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皇遇上杨贵妃全是因为这一天?古老的情人节上巳节您知道吗?

又是一个庚子年,又是一个多事之秋。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被迫度过了一个超长的春节假期。

而再出门,已是九九江南风送暖,融融翠野启春耕的春日。

当春雷乍起,万物复苏的春回大地之时。

我们也终于可以长吁一口气,大喊一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唐明皇遇上杨贵妃全是因为这一天?古老的情人节上巳节您知道吗?

春回大地之时,便是我华夏再度腾飞之日。

只是,您是否还记得,正是这春暖花开的时节,大家一起熏香沐浴,相约欢庆的上巳节?

“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

三月初三是轩辕黄帝的生辰,又被称为“上巳节”、“女儿节”也叫“桃花节”、“祓禊日”。

晴风丽日满芳洲,柳色春筵祓锦流。 皆言侍跸横汾宴,暂似乘槎天汉游。

唐代诗人徐彦伯的这首《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道出了一片看不够的春日美景,亲友相伴野外游玩的恬淡闲适。

踏青赏花品茶,春浴祓禊, 布一方茶席,邀三五好友,曲觞流水

即赏花赏景,又开怀宴饮,听鸟鸣虫叫,看顽童嬉戏。截一段嫩柳编一顶软翠冠儿,深嗅一口春日的气息。

唐明皇遇上杨贵妃全是因为这一天?古老的情人节上巳节您知道吗?

上巳时节的春日美景。

上巳节的历史非常久远,在《周礼·春官·女巫》篇中有这样子的记载:

“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

而东汉的经学大家郑玄对此批注:

“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衅浴谓以香薰草药沐浴。”

《后汉书·礼仪上》上也记载:

“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

根据目前已知的文献记载,可以得知,早在先秦时期,这个日子已成为大规模的民俗节日,主要活动是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等内容。

这祭祀最初只要是纪念轩辕皇帝,后来又在逐渐的延伸中慢慢发展为了祭祀先人以及追思远游的亲人。

等到了魏晋时期,该节日改为三月初三,故又称重三或三月三。

众所周知,魏晋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文人墨客最为放荡不羁的时期。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三月三上巳节的活动留下了非常详尽的诗文记载和图画记载。

唐明皇遇上杨贵妃全是因为这一天?古老的情人节上巳节您知道吗?

魏晋画作中描绘的上巳节情形

当然,也由此产生了不少的趣事。

就拿我们都熟知的著名书法家,有着“书圣”之称的王羲之来说吧。

都知道王羲之有一副非常出名的书法作品——《兰亭集序》,在这篇序言之中,开篇王羲之便说明了: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说的其实正是上巳节的聚会的盛况。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的农历三月初三,“初渡浙江有终焉之志”的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今绍兴城外的兰渚山下),举行风雅集会,遍邀当地的名流高士,有司徒谢安、辞赋家孙绰、矜豪傲物的谢万、高僧支道林及王羲之的儿子献之、凝之、涣之、玄之、徽之等四十一人。

四十一位名士列坐在蜿蜒曲折的溪水两旁,然后由书僮将斟酒的羽觞放入溪中,让其顺流而下,若觞在谁的面前停滞了,谁得赋诗,若吟不出诗,则要罚酒三杯。

这次兰亭雅集,有十一人各成诗两首,十五人成诗各一首,十六人做不出诗各罚酒三杯。后来,大家把诗汇集起来,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酒到酣处的王羲之乘着酒兴,挥毫泼墨,于是,便有了这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而在这场宴会之上,王羲之的儿子,同为书法大家的王献之因为作不出来诗,结果被罚酒,还被清代文人些打油诗嘲笑:却笑乌衣王大令,兰亭会上竟无诗。

唐明皇遇上杨贵妃全是因为这一天?古老的情人节上巳节您知道吗?

兰亭聚会,成就了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贴”,可也让他儿子王献之被人嘲笑了几千年。

到了隋唐时期,上巳节已经成为了全年的三大节日之一。

除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以及大家在河边集体兰汤沐浴之外,还加入了春游踏青、临水宴会。

根据宋代吴自牧《梦梁录》中的记载,皇帝在这天也要在曲江池宴会群臣,同甘共苦行祓禊之礼,欢度上巳佳节。

杜甫的《丽人行》 对此盛况亦有描写:“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中唐诗人白居易在《三月三日谢恩曲江宴会状》一文中也详细记载了盛会的情况。

另外,根据一些野史记载,唐玄宗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正是在这一天开始。

据说,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李隆基最爱的武惠妃逝世,武惠妃是玄宗最为宠爱的妃子,在宫中的礼遇等同于皇后。玄宗因此整日郁郁寡欢,虽然当时后宫佳丽数千,但却没有一个能够让李隆基宽慰。

但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开元二十六年,刚好赶上上巳节。

忧心李隆基身体的寿王李瑁为了宽慰李隆基,于是就和兄弟姐妹以及朝臣们商量,将往年都在曲江池举办的宴会改为华清池,好让李隆基可以远离皇宫那个伤心的地方,散散心。

唐明皇遇上杨贵妃全是因为这一天?古老的情人节上巳节您知道吗?

影视剧中的宴会场景

而这一决定果然令李隆基来了兴致,欣然同意。

等到了那一天,寿王李瑁带着自己的妻子杨玉环一同前去参加宴会。

远离了皇宫这样一个伤心之地,李隆基果然心情开朗了许多。

众人宴饮欢谑,极尽兴致,很快宴会就到了重头戏——修禊沐浴。

只是,这时却发生了一件谁都没想到的意外,李隆基醉酒之后晕头转向,居然无意间闯入了女眷们沐浴的浴池

虽说盛唐时期,民风开放,倒不至于闹出来个失节自戕的悲剧事件,可是却也让李隆基在这无意之间窥视到了自己的儿媳杨玉环的真容。

虽然早在为寿王选妃的时候,李隆基就已经听说过,这位杨家女号称“天生丽质难自弃,倾国倾城难再得。”

但是当时一来碍于礼法,不方便去窥视自己的儿媳,再者说,当时武惠妃尚在,李隆基也没心思去找别的女人。

可是在此刻的偶然相见,却撩动了李隆基内心的那点花花肠子。只觉得这个被身边的人多次称赞的儿媳果然不愧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天香国色。

唐明皇遇上杨贵妃全是因为这一天?古老的情人节上巳节您知道吗?

李隆基误闯入杨玉环的浴池结果惊为天人,从那时起,就决定纳她入宫

可是,这时杨玉环已经嫁给寿王李瑁差不多五年了,就算李隆基再怎么迷恋,也不好拉下脸强抢。

唐玄宗设计了一套阴谋,他先是打着孝顺的旗号,说是要为自己的母亲窦太后荐福,下诏令自己的儿媳杨玉环出家做道士,并赐道号“太真”,命令杨玉环搬出了寿王府,住进了太真宫。

然后,他将大臣韦昭训的女儿许配给寿王李瑁,并立为妃,强行把这位新王妃塞给了寿王。

五年之后杨玉环守戒期满,唐玄宗便下诏让杨玉环还俗,并接入宫中,正式册封为贵妃,自己养了起来,从此两人过上了“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生活。

那么,这个原本是用于祭祀的节日是如何演变成情人节的呢?

其实,这个与这个节日的诞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上巳节这个最早是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具体何时确立的已经无法考证。

不过,有一种观点认为上巳节起源于先民的生殖崇拜活动。

比如我国现代民俗文化学博士陶思炎在他的作品《风俗探幽》中曾经指出:

祓禊活动本是男女春日相欢、妇女祈孕的信仰行为,而持兰草或香薰草药沐浴,都是唤起欲的作用。水是神秘的感生物质,妇人临河不仅欲洗去冬日的尘垢,同时也盼触水感孕而得子。这种与原始的宗教相关的近水祝殖信仰,当是三月上巳日祓禊风俗的真正缘由

不管这一观点是否准确,可以肯定的是在上巳节祓禊的时候,确实是有许多少男少女趁祓除时相爱的事情。

毕竟在平日里,这些姑娘们大都是深居闺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连面到见不到,好不容易才赶上这样一个可以自由出入,外出游玩时候,自然要外出好好放松一下了。

而且兰汤沐浴是个人行为,多在室内,并可随时实施,而祓禊则是集体活动,必在河滨,并须定时举行。换句话来说,大家必须聚集在河边不可。

唐明皇遇上杨贵妃全是因为这一天?古老的情人节上巳节您知道吗?

上巳节的时候,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女孩子都会外出踏青兰浴

那些男孩子们自然要抓住这难得的机会,赶紧寻找自己心仪的女孩子了。

例如在《诗经·郑风·溱洧》中就记载了这一场景: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吁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少男少女借着这上巳节祓禊的契机,互赠代表爱情的芍药,表明心迹。

而在元代白朴的杂剧《墙头马上》的第一折中更是写道:

“今日乃三月初八日,上巳节令。洛阳王孙士女,倾城玩赏。”

言下之意,平时养在深闺美女都在上巳节这天出门了,大家可要抓住机会赶紧尽情猎艳了。

唐明皇遇上杨贵妃全是因为这一天?古老的情人节上巳节您知道吗?

上巳节是我国最古老的情人节。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才使得上巳节成为了大家公认的情人节。

不过,在这个草长莺飞的春日里,青山碧水、红桃绿柳、明媚的阳光、光鲜可人儿那秀丽的脸庞引动少年那欢喜怦然的心。

或粉或白或红的含苞欲放的芍药花映照着嬉戏追逐的身影——三月三这个源自最初的自然的大胆的爱恋,在山水间流淌又何尝不是让人向往与心醉的最美春景呢?



参考资料:《诗经》、《风俗探幽》、《墙头马上》、《周礼》、《后汉书》

感谢大家的阅读点赞,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并转发,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唐明皇遇上杨贵妃全是因为这一天?古老的情人节上巳节您知道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