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城教师全身心投入“在线课堂”

春风化雨暖人心

——锦城教师全身心投入“在线课堂”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全校师生紧急动员,勠力同心,以高标准、严要求,优势互补,创造性地完成在线教学任务,力促锦城“云端课堂”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同质等效。

锦城教师们攻坚克难,勇于创新,积极探索,用热爱与奉献打通“停课不停学”的线上第一道关卡,在这个特殊时期,让学生的学习广度、强度、深度、难度、精度等得以保障,让每一名锦城学子在线学习、研究、实践“不掉队,不掉线”!

所有教师:全身心投入

学生在哪里,锦城的老师就在哪里。疫情阻隔了师生们返校的路,大家相隔千山万水,分布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只能通过“屏对屏”“键对键”交流。2月2日,邹广严校长要求教师继续建好教学资料库。(包括案例、项目、问题、试题、参考文献及视频等)老师们在寒假期间就提前做好在线授课的各项准备,提前购买设备、调试机器、备课试课。在QQ群里,微信群里,老师们常常备课讨论到深夜,有的老师担心正式行课时师生同时在线数量庞大带来网络拥堵,甚至半夜起来上传教学资料至网络云平台;有的老师学习掌握了6种以上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方法,超星直播客户端、快手直播、抖音直播、企业版微信、腾讯课堂、阿里钉钉、ZOMM会议、华为WELINK等都有锦城老师们的身影;大学外语部全体教师按照组建了课程群,在多个平台进行了多达110余次的试课……老师们的爱与责任让“漂浮”在空中的云端教学踏实了、落地了。李海艳老师的《大学数学3微积分-2》在腾讯课堂开课时,不仅吸引了校内432名同学全程参与,还吸引了校外了80多人来旁听学习。开学三周,锦城国际班完成了20门课程,300余个课时,2700人次的在线学习。

即使部分老师身在湖北,身处疫情的“风暴中心”,他们仍心系学子,坚守岗位,在与湖北人民齐心抗疫的同时,为锦城学子们“传道授业解惑”,一堂堂精心准备的“网络直播课”、一个个精心录制的课程视频、一条条学生网络作业的评语和批改意见,传递了“抗疫”必胜的信心和力量。

锦城学院艺术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雷波老师在寒假期间返回武汉老家,其居住的小区当时已有多人感染,2人死亡,小区处于封闭管理状态,雷老师和其父母也严格按照要求居家隔离。要顺利开展线上教学,网络和技术问题必须要解决,雷老师在网络宽带使用不便的情况下(宽带维修人员不能进入小区),依然坚持用手机流量开网络热点的方法进行教学。在直播课程的不断探索中,他想到如果始终用手机热点直播,“直播课堂”会非常卡顿,教学节奏的不流畅会让教学效果事倍功半,于是,他结合所讲授的剪辑软件课程的特点,采用直播与录播相结合、教学平台与网络平台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重要概念和疑难操作技巧,雷老师在直播中向学生们详细讲授,对于一些需要学生动手实践的操作步骤,雷老师会在课前一周制作好专业的、高质量的教学视频,发布在“锦城在线”、“哔哩哔哩”网络平台,供学生学习参考并模仿、实践。

锦城教师全身心投入“在线课堂”

(艺术学院雷波老师的在线课堂)

锦城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高强副教授也身处武汉,在武汉封城日子里,他亲眼见到、体会到疫情带给武汉人民的伤痛,他沉重地说道:“武汉人以泪洗面,把这一生的眼泪都流干了。” 忧虑、低落、彷徨、害怕萦绕在武汉的上空,但高老师还说道:“面对疫情,湖北人就是‘不服周’( 不服周:湖北人说话的特色词汇,常用于不服气和不甘心的时候)。”这股劲儿也体现在高老师的在线教学中,在线教学对于年轻一辈的教师们来说“问题不大”,但这对于“老教师”高强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战。如何录制视频,如何选择网络平台,如何直播教学,如何避免直播系统崩溃,如何上传资料到云盘,面对这些问题高强副教授从零开始学起,积极主动地向文传学院的年轻老师们请教技术难题。他戏称自己是个爱学习“老家伙”,虽然感到困难但努力克服。经过不断的琢磨与钻研,高强老师教授的《学术论文与申论写作》课程在新学期顺利开展,课前,他会提前发布教学PPT及录播在“锦城在线”和“QQ”上,要求学生下载到电脑桌面,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还通过“腾讯会议”与学生直播连线,进行答疑。在指导学生实训(《锦城文学》电子杂志)活动方面,高老师也一直按计划落实,而开学第一期《锦城文学》就正是以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为选题,在高老师悉心指导下,同学们提笔书写、撰稿改稿、排版编辑,以文字的形式和力量为“抗疫”发声。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的李欣老师也滞留在湖北,虽然没有足够的教学设备可供选择,也没有稳定的网络可以提供,李老师只能靠手机流量支撑教学,他迎难而上,坚持为学生们上课,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敬意。李老师以作业和翻转课堂的形式开展教学,并充分利用聊天室、QQ群、锦城在线和腾讯会议进行师生的互动讨论和答疑环节。

锦城教师全身心投入“在线课堂”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李欣老师身在湖北,坚持为学生们上课)

在线课程的顺利进行,新学期教学活动的正常运转,这背后是每一个教师的辛勤付出,他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只为不辜负“立德树人”的初心与使命。

“在线课堂” :全过程管理

保证在线教学质量与线下课堂教学“同质等效”不是一句空话,这要落实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学校“三不放水”“从严治学”的规定即使在线上教学中也丝毫不能放松。“停课不停学”,要想学生在线上学习中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在线课堂”的“全过程管理”必不可少。

学校有规定,学生必须通过出勤、课堂讨论、完成作业等方式“挣”平时成绩,若平时成绩不及格,则该门课程不能通过。通过“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 “标准化与开放式考题相结合”“课程学习与课外延伸阅读相结合”,教师实现了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管理。这不仅可以敦促学生及时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也增强了教与学之间的沟通和反馈,有力避免了在线学习流于形式。

锦城教师全身心投入“在线课堂”

(电子信息学院老师的在线课堂)

老师们认真负责,因地制宜,抓好在线课堂管理。“花样签到、语音互动、视频出镜、举手讨论、远程演示、随机点名、远程协助”等多种教学手段同时使用。据电子学院的老师们反映,他们通常在上课时和下课前进行两次集中点名,在课中随机提问,而对于在线课堂中所讲到的重点、难点,均会要求学生“手写笔记”,课后要求学生们拍照上传。老师们还积极组织随堂测试,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在线批改和反馈。通过这样的课堂管理,电子学院学生出勤情况和课程参与情况良好,出勤率超过99.4%,课上课下互动讨论热火朝天,让同学们感觉“不在教室却胜在教室”。 在课后答疑环节,许多老师们成了学生们的“全天候客服”,他们随时随地在课程教学群里,聚在一个个“虚拟教室”里,进行线上答疑。课程任务紧,学习任务重,作业有难度,同学们即便是在线学习也不能偷懒,必须要比在学校时更加自律、主动。

锦城教师全身心投入“在线课堂”

(同学们做好在线学习的笔记)

许多老师还积极调动了助教、助管同学的积极性,让学生们互帮互助,小组学习,例如电子学院周红老师在《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课程教学中,提前分好学习小组,建立小组学习讨论评价体系,逐级管理,教师、助教、组长三级联动,一起监督管理学生的学习过程。

锦城教师全身心投入“在线课堂”

(电子信息学院周红老师的在线分组学习记录)

“锦城课堂大于天”,每个锦城老师都把这句话深深地镌刻在了脑海中,面对大规模的“在线课堂”,面对一些从未出现的挑战,每一个老师都迎难而上,用技术延伸教学的时空界限,有针对性、有成效地开展在线教学,春风化雨,弦歌不辍,共同描绘了锦城在线教学万紫千红“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