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點班當“鳳尾”?還是在普通班當“雞頭”?老師這話值得深思

不久前收到一位大姐的信息,說她的孩子初中的時候成績還算不錯,可自從考上高中以後,成績就一落千丈,就想問問我有沒有必要為孩子換一個條件更好的學校,或者說找找關係,看看能不能進重點班。

在重點班當“鳳尾”?還是在普通班當“雞頭”?老師這話值得深思

看到這條信息,我想了很久,這其實是很多家長都會陷入的一個誤區,以為只要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就夠了。可是這種做法對於孩子來說真的合適嗎?還是說只要進了重點班就高枕無憂了呢?

一位曾經任教多年的任課老師曾經說過,寧可讓孩子留在普通班當“雞頭”,也別讓孩子去重點班當“鳳尾”。

在重點班當“鳳尾”?還是在普通班當“雞頭”?老師這話值得深思

為什麼老師會這麼說?

這位班主任的想法,很多人會表示不同意,其實不讓孩子去重點班,主要是因為於孩子可能無法適應以下情況:

1、孩子跟不上進度。

重點班老師的講課方式和普通班差別很大,大部分重點班的老師,都是隻講一些重難點的東西,而對於一些普通的知識點,通常是一帶而過,甚至要同學們自己在家裡做好相關的學習,在課堂上不進行過多的講解。

一旦跟不上老師的進度,而又沒有及時找到老師或者其他輔導人員來解決,就會一拖再拖,成為問題。經過多次考試的洗禮,孩子可能會發現自己不適應又不得不硬著頭皮上,負面情緒就會出現。

在重點班當“鳳尾”?還是在普通班當“雞頭”?老師這話值得深思

2、孩子失去自信。

學習跟不上自然就會影響到孩子的自信心,要知道,普通班的“車頭”也都是初中時比較頂尖的學生,但現在呢,同一個知識點別人一點就會,而自己卻怎麼也搞不明白,再也不是曾經的班級前列,孩子的心裡自然存在落差。

要知道,學習終究是一個興趣使然的事情,對學習有信心,有興趣,自然也能有高的效率,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重點班當“鳳尾”?還是在普通班當“雞頭”?老師這話值得深思

3、需要時間融入。

孩子進入新的班級就是進入新的集體,為了以後能夠與同學和睦相處,他需要花很長一段時間和班級裡的同學磨合。為了處理好與同學的關係,孩子需要犧牲一部分學習時間。

如果孩子在這個平衡過程中做得不夠好的話,不僅會浪費掉大量的學習時間,而且人際關係也會遇到問題,甚至遭到同學的排擠。

在重點班當“鳳尾”?還是在普通班當“雞頭”?老師這話值得深思

4、孩子不再被重視。

老師總是會對那些成績突出的孩子寄予厚望,期待他們考出更好的成績。這並不是教育的不公,而是正常的心理行為。

但如果孩子轉去了重點班,本來在普通班萬眾矚目的前幾面,一般也只能排箇中遊,所以就不會得到老師的特別關注。從萬眾矚目到淪為平庸,對於孩子來說還是有一定心理落差的。這就會打擊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在重點班當“鳳尾”?還是在普通班當“雞頭”?老師這話值得深思

其實,孩子無論是去重點班,還是是去普通班,都要綜合孩子的各種因素來看。並非去了重點班,孩子的成績就一定能提高。與其把心思一門的全都用在如何把孩子送進重點班上,不如學會讀懂孩子的內心,看看孩子自己是怎麼想的,才能明白孩子是否應該進重點班。

在重點班當“鳳尾”?還是在普通班當“雞頭”?老師這話值得深思

可以說,能夠讀懂孩子的心,對於孩子的成長更加重要。這本

《一本書讀懂孩子心理》,就是為了讓家長能打開心扉,在溝通中讀懂孩子,並通過規範的引導,消除孩子內心的陰影。

在重點班當“鳳尾”?還是在普通班當“雞頭”?老師這話值得深思

這本《一本書讀懂孩子心理》僅需29.8元,卻是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必讀教材。

想要購買的家長朋友們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