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南阳之辨析

四,诸葛亮不是种粮专业户

南阳的同志怼襄阳,“隆中的山沟里就无地可种,咋会是躬耕地?只有南阳才有大片的土地耕种。”天哪,南阳的同志是要把诸葛亮打造成一个种粮专业户是吧?人家诸葛亮志存高远,是立志要当管乐式的人物,隐居也是过着半耕半读的生活,有十来亩土地可供消遣就足矣,并不想当种粮专业户。

南阳同志推测说“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和刘表不和,于是带着弟弟诸葛均来到南阳宛城隐居躬耕。”虽然有了“大胆假设”还得“小心求证”啊。那么问题来了?诸葛兄弟被“大胆假设”到了宛城,但地从何来?

须知,东汉末年之所以天下大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主豪强霸占了大片的土地,农民活不下去了才爆发了黄巾起义。连中山靖王之后的刘备都沦落成“织席贩履”的无产阶级,你让诸葛亮兄弟到人生地不熟的宛城就有地可种哇?他是去当佃农呢?还是给人打长工?亦或是像南阳的同志宏论的“起码得有四五十亩地耕种”,诸葛亮岂不成了小地主?

按照南阳网友为诸葛亮设计好的“人设”,“诸葛亮在襄阳只寓居了两三年,十七岁后便带着十三四岁的弟弟诸葛均来到南阳躬耕,期间在当时的第三大城市宛城广交文友,结交上层,历时十年之久。”设计的挺美好,但经不起推敲。

既然诸葛亮在文化名城宛城结交的都是“往来无白丁”的学界达人,政界名流,而且有十年之久,理应留下大量的文史记录。那时诸葛亮已经是小有名气的“学霸”,后来又成了蜀汉政权的“二把手”,即便是当时没有文字记录,当诸葛亮“大名垂宇宙”后,也应该有一些追述文字。须知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啊,结果是没有一条记录显示诸葛亮在宛城生活过,岂不令人生疑?倒是在襄阳仅仅生活了不到三年的少年诸葛亮留下了大量的活动记录,这如何说得通?

再者诸葛亮在宛城躬耕十年之久,他不可避免的要和下层劳动人民打交道,即使这些目不识丁的农民,当时不知道诸葛亮是何等人物,日后诸葛亮名垂宇宙后这些农民攀龙附凤也应该回忆编造一些诸葛亮的逸闻趣事来炫耀诸葛亮在此躬耕,但是宛城方面的民间传说没有,倒是襄阳民间留下不少这样的传说。比如大头菜,襄阳民间叫孔明菜,传说是诸葛亮发明,大头菜的食材是蔓菁,宛城也应该种植的有,咋这种大头菜不在宛城发扬光大?

还有,诸葛亮和师友都在襄阳一带学习生活,这一点文史记载很明确,南阳网友自知绕不过去,就说“诸葛亮在南阳躬耕,经常去襄阳游学”。说的好轻飘。须知襄南两地间距三百多里,就是到了今天的高铁时代理论上虽然说一个上午能跑两个来回,但实际上有那个种粮专业户会选择在襄阳居住到宛城躬耕?成本老高了。现在都办不到,在古代依靠两条腿走路就更不可能了。首先是时间距离上不允许,其次是成本上不划算。勤奋好学的诸葛亮绝不会把宝贵的时间耗费在来回奔波的路上。

本节提示:农耕生活是定居生活,在古代由于交通不发达人员的流动性很差,即使是半耕半读,活动半径有限,不可能在宛城躬耕在襄阳求学。当然凡是不能绝对,只有一种可能,躬耕地是在南阳郡毗邻襄阳的某个地方,这个地方即使不是隆中也绝不可能是三百多里外的宛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