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一个小镇,一半属安徽,一半属江苏,买早餐要跨省?

安徽一个小镇,一半属安徽,一半属江苏,买早餐要跨省?

秦汉建郡,隋唐改镇,清代随“江南省”而两省分南北治理,

吴太伯南奔建国的起点,牛郎织女的流传地,七仙女和董永的老家。

秦始皇东巡的途径地,李白在这里留下千年诗篇,新四军名将粟裕、黄火青、彭冲曾在这里开辟根据地。

或许在这里,你轻轻地一步,却直跨两省;而事实上,更多出现的是早晨江苏的居民到安徽买早餐,安徽的居民到江苏去上班。

从南京江宁到马鞍山当涂,从江苏到安徽,一步之遥,却呈南北两治

从南京江宁到马鞍山当涂,从江苏到安徽,一步之遥,却呈南北两治这样,的地方在中国大概是独一无二的。

这个小镇就是安徽当涂县的丹阳镇。

历史的丹阳镇就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商贾云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一脚踏两地,鸡鸣闻两省”的皖东南边陲商贸重镇。素有“江东重镇”“金陵门户”之美称;如今是安徽省面向苏、沪、浙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个重要窗口。

安徽一个小镇,一半属安徽,一半属江苏,买早餐要跨省?

安徽一个小镇,一半属安徽,一半属江苏,买早餐要跨省?

一脚跨越两省不是梦想

丹阳镇离南京市区约50公里,整个镇像是一个口袋伸在安徽境内,除了北边地方属于江苏的,其他三面都是安徽的。走在丹阳的街道上,似乎看不到和其他小镇不同的地方,只有到了街道中心部位,竖立在边上的省界碑,可以告诉你这里是苏皖两省交界处。

丹阳镇的街道只有1000米左右,这条街上江苏和安徽各自设立了一家派出所,并且都叫丹阳派出所。一条街道由两个省共同管理,这在全国也是很罕见的。

在苏皖边界线上,有一条小巷子名叫“一心巷”,小巷南边为安徽,小巷的北边归江苏,“一心巷”成为两省的分界线,站在小巷里就等于一脚跨越两省。

在这里,许多地方都能实现一脚跨越两省,除了这‘一心巷’外,还有一条道路更奇怪。这条道路叫西宁路,是从安徽通到丹阳镇的,由于道路是江苏修建的,所以道路属于江苏的,但道路两侧和另一头全部是安徽地盘。

“这样的道路可能在全国都没有。”丹阳镇的人说,正是由于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所以经常遇到一些盗贼在边界作案时,当被带到派出所后,才明白过来自己不经意到了江苏了。

据说当地发生过一个啼笑皆非的故事

一个偷鸡贼,在江苏警察出示证件后,却喊着要上诉和控告,原来他一直以为自己是在安徽地盘,江苏警察抓了他,关系到管辖权问题,面对自己不小心进入江苏,这个小偷连说地形太复杂了。”

站在省界线上,事实上是并没有所谓的荒凉,而小镇最繁荣的大概也就是这里了。

在省界线两侧,苏皖两省居民一边择菜一边聊天,双方都没有感觉对方是外省人。

“我们都住在一条街上,平时我们不会说什么江苏安徽的,只是根据小镇的位置,把安徽地段称为南镇,江苏地段称为北镇。”一直居住在丹阳镇,今年已经91岁的老人陈李平(音)说,

这样的叫法除了觉得亲切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防止外地来人分不清迷路。

“因为我们这两边都叫丹阳镇,外地来的人搞不清楚,就会找不到地方,有了南镇和北镇说法,那就很容易了,我们所有的亲戚都不会说到丹阳,还是说到北镇或者南镇。”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在这里,“白天在南京上班,晚上回安徽住宿”是很平常的事情。

在丹阳镇,白天在江苏境内上班,晚上回安徽住宿,或者白天在安徽上班,晚上回江苏住宿的人超过1万人,这些人每天都在省界线来回流动。

北镇在江苏,所以服务型企业和超市居多,而南镇在安徽,所以劳动型产业较多,于是江苏能吃苦的都会去安徽打工,安徽的年轻人都喜欢到北镇上班和玩乐。

因为连在一起,南镇和北镇并没有什么经济上的差比。但是男女通婚,户口迁徙,就能看出两地在两省的差别。

江苏的姑娘嫁到安徽,绝不迁户,安徽的女子嫁过去,户口则一并迁往。

原因很简单,两省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差别大。


安徽一个小镇,一半属安徽,一半属江苏,买早餐要跨省?

“小丹阳”的历史渊源

当涂县丹阳镇(及江宁区横溪镇丹阳街道)是横山周边地区最古老的城镇,有2200多年的历史,传说当年吴太伯南奔的第一站就是此地。后来吴太伯向东北方向迁徙,来到了今丹徒附近,建立都城朱方城。历史上最早称“丹阳”的就是这里。

秦始皇统一天下就在此设丹阳(杨)县(辖区相当于今南京、马鞍山、芜湖一带),至今仍能找到丹阳城依山傍水、四水环绕的长方(尖)形古城架构。后来有了丹阳县,这里才被称为“小丹阳”。

丹阳城,自秦朝设县之后一直是郡县置所在,直至唐代才降为镇,清代后期行政分割为南、北二镇,分别由安徽、江苏两省管辖至今,合称小丹阳。

(据《至正金陵新志》载:“···丹阳县废而存丹阳镇,但镇江有丹阳县,故亦呼小丹阳,镇江为大丹阳。”)

“丹阳城”的得名源于横山脚下古泽--丹阳湖。丹阳湖乃我国古代“五湖四海”之五大淡水湖之一。

《幼学琼林》称:“饶州之鄱阳、岳州之青草、润州之丹阳、鄂州之洞庭、苏州之太湖,此为天下之五湖”。

明代《太平府志》载:丹阳湖“东西七十五里,南北九十里,实太平巨浸也”;清代《太平府志》载:丹阳湖“徽、池、宁国、广德诸溪所汇也······百川汇通为三湖:一石臼、二固城、三丹阳,而丹阳最大,盖总名也”。可见其浩瀚之势熟悉历史的人,都会从典故和诗词中知道“曲阿”的名称,曲阿便是丹阳,很多人以为是镇江的丹阳,事实上,追溯起来,那时候的镇江丹阳还尚未存在。

《三国志·吴书》载:“策舅吴景时为丹阳太守,策乃载母涉曲阿”。《江表传》载:“术知其(孙策)恨,而以刘繇据曲阿…”,

晋朝陶渊明写过一首叫《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的诗文,诗人从江西顺江而下往南京,经过的曲阿只能是小丹阳,而非大丹阳。可见晋代当涂丹阳仍有“曲阿”之称。

今日小丹阳古城东五华里外、横山脚下,当涂丹阳镇境内仍有一个高台地村落叫“曲阿坊”。这里有三、四千年以前的新石器遗址,古代与丹阳城隔水相望,俗称河东。

自此可见这个小丹阳的古老。

清代,随着江南镇的分割,江苏和安徽两省建立,但偏巧的是,丹阳也一分为二,从清代开始就是两省管辖,即便是民国还是新中国时期,都没有进行更改和变化。

对此,各位小伙伴们,你们怎么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