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三世枕上书》里的女儿节竟然是三月三,还是脱单日!

热播古装剧《三生三世枕上书》,出现了东华帝君倾情告白一幕,满足多少追剧女孩的少女心:

帝君不仅施法创造一场花瓣雨,还赠凤九一只特制花环当定情信物。


《三生三世枕上书》里的女儿节竟然是三月三,还是脱单日!

花瓣雨

二人浪漫夜游,买泥箜篌,买糖人儿,简直太甜了有木有!

要论宠对象,还是帝君技高一筹。

狐狸面具

《三生三世枕上书》里的女儿节竟然是三月三,还是脱单日!

狐狸面具

《三生三世枕上书》里的女儿节竟然是三月三,还是脱单日!

糖龙

帝君告白的当天,正是女儿节。

古代的三月三,又称为女儿节或上巳节,是法定的“私奔节日”。

现在我们听到三月三,大多数是说少数民族的重大节日,各个寨子里派出代表,各站一边对山歌。

《三生三世枕上书》里的女儿节竟然是三月三,还是脱单日!

找妹子,对山歌

每年几位广西的同事都要请假,回家撑场子。今年有些特殊,广西人民也不放假了,三月三歌圩改为网上对唱。

其实很久以前,三月三也是全国人的节日,还是重要的情人节。每到这一天,会举行热闹的盛会,年轻男女可以正大光明约会。


01 女巫祭祀,沐浴祓禊

古代重奇数的日子一般都是重大节日,比如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等,三月三也是如此。

到了三月三,古人就会去水边沐浴祓禊。这是一种宗教巫术,古人认为,水可以洗去身上的灾祸,带来好运。

《三生三世枕上书》里的女儿节竟然是三月三,还是脱单日!

畅游山水

《论语》中:“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描述的就是这一习俗。

三月三不是“私奔”的日子吗,为什么说起驱邪避凶了呢?

这里就得提到主持仪式的人——女巫。

按周礼,女巫掌岁时以祓除疾病,禊者潔也,故于水上盥洁之也。巳者祉也,邪疾已去,祈介祉也。

——应劭《风俗通》

周朝这场盛大的沐浴仪式,是由女巫来主持,什么“男女授受不亲”,在这里统统不算。“男女大妨”什么的都不见了,可不就是创造机会给人们约会嘛!

渐渐地,自由的男女们就来河边约会,如果有看对眼的,干脆一起夜游,好不浪漫。有诗为证: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诗经·溱洧》

诗歌大意是,男孩女孩手里拿着清香兰花,在溱洧水畔流连,女孩儿问,哥哥再去看看吗?

男孩说已经去过了,女孩儿不气馁,接着邀约,最终成为眷属,相赠芍药。

《三生三世枕上书》里的女儿节竟然是三月三,还是脱单日!

帝王都出来表白

这里的“士与女”没有丝毫忸怩,纯粹的爱情是世间最美好的事。

怪不得孔子也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三月三再也不只是宗教巫术,成为了世俗男女皆可参加的重大节日。

《三生三世枕上书》里的女儿节竟然是三月三,还是脱单日!

我们从小受到的文化教育,是含蓄内敛的,就连表达爱慕之情,也要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来婉转诉说。

而古人不一样,每到三月三,年轻的男女们把世俗枷锁全都抛之脑后,一起载歌载舞,相互约定终身。比起现在的人,古人可是相当奔放了。


02 王羲之与曲水流觞

三月三具有两千多年历史,随着时代的演变,各朝代风气的不同,三月三习俗也不同。

魏晋时期,三月三成为名士们相约雅谈的好日子。

《三生三世枕上书》里的女儿节竟然是三月三,还是脱单日!

畅游山水

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称为“中国行书第一帖”,其中就记叙了三月三集会的盛况。

“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晚春三月,大家为了做禊礼,在浙江绍兴兰亭集会。禊礼就是一种祓除不祥和求福的活动。

《三生三世枕上书》里的女儿节竟然是三月三,还是脱单日!

古人踏青

王羲之好酒,在这样重大的节日也少不了诗酒助兴,于是玩起了曲水流觞。这种活动有点像击鼓传花,当弯曲的水道将酒杯传到谁的面前,谁就引杯饮酒。

其实,在曲水流觞之前,还有“曲水浮枣”和“曲水浮卵”的习俗,枣和蛋都是求子之意。

庾肩吾《三日侍兰亭曲水宴诗》:“踊跃頳(chēng)鱼出,参差绛枣浮。”红色的鱼儿和红色的枣子在水中跳跃,好不热闹。


03 唐朝三月三,还会发节日俸禄

魏晋时期,三月三的习俗虽然有所改变,但是人们仍然围着水作文章。

到了唐代,这个气象一新的朝代,就又不一样了,出现了踏青、竞渡等新的习俗。

比如杜甫《丽人行》就出现了郊游踏青的叙述: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仕女们个个美貌贤淑,到长安水边踏青,肌肤娇嫩,身材匀称,绫罗衣裳,光彩照人。

《三生三世枕上书》里的女儿节竟然是三月三,还是脱单日!

古人踏青

如果只是踏青,还展现不出唐朝男儿们的气概。他们开始展开水上竞舟的活动。

唐薛逢的《观竞渡》就专门描述了赛舟的激烈情形:

两岸罗衣破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擢影干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雷声冲急波相近,两龙望标目如瞬。江上人呼霹雳声,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己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

如果放到现代,唐薛逢肯定是个优秀的赛事解说员,竞争形势、观众心情、赛手决心一一解说得清楚明白,这场面,比端午节赛龙舟还热闹些。

《三生三世枕上书》里的女儿节竟然是三月三,还是脱单日!

划龙舟

三月三这天,除了踏青、泛舟、竞渡之外,开放的唐朝人还会举行竞射、戴柳等诸多活动。

但是要论排场最大的,要数皇家的宴赏了。

唐朝的统治者在这一天会举国进行宴饮,与民同乐,还要给百官发放俸禄。

唐德宗李适就曾经下诏书,规定各级官员的节日俸禄,在三月三这天:“宰相常参官共赐钱五百贯文,翰林学士一百贯文,左右神威、神策等十军各赐五百贯……”

唐朝时,三月三可谓到了巅峰,但是也到了失落的时代。

宋朝以后,三月三就鲜少出现在文人墨客的诗词中,也很难见到古人大张旗鼓地过三月三。


04 广西三月三

在广西、贵州等少数民族聚集地,仍然保留着三月三的习俗。近年来,广西壮族的三月三尤为热闹。

《三生三世枕上书》里的女儿节竟然是三月三,还是脱单日!

表白妹子

广西三月三歌圩,又称“歌海”。据说,刘三姐发明山歌,众人争相传唱,逐渐衍成歌圩。

到了三月三,方圆十里的人们都会相聚,对唱山歌,这时候谁唱得好,可不就成了瞩目的明星了!

广西三月三是除了春节和中元节外最重要的节日,每年都连放5天假期!今年虽然不放假,但是网上对歌也是少不了的。

《三生三世枕上书》里的女儿节竟然是三月三,还是脱单日!

除了相互对山歌之外,青年男女还会在山坡或阁楼上抛绣球


《三生三世枕上书》里的女儿节竟然是三月三,还是脱单日!

抛绣球

绣球源自民间流传的古兵器——飞砣,“耍飞砣”就是现在扔绣球的雏形。只不过,以前飞砣是为了赢得对手的兵器,现在成为青年男女传达爱意的媒介。

扔绣球也不能随便扔,这里头也有讲究。抛绣球的时候,要握住绣球上的彩带,用力旋转数圈,然后抛出。

接球的人要全神贯注,动作要快,姿势要帅,不然可就要被人笑话了。

如果接球的人有意,就会在绣球上系上礼物,传达爱意,既淳朴又大胆。

《三生三世枕上书》里的女儿节竟然是三月三,还是脱单日!

帝王出来撩妹

绣球体现了壮族的织绣文化,蕴含着壮家儿女辛勤的劳动,又体现了他们的聪明技巧。

理清了三月三的来历,是不是对这个节日充满期待啦!

小编温馨提醒,还没对象的,赶快在家练练山歌吧。说不定哪一天,你也参加三月三的活动,一展歌喉就解决了终身大事!

邱海洪《桂西南壮乡抛绣球的历史传承和现实意义》

刘芬芬《“三月三”节日文化研究》

郝瑞瑞《消逝的上巳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