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的三引擎:客户订货、创客驱动与采购引导

一、扩大就业就是拉动市场经济

我们说过多次,市场购买力拉动市场经济,而广大工薪阶层构成了市场客户的主体,工薪阶层的就业规模与收入水平决定了市场购买力的强弱。

这就是说扩大就业拉动了市场经济。就业不仅是社会问题,更是经济与政治问题。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定义市场经济。

而美式市场经济模式,将社会就业放在企业营利这个核心目标之下,使之成为资本家实现发财致富的手段之一。并把它作为人工成本的控制对象。因为这个原因,许多发财致富心切的资本家往往将工厂外迁,以就劳工成本更低的欠发达地区设厂生产。这种举动极大影响迁出地区的人员就业,收入提高与增强市场购买力问题,从而导致产业迁出地区市场需求不旺,消费乏力等问题

这是美式经济模式存在的根本缺陷。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定义市场经济。如何看待扩大就业这个问题。如何与企业的营利行为结合起来。

市场经济不能没有市场与客户。市场购买力缺乏,就难以确保企业营利,并拉动市场经济。过去中国靠外贸拉动,靠投资拉动,现在都难以见效,手段失灵。要靠消费者拉动,就必须大幅度提升工薪阶层的劳动收入与就业规模!

这样一来,扩大就业就成为拉动市场经济的战略性问题,通过扩大就业,一面增加劳动者收入,增强市场购买力,拉动市场经济。另一方面,组织劳动者扩大劳动生产,创新产品,增加供给。牵一发而动全身。

从这个层面看,市场经济真的需要重新定义,各个环节与协作关系必须重新调整。

二、市场购买力是真正配置资源的有形之手

许多人都说,市场是配置资源的重要手段,价格的高低决定着资源的流向。事实上,购买力才是决定资源流向的重要手段。君不见,重要的采购直接决定了物资生产的品种,标准,价格,数量与质量。订单决定了企业的生存。这其中,采购,订单背后直接发挥作用的便是市场购买力。

在过去,由于传统观念影响,人们重视物质的生产,经营,市场的供给方掌握着话语权。所以人们听到的更多的是“经营”,“利润”,“财富”,“自由贸易”,“竞争力”等概念。而在需求方,各种愿望都被压仰,连“购买力”这个概念也被刻意漠糊了。

要发挥市场购买力的作用,就必须由政府或重要的经济联盟出面,建立大规模的集中采购或团体采购制度。这种采购首先发挥团购的规模优势以发挥市场购买力的效能。通过采购首先是促使供货单位必须建立必要的社会劳动保障制度,将企业的就业人数与劳动工资水平作为参与采购的准入条件。必要时,国家必须介入,筹集一部分采购资金,既帮助企业销售产品,又促使企业扩大就业,改革用工管理制度,提高劳动收入水平。

通过集中采购,建立按需生产的新机制。在操作时,团体采购单位集中消费客户的购物申请,通过分类统计,形成采购订单,然后向供货商发出采购指令,形成按需生产的新机制。

与此同时,通过集中采购,形成强制分配为核心的结算机制。

(一)通过供货商准入审核,强制企业建立合理的劳动管理机制与收入分配结算体系。(二)运用社保管理模式建立全员社会福利基金统筹制度。以每个企业员工为单位,分别建立基金账户。一面由用人单位负责缴纳社会福利统筹款,另一面支付给集中采购部门用于集中采购。

这个体系可以借助今日的科学技术条件轻松完成,这些条件包括电子商务,人工智能,智能合约,区块链,大数据,数字货币等技术,并通过云计算,5G网络等基础技术支持,形成一个快速处理数据的采购业务信息系统。

通过这个系统,有效地将增加职工收入与提升购买力结合起来,并通过采购引导生产,配置资源。

三、建立按需生产的多级生产经营体系

有人说当今社会是不断创新,转型升级的社会。这种说法没有毛病。但却不符合人们的各种需要。

因为人们的生活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既需要享受高新技术带来的乐趣,也需要返朴归真。既需要大城市的快节骤,也需要乡村田园的宁静与康养。

可以说,现代的生产体系,不是一味的现代化,人工智造,有时也需人们的手工打造,匠心独运。因此,现代生产体系是由需求引导,呈高,中,低三档合理配置,符合人们各种需要的三级生产体系。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既需要象华为这样勇于创新的高新技术企业,勇立潮头。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安排大量的劳动力就业。要知道,企业有时候不仅需要挣钱,也负有安排劳动岗位的社会责任。

有时候,甚至连劳动本身都成为一种生活体验!

按需生产是未来生产的最主要特征。劳动密集型企业成为大量吸纳社会劳动最主要的工作单位,有时候,手工劳动变得和机器作业同样重要。

充分就业,轮岗作业,带薪休假,以及创客劳动成为未来最主要的劳动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客户订货,创客驱动与采购引导

,三种方式相结合,成为最重要的创新方式。

假如,社会进入到这个阶段,市场经济也必将进入到新的阶段:即由购买力拉动,客户采购订货驱动的新阶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