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物资遭全球疯狂抢购后,下一个抢购的是什么?

随着全球疫情加速蔓延,口罩、检测试剂等防疫物资在全球范围内遭到疯狂抢购。有些国家放弃了规则与道德操守,做出扣押、截胡、霸占他国的防疫物资卑劣行为。在疫情面前,什么国际规则,世贸准则、国家形象全都抛到脑后。世界似乎开始疯狂了。

那么下一步全球范围内会抢购什么?必须是粮食。

防疫物资遭全球疯狂抢购后,下一个抢购的是什么?

据报道,为了疫情防控的需要,最大程度降低病毒的传播。疫情加剧的国家宣布了进行封锁措施,这对粮食的生产、运输等方面都造成了影响。为保障本国民众的需求,多个国家纷纷开始宣布部分粮食的出口禁令。如俄罗斯为世界上最大的小麦出口国,每周都在评估情况,近期不排除实施出口禁令;哈萨克斯坦则是最大的面粉出口国之一,本周起禁止出口面粉;越南3月24日宣布禁止出口大米,稍后又否认了。但实际上大米出口真的停止了。目前至少有5个国家对部分粮食出口进行了限制,随着疫情的传播扩散,还会有很多国家不断跟进。这使得全球粮食需求激增,会给非洲国家、亚洲国家、拉丁美洲国家的人民生活带来空前危机。

防疫物资遭全球疯狂抢购后,下一个抢购的是什么?

除了粮食出口进行限制外,不少国家也开始了国家级的囤粮行动。增加粮食战略储备。比如,越南就开始采购大米和稻谷,以保障本国的粮食需求。还有一些粮食匮乏的国家也在积极寻求合作增加粮食采购。包括阿尔及利亚和土耳其在内的主要小麦进口国,也已发布新粮食招标;摩洛哥则暂停小麦进口关税到6月中旬。囤粮掠粮之战正在悄然兴起。

据世卫组织专家预测,全球疫情最早可能在5月迎来峰值,结束时间预计至少还需要半年左右时间。随着封锁越来越严重,时间越来越长,粮食库存会不断的消耗,再加上各国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全球粮食供应会日趋紧张,可能会引发社会动荡。全球粮食抢购潮很可能会发生在6月,一直持续到年底,乃至更长一段时间。

防疫物资遭全球疯狂抢购后,下一个抢购的是什么?

我国的粮食储备情况如何呢?会因此价格暴涨或产生粮荒吗?

作为全球最大的粮食进口国,我国主要进口的粮食有大豆、小麦、大米和玉米这四种粮食,进口量占到粮食类进口总量的90%以上,其中,大豆和小麦是中国主要的进口品种。进口粮食的主要用途是工业用粮,种子用粮,粮食储备。

我国已经连续实现15年粮食丰收,主要粮食作物小麦、大米等的产量高达6.1亿吨,谷物自给率超过95%。在粮食专项储备制度保障下,中国已经储备了大量的稻米和小麦,目前仍有计划的收购国内农民手中的存粮。这就足以满足全国一年的粮食需求。虽然疫情还没有彻底结束,但是我国春耕生产工作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中。这势必给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相信在中国的粮食布局之下,即使多国限制粮食出口,老百姓的粮食消费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防疫物资遭全球疯狂抢购后,下一个抢购的是什么?

在全球大背景下,我国也在适当的减少部分粮食出口量,同时增加储备进口粮食的比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国家囤粮是为了战略储备意义考虑,保障本国民众的需求。那么老百姓自然也就不需要囤积大量粮食,避免因保存不当造成粮食浪费。

防疫物资遭全球疯狂抢购后,下一个抢购的是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