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荆斩“疾”守初心,防控疫情担大任——怀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纪实

红网时刻记者 梁馨雨 怀化报道

2020年新年的钟声还未敲响,一场新冠肺炎的疫情如洪水猛兽般迅速向全国多地袭来。将时光的指针拨回到1月16日,怀化市发现了首例不明肺炎病例,1月22日,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怀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带领5个党支部,120名党员,147名职工,成立九个疫情处置工作组,严格落实应急预案,狠抓检验、信息、流调和后勤保障工作,为市委防疫指挥部提供科学研判数据,指导全市疾控系统织牢防控密网。

截至3月25日,疾控中心流调队共出动77次,180人次,完成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人员核酸筛查2274人;实验室检测样品6491份,检测出阳性标本85份,其中确诊病例40例,阳性检测1例。

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加强疫情监测

1月16日,怀化市疾控中心应急办人员通过网络搜索排查到确诊病例密接人员某某,经研判立即采样扩大检测范围,及早高效控制了疫情传播和蔓延。期间,疾控中心外派2名专家和3名工作人员协助参与怀化市防控指挥部工作。1月25日开始,疾控中心全体人员恢复正常上班,扩充流调人员等重点岗位队伍,规范开展各项防控工作。先后15 次召开动员和专题培训会议。

“在重大疫情面前,我们没有选择,只有往前冲。关键时刻,疾控人必须站得出来,顶得上去,做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和助手,让党和人民放心。”第一次动员会上,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卿前云提出,“要求流病调查人员、采样人员、检验检测人员、应急保障人员等24小时待命,确保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为疫情高效防控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流行病学调查人员24小时待命,他们战斗在防控第一线,充分发挥了的疾控精神。近距离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耐心细致,不漏掉每一个细节,确定患者感染途径,追踪密切接触者,被称为疫情防控工作的“福尔摩斯”。

截至2月16日,已经完成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人员核酸筛查933人,实验室检测样品2883份,其中检测出阳性标本76份(含确诊病例进行了多次检测)。共发现阳性41例,其中确诊病例40例,阳性检测1例。

他们冒着风险一丝不苟开展工作,严谨检测、认真复核精准操作每个检验环节,受到省级专家的高度认可,成为全省最早一批通过省里复核并具备独立开展确证检验的 5个实验室之一,检测不再需要省里复检,可以提前近12个小时出结果,为实现疫情有效控制争取了极其宝贵的时间。为进一步关口前移,排查风险,自2月4日下午开始,怀化市疾控中心在全省率先开展全市密切接触者和定点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人员进行核酸检测筛查工作,对核酸检测阳性者,及时按市防疫指挥部确定的程序开展确诊、救治工作;同时对阳性对象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排查其密切接触者,并对追踪到的密切接触者立即采集样本统一送怀化市疾控中心进行实验室检测。

自2月9日起在全省率先做到了核酸检测“三个清零”,即追踪到的密切接触者当日核酸检测清零、进入集中隔离点进行医学观察的人员当日核酸检测清零、医院留观病人当日核酸检测清零,“三个清零”为精准找到传播来源,切断病毒传播途径提供了科学依据,有效降低了疫情传播的风险,怀化的病例数量也从最初的全省第二位下降至全省第十位,并已连续多日实现了病例零报告。

落实疫情防控协作机制打赢防疫阻击战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针对居家隔离中存在的观察对象防护意识不足,家人之间隔离不到位的问题,2月8日,市疾控中心向市防疫指挥部提出新增密接人员实施定点集中隔离进行医学观察,取消居家隔离观察,得到市防疫指挥部采纳并迅速以指挥部令下发各县区执行。针对开工复工之际,中心组织编制了企业开复工指导手册、复工企业应急预案等,现场指导机关、企(事)业单位200余家按要求落实防控措施。以市疾控中心疫情值班为平台,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坚守岗位,机动队员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确保对疫情进行积极妥善处置,实现了24小时无缝对接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应急处置工作。

危难时刻,疾控人员靠前指挥,日夜坚守在抗击疫情第一线,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积极担当,敢于作为,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筑起了最坚实的第一道防线。

守初心、担责任,披荆斩“疾”,共同抗击疫情防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