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小升初擇校丨“雞頭”還是“鳳尾”,如何抉擇?



“雞頭”還是“鳳尾”,這是一個每年升學時期,家長們都要深思熟慮的問題。很多家長可能也很迷茫:到底是去重點學校當一個平平無奇的“大多數”,還是去普通學校做一個重點培養的“尖子生”?


到底家長們在糾結些什麼?又在爭論些什麼?


一部分家長認為:雞頭雖然沒有鳳尾光環那麼大,在學校卻是重點培養對象,在班級裡也是老師們關注的重點,對孩子的自信心、學習能力都能得到很大提升。


另一部分家長則認為:環境真的很重要,它會促使孩子去爭取,去比較,如果潛力挖掘出來了,就可以在鳳群中慢慢成長起來。這類孩子要有一顆堅強的心和持久的拼搏精神,否則容易崩潰。


有一種生物叫“名校學渣”


知乎上之前有一個很火的提問:在名校當學渣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這個提問,得到了很多清華、北大、人大等名校學生的跟貼回覆,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述說“血淚史”。

網友一:曾經是那麼驕傲,現在什麼都不剩下。

網友二:出了學校才發現自己原來是個普通人!我在學校還以為自己是個弱智!


笑中帶淚的答案,與學霸同行,一不留神就會墊底,這是很正常的情況。但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我到底是在名校裡當個“學渣”,還是到普通學校中當個“學霸”?


小升初擇校丨“雞頭”還是“鳳尾”,如何抉擇?

如何擇校?家長門要有“三隻眼”


第一隻眼:看孩子,理智客觀的評價孩子的學習成績與學習能力,透徹瞭解孩子的自身性格特點。


如果孩子學習成績一直不錯,學習習慣也非常好,無需家長看管能夠自主學習,這樣的孩子一定要在名校之中選擇,進入頂尖學校和各路“高手”過招,更能激發出孩子的無限潛能。而且一旦進入名校,不論是學習氛圍還是學習環境,都要更好一些。


如果孩子學習成績一般或者是中下,又不能很好的進行自我管理,這樣的情況可以考慮二類學校,在二類普通學校中可以保持住領先的優勢,同時又會得到老師強烈的關注,對於孩子來說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相反如果選擇了名校就學,高手如雲,這樣的成績很可能墊底,對於孩子的自信心也是一個打擊,再想在初中階段奮勇直追成為黑馬的幾率會很小。


我們以和平區學生為例,看一下2017年20中學指標到校分配及最低錄取分數線分佈情況:

小升初擇校丨“雞頭”還是“鳳尾”,如何抉擇?

從上表我們可以看出,如果孩子學習成績一般,在126、南昌、134這種一類熱點學校上學,中考成績要達到710分左右,才有可能被20中學的指標錄取,但如果是在敬業、99這種非熱點學校就讀,700分的中考成績,就可以爭取到20的指標,所以為孩子選擇一所適合的學校至關重要。


也有一部分家長認為,既然這樣,我家孩子學習成績也好,我莫不如把孩子直接送到非熱點學校,不用競爭,學習壓力也小,輕輕鬆鬆就能上20指標。這點小編想說,有的孩子可以在逆境中頑強成長,卻很難在安逸中奮力前行,一切還是要看孩子。


第二隻眼:看學校,深入瞭解每所目標學校教育理念、學校風氣、學習環境是否與孩子匹配,而不僅僅只是觀察中考數據。


並不是所有的名校都適合自己的孩子,有的名校因管理嚴格出名,有的名校因中考成績出名,而有的名校可能因為教學理念出名。名校在總體實力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其“名”並不相同。


比如實驗北,主張素質教學這點家長們都清楚,從初一到初三沒有團補這點可以說是瀋陽各學校中的一股清流,學校不會迫於中考的壓力減少學生們各方面能力的培養,微電影拍攝、數學建模論文、超級演說家等等活動層出不窮,如果孩子自學和自我管理能力不強,對於自我的約束能力不夠,大浪淘沙之後,很可能徹底被甩下。


而尚品中學則與實驗北恰恰相反,嚴格的管理模式、驚人的中考成績,19.85%的三校率也是吸引了越多越多的學生家長。嚴格自律抗壓性強的孩子自然可以很好的適應,但是對於異常活躍,且非常有主見的學生來說,過於嚴格死板的教學反而會妨礙發展,壓抑天性。


所以對於學校的觀察,中考數據只是一方面,更多細節需要家長們細心瞭解再做決定。


第三隻眼:看家庭,私立還是公立,走讀還是住校,距離遠近都是要考慮的方面,畢竟三年時間也是要消耗家長們一定的精力。


私立目前整體上學費在1萬5一年,尚品、沈東、興華實驗等學校的學費要更低一些,但是整體上與公立學校的義務教育相比,還是要花費更多的財力。


另外升初中後,學生們正處於青春期,攀比心理在所難免,尤其是私立學校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佔了大多數,會不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影響這點目前來看也是未知數,都是需要我們家長仔細考慮的方面。


對於以上這三隻眼,家長們是不是有了更全面的瞭解呢?不管是選擇“雞頭”,還是“鳳尾”,名校還是普通校?每個家長都有自己的觀點,還是要根據每個家庭已經孩子的實際情況來決定才是最好的。


小升初擇校丨“雞頭”還是“鳳尾”,如何抉擇?


關注我們,只生產最有價值乾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