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何以儒道自我修行?

词文江湖


“王阳明心学智慧”来抛砖引玉。

蒙牛乳业集团创始人牛根生说:
"小成凭智,大成靠德。"


在这个竞争非常激烈的社会,拼智商,拼情商,甚至“拼爹”的同时,其实更值得拼的还有一个内容,就是德性,所以说从古到今,“修身”都是非常必要的。

那什么叫做“修身”呢?就是要陶冶身心、涵养德性、努力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道家的修身主张

道家的创始人是老子,他主张:

1. 顺应自然规律不做人为干涉,也就是“道法自然”;

2. 万事万物都是“有无相生”,互相转化的;

3. 为人处世应该以退为进,以柔克刚。

儒家的修身主张

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他主张:

1. 要有“仁”这种品德;

2. 要压制自己的欲望成就他人;

3. 讲究名分、尊卑等关系。

修身的现实意义

常言道:做事先做人。

孟子说: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一个品德修养良好的人,可以感召世人,得道多助,立于不败之地,遇到困难也能够转危为安,所以更容易获得事业人生的成功。

具体的修身方法

简单来说就是:正知、正念、正行。

1. 正知: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用圣贤智慧重塑价值观;

2. 正念:培养品德,涵养意志,确保起心动念不带私心;

3. 正行:言行举止,谦恭有礼,时时处处让人感到舒服。

修身的成功案例

曾国藩的“5字修身法”,时至今日,仍然值得我们借鉴。

1. 诚,表里如一,什么都可以摊在桌面上;

2. 敬,心里没有邪念,体态仪容端庄威严;

3. 静,心定神安,始终都处于放松的状态;

4. 谨,不说大话、假话、空话、实实在在;

5. 恒,生活有规律、饮食起居保持好习惯。

写在最后

修身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看看书,听听课就能达成的,要做好和自己的私欲做长期斗争的思想准备。另外就是,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在学习古人、学习他人的时候,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王阳明心学智慧”和你一起修身,连通正能量。欢迎点评,如果喜欢,请加关注。


王阳明心学智慧


如何以儒道自我修行?坚守本心,不被外部事物诱惑,迷失本性。

讲一个小故事。

许衡,元朝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学家和天文历法学家。



宋期末年,蒙古人进军中原,天下大乱,百姓为躲避战祸,背井离乡,流离失所。

一日,许衡等人路过信阳,烈日当头,酷暑难耐,众人口干舌燥。他们走着走着,忽然发现路边一座荒废的院子里有一棵梨树,树上结满了鲜嫩多汁的梨子,众人大喜,纷纷摘梨解渴。

大家吃着果汁甘美的梨子,在树下乘凉,微风吹过,惬意无比。而许衡却没有去摘梨子吃,同行的人很是疑惑,难道他不渴吗?




一人上前问许衡:“天气这么热,你不感觉口渴吗?去拿个梨吃吧,解解渴,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呢。”

许衡答道:“那棵梨树不是我的,也没有树的主人同意,怎么能随便去摘人家的果实吃呢?”

那人劝说:“现在社会这么乱,这个院子看起来已经没有人住很长时间了,估计主人早就已经远走他乡了,你又何必这么固执呢?”

许衡说:“虽然这棵梨树没有主人看护,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

劝说的人默默无语地离开了。



“吾心独无主乎”,这句至理名言,点明了儒家自我修身养性的正确方法,也是现代人行为准则和做人的底线。

“义士不欺心,廉士不妄取”。人生活在这个充满诱惑的世界上,随时随地都会面对“取舍”的选择,而物欲和美色的诱惑,往往会令人迷失本性。

能够在外部诱惑的境况下,坚守做人的准则,固守廉耻和尊严,守护自己心灵的纯洁,“正心”以“修身”,这是人格的最高境界,也是道德的完美体现。


无语者讲故事


大家好,我是拈花小姐姐,一个对传统文化充满兴趣的探索者,学习者。

王阳明为了“正心诚意”去格竹子

  • “实践出真知”,听别人说觉得有道理,自己不去尝试,还是体会不出来。王阳明早期是很认同“程朱理学”的,所以他做了“格竹子”的尝试。

  • 王阳明怎么格物呢?他通过静坐的方式,连续七天时间,都观察竹子,想悟出竹子到底有怎样的道理。王阳明这一个星期,下了苦功夫,废寝忘食,眼睛看着竹子,心里想着竹子,最后身体受不了,生病了,也没有从竹子中体会出自己想要的道理。

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

  • 王阳明提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 朱熹和陆九渊都认为“知先行后”,也就是说我们只有先“知道”,才能“行道”。

  • 而王阳明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

  • 知和行,是一体的,没有先后之分。知和行就像一只手的手心和手背一样。

怎么就算格物致知?

  • 孔子的格物,其实说的是让我们每个人去观察自己内心,有没有“不合理的私欲”。通过这种观察,能够修养自己的品德。
  • 而到了程朱理学阶段,产生了观念上的误会,程颢、程颐、朱熹这几位前辈,认为:“格物致知”需要“存天理,灭人欲”。

  • 程朱理学: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起源,这种起源是善的,人的本性来自于“理”,但是受到世界万物的影响后,容易迷失自己的本性,而让社会失去“礼”。

  • 在这个前提条件下,他们认为通过“格物”,研究事物本来的道理,可以达到“致知”的目的,也就是说,能够认识真理。

  • 程朱理学派:认为“格物”需要探究天下所有事情的规律与道理,才能明了宇宙间的终极的真理,达到“致知”的目的,这对人的要求实在是有点高,偏离了孔子的本意。

  • 如果是人,都有一定程度上,或多或少的欲望。如果一个人 ,完全没有任何欲望,也就不会有任何想要做的事情,那还为什么要“诚意正心”呢?想要“修行”本身是不是一种欲望呢?想要“治国平天下”是不是一种欲望呢?

  • 古语有云:“欲望浅而天机深”,这是说的个人的“不合理的私欲”要少,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了解真相,不容易被蒙蔽。

格物致知,为诚意正心之本

儒家的修行方法,是有本末之分的。

举个例子:

一棵树,长得枝繁叶茂,我们想要树能够开花结果,应该从枝叶上浇水,还是从树根上浇水呢?

大家肯定都会说,当然是给树根浇水了。

我们想要修行也是如此,要学会抓住根本问题,解决事情的关键点。

格物致知就像房子的地基,如果没有把基础打牢,就像在沙滩上建了漂亮的城堡,最后,海浪来临的时候,城堡再漂亮也会被水流冲散。

从格物致知与诚意正心而言,只有一个人先做到了格物致知,才有机会做到诚意正心。

心有正邪,以何辨别?

  • 既然有正心,那么也就有不正的心,在这里以“邪心”来称呼。


  • 心正一切正,心邪一切邪。怎么辨别自己的心是正的还是邪的的?

  • 王阳明认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就是要每个人在做事的时候,都问问自己的良心,如果我做这件事,是不是违背我的良心?

  • 当我们能够有智慧去分辨何谓“善恶”,何谓“是非”的时候,选择“去恶为善”,就能做到“去人欲,存天理”。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发心到底是善,还是恶?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其实是一条通往更高点的“阶梯”。

  • 第一步:从“格物致知”达到“诚意正心”,树立起正确的“知见”,然后达到“修身”。

  • 第二步:通过完善自身,忏悔自己的过错,达到家庭和谐,从而能够“家和万事兴”。

  • 第三步:“治大国如烹小鲜”,如果能够通过把自己做好,处理好一个家族内部的关系,让大家都能“各归其位,敦伦尽分”,就有治理国家的基础,让每个家庭和谐,达到社会和谐,国家安定的目的。

  • 第四步:平天下,需要更远大的格局,也是我们现在常听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只有认识到人类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是一体的,才能有足够的胸怀,格局,通过一个个国家的安定,实现全世界的和平。



拈花小姐姐


人性的格局是不一样的,每个地方风土人情要知情知理,做到容入与尊重。修自己心得群众信仰,做到自然言出必行,天下任你意志而动。天下能有不平的理由?


手机用户52222765140


“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这是典型的道家哲学思想,从事物内在的本质去发现世界的真谛,假如以我们的生存意义为设定,就是所谓的“向死而生”,人生在世首先一定要认知“死”的意义,才能明白应该怎样去生存会更有意义。

“修齐治平”则是典型的儒家思想处世之道,如果说道家讲究出世,顺其自然地生活;儒家肯定是讲究入世,其入世目的则是希望以自己的思想及所学把世界变得更好,细则就是孝道、政治、民生、经济等。

上述“儒道”大意如此,如何融入到个人,则是个人的天性使然以及后知后觉的改变。道家最核心的思想是“无为”,在人类有限的生命里做有限的事,不刻意强求什么,谁也不能要太阳从西边升起而从东边落下,所以道家希望与万物共生共荣顺其自然。儒家思想核心是“有为”,有为就是要在短暂的一生里干出一番事业,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

个人认为“无为、有为”都没错,重要是能为人类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当然,个人最好的修行方式是能够二者兼容,既效仿道家顺其自然,也要尊崇儒家行为规范。

例如说,我们看到两个人在街上打架,道家说随他们去吧,打累了自然不打了,或者说等会有人来劝架的,甚至说打一架或许更能解决他们之间的问题。而儒家说,这样的行为不对,再大的事都不能武力解决,我要上去制止他们,当然,劝架虽说正义但是有风险的,会无意打到劝架之人。这个架我们到底是劝还是走呢?照我说,我不会轻易上前劝架,但会在旁边说一句:你们还打,警察来了。我想既能缓解他们的愤怒,也保证自己不受伤害并解决问题,这算不算是“儒道双修”呢?如果单纯用儒家或者道家方式解决问题,会导致一个不好的结果,人们会说道家无情而儒家是个250。其实儒道都没有错,道家出世思想本就是顺其自然(我们看到狮子吃牛,难道要把狮子打死吗),儒家入世思想则是担当社会责任(那怕自己吃点苦头)。

对于儒道个人修行之路,要有一定的阅历与悟性,最好是兼而有之,才能做到阴阳和谐。


老聃22


大学里提出了这"八条目”,是儒家自我修行的根本,是实现大学之道的八个步骤,是有逻辑辩证关系的,其顺序不只是形式上的先后,应依此次第修行: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故修身要从格物始。格物当然不是对着竹子枯坐,阳明先生说要"致良知“,信哉斯言。

八条目只有相对意义上的阶段性。实际上,它们融于一体,不可割裂。具体说,格物没有止境,要永远进行,致知、诚意、正心等皆如此。进一步说,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同时,仍不能停止格物。



欢喜慈悲


正心”的前提下,通过“修身”来一步一步完成“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其“修身”的起点,也是关键点,却是“格物”。

正如我们前面谈到一切“放松”的基础,是“知止”,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也就是说,“止、定、静、安、虑、得”六个基本次第,是儒学“近道”或“悟道”的基本次第。

如何“知止”?我们回过来思考上文的“得”。一般的理解,可以大致认为是“可以开展一切有利的行为”这层含义。在一定道性基础上来理解,其本质是在讲一种能够达到“致知”的“大智慧”。注意,这种“致知”的“大智慧”,是在一定的“格物”基础上达到,正所谓“致知在格物”。其中“致知”的“大智慧”,就包含了“知止”的智慧。

也就是说,不仅“修身”的起点在“格物”,而且“知止”的关键,也在“格物”。那么,“格物”是什么意思呢?

按照标准的字典解释,一般认为“格物”就是指“推究事物之理”。而“格物致知”一般字典的解释是:“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那么我们要问:“推究事物之理”就能够“致知”了吗?

《大学》指出:“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也就是说,不仅“格物”是最基础的,并且必须由“格物”这个基础来完成“致知”,然后在由“致知”来完成“意诚”,由“意诚”来完成“正心”,由“正心”来完成“修身”……

因此,《大学》果然又倒过来说一遍:“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修身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按照上述字典的解释,“格物致知”如果是“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的话,那么“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就是最基础的,并此推理,就能得出以下这样一个结论:获得知识是“意诚”的必要条件,“意诚而后心正”……

很多人都怕谈“修身”,其实是不理解什么是“修身”,更不理解“修身”与“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间的本质贯通关系。按照字典的解释,“修身”的含义主要是指:“陶冶身心,涵养德性”。这样的“修身”定义,比较模糊和笼统,大家没有抓手。我认为,这样来定义“修身”会稍微全面些,并有抓手: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

调治偏差,增益不能;

陶冶身心,涵养德性;

改造心性,挖掘智慧;

觉悟生命,造化天下。

可以看出,这样的“修身”定义,不仅比较接近儒学提出“修身”概念的前提,而且也符合儒学将“修身”作为基础,进而“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核心作用。如果我们大家对“修身”的理解,能够恢复到这个本来面目当中,恐怕大家就不再会“怕谈修身”了。很简单,这样的“修身”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因为每个人都必然希望自己的一生能够:快乐、健康、幸福、智慧和美好。显然,上述的“修身”可以帮助你接近这样的人生。

如果大家能够将“修身”与“齐家、治国、平天下”紧密联系起来,作为全部的基础与核心,作为人生信仰与人生事业的基础,那就更应该将“修身”作为终身大事来抓了。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可以看出,古人不仅是有明确的“修身”目的,而且有次第,还有具体方法。从“格物”到“修身”,再到“治国”与“平天下”,组成了完整的体系化人生目标。当然,全部的起点还是在“格物”上。所以说“格物”是最核心的基础,也是最顶层的保障,而“修身”是抓手。

有了上述对“修身”的全面理解,则必然了悟儒学在“道、德”层面的全面把握,也必然了悟其对我们各行各业学术技艺的支撑作用。



土豆会成精


格物这一关不好过,格物即破无明未知,迄今为止还没人做到!孔子做到了吗?他在世时到处碰壁颠沛流离不得志而慌慌于丧家之犬,死后理论被专制统治者利用而被今人批判,天乎人乎?只因格物这关实在难过,即便牛顿近代物理奠基者,不也把自己格疯了,王阳明,大师,亦是格竹七天差点格疯自己!现代物理到量子力学再难寸进,再进一步就格物成功!

物即有形心即无形,能通透有形始致知,致知即明心,明心则正心,正心则诚意,诚意则心想事成,心想事成则齐家,家齐则国治,国治则天下平,天下平即东方白,东方白则紫气生,紫气生则不息,不息则无我,无我即大同!日子,近了!


阳光明贞


诚意而后可以正心,而后可以格物,而后可以致知。王阳明的这四句很好,可以参考。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一灵独觉


我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在儒家,儒家的根本精神体现在《大学》。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治国”、“平天下”,是大学的核心思想。孔子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即,一切都要把修身作为根本!

盖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修身的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以人为本,推己及人,由近到远,从修身上推起。

“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家是一个国家的最小单位,是个体安顿自己身心的港湾。没有家,人将漂泊无所归依;没有家,社会将失去秩序。所以家和万事兴,国泰民安,是人心所向!

因此,儒家把长幼有序的“齐家”视为一个人成年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学习知识,懂得吸收前人的经验,通达明理后,要意念诚挚地去端正心态,追本溯源,探究事物原理,力求做到通达完美。而格物致知,是一个不断砥砺,不断修行的过程,是境界不断提升的前提。

在这个过程之中,通过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能力,使自己所在的家庭生活和谐,尊老爱幼,遵守社会规则,拥有良好的品格和能力,去服务社会。尽己所能,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实现个人的价值与成长。

大学之道,是明明德,是亲民,是止于至善;大学之道是修道,悟道。道是体,德为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在不断内省,自我完善中,修身安人,积善成德;在修齐治平中,敢为天下先,在自己工作岗位上,不断去努力开拓,继承和发展《大学》精神,复兴我们的民族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