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力場“鏈賺”之過去、現在與未來

2019年6月21日在力場發了第一篇文章之後,力場就成為老盧庸觀IP的一塊深耕之地了。


不過剛進入的時期,力場還沒明確提出“鏈賺”概念,只是奔著力場還算早期的紅利——發文內容挖礦收入高,來的。


剛來,對力場的玩法不熟悉,比如圈子概念那時候就認識的十分淺薄,加入一些自治社群之後也沒太上心參與,只是儘量保持每天發文而已。


一段時間後,力場就提出“鏈賺”概念,開發出了任務系統,通過一月一公鏈開圈子的節奏,穩定玩家未來預期,圈子與任務系統合力驅動社區的KOL發文、社區成員積極參與,活躍社區氛圍。


現在回頭想一想,當時的力場,其實也只是初次慎重開啟了“鏈賺”概念,並圍繞概念開發出了一些與之相匹配的體系,來支撐社區運營,讓早期的參與者、新來的朋友可以很快上手“鏈賺”,賺到LC,釋放一些賺錢效應。


這個過程中,不少志願者參與到“鏈賺”所需要的一些產品開發中去,沉澱下來成為力場早期的開放式合夥人,以半官方的身份融入到“鏈賺”體系中去,付出勞動,收穫多一些的LC獎勵或者勞動報酬。比如,小白入門級學習資料的開發,一些官方社群的輔助管理,等等。


如果把這一階段劃分為“鏈賺”的起點階段,力場團隊、老盧庸觀這樣的KOL和一眾場東,有什麼收穫呢?


總結看,主要有這麼幾點收穫:

第一,力場團隊“鏈賺”概念的設想開始落地被驗證。大量社區參與者共同努力,從內容、KOL隊伍建設、LC生態建設以及後臺大量多維度數據等方面,為力場“鏈賺”概念的豐富多樣乃至未來進化,提供了有營養的實踐數據。身份數據,行為數據,內容數據,LC的相關數據,等等,既豐富又重要。

第二,作為一名KOL,定期發文,默默享受官方、圈主、CKB大佬、水滴資本、引力區資本等暴擊驚喜,賺取LC的同時,也接觸到一種新型的內容平臺玩法。這種玩法簡單粗暴,只要完成任務,定期發文,就有較為豐厚的LC等待領取。那時,LC的價格最高好像達到了1分多錢,LC賺得多的朋友那時估計收益相當不錯。比如,力場大V龍田,就是這個階段把早期便宜買入的LC變現,賺到了七八萬塊人民幣。這收益,已經很不錯了。

第三,一眾場東在這種命題作文式玩法下,很容易上手,參與熱情伴隨LC價格走高也比較熱烈,為力場早期引流、宣傳推廣等工作做出了不少努力,對“鏈賺”也有了具體入微的認識。當然,力場通過這種看似簡單易上手的玩法,把“鏈賺”概念的本質,輕鬆無障礙地傳遞到社區的各個角落,讓力場的主題玩法深入人心,也算是圓滿完成了概念普及工作。


有了起點階段這個“過去”,用戶來了能留得住,力場才能開始第二部,也就是力場2.0的玩法!


力場2.0是個什麼情況呢?目前粗略地回想一下,兩個印象:一是增加了微力廣場,二是微力與長文點贊比較多。微力廣場為不擅長長文的朋友提供了表達陣地與空間,當然也增加了所有社區成員賺取LC的渠道。除了增收外,微力中出現的一些經典說辭,也豐富了大家及時獲取區塊鏈、加密貨幣資訊的主觀渠道。耐不住乏味,喜歡獵奇,這些都是人的本性,微力的出現,恰好可以對沖掉長篇大論文章滿屏帶來的乏味、壓力等不爽,何樂而不為呢?

就這麼著,力場從2.0就走到了3.0,精選、熱門、話題、圈子等基礎功能外,又逐步增加了DApp、行情、資訊和常帶來驚喜的“彩蛋”機制。

走到當下的力場3.0,力場APP明確把“鏈賺”作為基礎體系放在了頁面下方“我的”旁邊,醒目顯眼。而“鏈賺”的方式,也在原先任務體系的基礎上,增加了DApp、挖礦兩個新項目。來力場“鏈賺”,獲取LC,乃至其他公鏈、項目方通證的路徑,已經十分明瞭了——完成任務,抽空刷刷DApp,參與中心化挖礦。


事實上呢?

事實上,這個“鏈賺”玩法還比較大眾化,對區塊鏈小白十分友好,簡單易上手,卻不一定適合所有人,比如KOL。

KOL的主要“鏈賺”方式,其實還是每天定時輸出好文,力爭上精選,力爭頻繁上精選,力爭點贊數高,才能賺到很多的LC。這些LC,一方面來自於力場算法自動結算的收益,一方面來自於力場精選團隊對精選文章多、點贊數多作者的階段性獎勵。

為了獲取高額LC收益,各種社群拔地而起,有千萬LC大佬組建的暴擊群,有各種各樣好文群,有小團隊為提高收益建立的互贊群,等等,不一而足。

人氣未過百萬,日活未上十萬,力場為了持續增加人氣兒,為加快引流與實名註冊用戶的規模,不得已做出了治理層面的暫時性妥協,對這些也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不是無任何貢獻的機器人、工作室羊毛黨,估計力場不會急於干預和處理的。

自由競爭下,當下的力場3.0既是最好的時期,也是最壞的時期,能看懂力場團隊的邊界,賺到足夠多的LC,那是本事。能賺到足夠多的LC,還能給力場不斷賦能,力場也會大力擁抱和歡迎。

何況,這個時期還有“彩蛋”每天送驚喜呢?!

此外,當下的力場3.0還有一個重大的改變,就是“圈子合夥人”招募活動——擴大了圈子概念,改變了一月一圈子的節奏,把公鏈、項目、主流幣等都升級為圈子,讓一些願意參與圈子建設的社區成員,參與到圈子運營中來,進行更精細化的“鏈賺”運營,提高日活,繁榮生態,沉澱共識。

這麼做的好處是,可以調動不少KOL的積極性主動性,擴展公司制下力場團隊的市場資源協調協作能力,低成本、高效率提升力場社區承載力。實際上,這些KOL們管理的圈子,與DPOS機制下的超級節點比較類似,未來大概率會朝超級節點的方向發展,增加圈子合夥人收益,圈子合夥人帶頭運營細分社群,提高社群共識,增加社群參與者的通證收入,最終實現多方共贏。

總體看,從2.0到3.0,一路走來,走到今天,力場“鏈賺”體系已比較清晰,且對小白友好。力場不斷給人驚喜的彩蛋機制,以及開放圈子合夥人的試水,也增強了社區吸引力,開始嘗試開發式發展帶來的社區承載能力提升甜美果實。除了去中心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我們還不能看到太大進展外,力場作為通證社區,其“鏈賺”玩法體系,已基本完善,其通證設計、經濟系統的設計,也得到了較好的市場驗證和反饋。

是時候展望一下未來了。


力場未來會如何呢?

我想,凡是讀文讀到這裡的朋友,一定會關心,也一定有疑問。

可惜,我作為一名KOL,也只能猜測一番,不能給出確切的答案。力場團隊,估計也不能,因為未來的市場競爭,沒誰有確切答案。

時下,LC的價格已逼近1釐,不少場東伴隨行情波動開始彷徨,這對於前瞻未來也佈下了重重迷霧。

我就試著從競品幣乎、財路的發展角度,談談自己的看法吧。


先聊幣乎。

幣乎,在幹嘛?

前段時間咕嚕又推出了“好文算法”,增加了算法有效閱讀因子權重,使得一些新人、新團隊冒了出來,緩解了Key鎖倉點贊帶來的頭部效應,卻不能完全消除。幣吧上線以來,CKB、ETH、BCH的幣吧運營顯示度高一些,幣吧吧主運營的社群也吸引了一些真正的愛好者開始朝更具體更細分的領域挺進,為社區投資者提升認知、發現項目、發現好羊毛、發現好的投資標的提供契機。另外,智能錢包MYKEY上線以來,為社區用戶提供的去中心資管、區塊鏈DApp綜合服務雖仍侷限在EOS、ETH兩條公鏈,卻也為幣乎生態去中心發展加分不少,安定了資管大戶的心。之前,有些大V的文章根據鏈上數據談到有大戶悄悄進貨鎖倉上億Key,就是MYKEY上線之後的事兒,這些Key也的確是鎖倉到MYKEY錢包中去了。不談過多細節,比如MYKEY錢包的網絡付費設計在EIDOS事件中的傑出表現,單就去中心資管能力建設這一步白皮書承諾的實現,對不少價值投資者就會形成強信號——投資加分的信號。


與幣乎對比,力場的去中心基礎設施建設,顯然需要發力了。結合實際看,通證社區的發展,不一定立馬全部分佈式去中心,但有些去中心的基礎設施卻有不能沒有,比如去中心資管的工具——去中心開源錢包。因為,這事關社區成員的資產安全,也事關社區區塊鏈生態能力建設。這些必要的硬核基礎設施有了,你會發現什麼?個人覺得,除了“神秘的算法護城河”,幣乎的幣吧換成力場的圈子,好像目前也沒看出太大區別。照著幣吧未來也會走向開放的設計規劃,力場的開放式圈子就是未來幣乎開放式幣吧的一種發展方向。


然後,再聊一下通證沒上所的財路。

財路最近更新版本,出臺了通證鎖倉機制,其一直以來的節點挖礦,細想一下無非是算法口味重一些的力場開放式圈子“鏈賺”。大家都有精選、熱門、行情、資訊。財路的財路指數,細想一下,與力場的榮譽挖礦,本質上好像也沒太大區別。力場的“鏈賺”比財路節點挖礦玩法,維度明顯更豐富一些。


兩相比較,財路目前比之力場,其實也就多出一個集錢包、社群運營、交流和閃兌交易於一身的海螺。儘管,海螺的使用體驗,還有待優化提升,財路的通證也沒有上所接受市場考驗,但就產品豐富度而言,財路比力場似乎是多了條胳膊的。如果不是財路月度按2分錢回購CLC兌換的公司幣BCB在提幣兌換交易所方面落了個不好的口碑,沒上所的財路估計比時下的人氣兒估計還要高一些。


兩相比較,我們會發現,力場在產品開發維度上,與幣乎、財路,其實是有差距的。與幣乎比較,去中心基礎設施不到位這個短板問題,比較明顯。差異之外,也不知是相互借鑑還是其他什麼原因,力場、幣乎、財路三大平臺拋開概念,粗線條看,玩法體系的趨同度不低。


這對於力場的未來而言,可謂喜憂參半。


喜的是短板明顯,補上,也就基本追上了。

比如,去中心基礎設施,自建或合作共建或合作使用,只要可以實現力場社區的無縫對接,有助於力場區塊鏈服務生態能力建設,可以拓展LC應用場景,就OKey了。

憂的是玩法體系趨同度高,創新走差異化發展道路,難度大。

這是開放式發展不得不面臨的一個梗。要破這個局,有效開放固然不能少,玩法體系背後更細緻的積累工作,比方說算法的持續迭代優化,APP或DApp在使用細節上的人性化、易用性,參與者的收穫和體驗,通證必要的市值管理,等等,估計都不能少。

這好比飯店都有廚師、都會炒飯做菜,卻有色香味之別一般,最終會決定社區魅力值大小的。

庸觀區塊|142 力場“鏈賺”之過去、現在與未來

如此看,力場的未來將會怎樣呢?

我的觀點如下:

第一,補上短板,比如增加必要的去中心基礎設施,提升力場的去中心資管能力等。


第二,求同存異,在玩法體系上沉澱篩選,儘量走出差異化道路。比如,力場3.0出來的彩蛋機制,過段時間即將新鮮出爐的交易模擬功能,就屬於這個層面的東西。


第三,用大家生產出來的數據,好好餵養算法,讓算法小怪獸變得越來越可愛,提升APP使用體驗,讓好內容、乾貨內容可以脫穎而出,樹立標杆示範效應,鼓勵大家輸出優質長短內容。


第四,提升APP使用體驗,比如APP的打開效率、提高內容發佈頁面的友好度、開放外部鏈接,以及進行必要的市值管理,管理好力場APP使用者、LC持有者的情緒和預期。


第五,繼續錘鍊提升力場社區的信息系統承載能力、社交承載力,為大牛市來臨時集聚人氣、留住用戶練好內功。


第六,強化區塊鏈生態服務能力建設,服務公鏈、服務DApp項目方的同時,是不是可以考慮如何為大量傳統工業企業提供通證服務呢?這一點值得大家一起思考。


以上就是我對力場“鏈賺”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思考,希望有益於大家更好地認識力場,知優勢,不驕傲,知短板,不氣餒,一起共建同發展。


最後,祝福力場一週歲快樂,在砥礪奮進中收穫美好未來!


(完結)


免責聲明:幣圈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