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台-藏在北京大兴念坛公园深处的唐朝爱国心

想必我们大多数人都读过唐代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幽州: 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区,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唐代诗人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今天我们就去北京大兴的念坛公园来看一看传说中的幽州台。

幽州台-藏在北京大兴念坛公园深处的唐朝爱国心

念坛公园西大门口的地标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像戒指形状的标志性建筑,看起来像凤凰,又像一个大戒指,反正也看不出来具体像什么,给我们一些想象的空间吧,每次来到这里都会想象它是什么形状?也许这就是作者制作这个作品达到的效果吧,引发我们的思考,让我们对这个作品产生更多的兴趣,来关注和思考。

幽州台-藏在北京大兴念坛公园深处的唐朝爱国心

湖边的秋叶

秋日的念坛公园,大部分树叶已经变黄或者开变红。在念坛公园里的一个小湖边,树叶已经变成金黄金黄的颜色,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熠熠,漂亮极了,仿佛进入到了一幅美丽的秋日画卷里。旁边还有摄影协会的人员,在对着模特进行拍照,只听见快门声咔嚓咔嚓地响个不停,他们用手中的相机来记录这个最美好的瞬间。

幽州台-藏在北京大兴念坛公园深处的唐朝爱国心

诗苑亭

往公园深处走去,发现了这里有一个诗苑亭,这个亭子广场周围种了竹子,然后中间矗立着这个木制的亭子,亭子前面还有一个小广场。闲暇之余可以在此读书、读诗,就好像置身于古人吟诗作赋的场景一样,以后有时间一定要多来这里读书读诗,给心灵放个假。

幽州台-藏在北京大兴念坛公园深处的唐朝爱国心

幽州台歌介绍

再往深处走就看到了传说中的幽州台,幽州台(又称黄金台,礼贤台,在古代是为了招揽贤才所建,其古址在大兴境内)。留下“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千古名句。幽州台的设计复原了陈子昂时代幽州台的山形地势和植物原貌,周围以大油松,华山松为背景,体现幽州台悠远的历史氛围。上有函远亭是全园的制高点,为游人提供登高望远的地方。根据传说在幽州台旁有一口古井,所以我们在建设幽州台的同时,还特地还原了这样一口井,名曰金台古井。

幽州台-藏在北京大兴念坛公园深处的唐朝爱国心

仰看幽州台

秋日的北京大兴天空分外湛蓝,从平地仰望幽州台,感受到了幽州台当年的雄伟和壮观,站在幽州台上可以俯瞰整个念坛公园的全景。遥想当年幽州境内没有什么高的建筑,陈子昂随军出征,来到幽州(今北京大兴)登上幽台。遥想当年燕昭王为招揽贤士,礼贤下士而建幽州台。看到自己怀才不遇,抑郁而不得志。此情此景,有感而发,写下了这千古名句《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纵然已过千年,但是陈子昂的诗句依然被后人传诵着,激励着!

幽州台-藏在北京大兴念坛公园深处的唐朝爱国心

幽州台旁边的金台古井

水是生命的源泉,古人为了生存逐河流而居,汲取水源灌溉植物。但是,在不靠河流的地方居住的人们只能依靠水井取水,所以在有人居住的地方都会有水井,同样在幽州台也不例外。这口水井既可以供人们饮用水,同时也可以用于幽州台木质建筑结构的消防用水,一千年前古人在建筑应急消防方面早就考虑到了,不能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关于古幽州台的遗址具体地址目前有多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认为幽州台在今北京市大兴区的礼贤镇,是战国时期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修建的。

第二种说法认为幽州台靠近海淀元大都土城遗址公园的“蓟门烟树”。

第三种说法认为幽州台是燕昭王尊师郭隗之所,即为河北省定兴县高里乡北章村的黄金台,至今尚存遗址。

但是,笔者认为北京市大兴区现有礼贤镇,该镇历史悠久且一直使用该名字,相传为燕昭王时期因礼贤下士而改名为礼贤镇,一直沿用至今。同时,北京市大兴区也是古代幽州的治所所在地,所以笔者认为大兴更有可能是古幽州台所在地。

幽州台的具体地址尚无法考证,但是我们对陈子昂忧国忧民这份爱国赤诚之心却从未改变。他也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对抗外族侵略的过程中不畏强敌,奋勇直前!

念坛公园原是永定河的泄洪水库,现改建为北京市大兴区的市民休闲公园,该公园面积大水域广,娱乐设施丰富,是群众休闲健身的好去处。同时也可以在此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有机会您可以来看看。重要的是:门票免费,停车免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