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为何说曹操不属于三国人物?

古今之变


严格的来说,曹操到死都是汉臣,再怎么也是汉献帝封的魏王!汉王朝再怎么也是存在的。也就是说中国历史上还没进入三国时代!(三国指的是曹丕篡汉称帝,刘备称帝,孙权称帝,到晋朝统一。)


小甜甜从来不讲废话


曹操当然不属于三国。

什么叫国?

不是东汉的郡国,比如西汉东汉时期同时存在封国,我们当然不能说西汉东汉不是统一王朝而是十几个封国与王朝并存。

所以,曹操建立的魏公国,魏王国,在名义上依旧是属于东汉王朝的。

真正意义上的三国,是自公元220年开始到280年西晋统一。因为自这一年开始,曹丕受禅建立魏朝。记住,是曹魏王朝取代东汉王朝,汉献帝作为山阳公,保留在曹魏王朝的统治区内做客。

显然,220年死亡的曹操,到死都还是东汉王朝的丞相,魏王国的国王。

就如我们从来不把当时辽东公孙氏当做三国时期的第四国,就是因为辽东从来都是依附东汉曹魏的,只是地方割据势力没有自称皇帝,是对东汉曹魏称臣的,使用的也是东汉曹魏历法,自就不是国。

当然,具体的三国时期可以细致划分:

220年曹丕代汉,这是曹魏王朝,残汉的刘备、孙权、公孙氏、甚至还有交州士家并列的。这是两国。

221年,刘备称帝,是曹魏王朝,刘备蜀汉王朝,与依附曹丕的孙权、士家、公孙氏并列。还是两国。

229年,孙权称帝,这是曹魏王朝、蜀汉王朝,孙权王朝及依附曹魏的公孙氏并列,正式进入三国时期。

234年,公孙氏反叛,不及一年就被司马懿灭亡,依旧还是三国。

263年,蜀汉灭亡,是曹魏与东吴两国。

265年,曹魏灭亡,是西晋与东吴两国。

280年,西晋统一。


四川達州


这种说法也对也不对。

说它对,因为严格地说,三国历史是从曹丕称帝开始的。之前,都是汉纪年。

说它不对,是因为它割断了三国的来源。曹操是曹魏的创立者。是三国历史的最主要的奠基人。他的死距离曹丕称帝只有一年。

而且,从曹操迎立汉献帝那一天,汉朝已名存实亡。

无论《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都以黄巾起义为始点,以司马炎称帝为终点,规定了三国历史的范围。这已经约定俗成。

那种认为曹操不是三国人的说法,是标新立异,耸人听闻。可以不去管它。

欢迎点评。


夕阳晚霞


东汉(公元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与西汉合称汉朝,为区别于西汉之前汉,故又称后汉。东汉首都洛阳被称为东京,因此又以东京为东汉的代称 ,共十四位皇帝,国祚195年。公元190年,董卓之乱,自此汉廷大权旁落,而地方豪强拥兵自重,揭开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序幕,东汉政府名存实亡。公元220年,曹丕(曹操之子)篡汉,改国号为“魏”,东汉结束,中国进入三国时期。

 

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谥号武皇帝(魏武帝),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曹操死后,其子曹丕强迫汉献帝禅让,成为三国时期魏国开过皇帝。

 

曹丕篡汉又称曹丕废汉称帝、曹丕代汉,指的是延康元年(220年)魏王曹丕代汉自立的事件。曹操挟持汉献帝,历经数十年征战,统一北方,被封为魏王,丞相,掌握汉末实权。220年正月,曹操病死。死后,曹丕继位魏王和丞相,掌管大权。虽然曹操曾经挟天子以令诸侯,却从不敢登上皇帝的宝座。延康元年(220年)十月,汉献帝宣布退位并将皇位“禅让”给曹丕。曹丕故作推辞,在“三让”之后才“答允”接受。

延康元年(220年)十月二十九日,曹丕登坛受禅称帝,立国号为大魏,史称曹魏,改元黄初,改雒阳为“洛阳”,定都于此。曹丕是为魏文帝,并尊曹操为太祖武皇帝。220年十一月一日,曹丕封业已退位的献帝为山阳公。至此,历时一百九十余年的东汉正式结束,三国时代的魏朝正式建立。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曹操属于东汉末年的历史人物,而从未在三国正式开启的时候出现。因此易中天先生说曹操不是三国人物是非常严谨地表述,没有问题。我们也可以说,“三国时期”分为狭义“三国时期”和广义“三国时期”,狭义三国时期就是从曹丕取代汉献帝之后建立魏国开启,到西晋灭吴结束;广义三国时期就是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结束开始,到西晋灭吴结束。易中天先生说的是狭义三国,很严谨;我们平时所说的三国是广义三国。这两者时间范围不同罢了。





未发现用户


首先易中天老师说的一点儿问题都没有,曹操确实不属于三国人物,他属于东汉末年人物。

我们要知道三国的概念,公元220年曹操逝世之后,曹丕继承魏王爵位,汉献帝禅位于曹丕,此时东汉才灭亡,三国才算开始,公元220年之前的所有人和事都是东汉末年的,根本不属于三国。

三国演义中大部分描写的都是东汉末年人物和故事,改编成了一本小说叫三国演义,而且罗贯中也明确写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咱们不要被书名所迷惑。

由此可见曹操(公元155年-公元220年)属于东汉末年人物,没有任何异议的。东汉是公元25年-220年,三国是公元220年-280年,曹操逝世后,才开始了三国时代,所以曹操不属于三国人物。





一叶銀楓


三国只是个笼统概念,曹丕称帝前,也就是曹操死前,算是汉末,毕竟大家都是东汉的臣子。

曹操是丞相,刘备是左将军,孙权比较窝囊,很长一段时间就是个讨虏将军,因为“投降”曹魏,被网友戏称为大魏吴王。

曹丕称帝最早,曹操一死,他就开始准备,那一年是220年。

刘备这边看着曹丕称帝,立即替刘协发丧,称献帝被曹丕害死,自己不得不称帝,以保汉祚。

孙权最晚,直到229年才称帝。


卧牛说历史


我是故事领域创作者,文字玩家文武公,很高兴与大家分享与三国有关的传说故事话题。

易中天先生为何说曹操不属于三国人物?

关于这个问题,易老师在自己的讲坛节目中很明白的解释过。

笔者对此表达下自己的观点:

其实《三国演义》的故事,从严格意义来讲,不应该被叫做三国故事,而应该被叫做“三国争霸时期前后的故事”。

其实历史上真正的“三国时期”,应该是魏蜀吴三国并立的时期,即从公元222年吴国最后建国形成实质三国并立起至公元263年蜀国最先灭亡并立之势瓦解止,也就存在了短短大约41年的时间。

以下为三国存在时期年表:

魏国:公元220年—265年 曹丕建立定都洛阳;

蜀国:公元221年—263年 刘备建立定都成都;

吴国:公元222年—280年 孙权建立定都建业。

而我们普遍认知中的三国故事,则是从公元184年黄巾起义起至公元280年三家归晋止的将近一百年间

发生的故事。

曹操生于公元155年,于公元220年去世,所以按照以上的故事线时间分析——曹操属于三国演义故事中的人物,却并不属于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

以上就是关于三国故事的一些心得分享,感谢阅读。


文字玩家文武公


首先,我们对于三国的知识更多的是来自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以及三国题材的游戏,电影,电视剧,动漫,真正去用心读《三国志》只有一小部分,而一提到三国演义大家依然就会想到刘备,曹操,孙权这三个老对手,自然而然也就会认为这三个都是三国时期的人物,甚至会认为曹操也是魏国的领袖,但实际上,三国的真正开始是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开始,从这一年开始,东汉灭亡,这个时候开始至229年最后一个孙权称帝为止,才开始真正的三国时期,这个时候才出现的三国鼎立局面,曹操一辈子都是汉朝的丞相,并不是三国人物,是东汉末年人物,曹丕称帝时曹操已经病逝,没有等到魏国的建立。

曹操有一句话: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也揭示了可能曹操其实并不想称帝,也是这句话让我更加粉曹操。





何唐


首先易中天并没有说曹操不属于三国,相反易中天是肯定曹操属于三国的,因为他的百家讲坛《品三国》讲的最多是曹操,开篇也主要讲曹操《魏武扬鞭》,这也是毋庸置疑的。

其次易中天说过一个人不属于三国,这个人就是司马懿,他还说《晋书》把司马懿归到晋朝,所以他的三国也没有写司马懿篇。




仗剑天下之月下萧何


所以说我们中国的文字非常的有内涵,因为“不属于三国”中的这个三国有两个概念:一是三国演义(或者三国志、三国野史等所有冠名“三国”的相关文献记载)的三国;二是三国时期的三国。

很显然,易中天教授是历史学家,他的出发点更多的是从历史时期的角度而来,那么历史定义曹丕废汉帝才算是“三国时期”的开始,在汉朝最后一任皇帝没有下台之前,都算“东汉”,那么曹操当然不属于“三国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