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進酒》反映的不僅僅是李白的不幸,而是當時官場的黑暗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將進酒》反映的不僅僅是李白的不幸,而是當時官場的黑暗


李白的《將進酒》,以酒為題,把詩人李白孤傲豪放、桀驁不馴的個性表現的淋漓盡致,整首詩跌宕起伏,讀來蕩氣迴腸,回味無窮。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被後人譽為詩仙,唐朝浪漫主義詩人。一生狂放不羈,嗜酒如命。從他的詩中足以看出他豪放灑脫、孤傲清高的個性。

很多人認為他是一個酒徒,酒後作詩胡言亂語。可酒後吐真言。從他酒後的詩中更能看出他的為人,更能讀懂他的內心世界。

人生苦短,青春易逝;珍惜時間,莫負韶華。

都道太白愛酒,酒後胡言,如沒有真才實學,怎會留下千古佳句?如不愛勤奮,又怎會滿腹文采?若不珍惜時間,又怎會有“君不見長江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返。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的感嘆。

黃河之水從天而降,何等的壯觀!何等的氣勢!短暫急促的狂奔疾馳過後,便消失不見。面對時間,再有才、再有能力的人,也無能為力。面對短暫的人生,你應該做些什麼呢?詩人胸中,似有滿腹話語要向世人訴說。想大聲宣告:時間珍貴,莫負青春。

《將進酒》反映的不僅僅是李白的不幸,而是當時官場的黑暗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似乎又沒有了上句的激情,變得放縱了許多,似乎是在提倡要及時行樂。其實詩人並非消極,而是在告訴世人得意之時也莫忘學習,而應當積極的把握時機,不斷充實自己,創造自我價值,莫讓大好的時間空空而去。

以上詩句可見詩人並非消極之人,也並非嗜酒如命,而是有強烈的生存意識和自我存在的價值。更有“落筆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豪情和灑脫。

滿腹文采,難遇伯樂;一腔悲憤,把酒當歌。

李白於唐玄宗天寶初年進京,供奉翰林;與天寶三載(774年)被人讒毀,排擠出京。此後煩惱鬱悶,雲遊名山大川,而這首詩則在出京八年之後,於友人元丹丘處做客時所作。

時隔八年之久,詩人還沒忘仕途,還沒忘記當年受排擠,不被重用之事,自信的認為自己天生我才,必有可有之時。可見詩人並非酒徒,而是積極上進,胸懷大志之人。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正表現了詩人高度的自信和狂傲不羈的處世態度,“天生我才”何等的狂傲,敢如此稱謂自己的,恐天下再無二人。也正是由於內心的自信和狂傲,使得他目中無人,敢在天子面前無禮,敢讓高力士為自己提靴,這也正是其仕途失敗的原因之一。

《將進酒》反映的不僅僅是李白的不幸,而是當時官場的黑暗


“千金散盡”則更表現出了詩人的高度自信,既然天生我才必有用,怎麼會吝嗇那份錢財,用盡自然再會來的。“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詩人高度的自信和氣派的場面,豈是那些凡夫俗子相比的,宴席的奢華和豐盛。更讓人瞠目結舌。

詩人的豪放之情已達到了高潮。於是出現了:“岑夫子,丹丘生,將近酒,杯莫停。”陡然加快了詩的旋律,讀之好像身臨其境,親眼目睹那舉杯暢飲的熱烈場面,親耳聽到那杯盞碰撞的聲音。既然是酒逢知己,自然不醉不歸,盡情暢飲吧!

“酒後吐狂言”妙筆生花,簡直乃神來之筆。詩人豪放灑脫、目空一切的個性,讓讀者一覽無遺。

豪放之餘,狂言變成了真言,“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原來的狂傲也轉為了憤憤不平,心中的悲憤、鬱悶在酒精的刺激下,噴湧而出。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話鋒一轉,滿腔悲憤,感嘆自己滿腹文采無人賞識,官場險惡不被重用。富貴的生活沒什麼好羨慕的。此時只想一醉不要醒來。可見李白心中的怨恨和憂鬱有多深,只能藉助酒精來麻痺自己,可借酒澆愁愁更愁,也只求一醉不醒了。

《將進酒》反映的不僅僅是李白的不幸,而是當時官場的黑暗


詩人高度自信,恃才而傲,狂放任性,即使酒醉仍不忘追求高層面的生活,拿自己與陳王曹植相比,,斗酒十千。

卻不知正是他的自信和清高,導致了他官場的失敗。如果他能收斂一點、謙虛一點,懂一點眼色行事的話,或許會在朝廷上混的風生水起,可是他沒有。

自恃清高的李太白出京後,求仙訪道,也希望能與聖賢相處,覓的知音,讓自己脫離世俗。可生性孤傲的他無法安靜下來,享受寂寞,只好作罷。於是選擇了“不做聖賢做酒仙”,整日沉浸於酒中,以酒為樂,借酒澆愁,空負一身才華,終不能得志。悲傷憂鬱卻又想故作灑脫,此情此景不免讓人深感淒涼、心酸。

散盡千金、只為一醉,一醉解千愁。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此時的詩仙已酒性大發,迷迷糊糊還一直要喝,希望主人不要吝嗇那幾個酒錢,儘管暢飲,如果沒錢,即可用寶馬和裘衣來換,不為別的,只要千金能買一醉,一醉解千愁。結尾終於把鬱結心中已久的一個“愁”字“倒”了出來,說出來也許會好受些了吧!

《將進酒》反映的不僅僅是李白的不幸,而是當時官場的黑暗


整首詩以“悲”開始,以“愁”結束。而中間部分的或勸酒、或感嘆、或狂飲、或悲憤等狂吃豪飲的場面則將詩人灑脫浪漫的氣質和桀驁不馴的個性,赤裸裸的展現在了讀者面前。也正是詩人這種狂放的性格,使整首詩具有了洪水決堤,一瀉千里之勢。

李白滿腹經綸,懷揣報國之志,一心輔佐朝廷。其積極自信,率真而灑脫,清高孤傲,不願隨波逐流的品質是可敬的;但他遭遇逆境後,久久不能釋懷,任悲憤鬱結心中。沉迷酒醉、不能自拔,借酒澆愁的悲觀厭世之態是可憐的。

詩中所表現的不僅僅是一個李太白,更反映了當時官場制度的黑暗,表面上是“惟才是用”暗中卻另有一股力量左右著,如你不懂“投機取巧、阿諛奉承”之術,任你才高八斗,經綸滿腹也無用武之地。可憐一代詩仙,就這樣以酒為樂,隨酒而去,空留下千古佳句。

《將進酒》反映的不僅僅是李白的不幸,而是當時官場的黑暗


作者簡介: 我是一個平凡的女人,如果我的文字能給你帶去幫助,那將是我最大的滿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