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驛站”清明,又見黃花黃!

一樹黃花對愁眠,落英紛飛如紙錢,

父母恩情比山大,陰陽相隔又一年。

翻著日曆,眼看快到清明節了。瞅著牆上的一劍一拐是父母留下的遺物。父母離開我們有十幾年了,雖然時間淡化了許多記憶,可父母的關愛和親情,每時每刻都在心中激起浪花,激起陣陣隱痛和想念。

父親是一名離休幹部,抗日時期黨員。並長期在敵佔區從事情報收集工作,積累了大量對敵鬥爭經驗,儘管分工不同,區域複雜,父親都很好完成黨交給的每一項工作任務。

離休以後繼續發揮餘熱,為鄉村建設出謀劃策,真正兌現了入覺誓言。

父親的家教十分嚴格,吃飯後不讓留下一粒米粒,父親從不求人,不攀附權力,不謀私力,真正以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

母親經常說過一句活:“餓死迊風站,凍死不彎腰”就是無論在工作或生活中不趨小利,不貪圖權力物質引誘,做人做事要對的起自己的良知。

父母雖然都離開了我們,但父親從思想上行動上給我們做標帥,給我們規劃確立了正確的人生目標和理想追求。母親則教給我們做人的標準和品德要求,教會了我們如何面對處理人生的驚濤駭浪,如何面對世事的侵犯和不公,讓我們在人生大舞臺上能夠理智從容處理工作和生活中形成的諸多矛盾和難題。對我們今後的成長和發展確定良好的生存環境。為社會、家族、父母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黃花黃,思綿長,一去青風斷愁腸。一江望月,恩難忘,下世還往……

“情感驛站”清明,又見黃花黃!



分享到:


相關文章: