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政府为什么要征收厘金?

流年付东流


首先晚清政府腐败落后,经济实力衰退,与康熙乾隆盛世是无法相比,国民经济跟不上,税收少,国家当然就穷,穷了就要征税。

接着清政府腐败无能,1840年鸦片战争《南京条约》。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当然其他条约数不胜数。我们知道条约就是要①割地②赔款③开放通商口岸。但是赔款这一方面,清政府国库空虚,单单《辛丑条约》9.8亿两白银平分给清政府的老百姓,因此苛捐杂税日益增多,老百姓苦不堪言。

其次, 清政府革新派打算复兴晚清政府工业,从江南制造总局到武汉铁厂,一系列的投资背后还是需要钱,因此尽管在革命,但是老百姓还是苛捐杂税众多。

最后农耕经济时代,男耕女织,发展经济缓慢,太平造盛世。反观现在的中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飞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3%的增量,让世界见证了中国奇迹,中国速度。但是我们应该有居安思危的品质。越是太平年代越是要,不断改革创新,革故鼎新。在这个全球性的世界大舞台上,要防堕落,不落后,照镜子,知美丑,观历史 ,知兴替。

目前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和平来之不易,希望大家且行且珍惜,加油祖国!





湖南大众传媒学院学长


一个政权开征一个新税种,大概是:缺钱了。

尤其是这个政权遇到重大危机时还缺钱,那就更得想办法找钱了。

清朝开征厘金,就是因为既缺钱又遇到重大危机了。

清朝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但是没钱打仗,于是开征厘金

太平天国起义与1851年1月爆发,短短两年时间竟然把整个江南都扰动了。1853年1月太平军战略了武昌,3月份攻下了南京。清廷大震。

此时清廷应该调兵遣将,这是个花钱的事,但是朝廷有多少钱呢?

1853年6月,清朝户部的实际存银仅仅22万两!

怎么办,农民起义造反的问题不能不解决。那就开征厘金吧!

厘金是什么?

厘金就是一种商业税。咸丰三年(1853)开征。主要由各地方军政首长在各地设关卡,对过往的货物大致上按照1%的比例收税,所以叫厘金。

一开始只对大米收税,第二年就扩大了,遍及百货。地点也扩大了,从扬州扩展到了南通、镇江、丹阳等地。到了同治元年(1862),除了云南和黑龙江以外,厘金制度已遍行于全国各地。

据同治八年至光绪三十四年(1869~1908)全国各省厘金收入分类计算,其中百货厘约占总收入的百分之九十二,茶税约为百分之一点八,盐厘约为百分之零点八,洋药厘约为百分之三点三,土药厘约为百分之二点一。

正是这1%的厘金,成为清廷镇压太平天国和随后的农民起义主要财源。

厘金在镇压太平军方面的作用

1855年的5月份,湖南省厘金局成立。据后来的数据统计,湘军每年能在湖南省收到厘金约二百万两白银。当时,还有湖北和江西也受曾国藩节制,加上这两个省的厘金,湘军每年仅仅从厘金项上就能收入600万两。

仅仅依靠厘金,湘军人均军费就达50两(湘军最高为12万人)。再加上捐输费、卖官鬻爵收入等,湘军收入更高。

湘军士兵饷银为每月6两银子,而八旗兵只有2两,湘军兵饷是八旗兵的三倍。高工资带来了高战斗力。

最终,清廷依靠厘金支撑的湘军,平定了太平天国起义。后来湘军(及其培养的人才)又参与平定捻军、收复新疆、中日甲午战争等影响中国近代历史的大事件。

结束语:

厘金这个小小的税种,成就了强盛的湘军淮军等地方武装力量,帮助清朝度过了内部危机。

厘金支撑了汉族地方武装,也瓦解了清廷中央的权威。随后,各个地方行省的军事财政一步步独立,为推翻清廷打下了基础,这些都离不开厘金的贡献。

---凌烟阁论史---感谢你的阅读,欢迎你赞评转+关注!


凌烟阁论史


厘金是一种商品流转税。简单来说就是商品离开某地进入另一地区以后需要缴纳的一笔税收。原则上讲缴纳一次就可以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每离开一次就必须要缴纳一次,所以厘金税的实际税额是非常惊人的。而且还存在着非常严重的内外不平等关系。国内的产品没有免税政策。国外进口的商品却因为外国列强的阻挠而并不缴纳这一税收,后来在多方谈判之下,才以关税附加税的形式代替厘金。

至于为什么要征收这样一种税,实际上是为了应对晚清时期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动荡太平天国运动。厘金税实际上是晚清政府用来筹集资金,尤其是筹措对付太平天国运动的军饷的主要税收。但问题在于,当太平天国运动被清政府镇压以后,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税收来源的厘金税却并没有被清政府废除。直到进入民国以后,才将这一税收彻底废除。

这里边又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晚清时期的税收和财政问题。先看晚清时期的税收。中国传统的税收是以农业税为主的,但在晚清时期发生了重大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传统的农业生产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农业税的地位开始下降。此时关税的地位迅速上升。关税成为了整个近代中国最稳定,而且也是最主要的税收来源。不过关税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长期被外国人把持其主要作用实际上是用来支付对外战争赔款。所以关税虽然多,但却很少为政府掌控,因此政府不得不寻求新的税收来源,这就是厘金税的产生的主要历史背景原因。

财政上面的问题,则表现为严重的入不敷出,长期赤字。清政府对外战争不利,每次战争失败就必须支付巨额赔款。与此同时,国内的开支又因为各种原因而迅速上涨。一方面国内出现了大量的反叛力量,除了太平天国运动以外,其他地方也时有叛乱发生。为了平叛清政府不得不增加财政支出。另外一方面,清政府虽然不乐意,但不得不向近代化转型,实际上也有财政增加的内在原因。比如清政府不得不学习西方开展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本身就包含了构建国家工业体系的这样一个目标,这也是需要投入大额资金的。

在这样一种长期入不敷出的情况下,税收一旦开征就很难撤销。

那么民间又是怎么应对这样一种税收的呢?答案是逃税。

当时采用的逃税方法主要有两种。

第1种,是通过信局以小件寄送的方式逃避税收。所谓信局,实际上就是私人开办的邮政机构。此类机构以寄送包裹为名,事实上为商家运送商品。由于习惯上对此类寄送商品是不征收税收的,所以就能够起到逃税的作用。

第2种,利用洋行伪造进口商品身份。洋行是外国人在中国开办的进出口贸易公司。进口商品可以享受免税或者低税政策,因此很多中国商人和洋行合作,利用洋行的途径进行商品的运输和贩卖,从而逃避税收。

厘金税的历史影响,主要有两点。

从政治方面来看,是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财政保障。从这个角度上看,不完全是负面的,有一定的正面因素。毕竟太平天国运动本身虽然带有一定的革命性,但毕竟是以一种非常愚昧的方式构建起来的,对于社会的破坏性同样非常巨大。

从经济方面来看则完全是负面的。这个税收对于国内商品的自由流通起到了很大的负面作用。从而也就使得当时的社会生产只能局限于一个很小的市场半径,从而也就抑制了中国早期手工业向近代工业的转型。而与此同时,由于内外有别,进口商品享受着免税或者低税的优惠政策,这就使得中国早期的民族工业,在面对西方进口产品的竞争的时候,承受着更大的税收压力,在价格上面和利润上面都处于严重的劣势。因此这种税收实际上对于中国近代经济转型构成了非常负面的影响。


用户4325101516


鸦片战争后,清朝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要想镇压农民起义,就要派兵打仗。打仗可是很烧钱的,而清廷没钱。其财赋重地江南被太平军占了,长江流域都是交战区,南方各地的税银无法送到北京!

而且,当时,清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是田赋。而这一项税收在康熙时就说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后来又实行摊丁入亩。而且,随便增加田赋,那是要背上“横征暴敛”的坏名声的。我大清皇帝个个都是明君,怎么能干这事!?

换个名字,从别的地方征税!

于是,在1853年的某天,在曾国藩的上书建议下,“厘金”呱呱落地了。只要你带着“货”“物”(背个包袱也算)进入和路过某地,就要交税!其初定税率为1厘(1%)﹐故名厘金。当然,也有高的,就看地方怎么实施。

最初的厘金,是由江北大营在所属的扬州里下河地区实行,征收的税,全部供给军队了。之后,湘军等地方团练,也在辖区内征收厘金,供自己使用。有了这个“厘金”,朝廷就不用再调拨银饷了。

而且,可恨的是,洋人是不用交这个税的。因为,洋人是二大爷。

有了这个税,打仗就有钱了。这就相当于明朝的“三饷”,只是,厘金针对的是商业。对于湘军这样的地方团练来说,征收厘金,就等于在地方有了自己的财税收入。这可是“私财”,朝廷也不知道你到底收多少税。正是因此,那些地方团练才会如此团结,自成一派,敢于和朝廷对着干。

太平军被平定后,清廷就着手收回“厘金”。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清廷也不知道底下到底能收多少银子,也没法确认地方是否全部上缴厘金。这些钱还是回到地方团练军阀手里。

最终,这个厘金,也成为了拖垮清朝的关键。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首先来说一下“厘金”是什么,产生于什么情况之下。太平天国起义对于晚清的政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从而产生了一种新的财源。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为了筹措军费,临时试行的一种税收,虽然是临时起意,但是在晚清的国家财政中还是有一定的市场。

但是由于晚清的吏治腐败,征收厘米过于频繁,且花样繁多,使得人民利益收到损害,怨声载道,裁厘之声在晚清也是不绝于耳。但是利益驱使下的厘金制度,并不能一绝后患,这一制度甚至在利益之下,跨越了晚清和民国,直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才被彻底杜绝。

一、厘金制度的漫长历史

咸丰年间对于裁厘之事,就已经不绝于耳,但是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推进,同治八年(1869年),在中英坐在谈判桌上讨论利益取舍之时,英国公使阿礼国向清政府提出要求,增加进口税以废除对进口货征收厘金的计划,为什么有这样一段故事呢,是因为地方征收洋货厘金与洋商发生冲突的案件屡有发生。

光绪六年(1880)英国公使威妥玛重新提出这项计划,清政府表示同意,愿意接收12.5%甚至10%的税率。但是,由于列强对于免除厘金能否实行疑虑重重,导致这项计划未能实现。

从这些史料记载可以看出来,厘金制度不但使得清政府左右为难,外国人的贸易通商也受到了影响。时间推进到光绪29年,江西巡抚柯逢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要求改收统捐,清政府这一次同意了他的建议。

1909年的江苏,爆发了一场商民发动的全国性请愿活动,希望通过“裁厘认捐”摆脱厘金的苛刻政策。1911年,苏商会召开会议,规划并领导裁厘认捐事宜。

但是政府并不认同苏商会的请愿,一直裁定为统捐,这样政府与商民的矛盾开始爆发,最终只有奉天、湖北、吉林、新疆等地认同了统捐,其他的地方仍然充耳不闻,厘金制度在晚清时,其实极其混乱。武昌起义爆发后,“裁厘认捐”的斗争才暂时放下。

到民国初年,这样的斗争都还没彻底放下过,其实这是一场利益之争,所以在利益驱使下,谁也没有放下过武器,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利益。

直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1927年正式宣布裁厘,这种尴尬的历史局面才被解决了,历经八十年的厘金制度才彻底告别历史舞台。

二、每一种制度的争端,都是和利益息息相关的

厘金制度之所以经历长时间的斗争,利益是不可放下的话题。

清政府的利益在厘金制度的变迁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厘金制度由地方发起,然后波及全国,尽管清政府也是知道它的弊端,甚至数次发动裁厘的运动,但是由于厘金制度得到的收益,一直是维持国家机器运转的有利收入,明知道这项制度会带来很多弊端,清政府还是会在利益之中摇摆。

如果裁厘之后,没有更好的财政来源怎么办?这也是清政府所考虑的一个问题,所以这项决定迟迟没有推行下去,清政府支持裁厘,但是不够坚定。

随着商民利益被伤害,各地发生了请愿活动,但是由于内忧外患的事实存在,清政府对于裁厘的政策就更加暧昧。辛亥革命之后,北洋政府为了从地方政府手中收回财政权利,也在商人集团利益的驱使下,进行了裁厘活动,但是终于因为北洋政府的态度问题,还有地方政府的执行问题,裁厘运动不了了之。

因为利益的牵制,清政府并没有彻底下定决心裁厘,所以在政府的摇摆之下,厘金制度持续了将近八十年之久。

三、地方政府的财政来源

厘金制度的产生是伴随着所有的利益集团的博弈而存在的。

厘金制度产生后,厘金的收缴都是由地方政府负责,其征收制度的混乱可想而知,在腐败横生的晚清,贪污腐化的现象极其严重,厘金收入进入地方政府,相当于猫儿口中送鱼食,有去无回。

地方政府应该说是厘金制度最大的收益者,即使是清政府一直在裁厘,但是地方政府由于利益所在,往往会阴奉阳违。

甚至在中央政府以及商民提出裁厘制度时,他们会借助地方势力把这些声音给压制住,所以这项裁厘运动被不能有效的推行下去,这就是为什么晚清之时,厘金制度可以长时间存在下去的极大阻碍。

每当改革要达到成功的时候,地方政府就会出来对抗,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很久,一直都得不到改观,这样的情况一直到北洋政府的后期,演变得越来越厉害,特别是袁世凯去世后,地方政权更是混乱不堪。

本身社会就处在动荡的时刻,加上各方面的势力此消彼长,必然造成厘金制度的混乱不堪。

四、商民的利益诉求

厘金制度的征收对象广泛,金额巨大,而且制度混乱,自从产生以来,商人集团的利益就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在此情况下,矛盾就激化开来。

可是说,在厘金制度中,商人集团代表着最大的被伤害团体,位于金字塔的最底端。从晚清的厘金制度实行开始,商人集团就一直处在反抗的阶段,不管这些斗争有没有效果,他们也在积极争取自己的利益。

商民的力量薄弱始终,无法与地方政权抗衡,直到民国初期,这样的情况只是稍微有所好转。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崛起,使得商人集团的力量强大起来,这时他们有了足够的实力与厘金制度做斗争了,于是各地关于裁厘的请愿纷至沓来。直到后来,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厘金制度才得已消失。

为什么晚清的厘金制度一直存在,这是因为各个利益集团利益的博弈,厘金制度一产生,地方政府作为最大的受益者,肯定不会让这个利益链受到损害,他们害怕厘金制度动摇,从而百般阻挠,没有一个利益集团会轻易放弃得来的果实,政府的财政开支又多半来源于厘金制度,虽然他们也知道里面存在的弊端,造成了贪欲的滋长,但是为了利益,态度始终暧昧不明,所以裁厘运动开展得并不顺遂,这就是晚清为什么厘金制度存在的最大原因。


逆风解语


晚清政府为筹措军费开设了厘金局。厘金就是过路费和交易税。“近来内地局、卡林立,往往数十里之遥,其间多至数卡……过一卡有一卡之厘。经一卡抽一卡之厘”。各省厘局,但有厘局之名,实则抽分抽钱,有加无己。凡水陆通衢以及乡村小径,皆设奉完抽厘旗号,所有行商坐贾,于发货之地抽之,卖货之地又抽之,以货易钱之时,以钱换银之时又抽之。资本微末之店铺,肩挑步担之生涯,或行人之携带盘缠,女眷之随身包裹,无不留难搜括。”官员在征收过程中,随意勒索,如山东高达20%,而其他省份也在5%甚至10%之上。诚如时人所云:“中货有厘金,而洋货全无之,于是洋货之价日贱,中货之价日昂,价贱则购用日多,价昂则销售日少”。广东三水、佛山等地本是手工业发达的地区,“工艺之目,成萃于此”,但“军兴以来,创设厘税,遇卡抽验,勒索万状。自三水设厘卡,而市面为墟矣。佛山一埠,而百行亏折矣”。




小老鼠的救赎


1853年3月,太平天国建都南京,清军为了围堵和威慑南京,在南京城外和扬州分别建立了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在扬州帮办军务的副都御使雷以諴来到江北大营,找钦差江北大营都统耆善要军饷。

然而,耆善拿不出军饷,不仅耆善拿不出,整个大清朝廷都拿不出。当时,清廷与太平天国作战3年,耗费饷银2950万两,户部结存支银只有22.7万两,“度支万分窘迫,军饷无款可筹”。而随着江南膏腴之地因战乱“盐引停迟,关税难征,地丁钱粮复因军荒免缓征”,清廷的财政来源也出现危机。

雷以諴遇到的问题,是清军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当时几乎每支清军都面临缺饷问题。清廷既要军队打仗,又没钱供养军队,怎么办?雷以諴向户部捐纳局申请了1000多张部照,然后设局劝捐。劝捐其实就是卖官鬻爵,交钱买部照,拿到部照后去办手续,就是有功名的人了。

劝捐能暂时解决缺饷问题,但无法作为一种长期政策,1000多张部照卖完了怎么办?雷以諴的幕客(也称师爷)钱江想了一个办法:设立厘金局对境内和过境商品百货进行抽税。

钱江还帮雷以諴设计了具体的执行方案,计划先从扬州附近的仙女庙、邵伯、宜陵、张网沟等镇的米行开始试点,规定每1石米捐钱50文助饷,然后再扩大到附近各州县的米行,最后从米行扩展到其他各行各业。初定征收标准是值百抽一(税率1厘),所以被称为厘金。

厘金制度的出现遭到了商户们的普遍反对,但雷以諴不为所动,强硬推行,让钱江等人带兵收费,对反抗商户坚决镇压,几个月之后,商户们终于老实,雷以諴顺利解决了军饷问题。

第二年,雷以諴上奏咸丰皇帝,声称“试行厘金助饷,业有成效,请推广照办,以裕军储”。雷以諴的厘金制度,让饱受财政危机困扰的咸丰皇帝眼前一亮,咸丰皇帝命令:“两江总督怡良、署江苏巡抚许乃钊、江南河道总督杨以增,就江南北地方情形,速商筹办”,这意味着厘金制度得到中央的认可,此后厘金制度从地方性筹款方式变成了国家正式合法的筹款方式,有条件的省份纷纷效仿(所有用兵省份,得由该督抚核夺,酌量抽厘。普行之议既定,于是各省仿行)。1857后年,厘金制度在全国放开,各省大力推广。

在厘金制度出现之前,清朝的商税主要有两种:一是杂税,包括“芦课、渔课、田房契税、牙贴商行当铺税、落地牛马猪羊税”等;二是榷关税,即在全国水路要冲之地(乾隆时期有24处),设置关卡对来往商品征收过税。

杂税税率一般在3%左右,榷关税税率一般在3%~6%之间浮动,都是低税率的商税。清朝中期,杂税收入一直徘徊在百万两左右,榷关税则在四、五百万两左右。进入晚清后,随着吏治腐败和国家机器的低效,以及频繁战乱,这两项税收持续锐减,财政地位大大下降。

厘金的出现,使得清朝的商税以另一种方式出现并发扬光大。

厘金按行商坐贾分为“活厘”和“板厘”,前者是对转运中的货物征税,是一种通过税,后者是对产地或销售店铺按月收捐,是一种交易税。按照课税品种的不同,厘金又分为百货厘、盐厘、洋药厘(进口鸦片)、土药厘(本土鸦片)四类,其中百货厘的范围几乎包括了所有商品,见货即征,不问巨细,这是厘金收入的主要来源,约占全部厘金的93%。

厘金最初是值百抽一,但后来清廷并没有统一标准,于是各省自定章程,致使各地税率不一,且呈越来越高之势,最高的山东曾抽银二分(税率20%),其他各省也都增至5%~10%。为了征收厘金,各地政府纷纷设立厘卡。最滥的时候,全国有大大小小的厘卡12000多处,其繁密程度“如网之密,如梭之织”,后来经过整顿裁撤,到同治初年还有3000多处。

名目繁多的厘金、较高的税率以及遍布全国的厘卡,使得清政府对商业税的增收力度和效率大大增强了,清朝的财政收入也随之大幅度提高。

从1853年到1865年间,清朝年均厘金收入约为1000万两(只统计了百货厘),而1870年到1873年间,清朝田赋年均收入约为1300万两,这意味着厘金收入已经成为清廷的财政支柱。到了光绪年间,随着社会日趋稳定,厘金收入节节攀升。1882年,清廷厘金收入为1631万两,占财政收入的20%,1911年清朝灭亡前夕,厘金收入达4318万两。

自古以来,一个朝代的灭亡,最直接的原因往往都是财政危机。当太平天国运动把清廷推到财政危机的边缘后,厘金制度的出现为清廷开辟了一个大财源,其巨额的财政收入也为元气大伤的清廷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此后,这针强心剂成了清廷的续命针,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具体而言,厘金收入对晚清政府的续命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军费开支。

厘金制度出现于镇压天平天国时期,因此它的最直接作用是帮助清军解决了镇压太平天国的军费问题。有学者统计,清朝平定太平天国的军费总支出为29259万两白银,减去厘金制度产生之前的3年的军费开支2950万两,可以得出清廷从1853年到1864年的军费开支为26309万两,其中厘金收入占了48.3%,这其中还不包括各级官员中饱私囊的部分。在封建王朝,中饱私囊的部分是必须的损耗,可以算得上一种隐性开支。

在太平天国活跃过的省份,如湖广、江苏、江西、安徽、福建等,厘金收入几乎全部被用作军费,曾国藩在奏折中曾写道:东南各省“用兵十年,全赖厘金一项支持,凡三省两湖各属无论已被兵,未被兵,几乎无处不设卡,无处不抽厘”。厘金是湘军稳固的“养命之源”,湘军、淮军的扩充、养训、作战,都仰赖于厘金。

镇压太平天国后,清廷曾打算酌情裁撤各省厘局,但遭到地方督抚反对,反对的理由是各地开支浩大,但是常规的地丁银(农业税)只能满足十分之三四,剩下的十之六七都靠厘金,所有厘金“万不可骤议裁撤”,清廷考虑到财政困难和地方政局稳定,只得默准厘金制度继续推行。

地方督抚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在太平天国平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厘金收入仍是各地军费的主要来源。1870年到1873年,清朝各省厘金收入的三分之二都用于军费支出,山西更是将全部厘金用于军费开支。直到光绪年间,内乱基本平定,厘金才转用到其他事项上。但是,八旗、绿营以及海军的军费,仍然有不少来源于厘金。除了军费开支之外,厘金也被各地方政府广泛用于战后重建。

二是偿还债务。

晚清时期,因为庞大的军费开支以及一些对外战争失败导致的赔款,使得清政府财政窘迫,不得不大量举外债度日。甲午战争以前,清政府曾多次赔款和借债,但所借数额不多,时间也较短,一般都能还清。

从甲午战争到清朝灭亡这段时间,清朝国事日非,战争开支、编练新军、对日赔款以及庚子赔款等等,都是前所未有的开支,这都不是清政府短时间内所能负担得起的,为此,清廷多次向国外借款,欠下了巨额债务。为了偿还债务,清廷把债务摊派到了个各省,各省为了完成摊派任务,开始增加税收,而此时厘金收入也更多地被用来偿还债务。

以1902年到1906年为例,根据统计,当时清廷每年偿还债务总额约为4400万两,厘金收入为1800万两左右,其中500万两左右被用来偿还债务,约占偿还总额的10%以上。比例虽然不高,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财政压力。

三是洋务运动开支。

19世纪60年代,清朝为“自强求富”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的洋务运动,其主要内容是大规模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化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建立新式海军等。

显然,作为中国工业化的肇始,洋务运动是一项耗资巨大的事业,每一个小目标的落地,都需要不菲的投资,而这些投资并不都属于中央财政开支的范围。事实上,清朝中央财政收入一直比较拮据,对洋务企业的支持力度十分有限,只有极个别大型洋务企业能够得到中央财政的支持,其他洋务企业的创办和运营只能依靠地方财政收入,而地方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来源之一就是厘金收入。

清朝财政支出中,投入在洋务企业上的花费约为5900万两,其中大部分来自于海关税收,其次是厘金收入。厘金收入基本都隐匿于各省军费与行政用费之中,所以很难弄清厘金收入与洋务花费之间的关系数据,只能从个别洋务企业中窥其一二。

以张之洞创办的湖北枪炮厂为例,按照生产计划,该厂每年经费为80万两左右,从1893年到1910年,厘金在该厂年经费支出中最少的时候占15%,最多的时候超过50%,平均下来,该厂每年经费支出的25%来自于厘金。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厘金收入,很多地方兴办的洋务企业都会因为经费短缺而无法维持。

厘金制度极大充实晚清政府的财政收入,是暂时帮助清政府延续统治时间的灵丹妙药,但是从长远来看,厘金制度无异于杀鸡取卵。

一方面,遍地设卡,重叠抽征,“举凡一切民人从生到死衣食住行所用之物,无不抽厘金”,税吏杂冗,盘剥商人,中饱私囊。凡此种种,严重破坏了国内营商环境,加重了商业成本和人民负担,削弱了本国商品的竞争力,便于外国商品倾销(外国商品不缴纳厘金),同时也摧残了脆弱的民族工商业,压制了国内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阻滞了整个社会的进步。难怪时人对厘金怨声载道,称之为“恶税”,认为“厘金之弊,罄竹难书,近创虐政,奠基厘捐”。

另一方面,按照惯例,厘金作为各省自行筹款的途径,除了少部分上交中央外,大部分都留作地方开支,地方督抚掌握厘金收入意味着中央财权下移,地方势力派自此有了拥兵自重的经济基础,这反过来消解了中央政府的权威,加速了清政府分崩离析。






宁静的大海29184229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首先我们要知道,厘金是什么?厘金是清代咸丰年间创立的一种贸易征税制度,属于一种商业税,因为它的税率为1厘也就是百分之一,所以又叫厘金。后来厘金又分为百货厘、盐厘、洋药(进口鸦片)厘、土药(国产鸦片)厘,只要进行交易,就得抽税。

而清政府当初征收厘金的原因,主要有已下几点:

一、清政府穷

乾隆以后的清朝可以说没一天安稳过,1795年的苗民起义、1796年的白莲教起义、1813年爆发的天理教起义等等让大清国变得脆弱不堪,国家将钱都用在了镇压这些农民起义运动中,国库已经空了!

但咸丰年间,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让大清王朝半壁江山都丢了,当时的清政府开始对太平天国进行围剿,打仗这事最烧钱。当年清政府建立江南和江北大营,驻军几十万,每天的开销十分巨大,仅仅三年,就消耗了国库饷银二千九百六十三万两。当时清政府实在拿不出钱了,于是就创建了厘金税。

根据《清朝续文献通考》记载: “当时军需孔亟,筹款维艰,厘金虽自四年奏准,实则三年已先举行,兹谕权舆也,是年春金陵失陷,饷源枯竭,太常寺卿雷以诚治军扬州,始于仙女庙创办厘捐。”

也就是说厘金最初创建的目的是征收军饷,弥补财政支出。据统计,湘军每年能在湖南省收到厘金约二百万两白银。这还仅仅是一个省份。后来由于效果喜人,咸丰皇帝便下令在全国推行,成立厘金局。

二、清朝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

在清朝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在厘金制度创立之前,国家大部分的税收都由农民来承担过于沉重,而太平天国的爆发就是因为清政府对农民的征税过于苛刻导致的。而当时的大商人们,坐拥家产却不纳税,与农民比起来实在说不过去,也不公平。到了咸丰时期国家急需用钱,既然农民的税收不能征收了,自然就打起了商人的主意。

三、总结

厘金制度对清朝影响巨大。极大的充实的清朝的国库,更具记载1853年到1865年期间,厘金税每年能给清政府带来1000万两白银的收入,到了光绪年间,厘金收入节节攀升,在1911年清政府灭亡那年一年厘金的收入高达4318万两。


登哥读历史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迅速席卷东南数省,所到之处,杀人放火抢劫并裹挟百姓而去,使南方繁华富庶之地变得荒凉破败,江浙赣皖等省,或被太平天国占领,或沦为战区,朝廷收不上税,税源大幅减少。

河南的捻军、山陕二省的回民趁机起事,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攻陷北京,西北阿古柏占据新疆,沙俄趁火打劫。清朝内忧外患,奄奄一息。

为了应对战争,清朝财政支出大幅增加。清廷无钱练兵,也无钱打仗。只好给政策,允许士绅练兵剿匪,军费自筹。

于是胡林翼、曾国藩、左宗裳、李鸿章等人纷纷练兵镇压太平天国,军费从其辖区搜刮,包括逼迫乡绅捐输,卖官鬻爵,劫留地方税收等,但是仍然远远不够。

于是又在各路口设卡收商税,即厘金,通常为货物价值的百分之一左右,但是卡点众多,货物到达目的地,通常要翻几倍卖出去,才能赚到钱,严重的阻碍了国内商业的发展,打击了民族企业,因为外国人的货物是不敢征收厘金的,加深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经济的控制。

但是,没有办法,为了剿匪,朝廷默许征收厘金。于是,此政策迅速推广至全国,一度成为各地政府的主要收入,甚至平定内乱之后,由于权力不断由中央下放到地方,地方督抚的权力逐渐扩大,逐渐掌握了军政财权,中央政府不敢裁撤厘金,怕影响地方收入,引起地方反弹,加剧国家分裂。因此,中国始终不能形成统一的市场,给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综上,厘金挽救了清朝,但厘金政策阻碍了经济发展,最终葬送了清朝。清朝成也厘金,败也厘金。



当代曹植


大家好,我是历史兴趣爱好者来世还生种花家,很高兴回答小伙伴的问题,关于晚清政府为什要征收厘金?

我的观点是:由当时社会经济结构的发展性【商品经济】与国内社会情况的特殊性决定的【太平天国】。

可能有小伙伴不懂什么是厘金?厘金其实就是现在的商业税,清朝初定商业税为一厘,即对卖货的商人商品按1%抽取税收,所以叫一厘,也叫厘金。

晚清太平天国声势浩大,曾国藩的湘军税银来源于地方厘金制

到了19世纪,晚清政府内忧外患,不仅面临西方列强虎视眈眈,而国内农民起义运动此起彼伏,到了咸丰三年,太平军已经攻破南京,建都立国,国号太平天国。而为了剿灭太平天国,清朝在南京的北面与南面驻扎江南江北大营,包括曾国藩的湘军共计几十万清朝大军,军饷需三千万两,但朝廷内部国库空虚,这就只能从民间征调,而强敛又会激发民变,所以,有人提出了设立新税,即从商业商品抽取税收,供应军饷。

朝廷旧的税收制度臭名远扬,新的税收制度迫在眉睫

为了镇压太平天国,朝廷增加了税收,旧的税收标准已经提高好几倍,早已超过普通百姓的负担能力。朝廷每年的税收不足军费消耗的六分之一,而另一种"捐纳"或"捐输"的制度,即没有考取功名的人,但想做官,可以向朝廷捐献钱财换取功名,但靠这种制度增加财政收入也是少数。所以,旧的税收制度已经无法适应特殊时期财政的需要,新的税收制度迫在眉睫。

晚清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厘金制度是大势所趋,适应历史潮流

随着清朝通商口岸的逐步扩大,传统的小农经济快速瓦解,商品经济逐渐成为社会主流,而传统的税收制度则还停留在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商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清朝税收新的增长重心,而中国海关自主权则由西方所控制,所以,国内改革税收制度成为当时晚清政府头等大事。

所以,晚清政府征收厘金,是从当时国内社会环境情况,经济结构,未来发展利弊的层面下深思熟虑做出的决定,既而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改革旧税收制运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