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歲老人膝下3兒3女卻無人贍養,得知不孝的理由,網友紛紛指責

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人們常說百善孝為先,孝順自己的父母是一個人最低的道德要求。如今一位86歲的老人卻得不到兒女的贍養,生活不能自理,這位老人育有3兒3女,但是卻沒有一人願意贍養老人,為什麼這些孩子這樣對自己的母親呢?

86歲老人膝下3兒3女卻無人贍養,得知不孝的理由,網友紛紛指責

關於贍養老人,孩子們各有各的怨言,對於女孩來說,母親從小偏心男孩,並且認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將來家裡的財產她們也不得繼承。因此,女兒們認為,她們雖然偶爾會照顧母親,但是她們認為既然母親這樣偏心,把全部家產留給兒子,那贍養母親的義務就應該由兒子們承擔。

86歲老人膝下3兒3女卻無人贍養,得知不孝的理由,網友紛紛指責

可是三個兒子為什麼也達不成合意呢?如果三個人輪流照顧,每一家的負擔並不會很重。可是大哥表示,自己很早就分家了,母親沒有幫助自己什麼,自己的家產都是自己和妻子掙下的,而二弟和三弟的房子都是父母出錢給蓋的,他們更應該贍養母親,並且母親年輕時幫助二人幹了很多活。

老二和老三表示,大哥應該起表率作用,三個兄弟輪流照看母親才公平,如果大哥不願意照看母親,那自己也沒理由照顧母親。並且他們最為氣憤的是,老人在看病的時候,大哥沒有出過一分錢。

86歲老人膝下3兒3女卻無人贍養,得知不孝的理由,網友紛紛指責

聽了這家人的故事,網友們也算是知道了他們不孝的理由,偏心的父母讓孩子們寒了心,可是不管怎麼說現在的母親已經失去了勞動能力,離不開子女的照顧,一家人都不應該讓年老的母親老無所依。

那麼,老年人應該怎麼做才能讓自己安享晚年?

1、公平對待孩子

很多家長都有偏心的情況,有的家長會偏向年幼的孩子,有的家長會偏向男孩,父母年幼時的偏心會導致孩子心理不平衡,到了贍養老人的時候,他們認為被偏心的孩子應該承擔更多的義務。在以前的封建社會,女性出嫁後,不享有繼承父母財產的權利。

但是在今天,在法定繼承當中,男女享有平等的繼承權,同一順位也應該以均分為原則。當然,並不是說將贍養老人和繼承財產作為交換條件,而是說,在任何事情上,父母都應該“一碗水端平”公平地對待自己的孩子,不要傷了孩子的心。

86歲老人膝下3兒3女卻無人贍養,得知不孝的理由,網友紛紛指責

2、良好的家庭教育

雖然贍養老人是孩子成年以後的事情,但是孩子的品德教育是從小開始的,從小教給孩子尊重父母,懂得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孩子自然就會孝順,事實上,孝順的孩子從小就懂得關心和呵護父母,自己愛吃的食物也願意跟父母分享,孩子是否懂得感恩取決於父母的影響。

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以身作則,從小讓孩子接受孝敬老人的薰陶,所以要想得到孩子們的孝敬,父母自己要先孝順,孝道本身就是一種傳承,每個人都是承繼者。同時也不要太過溺愛孩子,在溺愛之中,長大的孩子會認為什麼都是理所當然,而不懂得報答自己父母的付出,父母的溺愛不僅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反而會更容易養出“白眼狼”的子女。

86歲老人膝下3兒3女卻無人贍養,得知不孝的理由,網友紛紛指責

3、樂觀不強求

現在的孩子工作都比較忙,而且生活壓力比較大,在老人能夠自理的時候,不要強求孩子照顧自己。同時也要儘可能地理解孩子,孩子的生活方式和老人不同,價值觀也存在很大的差異,不要認為孩子沒有順從你的心意就是不孝順,孩子們工作壓力大,有時候對老人有關注不周到的地方,也不要苛求孩子

同時,老人也應該儘量保持一種樂觀的心態,不要總是左右兒女的生活,身體健康的老人完全可以通過一些娛樂活動豐富自己的晚年生活,比如跳跳廣場舞,練一練書法國畫,樂觀的老人身體也會更加健康,不容易生病,有一個好身體也可以減輕兒女的負擔。

86歲老人膝下3兒3女卻無人贍養,得知不孝的理由,網友紛紛指責

父母也都是第一次做父母,他們也不一定能夠做到完美。儘管兒時對父母的行為存在一些不滿,可是當父母年老體弱無依無靠的時候,無論是兒子還是女兒都應該履行自己的法定贍養義務,畢竟血濃於水,父母是把孩子帶到世界上來的人,無論處在人生的什麼階段,父母與子女之間應該有更多溝通和包容。

各位網友,大家覺得這位老人的兒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是情有可原嗎?歡迎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