的關鍵

能夠看到,歐洲妖星頻頻出現往往都不會是個例,而會是一個群體的崛起。青訓事業的蓬勃發展,對於球隊來說就像一把雙刃劍一樣。讓人們享受到培養球員的紅利之外,也讓歐洲足壇發展出現了瓶頸。比起二十一世紀元年的歐洲足壇,現在的歐洲頂尖球員都有一個毛病——樣板化。

金童獎故人今何在?歐洲妖星頻現,為何走上巔峰的卻少得可憐?

即便是拉瑪西亞 也缺乏個性球員的存在

在二十一世紀初期的歐洲足壇裡,由於球員選材的方式方法不同。歐洲球員和南美球員倆個系統的青訓培養,都誕生出了不少傑出的標杆球員。歐洲俱樂部的青訓球員,大多是很強調戰術意識和技戰術配合的團隊型球員;在南美挖掘出的球員,卻恰恰相反多是一些才華橫溢不不受紀律控制的球員。倆種極端化的發展,使得歐洲足壇的比賽形成了有趣的化學反應,迸發出了極具觀賞性的比賽風格。

金童獎故人今何在?歐洲妖星頻現,為何走上巔峰的卻少得可憐?

多元化 曾是歐洲足壇最大的亮點

而回到如今的歐洲足壇,小將和妖星的數量比起從前肯定是多了不少。但是數量多了,他們卻大多是風格相似的球員。法國世界盃的冠軍班底中,基本上都是人高馬大的身體型球員;而英格蘭近日出產的球員中,一改英格蘭簡單粗暴的球風多是一些技術性球員。他們都非常優秀,但又非常相似。

金童獎故人今何在?歐洲妖星頻現,為何走上巔峰的卻少得可憐?

英格蘭青訓迎來井噴階段

如今的歐洲,各傢俱樂部的職業化水平都是相當高。在這種情況下,青訓比起二十一世紀初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歐洲各家不再是僅限於歐洲大陸球員的挖掘,世界化的球探網成為了一個普遍化的現象。各國的小將球員開始在初長成的階段,便被歐洲各家青訓球隊搜刮。雖然頂尖的豪門,能給他們帶來更專業的青訓設備和更強大的舞臺。但,也使得這些球員的發展軌跡始終非常類似。

金童獎故人今何在?歐洲妖星頻現,為何走上巔峰的卻少得可憐?

法國能夠成功 青訓非常重要

往往在他們身上,大多時候都是一線隊或者歐洲足壇流行什麼戰術,就會相應的讓他們按照這個模板踢。球隊中的球員,出現了倆極化發展的趨勢。要麼是非常優秀的個性球員,要麼是中規中矩的體系球員。這對於妖星未來發展來說,在少年時代便扼殺了許多的自主性。國際足聯也注意到了這點,開始有意限制各家球隊無節制的挖掘各地小將的行為。

金童獎故人今何在?歐洲妖星頻現,為何走上巔峰的卻少得可憐?

切爾西青春風暴崛起背後 是一紙轉會禁令

因為這樣的做法,還有個更大的問題存在。一旦從原國或者原隊挖走球員,造成了各國本身優質青訓球員的大面積流失。這場歐洲青訓的軍備競賽,反倒成了歐洲一邊倒的青訓掠奪。畢竟各國都有非常完備的歸化條例,這些球員在童年時代來到歐洲,最終選擇效力的對象多是歐洲國家。顯然FIFA希望有效限制住這樣的趨勢,世界不應當只有歐洲足球。

金童獎故人今何在?歐洲妖星頻現,為何走上巔峰的卻少得可憐?

青訓 各國足球發展的關鍵

金童獎故人今何在?歐洲妖星頻現,為何走上巔峰的卻少得可憐?

媒體——歐洲足壇的雙刃劍

青訓造成了妖星們的刻板化發展,但是其實也是有好處的。畢竟各家豪門球隊,對於如何去照顧和培養一位頂尖球星有著更好的經驗之談。畢竟在這個時代,梅西和C羅僅僅只有倆位。體制化的球員發展,讓各家球隊在補強和球員引入上才有充沛的現代化球員挑選。從一定程度來說,歐洲足壇的做法並沒有什麼大錯。

金童獎故人今何在?歐洲妖星頻現,為何走上巔峰的卻少得可憐?

梅西和C羅 對於歐洲僅僅只是個例

導致妖星頻頻隕落的最大原因,除去金錢之外最大的原因便是媒體。他們是一手締造歐洲足壇繁華的人,也是一手讓歐洲足壇發展的越發扭曲的人。在早些年,各家媒體的報道和評論大多是在紙媒完成。這使得對於比賽的評價,各家都不會出現非常嚴重的"一場論"現象。畢竟球員不是機器,狀態起伏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

金童獎故人今何在?歐洲妖星頻現,為何走上巔峰的卻少得可憐?

歐洲足球能夠成功離不開媒體的作用

但是如今的歐洲,顯然信息化對於足壇帶來了全新的改觀。網絡給了各家聯賽更快、更全面的實況轉播能力,也給他們帶來了不少經濟收入。但是,媒體們對於他們的評價開始變得更快起來。哈蘭德便是最好的例子,這位本賽季大爆發的球員,近來在媒體名聲上坐起了"過山車"。

金童獎故人今何在?歐洲妖星頻現,為何走上巔峰的卻少得可憐?

哈蘭德的打坐姿勢 讓巴黎成為背景板

在首回合隨多特主場戰勝大巴黎後,哈蘭德作為頭號功臣被各家媒體捧為"大魔王"。一度對於哈蘭德轉會消息,突然呈現猛增的狀況。狀態火熱的哈蘭德,還被媒體拿來和前幾個賽季的當紅炸子雞姆巴佩做對比。哈蘭德的大幅海報配圖上寫著"誰還記得姆巴佩?"對於多特和哈蘭德來說,雖然尚未晉級歐冠八強,在名譽上卻達到了一個峰值。

金童獎故人今何在?歐洲妖星頻現,為何走上巔峰的卻少得可憐?

一場歐戰 輿論不斷反轉

不過在王子球場裡,姆巴佩和內馬爾重整旗鼓帶領球隊拿下逆轉。此時的媒體風向一轉,不再有人誇讚哈蘭德,姆巴佩這個昔日寵兒又成為了媒體口中的"天才"。其實哈蘭德和姆巴佩都是不錯的球員,但是媒體主觀性的捧紅和貶低,讓他們在足壇始終是在坐"過山車"。媒體的輿論,成為了懸在球員頭上的達摩克里斯之劍。誰也不知道,他們明天又會被塑造成什麼樣子。

金童獎故人今何在?歐洲妖星頻現,為何走上巔峰的卻少得可憐?

巴黎逆轉 哈蘭德和桑喬成為過去

金童獎故人今何在?歐洲妖星頻現,為何走上巔峰的卻少得可憐?

結語

對於妖星,耐心是第一要素

其實無論是青訓、媒體、俱樂部,始終對於培養一個天賦性的球員非常的急躁。急不可耐的希望起成長,迫不及待的期待其成為巨星。這樣的心態,使得小將球員的發展呈現了拔苗助長的趨勢。其實如何避免下一個巴洛特利,也許耐心和學會給他們發展的空間將會是關鍵鑰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