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獻給自然的情詩,溫習最初的愛

一首獻給自然的情詩,溫習最初的愛

一首獻給自然的情詩,溫習最初的愛


詩文作者


陳育虹,祖籍廣東南海,生於臺灣高雄。著有詩集《索隱》《魅》《閃神》《之間》等,以及多種譯作。曾獲2004年《臺灣詩選》“年度詩獎”。




一首獻給自然的情詩,溫習最初的愛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留言」:你願意為守護自然做哪些點滴?


<code>起初,沒有人在意這一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電影《流浪地球》臺詞從去年年底到現在,壞消息一個接著一個。澳洲的森林大火數月不滅,袋鼠、考拉燒死燒傷無數,蝗災已從東非波及亞洲,南極最高溫超過20℃,冰川加速融化……起初,我們只是為這些發生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不幸感到驚愕和惋惜,直到新冠病毒炸彈一樣在我們中間爆發。疫情就像一記急剎車,踩停了正常的社會生產生活。就這樣,我們在家裡憂心忡忡地困頓了將近兩個月,直到春暖花開。好多朋友都說,雖然不能出門,但只要偶爾出去一兩次,都感覺天更藍,空氣更好。鳥叫聲比以往清晰得多,熱鬧得多。武大的櫻花開了,這次沒有遊客死命地搖晃樹枝,貪圖一場櫻花雨的美照了。小林範之[日]身在湖北的戴建業教授在近期的一篇隨筆中說:“‘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大自然與人類沒有通感,春風春鳥當然也不在乎人世的悲歡。”這話說得不錯,卻令人難過,也引起我們的反思。以前我們常說,要保護環境,愛護地球,現在才愈發意識到,呵護自然是為了人類這個物種的延續。地球沒了我們照樣轉。像切爾諾貝利那樣的災禍發生後,輻射區里人類絕跡,動植物經歷了巨大劫難和一系列變異之後,依舊可以繁衍生息。人類所掌握的科技越來越發達,對大自然的傷害也到了前所未有的規模。物種日漸減少,其中一些還不得不面對人的歧視。因為疫情的關係,許多人提“蝙蝠”而色變,但我們應該捫心自問,可怕的難道是蝙蝠嗎?小林範之[日]《人類簡史》的作者赫拉利認為,或許人們真正該問的問題,是“我們究竟希望自己想要什麼”。讀到《最初》這首詩的時候,我覺得這是我想要的。像是一首可以輕輕吟給大自然,讀給地球的情歌。風和雨,草木和動物,一切都極致純淨。它們帶著原始的力量,既是盎然勃發的,又是溫柔安撫的。有道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現在物質讓人眼花繚亂,如果能簡單到一株草,一滴雨的起點,沒有物種的高低貴賤之分,只有相互的傾聽,“人類和植物一樣幸福”,是多麼樸素的美好。誠然,我們沒有時光機可以回到史前,也無需那樣做。我們需要的,是學會尊重自然中的萬物,真誠且努力地找到經濟、科技的發展和生態維護之間的平衡點。即使沒有回到“最初”,又何嘗不是新的,健康的起點呢?/<cod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