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市中心醫院:有技術有擔當 真心服務患者獲好評

映象網駐馬店訊(記者 黃向陽 通訊員 陳毅 李茂)

醫生,是直面死神的勇士,是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堅強衛士。通過精心治療讓各類急危重患者轉危為安,成功脫離險境恢復健康,是每名醫者的初心和使命。近日,駐馬店市中心醫院神經外二科醫護人員,成功救治一名複發性複雜巨大顱內外溝通的腦膜瘤患者,英勇的責任擔當、過硬的醫療技術再次獲得患者和家屬的一致好評。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有技术有担当 真心服务患者获好评

拆掉的炸彈又歸來 疑慮煩惱

來自上蔡縣的黃女士,今年50歲,除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複發性的腦膜瘤讓她的這個冬天也難以平靜。說起黃女士的患病經歷,還要從18年前說起,2002年,黃女士因“腦瘤”頭痛加劇,在省內某醫院通過手術治療,術後視力下降視物模糊,但頭痛症狀消失。

2年前,黃女士“頭痛”症狀偶爾再次出現,隨著病情進展,患者左眼視力完全喪失。由於視力障礙已多年,並未引起患者重視。近日,頭痛加劇,遂到當地醫院就診。當地醫生立即為黃女士行頭部核磁共振,檢查結果讓黃女士和家屬十分震驚。

“雙側枕頂部異常信號,結合臨床病史考慮腦膜瘤復發並侵犯顱骨。”黃女士家屬說,當地醫生建議立即轉往上級醫院進行進一步救治。

查明病情待清除 責任擔當

初步瞭解病情後,駐馬店市中心醫院神經外二科值班醫生宋少謙熱心收治患者,詳詢病史、細心查體,由於黃女士的腦膜瘤為複發性腦膜瘤且體積巨大,侵犯顱骨,病情較為複雜。

“當時用手觸摸患者的頭頂部位,能明顯感覺到十分鬆軟,直覺告訴我,瘤體已經侵蝕到頭皮。”宋少謙立即為患者完善各項檢查,並向科室主任高巖升彙報患者病情。

“我們之前已經做過手術了,現在是復發還是其他情況?比之前的情況更嚴重?”黃女士的家屬將心中的疑慮吐露給高巖升。

“在顱內腫瘤中,腦膜瘤的發病率僅次於膠質瘤,為顱內良性腫瘤中最常見者,佔顱內腫瘤的15%——24%。發病比例女性為男性2倍,發病高峰年齡在45歲左右。腦腫瘤的治療主要是通過手術進行切除,手術過程當中腦部組織是非常複雜的,再加上我們的腦腫瘤的發生的部位的不同,為了保證患者的愈後,在進行手術切除的時可能不能夠達到完全切除的目的,從而導致在接受腦腫瘤手術以後,消失或者是緩解的這些症狀和體徵再次的出現復發。”高巖升介紹說,黃女士的腫瘤巨大、且為復發腫瘤,血運異常豐富。位置特別,位於矢狀竇後三分之二,腫瘤跨大腦鐮雙側,周圍重要血管聚集屬於腦部的重要功能區,同時腫瘤侵犯顱骨和皮膚,屬於顱內外溝通腫瘤!如果不及時切除,腫瘤會繼續生長,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解除家屬疑問後,高巖升立即召開科室醫務人員的病例討論後,經過高巖升團隊反覆商討,憑藉豐富的臨床經驗,制定出詳細的治療方案和術前準備。

在與家屬溝通並徵得家屬同意後,高巖升團隊準備開始這次高難度、高風險的手術征程。

手刃病灶還健康 全力以赴

手術如期進行,在醫院麻醉科手術部的密切配合,手術由神經外二科主任高巖升主刀、宋少謙為助手開始了這場氣管插管全麻經導航顯微鏡下枕頂部腦膜瘤+病變顱骨切除術戰鬥。

“由於患者病情重,骨質受侵蝕,酥脆明顯,在第一步切開顱骨的過程就用了近三個小時。”高巖升說,由於患者病變顱骨表面凸凹不平、顱骨侵犯嚴重,並出血兇猛,以神經探查後提示顱骨與腫瘤粘連嚴重,與其說是切開,不如說是剝離。

術中可見,患者腫瘤與硬腦膜粘連緊密、包繞並侵犯矢狀竇。高巖升團隊在神經導航引導下分開腦皮質沿腫瘤邊界切除腫瘤組織及病變硬腦膜,“這一部位血運豐富、神經錯雜,且病變與周圍腦組織分界不清,體積較小、辨別較困難,稍有不慎,就會給患者帶來不可挽回的後果。”高巖升屏息凝氣,在神經導航引導、顯微鏡下找尋並切除右枕葉佔位病變,術中出血較多,補血量達4000毫升。經過8個多小時的奮戰,高巖升團隊成功將患者顱內的瘤體完全剝離切除,查無活動性出血後,手術順利結束。術後患者生命體徵平穩,安返病房。

術後第一天患者即意識清醒,無功能缺失,且眼部已有光感,讓患者和家屬喜出望外,對醫護人員不住的稱讚,同時也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嚮往。在神經外二科醫護團隊的悉心照料下,患者不日即將出院。

“複發性腫瘤且巨大,血供豐富,位於矢狀竇後三分之二,腫瘤侵犯大腦鐮雙側,侵蝕顱骨,顱內外溝通,迴流靜脈曲張移位!所有腦膜瘤的難點都集中在這名患者身上。連續8小時的手術中稍有不慎,給患者帶來的後果將不堪設想。”高巖升坦言,這類手術的治療一直受到神經外科領域的高度重視,具有較高的挑戰性。駐馬店市中心醫院神經外二科團隊將該患者成功救治轉危為安,不僅彰顯出醫者的責任擔當和職責使命,更體現出精湛技術和雄厚實力。

(映象網駐馬店新聞熱線:0396—3599908,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映象網“大象陪辦”電話1800371969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