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最大的貴人就是蕭何,沒有他漢朝建不起來

漢高祖劉邦的團隊中有三位重要人物。

當初,漢朝統一天下之後,劉邦跟眾位大臣說,我能夠取得天下有今天的成績得益於三個人: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的張良;鎮守國家,安撫百姓,又給我不斷提供軍糧的蕭何;能夠率領百萬大軍,戰必勝攻必取的韓信,有他們仨我才能取得天下。


劉邦最大的貴人就是蕭何,沒有他漢朝建不起來


所以,張良、蕭何和韓信被稱為漢初三傑。

其實,這三人中,對劉邦的重要性上也是有高低之分的。

漢初三傑之中對劉邦最重要的就是蕭何,可以說如果沒有蕭何,劉邦取得天下就是鏡中花水中月,甚至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蕭何對劉邦的貢獻主要有3個,這3個是缺一不可:

第1個貢獻,幫助劉邦取得了沛縣的控制權。

早在陳勝吳廣還沒有起義的時候,劉邦就已經落草為寇了。

沒辦法,當時劉邦一個小小的亭長,他經常到咸陽去出差,主要的任務就是把家鄉的刑徒押到咸陽的工地上去做工。

可是,當地的工作環境非常艱苦,大部分人都受不了累死了,所以,他最後一次押解刑徒去咸陽的時候,還沒走出家鄉多遠人就跑的差不多了。

索性,劉邦就在當地落草為寇。


劉邦最大的貴人就是蕭何,沒有他漢朝建不起來


所以,當陳勝吳廣起義群雄響應的時候,劉邦並不在老家沛縣。

那時候沛縣的縣長看形勢不對也想響應起義,這個時候蕭何建議把劉邦叫回來,這才讓劉邦能夠回到家鄉領導沛縣人民反抗秦朝的壓迫。

所以,如果沒有蕭何,劉邦雖然能趕上秦末大起義的風口,但起點卻不一樣了,搞不好還會被沛縣縣令率領的軍隊攻打。

第2個貢獻,幫助劉邦穩定大後方,提供軍隊和糧食。

這是蕭何在劉邦眼中最大的貢獻,劉邦認為在管理國家安撫百姓,提供糧草這方面他是不如蕭何的,蕭何在這方面確實也給劉邦爭奪天下提供了巨大的幫助。

早在劉邦於漢中為王的時候,蕭何就以丞相的身份接管了漢中、巴蜀一帶。


劉邦最大的貴人就是蕭何,沒有他漢朝建不起來


劉邦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後,開始了對關中地區的征服,在那時候,蕭何就不斷依靠巴蜀和漢中一帶為漢軍提供軍糧。

“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撫諭告,使給軍食。”

當劉邦和項羽作戰的時候,蕭何鎮守關中一帶更是把大後方經營的井井有條。

而且,他組織後方往前線運送糧草軍需都非常及時。後來,劉邦多次被項羽打敗,損失了很多人馬,蕭何也能夠及時的蒸發關中的士兵補充前線。

“計戶轉漕給軍,漢王數失軍遁去,何常興關中卒,輒補缺。”

如果沒有蕭何在大後方的經營,劉邦的軍隊得不到補充,糧草經常中斷,在面對項羽的攻擊時早就被滅掉了。

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蕭何穩定大後方,就憑劉邦在前線被項羽打的多次大敗,大後方也會惶惶不可終日,對劉邦離心離德。

好在有蕭何這根定海神針在,可以讓劉邦既放心後方,又不怕在前線被項羽打敗,因為在蕭何的支持下,他很快又能捲土重來。


劉邦最大的貴人就是蕭何,沒有他漢朝建不起來


第3個貢獻,給劉邦推薦了三傑之一的韓信。

劉邦認為他打天下離不開蕭何、張良和韓信,除了張良是欽佩劉邦的為人主動投奔於他之外,另一個戰必勝攻必取的名將韓信,可是蕭何幫他找來的。

韓信這個人在家鄉的時候正好遇到項家軍路過,於是他前往投奔,逐漸當上了一個小軍官。

但是,他不滿意,所以離開項羽投奔了劉邦。

在劉邦這裡他也是鬱郁不得志,認為自己大材小用。

後來,夏侯嬰發現韓信這個人不一般就把他推薦給劉邦,可劉邦並不覺得韓信有多了不起,就讓他做了一個管後勤的官職。

劉邦軍中後勤最大的頭頭就是蕭何,於是韓信有了和蕭何交流的機會。

蕭何發現韓信這個人確實了不起,所以當韓信從劉邦的軍中逃走時,蕭何連夜追趕把他給追著回來,並且推薦給了劉邦。

劉邦一看蕭何這麼看重韓信,這才願意認認真真地和韓信交流,才發現韓信確實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大才。

然後,拜韓信為大將,讓他率領數萬人馬去攻打趙國、燕國和齊國,幫助劉邦統一了北方。


劉邦最大的貴人就是蕭何,沒有他漢朝建不起來


所以,如果沒有蕭何,劉邦就會失去韓信,沒有了韓信,能不能算順利統一北方就變得模稜兩可。

畢竟,當時天下也是名將薈萃,如果沒有韓信,劉邦手下的大將們還真沒有誰能夠在井陘之戰中擊敗趙軍主力,更難以在齊國打敗龍且,搞不好到最後劉邦只能據守關中,成為天下眾多諸侯之一。

再加上他年齡大,而他的老對手項羽卻是年輕力壯,時間在項羽這一邊,那麼,最終很有可能以關中地區被項羽攻取為結束。

你看,蕭何既幫助了劉邦打天下,又幫助劉邦守天下,還能幫劉邦發現不可多得的人才,所以我說蕭何堪稱劉邦的貴人,沒有他,劉邦不僅統一不了天下,搞不好還會被項羽打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