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多年,才明白的10个道理


毕业多年,才明白的10个道理


1、无法成功把工作交给别人来做,说明你的水平还不够强。


向人委托任务其实是一件挺麻烦的事,首先,你得解释清楚,你必须把自己了解的东西详细讲给对方听,直到对方听明白,这样才能托付工作,也就是对于你来讲,必须实现知识显性化。


你还需要把握对方的理解程度,确认对方真的已经理解,否则后果严重;中途你还需要依次检查工作进程,如果对方做不到位,你还必须加以修改,比起一开始就自己做,中途修改别人的东西显然更难上手,这又要求你具备更高的水平。


因此,与其说自己做更快,不如说是只能自己做。但要知道,这绝不是对方水平低,完全是因为自己的水平不够,做不到妥善地把工作交给别人。


2、爱不是一种感觉,而是一种行动。


我曾碰到这么一位男士,他说:“你讲得很有道理,可是每个人的状况不同。我的婚姻真是让我忧心忡忡,我和太太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感觉,我猜我们都已经不再爱对方了。该怎么办呢?”

“爱她。”我回答。

“我告诉过你,我已经没有那种感觉了。”

“那就去爱她。”

“你还没理解,我是说我已经没有了爱的感觉。”

“就是因为你已经没有了爱的感觉,所以才要去爱她。”

“可是没有爱,你让我怎么去爱呢?”

“老兄,爱是一个动词,爱的感觉是爱的行动所带来的成果,所以请你爱她,为她服务,为她牺牲,聆听她心里的话,设身处地为她着想,欣赏她,肯定她。你愿意吗?”

在所有进步的社会中,爱都是代表动作,但消极被动的人却把爱当做一种感觉。好莱坞式的电影就常灌输这种不必为爱负责的观念——因为爱只是感觉,没有感觉,便没有爱。事实上,任由感觉左右行为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积极主动的人则以实际行动来表现爱。就像母亲忍受痛苦,把新生命带至人世,爱是牺牲奉献,不求回报。又好像父母爱护子女,无微不至,爱必须通过行动来实现,爱的感觉由此而生。

----节选自《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3、睡眠占据我们人生三分之一的时间,而且极大影响剩余的三分之二清醒时间内的效率。


以前我觉得在能力范围内,买贵一些的耳机可以给我带来不错的听觉体验,现在我更明白了,耳机不是天天听的,但睡觉却是天天要睡的,为了保证十二分高质量的睡眠,我们不该吝惜寝具方面的投资。


这是我知之很晚的生活策略,想起以前大学时光,有一些同学从家里自带棉被不用学校发的,我那时候觉得他们有点娇生惯养了些,就因为这样的误解,导致我大学期间宁愿把钱浪费在别的地方,也就没想过给自己去置办一个好的寝具。


跟那些富人相比,我们清醒时间内无法跨越贫富差距,但是仅仅就在睡眠方面,我们可以做到具备扎克伯格几乎等同品质的生活。


4、“准时到场”和“差一分钟到场”,表面上看仅仅只差一分钟,但却会在人们心中造成两极评价。


“准时到场”不仅意味着“这个人提前了10分钟到达会场”,还能获得周围人“这个人对待约定时间、工作都毫不含糊”的好评。

反过来说,只要迟到哪怕一分钟,就会给客户及周围人留下强烈的负面印象,让大家认为你是个“对待时间、工作都拖拉懒散的人”。

迟到,不仅会造成工作进度上的物理性停滞,更会给这个人整体的工作能力带来毁灭性的恶劣评价。


明白这层道理之后,我以后再也不敢迟到了。


5、懂得工作的人,往往也懂得享受的意义。


他们往往会在工作之前就安排好休息计划,比如假日要去哪里或者去做什么,或者约见什么人,或者参加什么活动,对于他们来讲,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假期接着另一个值得期待的假期,于是工作往往充满干劲;一般人是一个普通的工作周接着另一个普通的工作周。


你会发现,前者用假期连线假期点亮自己的生活,工作反而会更积极,因为他们总是朝着下一个期待进发;后者往往不会安排假日,只是在用五日工作周连着另一个五日工作周,他们没有事先安排假日的计划,真拖到放假了,哪怕偶尔想出去,也只是自暴自弃地说“反正出门也是人挤人,真是懒得出去。”。


最后你发现,同样是工作,有的人可以工作和生活享受两不误,多姿多彩,有的人看起来却显得尤为暗淡,这其中的差距,应该有不少人能够体会。


6、行为具有传染性。


据说肥胖具备传染性,一项研究发现,当有人变胖之后,他们身边的亲密朋友也会变胖的可能性增加了3倍,值得注意的是,这与空间距离上的接近并不重要,肥胖看上去自己会在朋友们之间传播,即便是他们分处全国各地的不同地方。


饮酒也具有传染性,当你和一些爱喝酒的人成为舍友之后,你饮酒的可能性会大幅增加;抽烟同理。


显而易见,如果你不想沾染一些坏习惯,就想办法减少与这些携带习惯的人的接触,远离传染源,才能降低被传染概率。


7、相比于主动努力,同侪压力是更持久的进步源泉。


主动努力需要自我打气,但总会泄气,还会遗忘,还总需要与人性的弱点多斗争,实非长期可持续的策略。


但如果你有同侪压力就不一样,你看着身边的人都奋发向上,你都不好意思让自己停歇,所以,想办法让自己进入一个有强磁场的环境里,去图书馆看书,大家都在学习,你也不意思玩手机;努力进入好的大学,优秀的同学会给你压力,你们争先恐后。


相比于主动努力,这种同侪压力所带来的,让你不得不进步的被动动力,更持久耐操。


8、认知是不可逆的,你知道就是知道了,认知不是苹果,你可以还回来。


9、从最初就做好心理准备,“反正总有30%令人摸不着头脑”

同样,为减轻人际关系带来的压力,预设“缓压准备金”很重要。

虽说时刻力求完美是一流职业人士的本分,但事实上,也有很多事情并不是仅凭我们自身的努力就能控制的。因此,为了与这个蛮不讲理的现实社会达成妥协,我们有必要采取措施应对压力,找到内心与外界的平衡。

那么在接受上司的指示时,请一开始就做好“反正上司的指示中,总有30%令人摸不着头脑,真气人”的心理准备;在向部下下达指示时,也请最初就想到“反正部下总会忽视其中30%的指示,即使勉强全部执行了,估计也有30%的成果惨不忍睹”。

与恋人相处时也一样,请事先告诉自己“反正对方总会因为各种乱七八糟的不正当理由,拿人当出气筒,却对自身的问题一概视而不见,只会乱发脾气”。

如上所述,预设“缓压准备金”,将大大有助于我们在职场及生活中发生的不愉快面前,保持若无其事、心平气和。

总而言之,请在最初阶段就预想到事情有可能朝不愉快的方向发展。这样,即使部下的工作、恋人的行为很过分,你也能避免被暴怒的台风直接袭击,保证身处台风眼中冷静渡过危机。


10、有一句话叫做,“充实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获得第一手未失真的信息”。


凡第一流很有把握、风险很低的产业,一定是自己先吃三分之一,接着分发给自己的朋友做人情,而这些朋友又肯定是比他身价更高或身份相等的人。

靠钱赚钱的机会,往往是第一层不要才给第二层,第二层不要了才给第三层。

摸摸良心,你是第几层有钱人?

更值得注意的是:你收到的情报,已经是第几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