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蛆病是為害葡萄的真菌之一、如何識別症狀以及防治措施

葡萄炭蛆病又稱葡萄晚疫病、苦腐病,也是葡萄上的真菌病害之一,發生範圍較為廣泛,主要造成果實腐爛、葉斑等症狀。

炭蛆病是為害葡萄的真菌之一、如何識別症狀以及防治措施


葡萄炭蛆病發病症狀

葡萄炭蛆病又稱晚疫病,是葡萄成熟期引起果實腐爛的主要病害,也是南方葡萄早春花穗腐爛的主要原因。果實染病:在轉色成熟期陸續表現症狀,初期在果面上產生褐色圓形小斑點,後逐漸擴大,稍凹陷,直徑為8~15 mm,表面生成許多輪紋狀排列小黑點,即病菌分生孢子盤。遇潮溼環境其上面長出粉紅色孢子團,是識別此病的重要特徵。其周圍偶爾可見一些灰青色小粒點,此為病菌有性態子囊殼。嚴重時病斑擴大半個果面,果粒佈滿褐色病斑,引起果實腐爛。葡萄在花穗期容易感染碳蛆病,染病花穗自花序頂部小花開始,沿

花穗軸、小花、小花梗侵染,發病初期為淡褐色溼潤狀,逐漸變黑色並腐爛,有時整個花穗腐爛,也有剩幾朵小花不會腐爛。腐爛的小花受震動後容易脫落,溼度較大時,病花穗上長出白色菌絲粉紅色黏稠狀物。嫩稍、葉柄和果枝染病時:形成橢圓形病斑,深褐色。果梗、穗軸受害較重,影響果穗生長導致果粒幹縮。葉片染病多在葉緣部位出現接近圓形暗褐色,直徑為2~3mm,溼度較大時也可見粉紅色分生孢子團,病斑少,不會引起落葉。

炭蛆病是為害葡萄的真菌之一、如何識別症狀以及防治措施

葡萄炭蛆病致病原因

稱膠胞炭蛆菌,屬真菌界無性型子囊菌。稱圍小叢殼菌,屬真菌界子囊菌門炭蛆菌屬。分生孢子梗圓柱形,無色,頂上產生分生孢子。孢子萌發時產生附著孢,呈不規則狀,菌絲有隔。

炭蛆病是為害葡萄的真菌之一、如何識別症狀以及防治措施

葡萄炭蛆病傳播途徑


病菌主要以菌絲體在枝蔓上越冬,翌年產生分生孢子侵染果穗,多數在一年生出新枝上帶菌,發生侵染依照氣候而定,與降雨有關。越冬病菌需要在一定溫度、溼度條件下才能形成分生孢子。15°C開始形成分生孢子,適宜溫度20~30°C,超過36~40°C,孢子不能形成;在雨、霧的條件下有利於孢子形成。分生孢子在15°C時少量萌發,19°C半數以上萌發,孢子萌發適宜溫度為28~32°C,分生孢子在9°C以下在45°C以上不能萌發。炎熱夏季,葡萄著色成熟時,病菌流行嚴重;一般情況下,分生孢子是一團膠質,由雨水濺散傳播,分生孢子的傳播和萌發需要有一定的水分或降雨。田間發病和降雨關係密切,降雨數天後容易發病,乾旱時病情擴展不太明顯。炭蛆病發生和日灼有關,日灼的果粒容易感染炭蛆病。


栽培環境對炭蛆病發生有明顯影響,株行過密,雙立架寬葡萄園發病嚴重,寬行稀植園發病輕。施氮過多發病重,配合施用鉀肥可減輕發病。該病先從植株下層發生,

特別是靠近地面果穗先發病,後開始向上蔓延。沙土發病較輕,黏土發病重,地勢低窪、積水、空氣不流通發病重。

炭蛆病是為害葡萄的真菌之一、如何識別症狀以及防治措施


葡萄炭蛆病農業以及藥劑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方法

(1)選擇抗病品種:根據園藝情況選擇抗病品種,如賽必爾2003和賽必爾2007、康拜爾、牡丹紅、先鋒、玫瑰露、黑潮等。中抗品種有:吉豐8號、煙臺紫、吉香、白玫瑰、無核白、牛奶、龍眼等高感炭蛆病。


(2)清潔田園:剪出帶病枝稍及病殘體,春芽萌動前噴3~5波美度石硫合劑+0.5%五氯酚鈉於枝幹及植株周圍,以減少越冬病源。


(3)加強栽培管理:開花坐果期根據施肥情況和植株長勢適當蔬花蔬果,果實釆收前新梢要摘心、摘副梢,及時綁蔓儘量使其通風透光,儘量提高結果部位。平地果園做好防積水。每年冬季施足有機肥,果實發育時候施用適量磷、鉀肥,保持植株長勢旺盛,增強抗病力。此外,蔬花時剪掉髮病變黑的花穗可降低幼果的侵染。

炭蛆病是為害葡萄的真菌之一、如何識別症狀以及防治措施

葡萄炭蛆病藥劑防治方法


葡萄炭蛆病有較明顯的潛伏侵染現象,要提早噴藥預防,花穗期發病應在初花期開始尤其是春季第一降雨後,潛伏在枝條上的炭蛆病開始產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及時噴灑20%抑黴唑水乳劑800倍液,防治炭蛆病很有效果。也可用10%笨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1500倍液,10~15天以後可噴灑78%波爾.錳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80%福.福鋅可溼性粉劑700倍液、77%硫酸銅鈣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果實轉色前幾天噴灑10%笨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2000倍液或30%笨醚甲.丙環乳油3000倍液、50%氟啶胺懸浮劑2000倍液,可兼治葡萄白腐病。至於咪鮮胺雖是防治炭蛆病的有效殺菌劑,但用在葡萄上會影響果實味道,生長後慎用。

炭蛆病是為害葡萄的真菌之一、如何識別症狀以及防治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