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力场“链赚”之过去、现在与未来

2019年6月21日在力场发了第一篇文章之后,力场就成为老卢庸观IP的一块深耕之地了。


不过刚进入的时期,力场还没明确提出“链赚”概念,只是奔着力场还算早期的红利——发文内容挖矿收入高,来的。


刚来,对力场的玩法不熟悉,比如圈子概念那时候就认识的十分浅薄,加入一些自治社群之后也没太上心参与,只是尽量保持每天发文而已。


一段时间后,力场就提出“链赚”概念,开发出了任务系统,通过一月一公链开圈子的节奏,稳定玩家未来预期,圈子与任务系统合力驱动社区的KOL发文、社区成员积极参与,活跃社区氛围。


现在回头想一想,当时的力场,其实也只是初次慎重开启了“链赚”概念,并围绕概念开发出了一些与之相匹配的体系,来支撑社区运营,让早期的参与者、新来的朋友可以很快上手“链赚”,赚到LC,释放一些赚钱效应。


这个过程中,不少志愿者参与到“链赚”所需要的一些产品开发中去,沉淀下来成为力场早期的开放式合伙人,以半官方的身份融入到“链赚”体系中去,付出劳动,收获多一些的LC奖励或者劳动报酬。比如,小白入门级学习资料的开发,一些官方社群的辅助管理,等等。


如果把这一阶段划分为“链赚”的起点阶段,力场团队、老卢庸观这样的KOL和一众场东,有什么收获呢?


总结看,主要有这么几点收获:

第一,力场团队“链赚”概念的设想开始落地被验证。大量社区参与者共同努力,从内容、KOL队伍建设、LC生态建设以及后台大量多维度数据等方面,为力场“链赚”概念的丰富多样乃至未来进化,提供了有营养的实践数据。身份数据,行为数据,内容数据,LC的相关数据,等等,既丰富又重要。

第二,作为一名KOL,定期发文,默默享受官方、圈主、CKB大佬、水滴资本、引力区资本等暴击惊喜,赚取LC的同时,也接触到一种新型的内容平台玩法。这种玩法简单粗暴,只要完成任务,定期发文,就有较为丰厚的LC等待领取。那时,LC的价格最高好像达到了1分多钱,LC赚得多的朋友那时估计收益相当不错。比如,力场大V龙田,就是这个阶段把早期便宜买入的LC变现,赚到了七八万块人民币。这收益,已经很不错了。

第三,一众场东在这种命题作文式玩法下,很容易上手,参与热情伴随LC价格走高也比较热烈,为力场早期引流、宣传推广等工作做出了不少努力,对“链赚”也有了具体入微的认识。当然,力场通过这种看似简单易上手的玩法,把“链赚”概念的本质,轻松无障碍地传递到社区的各个角落,让力场的主题玩法深入人心,也算是圆满完成了概念普及工作。


有了起点阶段这个“过去”,用户来了能留得住,力场才能开始第二部,也就是力场2.0的玩法!


力场2.0是个什么情况呢?目前粗略地回想一下,两个印象:一是增加了微力广场,二是微力与长文点赞比较多。微力广场为不擅长长文的朋友提供了表达阵地与空间,当然也增加了所有社区成员赚取LC的渠道。除了增收外,微力中出现的一些经典说辞,也丰富了大家及时获取区块链、加密货币资讯的主观渠道。耐不住乏味,喜欢猎奇,这些都是人的本性,微力的出现,恰好可以对冲掉长篇大论文章满屏带来的乏味、压力等不爽,何乐而不为呢?

就这么着,力场从2.0就走到了3.0,精选、热门、话题、圈子等基础功能外,又逐步增加了DApp、行情、资讯和常带来惊喜的“彩蛋”机制。

走到当下的力场3.0,力场APP明确把“链赚”作为基础体系放在了页面下方“我的”旁边,醒目显眼。而“链赚”的方式,也在原先任务体系的基础上,增加了DApp、挖矿两个新项目。来力场“链赚”,获取LC,乃至其他公链、项目方通证的路径,已经十分明了了——完成任务,抽空刷刷DApp,参与中心化挖矿。


事实上呢?

事实上,这个“链赚”玩法还比较大众化,对区块链小白十分友好,简单易上手,却不一定适合所有人,比如KOL。

KOL的主要“链赚”方式,其实还是每天定时输出好文,力争上精选,力争频繁上精选,力争点赞数高,才能赚到很多的LC。这些LC,一方面来自于力场算法自动结算的收益,一方面来自于力场精选团队对精选文章多、点赞数多作者的阶段性奖励。

为了获取高额LC收益,各种社群拔地而起,有千万LC大佬组建的暴击群,有各种各样好文群,有小团队为提高收益建立的互赞群,等等,不一而足。

人气未过百万,日活未上十万,力场为了持续增加人气儿,为加快引流与实名注册用户的规模,不得已做出了治理层面的暂时性妥协,对这些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是无任何贡献的机器人、工作室羊毛党,估计力场不会急于干预和处理的。

自由竞争下,当下的力场3.0既是最好的时期,也是最坏的时期,能看懂力场团队的边界,赚到足够多的LC,那是本事。能赚到足够多的LC,还能给力场不断赋能,力场也会大力拥抱和欢迎。

何况,这个时期还有“彩蛋”每天送惊喜呢?!

此外,当下的力场3.0还有一个重大的改变,就是“圈子合伙人”招募活动——扩大了圈子概念,改变了一月一圈子的节奏,把公链、项目、主流币等都升级为圈子,让一些愿意参与圈子建设的社区成员,参与到圈子运营中来,进行更精细化的“链赚”运营,提高日活,繁荣生态,沉淀共识。

这么做的好处是,可以调动不少KOL的积极性主动性,扩展公司制下力场团队的市场资源协调协作能力,低成本、高效率提升力场社区承载力。实际上,这些KOL们管理的圈子,与DPOS机制下的超级节点比较类似,未来大概率会朝超级节点的方向发展,增加圈子合伙人收益,圈子合伙人带头运营细分社群,提高社群共识,增加社群参与者的通证收入,最终实现多方共赢。

总体看,从2.0到3.0,一路走来,走到今天,力场“链赚”体系已比较清晰,且对小白友好。力场不断给人惊喜的彩蛋机制,以及开放圈子合伙人的试水,也增强了社区吸引力,开始尝试开发式发展带来的社区承载能力提升甜美果实。除了去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们还不能看到太大进展外,力场作为通证社区,其“链赚”玩法体系,已基本完善,其通证设计、经济系统的设计,也得到了较好的市场验证和反馈。

是时候展望一下未来了。


力场未来会如何呢?

我想,凡是读文读到这里的朋友,一定会关心,也一定有疑问。

可惜,我作为一名KOL,也只能猜测一番,不能给出确切的答案。力场团队,估计也不能,因为未来的市场竞争,没谁有确切答案。

时下,LC的价格已逼近1厘,不少场东伴随行情波动开始彷徨,这对于前瞻未来也布下了重重迷雾。

我就试着从竞品币乎、财路的发展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吧。


先聊币乎。

币乎,在干嘛?

前段时间咕噜又推出了“好文算法”,增加了算法有效阅读因子权重,使得一些新人、新团队冒了出来,缓解了Key锁仓点赞带来的头部效应,却不能完全消除。币吧上线以来,CKB、ETH、BCH的币吧运营显示度高一些,币吧吧主运营的社群也吸引了一些真正的爱好者开始朝更具体更细分的领域挺进,为社区投资者提升认知、发现项目、发现好羊毛、发现好的投资标的提供契机。另外,智能钱包MYKEY上线以来,为社区用户提供的去中心资管、区块链DApp综合服务虽仍局限在EOS、ETH两条公链,却也为币乎生态去中心发展加分不少,安定了资管大户的心。之前,有些大V的文章根据链上数据谈到有大户悄悄进货锁仓上亿Key,就是MYKEY上线之后的事儿,这些Key也的确是锁仓到MYKEY钱包中去了。不谈过多细节,比如MYKEY钱包的网络付费设计在EIDOS事件中的杰出表现,单就去中心资管能力建设这一步白皮书承诺的实现,对不少价值投资者就会形成强信号——投资加分的信号。


与币乎对比,力场的去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显然需要发力了。结合实际看,通证社区的发展,不一定立马全部分布式去中心,但有些去中心的基础设施却有不能没有,比如去中心资管的工具——去中心开源钱包。因为,这事关社区成员的资产安全,也事关社区区块链生态能力建设。这些必要的硬核基础设施有了,你会发现什么?个人觉得,除了“神秘的算法护城河”,币乎的币吧换成力场的圈子,好像目前也没看出太大区别。照着币吧未来也会走向开放的设计规划,力场的开放式圈子就是未来币乎开放式币吧的一种发展方向。


然后,再聊一下通证没上所的财路。

财路最近更新版本,出台了通证锁仓机制,其一直以来的节点挖矿,细想一下无非是算法口味重一些的力场开放式圈子“链赚”。大家都有精选、热门、行情、资讯。财路的财路指数,细想一下,与力场的荣誉挖矿,本质上好像也没太大区别。力场的“链赚”比财路节点挖矿玩法,维度明显更丰富一些。


两相比较,财路目前比之力场,其实也就多出一个集钱包、社群运营、交流和闪兑交易于一身的海螺。尽管,海螺的使用体验,还有待优化提升,财路的通证也没有上所接受市场考验,但就产品丰富度而言,财路比力场似乎是多了条胳膊的。如果不是财路月度按2分钱回购CLC兑换的公司币BCB在提币兑换交易所方面落了个不好的口碑,没上所的财路估计比时下的人气儿估计还要高一些。


两相比较,我们会发现,力场在产品开发维度上,与币乎、财路,其实是有差距的。与币乎比较,去中心基础设施不到位这个短板问题,比较明显。差异之外,也不知是相互借鉴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力场、币乎、财路三大平台抛开概念,粗线条看,玩法体系的趋同度不低。


这对于力场的未来而言,可谓喜忧参半。


喜的是短板明显,补上,也就基本追上了。

比如,去中心基础设施,自建或合作共建或合作使用,只要可以实现力场社区的无缝对接,有助于力场区块链服务生态能力建设,可以拓展LC应用场景,就OKey了。

忧的是玩法体系趋同度高,创新走差异化发展道路,难度大。

这是开放式发展不得不面临的一个梗。要破这个局,有效开放固然不能少,玩法体系背后更细致的积累工作,比方说算法的持续迭代优化,APP或DApp在使用细节上的人性化、易用性,参与者的收获和体验,通证必要的市值管理,等等,估计都不能少。

这好比饭店都有厨师、都会炒饭做菜,却有色香味之别一般,最终会决定社区魅力值大小的。

庸观区块|142 力场“链赚”之过去、现在与未来

如此看,力场的未来将会怎样呢?

我的观点如下:

第一,补上短板,比如增加必要的去中心基础设施,提升力场的去中心资管能力等。


第二,求同存异,在玩法体系上沉淀筛选,尽量走出差异化道路。比如,力场3.0出来的彩蛋机制,过段时间即将新鲜出炉的交易模拟功能,就属于这个层面的东西。


第三,用大家生产出来的数据,好好喂养算法,让算法小怪兽变得越来越可爱,提升APP使用体验,让好内容、干货内容可以脱颖而出,树立标杆示范效应,鼓励大家输出优质长短内容。


第四,提升APP使用体验,比如APP的打开效率、提高内容发布页面的友好度、开放外部链接,以及进行必要的市值管理,管理好力场APP使用者、LC持有者的情绪和预期。


第五,继续锤炼提升力场社区的信息系统承载能力、社交承载力,为大牛市来临时集聚人气、留住用户练好内功。


第六,强化区块链生态服务能力建设,服务公链、服务DApp项目方的同时,是不是可以考虑如何为大量传统工业企业提供通证服务呢?这一点值得大家一起思考。


以上就是我对力场“链赚”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思考,希望有益于大家更好地认识力场,知优势,不骄傲,知短板,不气馁,一起共建同发展。


最后,祝福力场一周岁快乐,在砥砺奋进中收获美好未来!


(完结)


免责声明:币圈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