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飞机运10


国产大飞机运10

1970年8月27日,国家计委、军委国防工业领导小组正式业下达了运-10飞机研制任务,批准在上海试制生产运输机。同年9月14日,为大型客机配套的发动机制造定在上海第一汽车附件厂。1971年,三机部决定为运-10和轰炸机配套的涡扇-8发动机的研制分别在上海和成都两地同时进行。

在上海方面要搞“大飞机”的指示传达到西飞以后,后来的运-10总师马凤山提议大型运输机虽然以轰-6为基础,但是不一定要完全仿照图-104的路线,运-10也由此成为了中国第一架按英美适航条例(CAM4b和后来的FAR25部)设计的国产飞机。1971年4月确定新的设计技术要求:实用航程不能少于7000公里,巡航速度要在每小时900公里以上,升限要达到1.2万米以上,起飞滑跑距离不得大于1300米。

1971年12月19日,巴基斯坦的一架波音707飞机在新疆着陆时损坏。1972年1月13日,叶剑英元帅便指示要迅速去剖析残骸。上海708工程设计组负责人熊焰立即带队前往新疆,整个过程共历时3个多月,前后去了32个单位的约500人。通过对这架残骸的剖析和研究,对波音-707的主要数据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国产大飞机运10


1972年,三机部提出了运-10飞机的设计方案。1972年6月确定主要设计原则:运10采用机翼下吊装4台国产涡扇-8发动机的布局。飞机技术性能指标是:实用航程不小于7000公里,巡航速度850~900公里/小时,起飞滑跑距离不大于1300米,飞行升限1.2万米,载人100~120名,最大起飞重量为110吨,最大商载为17吨,远航程商载为5吨;开始研制时,按国际航线班机的要求进行设计,待飞机研制出来后,再根据上级要求,改为首长专机或其它型别飞机。1972年8月,三机部和上海市联合召开“大型客机总体设计方案会审会议”,审查通过了修改后的运-10总体设计方案。1973年初,运-10设计和试验工作开始全面铺开。

运-10的研制由上海市和三机部的联合领导,由640所和上海飞机制造厂具体负责。1973年6月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发布《国发[1973]77号》文件,明确大型客机的研制工作由上海市统一领导,并负责组织实施,技术业务由三机部负责归口领导。确定以三机部、航空研究院、空军来沪的600多名设计人员为基础在上海组建大型客机设计院,既640所,具体负责运-10的研制工作。零批试制3架样机、12台发动机;将空军5703厂下放给上海市;同意海军航空兵和5703厂共享大场机场,有关机场跑道延伸和总装厂房等建设由上海市负责等。周恩来总理亲自领导了运-10飞机的早期研制计划,1973年有人提出买英国的VC-10客机专利进行试制,周总理在1974年2月批示:“同意不买这种专利,我们进口飞机品种已够多了”,保证了自行研制运-10不受干扰。总共有来自中央各部委、军队及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262个单位一同参与了运-10的研制工作。所需要的机床、轴承、大型锻件、型材和板材,由一机部、冶金部安排。1974年5月国务院批准由民航总局调拨1架波音707,试飞的机组和相应的地勤维护人员亦由民航总局负责配备。

国产大飞机运10


运-10的研制也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在具体工作中,突出了那个时代极为流行的三个“三结合”,即“设计、制造、使用三结合”,“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工人三结合”,“产、学、研三结合”,实施研制、生产并行工程。在运-10项目上,确定了“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洋’为中用,发展国防科学技术”的路线。

运-10的气动设计吸收了来自英国的技术,结构设计和系统综合则参考了来自美国波音707的技术。至1975年6月,运-10的设计图纸全部完成,共发图143,000标准页,同在6月,仿制自美国普惠JT3D-7涡扇发动机的国产涡扇-8发动机在上海完成。1976年9月,运-10静力试验机制造完成。至1978年11月30日完成了全机静力破坏试验。1980年6月,运-10飞行试验机(装JT3D发动机)制造完成。1980年8月,运-10飞机的操纵、液压、燃油、电网络四大系统的模拟试验全部完成。

1980年9月26日,运10飞机在上海大场机场进行首次试飞。飞行时间上午9时37分~10时05分,起飞重量80吨,不收起落架和襟翼,飞行高度1350米,速度310~330公里/小时,绕场两周后着陆,运-10首飞成功。与运-10同步研制的涡扇-8型发动机装在波音-707上进行了飞行试验,实现了中国在大型商用涡扇发动机上“零的突破”。

运-10运输机从1980年10月至1984年6月,运-10先后转场试飞北京、合肥、哈尔滨、乌鲁木齐、广州、昆明、成都等地,7次成功飞抵西藏拉萨。

1981年12月8日,运-10首次转场北京,做飞行表演。

1983年4月25日,运-10转场试飞到哈尔滨,航程1840公里。1983年11月4日,运-10进行了最大起飞重量110吨,商载15吨,航程3680公里转场乌鲁木齐的长途试飞。1983年12月23日,运-10转场广州,为外贸公司运送了13吨出口商品。1983年12月29日,运-10从广州转场至海拔1900米的昆明,当时正值大雪天气,运-10经受了气候变化的严峻考验。

1984年1月31日,运-10首次从成都飞到海拔3540米的拉萨市,此后又连续六次带商载进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