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非常时期不应该再想着清明回去拜祖,对此你怎么看?

春雷13279


眼看清明节就要来临,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仍不能让人有丝毫懈怠。为防止大规模人员聚集造成疫情扩散,各地都发布了一些清明节期间安全管理的规定,中国传统的清明祭扫活动受到诸多限制。其实完全不必纠结于能否像过去那样亲临现场,网上祭祀、委托祭扫、居家遥祭等,都是不错的办法,都能达到凭吊缅怀、慎终追远的目的。心诚为祭,心在祭在,心诚祭成。

在清明节这样一个扫墓祭祖的传统节日,除了礼敬祖先外,还有宏扬孝道的礼俗主题。古人说“千里烧香,不如孝敬爹娘”。给逝去的先人焚烧些虚拟的纸钱,何如让自己的父母长辈晚年过得幸福一些?时光匆匆,人生短暂,时间的可贵和生命的有限,都让“来日无多”这句口头禅变成不可撼动的铁律。在祭祀先祖的庄严时刻,我们不要忘了孝顺老人的日子正一天天减少。在追赶生命列车的过程中,要倍加珍惜与日渐老去的长辈共处的温馨,趁他们健在,回报一分完全的爱给他们。等到物是人非时再怎么殊深轸念,都不会比这真诚多少。


实话常说


#泛文化写作营#

不是有人这么认为,这种事情本来就要分个轻重缓急,在乡下,人口不绸密不集中的情况下,大家去祭扫坟茔,多数是要聚在一起吃饭的。

刚刚我亲戚当中就遇到了这样一件事情,清明节凑钱祭祖,有人半个多月前得了急性阑尾炎,然后刚做完手术没多久,医生交代说要少食多餐。

而且说了有很多的东西是不能吃的,比如牛羊肉,土豆,辣椒,韭菜,鸡蛋,这些东西都不能吃。

清明祭祖要分食祭祖肉,就是一个老祖宗的后人聚在一起,每家出一个人,又干活又吃饭,结果他没有忌口,吃了羊肉吃了土豆,病发了,割了阑尾那里肠梗阻塞,今天又要开一刀。

昨天我们视频了,家人很痛苦,看起来好凄凉的样子,让我今天干什么都不得劲,又不能回去。

我真是心烦意乱啊。

不光是这种事情,现在不管是城里乡下,祭祖都要在一起吃饭,一起吃饭就难免在一桌喝酒,还要在一起煮那一顿饭,菜色又多,忙了一阵的话谁知道谁带有病毒呢,总是一个不安定因素存在,所以我觉得这种情况下能不聚就不聚。

或者干脆只扫墓,自己单独一家人带一份祭品过去,不要聚在一起喝酒吃肉了,这真的是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

在新闻上看到好多地方都是交待给管理公墓的人去祭扫了,这种做法也很不错,其实将来有什么事情就应该是这样的。

平常正常的情况下你表示表示自己的祖宗的尊敬,寄托哀思,去散发一下自己的忧郁心情,确实是真该正当的,然而这种情况下,真的不应该再聚会了。

从我亲戚这种情况看来,他们就是在一起吃饭喝酒了,然后说着话,讲着事情越吃越多,自己都不为自己的健康着想,别人能做的事情能有多少呢?只会焦虑和痛苦。

我只希望这个世界上没有疾病,没有这样的悲哀,今天真的很焦虑!


青鸟说玄幻


拜祖没有必要非在清明。非常时期不回去,一是保证自身安全,第二也不祸祸瞪瞪的讨人嫌!


255516545


关于这个问题,我个人觉得,非常时期,如果可以选择,就选择不回去祭祖了吧。原因如下:

首先,从大处着想,遵从国家规定,少给祖国添乱。前段时间,网上已经公开发布,今年清明节祭扫规定,全市所有殡仪馆,公墓,骨灰堂等殡葬服务场所,暂停现场祭扫活动,暂停组织公祭,骨灰撒散,树葬,花坛葬等群体性活动。开通网上祭扫通道。作为公民,最起码的准则就是不违背社会要求的基本规定。既然是特殊时期,当然就是特事特办了。新冠肺炎事件已经严重的破坏了我们的生活常态,生产生活秩序也处在紧张紧绷的状态。众所周知,清明祭扫时节,是火灾频发的季节,本就天干物燥,在加动火祭扫,万一发生火灾,不光是自然环境的破坏,还有人为的增加工作量,工作难度,给本就紧张的工作秩序增加砝码,有的时候,一根稻草都可以压死一只骆驼,我们还是给生活留点张驰度,别给自己添堵了。

其次,天国无国界,地界,家界。只要有心,哪里都可以祭扫,只要诚意到,哪里都可以安心。祭扫无非就是图个心安,找个心灵寄托的方式而已。只要你在我的心中,不用你东奔西走回来看我。只要你是我最亲的亲人,无论我做什么,你都不会怪罪和责难的,这是最起码的认知。我们不是纯粹的唯物主义者,也不是纯粹的信奉有神论者,尽管明白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走了就是走了,亲人只有一辈子的缘分。可是,生活如此不易,人总要给自己的心灵找个支点,勿忘过去,谨记来路,就成为了祖祖辈辈口口相传的家谱文化。祭扫活动也成为了一年一度的家庭聚会,由此还有了这个有名的节日——清明节。但是,特殊时期,相信先祖们也是可以理解的,更相信我们会找到合情合理合法的合适的祭扫通道。

最后,万事皆以安全为主。不光是公共安全,还有更重要的生命安全,相信这才是最重要的事吧。无论从任何一个层面来说,生命是最可贵的,万事万物皆以生命为大,至于其它,万事随缘,走到哪算哪吧。

相信祖宗们也是这么认为的!!


我心依旧52162804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

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

是中国传统节日,

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

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

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

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特殊原因应该特殊对待,

今年自年初开始以来就发生了

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疫情病毒,

致使全国各地的家庭和

许多人员都没有过上一个

温暖祥和的春节,

导致绝大多数人

不能走亲访友,

不能和家人、亲戚朋友聚餐、

娱乐、逛街等

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来。

也让许多人在家自我隔离,

通过各省、各直辖市、

地区的广大宣传和告诫、

说明此次的疫情的

严重性和传播性,

使广大人民都懂得

疫情的危害性!

清明节上坟,

那要看疫情是否解除了,

如果疫情没有解除,

我们大家最好还是不要出门,

因为上坟扫墓,都是家族一起,

人员多,这样对疫情防控不利。

在疫情面前有什么

比平安健康重要呢?

祭祖是对逝去亲人的一种追思,

对亲人的一种怀念,

特殊时刻,

我们在心里思念亲人就好,

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

行动起来,为疫情做斗争,

同时也为在疫情的

特殊情况做一次表率。

清明4月份将临,

建议不去盲祭祖,

相信如有祖宗在天之灵,

在这关键时刻,

他们不会埋怨的!

草木皆安,山河才静美!



钟灵毓秀业有成


我认可这个观点,在这个非常时期,要响应国家政策不扎堆、不聚会。清明扫墓祭祖是中国人的传统,每年清明家家户户都会去陵园祭奠逝去的长辈,人数众多,在这个特殊时期,为避免聚众传染,我们可以在家用其它方式悼念先祖。


祭奠地点选在自家附近

我和家人今年商量的是,选择小区附近的十字路口的焚烧炉给逝去长辈点腊、烧香、烧纸钱。我们会避开人流,选择傍晚人少的时间,把事先写好祖先名字和一些问候话语的纸条先扔进焚烧炉,再依次烧少量的蜡烛、线香及纸钱,焚烧完毕后鞠三躬,今年就用这种比较简单的方式祭奠。

扫墓时间根据适当延后

我们商量把扫墓时间延后至疫情结束后,今年的疫情形式比较严峻,我们会严格遵守国家要求,在疫情结束后也选择人比较少的时间去扫墓。到时再把墓碑打扫干净并带鲜花祭奠。


在特殊时期,我们都应该响应国家政策要求,除了清明不去扎推祭奠,在平时的生活中也不聚会、不扎推,现在国内的日渐改善的形势也是因为之前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换来的,我们不能放松警惕,只有一直保持安全距离、戴口罩、勤洗手,不闲逛,才能巩固住“成果”。

生命来之不易,祭奠是缅怀故人,也是提醒我们要好好地活着,只要活着就有希望,活着才能给社会贡献一份力量,众志成城,抗疫到底!


莫娜沫沫


清明祭祖是非常必要的,不过现在疫情期间,可以少聚集。

为什么要祭祖

1、文化传承。

我们追思祖先,即是直接地承先启后,发扬祖先的优秀的良好的,家风、家学、道德文化。

文化的传承,来自于你的认可,你去祭祖给子女一个榜样的力量,让我们懂得饮水思源。

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是祖先创造出来的,我们一出生就享受祖上各种各样的成果。

我们的社会经验、知识、文化、智慧,都是祖先通过各种方式传给我们。

一个国家的文化不断带,只要我们继续秉承对祖先的追思与感恩,我们的文化就不会断带,中华就能光辉永旭。

2、感恩。

我们的祖先,父母、爷爷奶奶、祖父祖母。他们给了我们身体,他们养育着我们,他们给我们智慧。

祭祖也就相于我们中国人的感恩节,感谢先人的付出。

我们念念不忘对我们有恩的人,这不就是一个民族兴盛的关键吗。

如果大家把祭祖看淡了,慢慢越来越不祭祖,那就慢慢把我们生育、养育我们的亲人抛诸脑脑。

因此我们要祭祖,而且不能断。

3、孝敬的方式。

父母以及先人,这些我们血脉的亲人。我们追思他们的恩德。

祭祖也是孝道的延伸,当然我们不但要生前尽孝,死后也要对先人生起感恩戴德的孝敬之心。

孝也是我们文化的根,孝不但要从实际情况用心尽孝。孝更是我们承先启后的一种方式。

更是民族凝聚的一种方式,团结、和平、友爱、恭敬通过祭祖给展现和传播开来。

4、教育的方式。

教育的社会实践,祭祖就是其中一种。你光在学习文化知识,得需要一种方式呈现出现。

现身说法,把祭祖的意义告知后辈子孙。

教育是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虚拟与现实相融合。

祭祖就是教育,生起爱祖先、爱父母、爱国家。

如何爱国,祭祖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念念不忘先人的恩德。这些都可以通过祭祖很好的教育下一代。

像我们祭的黄帝、炎帝、舜帝等三皇五帝,不就让我生起伟大民族的自豪感、爱国心。

祭的这些先皇,都是我们的祖先。还有我们自己各宗各族各姓的祖先,无不是在教育着我们及下一代,不能忘祖。

因此要祭祖啊,不能忘祖。





知周万物道济天下


祭祖,其实涉及到中国人的普遍信仰问题。

中国人没有信仰!这个论调持续很久了,有一大批国人信以为然,并拿来当论据批判国人的素养,这是典型的拿一个错误证明另一个错误。

天地君亲师是中国人的普遍信仰,所有批判这个观点的国人,都会在对待父母的态度问题上败下阵来,哪怕你拿了美国绿卡,你也不敢理直气壮的对父母忘恩负义。这是从小根治于内心的种子,民主自由都无法撼动。

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不是信仰,这只是传统美德,看见没,有些人为了欺师灭祖,不惜偷换概念,难道只有信耶稣信上帝信真主才叫信仰?

让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放弃治疗,这种事情绝对不可能在中国堂而皇之的提出来,谁要说了,光口水就能让他淹死好几回,十八代祖宗都会让人翻出来,这就是千百年来祖宗信仰的威力。孝顺父母,祭奠先人,这就是中国人内心坚守的底线,这就是对生命的尊重,这也是此次疫情中国能迅速控制的原因之一。

祭祖是维系这种信仰的仪式之一,虽然说形式不能大于内容,但没有仪式感的代代延续,内容逐渐就会沦为空洞,最终被抛弃。

非常时期,不一定非要按照传统方式祭祖,在保证安全和祭拜祖先之间做出合理的安排,以国人的智慧,并非难事。


独不醒


个人觉得确实不应该清明回去祭祖。这件事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讨论

第一方面:防控疫情需要

首先是疫情当前, 清明扫墓会增加前来扫墓的人群聚集的风险。比如有在外地的子孙都赶回来,大家一起吃饭、共同生活;还有现在的墓地基本上都是比较集中的公墓,也会增加接触风险。

其次,现在已经有因为清明回家祭祖而产生接触传播的新冠病例了。根据平顶山市的通报,3月21日,漯河市一位市民王某到平顶山市下乡扫墓,其陪同者张某为潜伏期患者,后王某染病。而张某是因为密切接触了无症状病毒携带者而感染病毒。

因此,从防控疫情的需要出发,建议今年不要清明扫墓了。

第二方面,我们可以从清明节的文化沿革上来看看。

相传从大禹治水成功后,远古先民就用“清明”一词,意为山河晴朗,天下太平。而春天万物复苏,气候宜人,正是踏青游玩的好时节。

而扫墓这个传统,并不是清明的传统,而是“寒食节”的传统。为了纪念葬身于山火中的介子推,这一天百姓家中禁火,祭祀先人、扫墓。而后来,随着历法的改革和习俗的流变,清明节与寒食节渐渐合二为一,人们会在清明节进行扫墓、祭祀、踏青等活动。

但是时移世易,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的发展和进步,原本长达近二十天的清明节,现在缩短为一天。而很多人远离家乡,要回乡祭祖就会集中在三天内进行。如果专门为了寄托哀思,实在有些劳民伤财。

所以,如果真的想“扫墓”,并不是非清明不可。



第三方面,扫墓到底扫的是什么?

扫墓主要功能,是寄托对故去之人的思念和对祖先的敬慕。

从这个功能上来说,扫墓是一个仪式感大于实质的活动。现在有很多可以完成这种仪式感的方法,比如网上扫墓、用直播视频扫墓等。

其实,很多方法可以寄托哀思。心香一束,有思念就能达到想传达的地方。


江楠樾


清明时节,芳草如茵。清明也是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十分重视的一个传统节日,全国各地都有扫墓的风俗习惯。扫基,原称墓祭,就是拜扫先人坟墓,。含:慎终追远,缅怀先人,后继有人之意。其实只不过是对亡故先人,至亲故旧一种衰悼形式而异。往年,大家趁春暖花开之际,清明假期的时间,到先人的墓前,烧些纸钱,献上鲜花,祭拜一番是应该的,也是我们后人缅怀先烈或先人的心意。只是,值此非常时期,中国抗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还是不容忽视,境外病例的输入依然提醒着我们要小心应对。清明扫墓只不过是一种形式,只要我们有那份心思,在网上遥拜一下,多看望下身边的亲人也是可以的。在大是大非面前,相信大家还是能够理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