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先士卒随州村支书吴云健战疫记


身先士卒随州村支书吴云健战疫记


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全面启动后,面对突发疫情,防疫工作是千头万绪,随州市曾都区北郊办事处七里塘村党支部书记吴云健身先士卒,带领村两委党员干部一起,一路“过关斩将”,全力投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线,维护村里的安全和秩序。

喊破嗓子 不如做出样子

七里塘村有649户,2518人,26个自然湾、22个主要路口,要想把村里的防疫工作做到无死角全覆盖,是摆在吴云健面前的第一个难题。

按照上级要求,村湾实行封闭式管理,这对于七里塘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七里塘是城乡结合部,位于东城、曾都区经济开发区、高新区交界处,与邻近的多个村社区接壤,互通村道多,进出人员和车辆多。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面对严峻的形势,吴云健主动担当。他把全村能够“上前线”的51名党员组织起来,迅速成立了7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党员先锋突击队,实行党员联户,细化到人,挨家挨户做动员、讲政策、做排查,扎实推进送温暖送健康,排查外来人员、发热人员的“两送、两排查”,负责全村的防疫工作。

“现在是基层防疫的关键时期,必须“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在与村社区交界处设置卡点,党员干部24小时轮流值守。杜绝外来人员入村串户。吴云健主动在各个卡点当起执勤员,对来往车辆、人员严格排查,做好登记,不漏一车一人。

在工作中,他们通过组长细查、驻村干部抽查、先锋突击队参与疫情防控宣传、排查、走访等工作,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构建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真正将防疫工作落实到每家每户。


身先士卒随州村支书吴云健战疫记


战胜疫情 人民群众才是关键

工作中,吴云健用通俗易懂的形式宣传疫情防控知识,通过挂标语、贴宣传信息、大喇叭、上门讲、微信群里喊:“疫情防控,人人有责!”、“家里蹲就是做贡献”、“发现症状早报告、及时就医不耽误”……线上线下同步发力,让群众自我防护意识普遍增强了,不串门、讲卫生、不聚集成为大多数村民的自觉;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从官方发布获取防疫信息成了大多数村民的共识。

与此同时,他们还在各组湾悬挂和张贴宣传标语 220 余条,发放致农户的一封公开信760份,张贴防疫通告260份,动用宣传车2辆、广场舞音响、村组微信群等向村民传递疫情信息,宣传新冠病毒的防控知识,号召村民宅在家,不串门,不聚餐 。

“人民群众才是战胜疫情的关键,我们要让病毒陷入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有来无回!他半开玩笑地说。

“宣传是打赢农村疫情阻击战的法宝。”他说,“农村是疫情防控的薄弱环节,很多村民防控意识都不够,认为农村面积大人口密度小,病毒不容易传播,不带口罩、出门扎堆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宣传必须全面深入到位。”


身先士卒随州村支书吴云健战疫记


凝心聚力 同仇敌忾战役情

在疫情当前恐惧笼罩着所有人的情况下,吴云健带着所有人的担心,选择了逆行。2月3日,七里塘村7组确诊一例新冠肺炎,病人家中有9口人,吴云健担心:这么一大家子要居家隔离14天,生活怎么办?

他的选择是:第一时间亲自上门对其进行安慰和心理疏导,“现在是非常时期,我们一定要严格14天隔离观察,家里需要什么随时和我联系”。在吴云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沟通和持续关心下,这户村民在家安全度过了隔离期。

为胜利打败新冠肺炎疫情,七里塘村在吴云健的带领下,全村都自发地为抗击疫情贡献一份力量,有退役军人、残疾人捐款的,大棚蔬菜基地农民捐菜的,村民小伙义务理发的,退役军人送牛奶的,正大慈善基金会送面包送鸡蛋鸡子的,还有义务送午餐的等等,他们的善举感动着你我他。据统计,仅疫情期间共接受捐款28310元。


身先士卒随州村支书吴云健战疫记


执勤坚守 义务为村民配送物资

在疫情防控期间,各种恶劣天气轮番袭来,不管是天寒地冻还是风霜雪雨,并没有吓到吴云健,他总是带头在一线值守。白天,吴云健迈着疲惫的身子,在村里各个卡口巡查,夜晚,他就在帐篷里和衣而卧,有时候因为夜晚的气温太低,为了取暖,他只好在帐篷里“跑步”御寒。

义务为村民配送物资是他的工作之一,他总是做到有求必应。

“喂,吴书记,我家煤气用完了,需要一罐煤气。”

“吴书记,我家没米了,我要两袋米……”吴云健的手机总是响个不停。

原来,为了解决疫情期间村民外出采购物资不便的问题,村两委成立了“代购团”,通过电话、微信与村民保持联系。

原则上,应该由村小组组长逐一登记村民的需求,再将清单交给村两委,帮助他们统一采购物资。而更多的村民为了“方便快捷”,直接将电话打给吴云健,要知道完成这些琐碎而细致的工作,劳累压力不必说,睡眠不足已经是常态。

吴云健,一个最普通的基层党支部书记,在抗议期间,他无愧于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湖北)省级“优秀党支部书记”的责任与担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