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农场》:何必要听一只猪的话,“演讲猪”的成长史

《动物农场》是英国小说家、社会评论家乔治·奥威尔的代表作。他用隐喻的笔调讲述了一场关于“动物革命”的故事,并且将鲜明且独特的特点赋予了每一个动物。

农场里的动物们因为不满农场主琼斯的剥夺,于是决定通过“革命”的形式获取自由,在6月的一天里,当琼斯和他的手下们再次拿起皮鞭时,这些动物决定反抗。于是“革命”顺势爆发,所有的动物们都无畏的冲向琼斯,吓得这个吝啬的,尚且还在酒醉中的农场主琼斯只得拼命奔跑,都顾不上收拾自己的行李。最终动物们凭借英勇的表现夺得了农场并且获得了自由,当一切回归平静,动物们开始商量如何治理农场时,聪明的猪们成为了优秀的领袖。

其中拿破仑和雪球这两个猪由于才能出众,成为了前期的领袖,但所谓一山不容二猪,雪球在不久之后便被拿破仑赶出了农场,成为了勾结其他农场主的叛徒,我们的拿破仑猪成为了唯一的领袖。但今天我想讲的是另外一头猪——拿破仑的最佳代言人吱嘎。

《动物农场》:何必要听一只猪的话,“演讲猪”的成长史

乔治·奥威尔的文章不论是《动物农场》还是《1984》都有非常深的隐喻,但即使抛开隐喻,他的文章也丝毫未减锋芒,他不仅能够顾及到对每个动物的刻画,而且每个动物都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这是他对吱嘎出场的描述:

其中名气最大的要数一只叫吱嘎的小肥猪,他的腮帮子挺圆挺圆的,眼珠子忽闪忽闪的,动作敏捷,嗓子特尖。他的口才十分了得,每当他力图证明某一个很难说清楚的论点时,其习惯性动作就是身子跳来跳去,尾巴摆个不停,不知为什么这一招很有说服力。别的动物谈起吱嘎来,认为他有本领把黑的说成白的。

吱嘎作为当时的三把手,第一次登场的名气竟然超过了拿破仑和雪球,真是不可思议,但接下来你就会发现吱嘎作为舆论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它的重要性仅次于领袖拿破仑,而且在制造舆论方面无人能及。我们应该痛恨且鄙视这只猪,但是从语言技术上而言,它慷慨激昂的表现欲和令人振奋的谎言简直是无懈可击,成功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最佳“演讲家”的负面形象。

那么接下来,我会结合《乌合之众》里面的一些知识,来分析吱嘎这只猪是如何一步步成为最佳“演讲家”的。

《动物农场》:何必要听一只猪的话,“演讲猪”的成长史

利用敌对势力发出暗示

事情是这样的,当猪们命令将掉落的苹果全部收集起来送给猪们食用的时候,其他动物们开始有所质疑的时候,吱嘎作为发言人被派去解释。吱嘎是如此说的:其实我们猪们也讨厌牛奶,讨厌苹果,但是为了补充营养,保持身体健康,更好的用智慧为大家服务,所以只好忍着痛苦吃下去。而且你们要知道,如果我们不能够团结一致,农场主琼斯便会重卷而来。想必你们当中没有人谁愿意看到琼斯回来吧?

此时的动物们心里都清楚,相比于让琼斯重新回来,苹果的事情微不足道。事实上我们都很容易发现这只是一个谎言,但是这里涉及到的不仅仅是谎言,而是一种暗示的选择,要争取苹果合理分配还是不要琼斯回来?毫无疑问,动物们都不愿意琼斯回来。

在《乌合之众》讲到暗示时有一段这样的描述:“人是一种理性的存在——他们都知道是非善恶,也知道趋利避害”,那么《动物农场》中的动物们也是如此。事实上,吱嘎的暗示还带有威胁性,即如果猪们营养跟不上了,琼斯就可能会回来,那么被奴役的日子也会回来。“当琼斯要回来”成为假设,成为心理暗示的时候,动物们难免不会想起之前被琼斯虐待和鞭打的过程,这种痛的暗示又会传递给动物们,放弃苹果,猪们是为了我们好。

《动物农场》:何必要听一只猪的话,“演讲猪”的成长史

演讲是非常讲究先后顺序的,这点吱嘎猪深得精华,它一开始并没有解释猪们吃苹果,而是抛出一个问题:你们认为猪们吃苹果是自私自利的表现吗?(你会当面说别人的不好吗?即使它自私)然后才是解释,这里的解释其实就有两层意思:1、猪们吃苹果是是为了保持脑力;2、保持脑力是为了不让琼斯回来。即猪们也不愿意吃苹果,但是为了保护大家只好牺牲自己。

往往谎言就是如此的简单并且有效。即使这个时候驴保持了冷静,但99%的动物们都同意这种说法,那么1%都有可能成为敌对方,即如果驴当面反对猪们吃苹果,就意味着希望琼斯回来。

重复的力量以及重复的下一个假想敌

当动物们的心中有了弱点的时候,猪们就会趁虚而入,吱嘎便是这只狡猾的猪。

不断重复的说法最终会进入无意识的区域,到了一定的时候,我们会忘记谁是那个不断被重复的主张的作者,认为它来自自己的判断,最终对它深信不疑。——《乌合之众》

当吱嘎尝到琼斯对于其他动物的影响力之后,简单的重复便可以成为最有效的方式,只要发生的事情比不上让琼斯回来这件事情更为严重。事实上,几乎没有任何事情比琼斯回来更令动物们恐惧。

《动物农场》:何必要听一只猪的话,“演讲猪”的成长史

第一个假想敌:当拿破仑领着狗的样子像极了琼斯先生时,当拿破仑决定取消星期天的会议时,当拿破仑宣布只能唱《英格兰牲畜之歌》时,当拿破仑宣布雪球是叛徒的时,吱嘎猪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发言即可:

首先,肯定拿破仑这么做是为了大家;

其次,抛出问题,你们以为呢?如果你们判断错了呢?

最后,抛出琼斯先生,你们肯定不想让琼斯先生回来吧?

于是在很长的时间内,琼斯先生就是猪们的护身符,没有比“让琼斯先生回来”更好的谎言了,但是人们常常会忘记疼痛,也就是说琼斯先生的效果会慢慢变得不是那么重要。于是第二个假想敌出现了——曾经的伙伴兼领袖雪球。

作为竞争失败的猪,雪球在很多动物的眼中仍然是英雄,但是它失去了舆论,也就是失去了话语权,于是在吱嘎富有激情的演讲之下,雪球的形象慢慢的下降,直到曾经的伙伴完全不信任它。

其实让这样的计划实现并不难:第一,雪球确实逃走了;第二,雪球根本没有机会解释;第三,当动物们遭到失败或者遇到坏事的时候,总是会找理由安慰自己;第四,舆论的力量;第五,传染,“雪球是叛徒”这句话会以强大的力量在动物农场扎根。

不论什么时候什么事情搞糟了,通常都要推到雪球身上,要是一扇窗子坏了或者水道堵塞了,准有某个动物断定这是雪球在夜间干的。

我们的吱嘎猪显然发挥了它将黑的说成白的的本领。当然当雪球逐渐被遗忘的时候,下一个假想敌便会代替雪球的位置。

《动物农场》:何必要听一只猪的话,“演讲猪”的成长史

舆论的制造与扩散

事实上,从动物们赶走农场主琼斯先生之后,吱嘎猪就成为了舆论的制造者以及谎言的传播者。但它成为舆论中心权威有三个必要的条件:

第一,拿破仑的支持,拿破仑代表的是权威,吱嘎代表的是拿破仑的发言。

第二,绵羊们的传播,不分时间、场合、动不动就唱“四条腿好,两条腿坏”,四条腿自然是猪们、动物们,而两条腿则是琼斯先生。舆论是会被感染的,当耳染目濡,重复无数次的时候,它就有可能会成为你的标准。还有那只“我要更加努力工作”的马,它就是动物们的榜样,向榜样学习,就是更努力工作,可悲的是直到死被卖掉的时候,马对吱嘎和拿破仑的话都深信不疑。更可笑的是,当猪们学会两条腿走路的时候,原先的口号变成了“四条腿好,两条腿更好”。

第三,吱嘎的谎言以及技巧,作为拿破仑的发言人,它不仅拥有着直戳人心的力量,而且它拥有着洞察其他动物心理的能力,况且它有着慷慨激昂演讲的天赋。

在这样的情况下,谎言形成一个闭合回路,舆论由制造被传播并且扩散出去,当99%的动物都认为是正确的时候,那1%的动物的发言可能微乎其微,甚至会走到99%的动物的对立面。

也就是说吱嘎在拿破仑的支持下,控制着整个动物农场的言论和舆论,拿破仑即是正确,吱嘎即是正确。也因如此,吱嘎慢慢成为了动物农场最具影响力的“演讲猪”。

我在想象着当吱嘎后腿走路,穿上琼斯先生的西装演讲的时候,到底该把吱嘎叫做人还是猪呢?

《动物农场》:何必要听一只猪的话,“演讲猪”的成长史

写在最后:

我想要说明的是,舆论是一个非常容易侵入且直戳你内心的东西,引起你的同情或者直戳你的弱点,即使是一只猪(愚蠢)的言论都很有可能影响你的判断或者迷失正确的判断,这并不全是你的错,因为舆论以及“演讲猪”的力量是可以被放大的,我们需要谨慎判断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消息,对于一些阴阳怪气的指责且完全狡辩的舆论表示拒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